让“龙头”与“长尾”共舞 - 长尾理论在Web2.0网站中的应用

(本文系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ehantao 作者:葛涵涛)

        最近一直在阅读“长尾理论”、“将企业搬到博客” 以及介绍Google搜索方面的书。颇有感触,目前在国内提供IT技术类资讯的网站有很多,每天产生大量原创的优秀内容。依靠编辑的力量将这些内容展现到Web2.0网站的页面上基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个10万级别的Web2.0网站每天至少产生1千篇以上的原创文章,人工是审核不完的,而且越是专业性质的网站服务的用户对内容的挑剔性越强,编辑很难将全部优秀文章挖掘出来,或者挑选出来显示在页面的内容也不能完全符合读者的胃口。

       读者的需求在一个“高、大、全”的Web2.0得不到满足,会被立即细分到规模更小更加专业的Web2.0网站,我们如何将这些流失的用户抢回来?一个是通过收购小型网站;另一个是方法是提供更加专业的圈子服务,将BBS、Blog、RSS、E-mail捆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在大型Web2.0网站内部为用户搭建一个可以充分互动的空间,Blog与BBS的界限不在明显,Blog的文章也可以发布到BBS(前提当然是分类一致),而BBS中用户的反馈信息也可以通过E-mail发送到作者邮箱或者以回复的形式直接发回到作者的博客原贴下。用户可以充分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活动与沟通。(还有一点是不能不提的,大型Web2.0网站的用户数量大,对服务器的压力也大。所以有时候会出现服务不稳定,而小型Web2,0网站因为用户相对单一,访问量低,稳定性相对大型Web2.0网站稳定)

        当这种圈子建立的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大量优秀的文章以及问题的答复被沉到了水底,如何将这些东西挖掘出来?通过过滤器(搜索服务)是一个最最重要的手段,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为文章加Tag关键字的原因。所有的问题、回帖、内容都将通过Tag搜索展现给读者。搜索量最大的前20个Tag词语将通过页面推荐框展示给用户。

        再有,就是内容分类树的作用。Web2.0网站相对于Web1.0网站,无论是论坛、博客、播客等等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用户,内容的及时性、内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内容之专业都是只通过编辑、记者、评论员的Web1.0模式网站、平媒无法比拟的!如何将数量繁多的内容展示给用户?分类学就至关重要了,信息可以用各种类型的视觉方式进行描述。某些结构与另外一些结构相比提供了更合适的资料呈示方式。一般Web2.0网站采用的是横“归纳塔”也可以理解为树型结构,大量的优秀博客内容不再依靠编辑、Tag分类自动提交到Web2.0首页,而是在页面上以分类树形式展现给用户,当你点击分类树,选择自己关注的项目,展现在读者前的是类似于BBS的页面,每一位作者的文章都可以显示在首页。充分体验了草根精神!(目前国内某些门户Web2.0网站,主推的名人效应,忽视了草根的力量,这是很不对的。没有草根的关注和贡献,任何明星都将惨白无力的。有了关注和评论,名人才能称之为名人。做博客不能只推专家和明星,尤其是以社区发家的Web2.0网站,要时刻意识到草根用户才是衣食父母,所有的PV和内容都来源这些草根,忽略草根就等于自掘坟墓。) 有了树型结构就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寻找到自己的部落和圈子,可以立即开展交流。有了分类树,当读者阅览Web2.0网站首页编辑提供的内容后就可以立即寻找到自己到自己关注的群落,在群落内通过搜索准确定位到自己关注的内容。还可以在BBS上给博客作者直接留言。这样就将用户停留在页面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也避免了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内容后再不访问网站的问题。

        最后要谈谈载体的问题,有句俗话:“论坛好比公共厕所,是依靠管理员来打理的;博客就象是自己的家,是用户自己精心呵护的”。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博客作为一个人在网络存在载体的重要性!博客即是一个人的网络日志又是一个与他人分享信息交流知识的自我空间。我以前一直疑惑为什么MySpace首页没有推荐内容?因为他的用户是面对全体用户的,不需要展示内容,展示内容就是误导用户。但只要做好搜索和分类就万事大吉了吗?博客本身的稳定性与功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博客作为用户产生内容的最重要载体,稳定性是重中之重!没有了稳定与安全一切都等于泡影;功能方面相关内容展示非常重要,因为读者通常阅读完一篇博客文章后都会继续寻找类似文章继续阅读,所以通过Tag将相关点击率最高的文章和回帖率的文章也展示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但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资讯,也为网站提供了更多点击。同事,也将其他草根的内容集中到了一起。
        我分析了一下新浪博客总流量排行榜的数据,发现新浪博客访问量的有着非常明显的长尾效应。

