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英语杂志海外英语杂志社海外英语编辑部2022年第8期目录
本期推荐
哲学文本机译词法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建议——以《神圣的帷幕》为例
葛玉梅; 1-3
语言迁移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11—2020年外语类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
胡梦洁;吴白音那; 4-6
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本土化路径研究
刘妮娜; 7-9
翻译研究
旅游城市银行文本英译实证研究——以桂林银行为例
段海鹏; 10-12
中式思维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韩雨晴;李红; 13-15
煤矿开采地质保障术语库建设研究
侯悦; 16-18+21
浅谈粤菜菜名英译的方法及其影响
雷冰冰;胡燕娜; 19-21
翻译认知加工路径比较
雷佳妮; 22-23+29
中国特色词汇之英译策略探析
李雅琴;胡昆;刘玲; 24-25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马启航; 26-27+62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商务环境下中国特色话语翻译
米玲瑾;徐李; 28-29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茶文化负载词翻译
唐洁; 30-31
目的论下中医药纪录片字幕英译标准探析——以《本草中国2》功效语英译为例
魏利盼;高芸; 32-33+35
汉英语言差异——以《好了歌》霍克斯和杨宪益英译本为例
吴金铭; 34-35
语言学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唐诗中“桃花”意象的认知解读
何佳佳; 36-38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研究
李博; 39-40
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解析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欧伟鹏; 41-42
英语语素意识对英语词汇和阅读理解的影响
邵彤彤; 43-46+54
去隐喻化与比喻义义项的确立
莫嘉琳; 47-49
国内近十年二语语用能力研究综述
吴晓涵; 50-51+57
soil和“土”的认知词义对比研究
俞佳慧;王红阳; 52-54
系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和认定
岳柯; 55-57
语言学视角下看网络流行语“内卷”
赵翠洁; 58-59+62
英汉问候语的比较分析
赵晓梅; 60-62
考试英语
认知隐喻理论对雅思阅读教学的启示
罗莉娅; 63-64
专业英语教育
“双创”背景下英语专业笔译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曾秦; 65-66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分析——以《发展汉语中级阅读I》第二版为例
陈昊怡; 67-68+71
大数据时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陈修龙; 69-71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陈雪;张强; 72-73
师生合作评价应用于综合英语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郭尧; 74-75+81
词汇学习软件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策略的分析
胡蓉;姬晚茹; 76-77+86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
李丹; 78-79+86
高校医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李红英;王长友; 80-81
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相关性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李慧;崔秀珍;胡蓉; 82-83+86
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及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周桂林; 84-86
公共英语教育
大学英语口语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究
毕菁菁; 87-89+109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陈慧璇;丁微;张译;万天昊; 90-92+102
构建高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通用模块——基于口语评测标准与现有研究成果
陈彦; 93-95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邓小华; 96-97+106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路径探索
杜清媛; 98-99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方梓萱;孔琳琳; 100-102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个案研究——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高佳佳; 103-104+158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融合实践
郭萌; 105-106
课程思政建设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何英;郭静; 107-109
“互联网+”下湛江大学英语学业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黄冰冰; 110-112
基于学习者感知的二语课堂教学重铸反馈有效性研究
黄慧; 113-114
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
姜春华; 115-116
浅析英语语言学习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
李静; 117-118+144
移动终端与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合作模式研究
李晓超; 119-120+158
以思辨方式开展综合英语思政教学
梁丹欣; 121-12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罗洁; 123-124
慕课背景下外语课程随堂测试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罗曼; 125-126
“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下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
罗湛; 127-128
探析线上教学中利用增值性评价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必要性
毛媛; 129-130
科技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邵健梅; 131-132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综合英语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探索
史雨嘉; 133-134
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宋志芸; 135-136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应急语言教学模式探究
王梅;周鑫琴; 137-138
“互联网+”大学英语智慧教学
文雯;宁博; 139-140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策略
肖欢;彭耀;周洋;王琼;曲梓茹; 141-142+144
基于支架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思考
肖潇; 143-144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徐博;吴诗钊; 145-146+153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徐敏娜;骆敏;姬云; 147-148+153
“互联网+”时代的外语课堂教学——基于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和翻转课堂的分析和思考
颜春静; 149-150
新型混合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禹一奇; 151-153
关于外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张艳荣; 154-155
大学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郑泽宁; 156-158
大学英语教学中慕课资源的运用探讨
周咏志; 159-160
基础英语教育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陈飞; 161-162+172
浅谈理解性教学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杜娟; 163-164+175
英语趣配音软件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婵; 165-166
情感因素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温怡颖; 167-172
人机对话背景下的农村初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吴月艺; 173-175
英汉对比视角下开发高中英语词缀专题教学资源——以译林版高一英语模块2Unit3为例
张天予; 176-178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赵琳; 179-180
人工智能技术走进乡村英语教育探析——以漳州市平和县为例
郑雅芬; 181-183
中外文学文化研究
从话轮转换角度分析《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人物性格塑造
高国华; 184-186
《对手》中法林顿的男性气质演变及引发的心理焦虑
扈航; 187-188+192
阿特伍德《证言》中的女性话语权力分析
黄思齐; 189-192
中西方视域下的中国“朦胧诗”探索
梁渊;熊伟; 193-194+197
巴别塔与悲剧:乔治·斯坦纳研究评述
梁悦; 195-197
兰斯顿·休斯诗歌中的民族文化意识
林如馨; 198-199+210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交错:《理想国》与《1984》的相似性对比
刘嘉; 200-201+204
《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拉康精神分析解读
马玥; 202-204
异化视角下保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邱佩; 205-206+216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士兵身份危机
吴倩; 207-210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形象
谢育任;黄驰; 211-213
生命的延绵与创造:解读思特里克兰德
杨浩君; 214-216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认同: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赵桂英; 217-218
高职英语教育
浅析项目式教学在高职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舒雯; 219-220
“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以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为例
巫安琪; 221-222
新课标背景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杨爽; 223-224+229
师道文化融入高职师范专业英语教学的路径探析
张亚娟;朱艳;黄婷; 225-226+240
基于云课堂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曹芬芬; 227-229
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以苏州某中专学校为例
丁灵; 230-231
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酒店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魏文婷; 232-233+229
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杨柳月; 234-235+240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医护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樊波; 236-237
项目式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郑祥燕; 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