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速查手册——嘎嘎管用

文章目录

  • Linux常用命令查询手册
  • 1.0 文件的基本属性
    • 1.1 Linux文件属主和属组
    • 1.2 更改文件属性
      • 1.2.1 chgrp:更改文件属性
      • 1.2.2 chown: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 1.2.3 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
  • 2.0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 2.1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2.2 切换目录
    • 2.3 显示目前的目录
    • 2.4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2.5 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2.6 复制文件或目录
    • 2.7 删除文件或目录
    • 2.8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 3.0 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 3.1 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 3.1.1添加新用户
      • 3.1.2删除账户
      • 3.1.3修改账号
      • 3.1.4用户口令管理
    • 3.2 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
    • 3.3 与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 4.0 vim常用操作命令
    • 4.1vim编辑器的四种模式
    • 4.2常用操作
      • 4.2.1命令模式下移动光标
      • 4.2.2命令模式下删除内容
      • 4.2.3命令模式下 复制、剪切、粘贴
      • 4.2.4返回上一步操作
      • 4.2.5搜索
      • 4.2.6命令模式与插入模式常用命令
  • 5.0 防火墙设置常用命令
      • 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停止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禁用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永久关闭防火墙:chkconfig iptables off
      • 重启防火墙:firewall-cmd --reload
      • 开放端口命令: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306/tcp
      • 移除端口命令:firewall-cmd --permanent --remove-port=3306/tcp
      • 查看防火墙保护规则:firewall-cmd --list-all

Linux常用命令查询手册

1.0 文件的基本属性

1.1 Linux文件属主和属组

在 Linux 中我们可以使用 ll 或者 ls –l 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

dr-xr-xr-x   2 root root 4096 Dec 14  2012 bin
dr-xr-xr-x   4 root root 4096 Apr 19  2012 boot

Linux常用命令速查手册——嘎嘎管用_第1张图片

Linux常用命令速查手册——嘎嘎管用_第2张图片

1.2 更改文件属性

1.2.1 chgrp:更改文件属性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参数选项

  • -R:递归更改文件属组,就是在更改某个目录文件的属组时,如果加上-R的参数,那么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属组都会更改。

1.2.2 chown: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1.2.3 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

​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 Linux 文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 owner/group/others(拥有者/组/其他) 三种身份各有自己的 read/write/execute 权限。

​ 先复习一下刚刚上面提到的数据:文件的权限字符为: -rwxrwxrwx , 这九个权限是三个三个一组的!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 r:4
  • w:2
  • x:1

​ 每种身份(owner/group/others)各自的三个权限(r/w/x)分数是需要累加的,例如当权限为: -rwxrwx— 分数则是:

  • owner = rwx = 4+2+1 = 7
  • group = rwx = 4+2+1 = 7
  • others= — = 0+0+0 = 0

​ 所以等一下我们设定权限的变更时,该文件的权限数字就是 770。变更权限的指令 chmod 的语法是这样的:

 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 xyz : 就是刚刚提到的数字类型的权限属性,为 rwx 属性数值的相加。
  • -R : 进行递归(recursive)的持续变更,以及连同次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会变更

举例来说,如果要将 .bashrc 这个文件所有的权限都设定启用,那么命令如下:

[root@www ~]# chmod 777 .bashrc

2.0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2.1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root@www ~]# ls 参数 目录名称
  • -a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常用)
  •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将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root@www ~]# ls -al ~

2.2 切换目录

#使用 mkdir 命令创建 runoob 目录
[root@www ~]# mkdir runoob

#使用绝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oot/runoob/

#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 runoob 目录
[root@www ~]# cd ./runoob/

# 表示回到自己的家目录,亦即是 /root 这个目录
[root@www runoob]# cd ~

# 表示去到目前的上一级目录,亦即是 /root 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root@www ~]# cd ..

2.3 显示目前的目录

常用pwd没什么可说的

2.4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创建单层目录
mkdir test

#创建单层目录
mkdir -p test1/test2/test3/test4

#创建权限目录
mkdir -m 711 test2

2.5 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p :从该目录起,一次删除多级空目录
rmdir [-p] 目录名称

2.6 复制文件或目录

[root@www ~]#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root@www ~]# cp [options] source1 source2 source3 .... directory

用 root 身份,将 root 目录下的 .bashrc 复制到 /tmp 下,并命名为 bashrc

[root@www ~]# cp ~/.bashrc /tmp/bashrc
[root@www ~]# cp -i ~/.bashrc /tmp/bashrc
cp: overwrite `/tmp/bashrc'? n  <==n不覆盖,y为覆盖

2.7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选项与参数: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2.8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root@www ~]#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选项与参数:

  •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3.0 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