长尾原文中的图,与新浪博客访问量数据的处理结果曲线相似度非常高。新浪并没有人有意让这条曲线这么完美,这是规律,长尾理论的规律;新浪博客访问量的长尾曲线不仅仅是新浪博客的现象,整个中国博客届,整个世界博客届也都是这样一个现象。尾巴蕴藏的能量很大,但是它的技术壁垒也很高,就好比核能。以Google为首的上下文关联文字广告(context ads)打破了这个壁垒,就仿佛引爆了一颗核弹,成就了370美元的股价和1112亿美元的市值。这条长长的尾巴,在C2C上,代表那些不活跃的卖家买家,在B2C(亚马逊)上代表那些数量巨大的小企业,亚马逊的做法是利用协同过滤系统(collaborativefiltering),当顾客主动“暴露”了自己的需求后,进行关联推荐。即通过研究顾客的浏览行为和购买行为来对其他顾客进行指导。目的是利用推荐带动对长尾商品的需求。长尾理论中的“协同生产”缔造了eBay、维基百科、Craigslist和MySpace,也让Netflix拥有了数十万条影评。凭借自我服务模式,Google可以按每次点击5分钱的价格出售广告,Skype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吸引了6 000万用户。两者都是用户参与热情的好例子:企业原本需要花钱雇人做的事,用户们却很高兴免费去做。
        最后要提醒Web2.0网站的产品经理们,举一个网络上销售的例子,“一个热销的产品会带动很多冷僻但有关联性产品的销售”。让“龙头”与“长尾”共舞!
       



        
  












关于长尾理论:    
概念提出者美国《连线》杂志的主编Chris Anderson:“长尾理论所讲述的是我们的经济和文化正在从为数较
少的主流产品和市场(头部),向数量众多的狭窄市场(尾部)转移的现象。当产品的成本被降低,发行渠道被扩宽,企业已经无法仅用一个整齐划一的容器来盛载所有的用户需求,尤其在互联网上。我们发现,小众的产品也能同主流的产品一样,散发出经济魅力。打个比方,把那些在传统零售业中销售量不佳的小众产品全部聚集在一个宽广的渠道平台上,将能够与已有的大型主流市场相匹敌。“长尾”专指图中的黄色部分的销售,每个产业都面临着这样一种需求分布。直到上个世纪,红色区域都一直左右着市场和文化,而黄色这部分的小众市场则是未来的新增长力。”

长尾理论的由来

  记录音乐商Rhapsody每月统计数据,并把它们画在一张图上,就可以发现该公司和其他任何唱片店一样,都有相同的符合“幂指数”形式的需求曲线——一条由左上陡降至右下的倾斜曲线。左边的短头部分,表示对排行榜前列的曲目都有巨大的需求;右边的长尾部分,表示的是不太流行的曲目。短头代表传统的大规模生产,长尾代表新兴的小批量定制。最有趣的事情是深入挖掘排名在40000名以后的歌曲,而这个数字正是普通唱片店的流动库存量(最终会被销售出去的唱片的数量)。沃尔玛在这些排名在40000名以后的唱片上的销量几乎为零,而在网上,在Rhapsody网上音乐商店,这部分需求不断。

  Rhapsody的长尾需求一直源源不断。不仅位于排行榜前10万的每个曲目每个月都至少会点播一次,而且前20万、30万、40万的曲子也是这样。只要Rhapsody在它的歌曲库中增加了曲子,就会有听众点播这些新歌曲,尽管每个月只有少数几个人点播了它们,而且还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只要符合一个条件,让经营40万首曲子的成本,与经营40000首曲子的成本相差无几,那么把得自40000首曲子以外的利润加总起来,就会白赢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长尾的世界,它的利润甚至可以超过大热门的世界。

  定制本是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定制在工业社会是大规模生产的反面,是“不规模”的经济,也就是不经济;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定制在信息社会又重新成为高附加值的主要生产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bbs,产品,myspace,google,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