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微信小程序学习第一部分

以前也学过,但是我遗忘得厉害,本来以为是自己老了,后来想想实际上是我不喜欢写笔记,所以我选择在网上写写笔记,帮助他人帮助自己。必须做到凡有学习,必定写笔记。

这个系列如果写下去的话,应该会分成大小两部分,大部分论述结构,小部分论述具体的写法。

第一部分 前言

小程序就是vue的模板+react的状态控制+一些自己的api,把它想象成一个奇怪移动端小模板就行了,除了有些api名字又长又臭之外,其实还是离不开前端的那些老概念。

第二部分 单个页面构成

pages文件相当于views文件,里面存放着独立的页面,也是我们主要操作的部分。每一个页面文件夹之中有四个文件

原生微信小程序学习第一部分_第1张图片

 分别对应着:js、json页面配置、html和css,这四个文件是同名的。当然我是比较讨厌这个wx开头的写法和这种三大件分块的方式。当然你在创建的时候不要自己一个个去创建,右键会有创建选项,选择“新建page”可以快速创建。如下:

原生微信小程序学习第一部分_第2张图片

 下面说个各个文件有什么注意点。

wxss:

文件有一个新单位rpx,表示将屏幕宽度分成750份,每份的大小,是个相对单位。

wxss也不是支持所有的css的选择器,支持id、类、标签、并列和伪类(before、after)。一般用类较多,此外还支持外部样式的引入,使用:

@import "common.wxss";
后面跟的是相对路径。

wxml: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两个基础标签的名称变化。标签就是块级元素

就是内联元素

第二个就是在wxml当中使用js文件中定义的数据,采用的是一种混合的写法,也就是下面的{{}},像vue又像react。

因为采用了类似vue的标签上添加事件的写法,所以你需要去官网上查看一下如下功能的具体写法(当然这些我会在小文章当中去写):事件绑定、条件渲染、列表渲染、组件。

js:

js部分实际上一个大的page对象的实例,这个实例有一些写好的生命周期,包括show、hide和触底、下拉之类的,名字都很难记。当然你也可以往里面塞入自己写的函数,一般我们的所有的数据会放在一个大的data对象之中,有点像vue2的写法

原生微信小程序学习第一部分_第3张图片

这一部分最需要注意的实际上是数据或者说是状态的改变方式,这里使用的是类似react类组件的this.setData({  colorChange: true}),会直接将data对象中的同名属性进行修改。

json:

json方面主要是改变小程序该页面的头部(也就是下图部分)的字体颜色等等。

 第三部分 全局配置

对应上面单独页面的组成的其他部分,小程序整体上也有一个对应的全局配置,如下

都是以“app”开头,在app.wxss当中,你可以设置全局的样式,比如说全局的布局等等。

app.js是一个App对象,里面其实可以存放全局的数据(如何存放后面要讲的),有点类似于vux或者redux

app.json则是全局页头的默认格式,当然里面还有个更重要的作用——页面路由:

原生微信小程序学习第一部分_第4张图片

 其中会储存这样的页面的路径,其中数组的第一个就是index页面,便于我们在开发的时候,将某个页面放在首页,当然要注意,这里是绝对路径。

第四部分 其他内容

其他内容还有:微信小程序独有的api、使用npm、引入第三方ui、小程序独有组件的使用、本地存储等等

这一篇文章是总体结构,之后应该会有每个部分的细节讲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