​ 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 用户口令的管理。
  • 用户组的管理。

3.1 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3.1.1添加新用户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参数说明:

  • 选项: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 用户名:

    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 /home/sam(/home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 useradd –d  /home/sam -m sam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 /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3.1.2删除账户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 常用的选项是 -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 userdel -r sam

​ 此命令删除用户sam在系统文件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3.1.3修改账号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选项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

3.1.4用户口令管理

主要运用于修改密码

​   用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但是被系统锁定,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指定空口令。

​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的Shell命令是passwd。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用它修改自己的口令。命令的格式为: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可使用的选项:

  •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 -u 口令解锁。
  • -d 使账号无口令。
  •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如果默认用户名,则修改当前用户的口令

3.2 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

1.添加一个用户组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查看用户组
cat /etc/group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groupadd -g 101 group2
  •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2.删除一个已有用户组

groupdel 用户组

3.修改用户组的属性使用groupmod命令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groupmod -g 102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4.一个用户属于多个用户组,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

 newgrp root

3.3 与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   完成用户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包括/etc/passwd,/etc/group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文件的内容:

1、/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

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etc/passwd中一行记录对应着一个用户,每行记录又被冒号(:)分隔为7个字段,其格式和具体含义如下:

sam  :x   :200    :50      :Sam san:/home/sam:/bin/sh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2、/etc/shadow文件介绍

  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 cat /etc/shadow

root:Dnakfw28zf38w:8764:0:168:7:::
daemon:*::0:0::::
bin:*::0:0::::
sys:*::0:0::::
adm:*::0:0::::
uucp:*::0:0::::
nuucp:*::0:0::::
auth:*::0:0::::
cron:*::0:0::::
listen:*::0:0::::
lp:*::0:0::::
sam:EkdiSECLWPdSa:9740:0:0::::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2、/etc/group文件中存放用户组的所有信息

​   将用户分组是Linux 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

​   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

​   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

​   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

​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这些字段有:

root::0:root
bin::2:root,bin
sys::3:root,uucp
adm::4:root,adm
daemon::5:root,daemon
lp::7:root,lp
users::20:root,sam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4.0 vim常用操作命令

4.1vim编辑器的四种模式

Linux常用命令速查手册——嘎嘎管用_第3张图片

☆ 命令模式
  使用VIM编辑器时,默认处于命令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移动光标位置,可以通过快捷键对文件内容进行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 编辑模式或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小写字母a或小写字母i即可进入编辑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对文件的内容进行编辑

☆ 末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冒号:即可进入末行模式,可以在末行输入命令来对文件进行查找、替换、保存、退出等操作

☆ 可视化模式
  可以做一些列选操作(通过方向键选择某些列的内容,类似于Windows鼠标刷黑)

4.2常用操作

4.2.1命令模式下移动光标

移动光标的方法
h 或 向左箭头键(←) 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j 或 向下箭头键(↓) 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
k 或 向上箭头键(↑) 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
l 或 向右箭头键(→) 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gg 光标移动到第一行

4.2.2命令模式下删除内容

删除方式
x 向前删除一个字符
nx 连续向后删除 n 个字符,n为数字
dd 剪切/删除光标所在行

4.2.3命令模式下 复制、剪切、粘贴

复制,剪切,粘贴
y1G 复制游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内容
yG 复制游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内容
y0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首的所有数据
y$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尾的所有数据
p, P 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

4.2.4返回上一步操作

命令模式下:u

4.2.5搜索

/输入要查找的单词

Linux常用命令速查手册——嘎嘎管用_第4张图片

?word

向光标之上寻找一个字符串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

4.2.6命令模式与插入模式常用命令

指令行的储存、离开等指令
:w 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常用)
:w! 若文件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不过,到底能不能写入, 还是跟你对该档案的档案权限有关啊!
:q 离开 vi (常用)
:q! 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
注意一下啊,那个惊叹号 (!) 在 vi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
:wq 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 (常用)
ZZ 这是大写的 Z 喔!如果修改过,保存当前文件,然后退出!效果等同于(保存并退出)
ZQ 不保存,强制退出。效果等同于 :q!
:w [filename] 将编辑的数据储存成另一个档案(类似另存新档)
:r [filename] 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 这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
:n1,n2 w [filename] 将 n1 到 n2 的内容储存成 filename 这个档案。
:! command 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行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 ls /home』即可在 vi 当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输出的档案信息!

5.0 防火墙设置常用命令

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停止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禁用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永久关闭防火墙:chkconfig iptables off

重启防火墙:firewall-cmd --reload

开放端口命令: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306/tcp

移除端口命令:firewall-cmd --permanent --remove-port=3306/tcp

查看防火墙保护规则:firewall-cmd --list-all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linux,运维,常用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