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报告的时候,人事处的老师说看了感动了,我又回看了一下自己写的这个总结,把我自己都看感动了,于是决定公开出来,分享一下,共同感动。
欧新宇博士,男,云南开放大学教授,传媒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年7月到云南电大工作。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A档)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群带头人、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评审专家、云南农业大学校外硕士导师、昆明市网络安全协会副会长、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百度云智教育认证高级讲师、国家开放大学“青年学术新秀”、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支持先进工作者。
一、不忘初心、坚定信念
2018年年底,很有幸的参与了国家开放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该项目见证了我的成长,更见证了我的重要蜕变。三年的优青生涯一方面让我看到了同样在电大这片热土耕耘了10多年并且一直在努力的同路者;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知识和无畏的坚持。这些东西给与了我工作中无比的力量和坚持。2019年6月,优青项目举办了第一次培训,这是我以专职教师身份参加的第一次和教育有关的培训,这次培训也是我第一次以专职教师的身份去思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教学和学生数据去评价自己,并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线教学大数据分析》让我看到了如何将科研和工作做紧密结合。身份的转变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事了近15年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突然转到教学部门更是不容易。身份的转变带动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影响到了未来的路。将优青项目的启动时间往前推半年,回到2018年4月,此时我离开了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到了现在工作的传媒与信息工程学院,这是我工作14年来第一次从技术岗位转到纯粹的教学部门。这次岗位调动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但也是一条必然之路。在2018年3月学校的一次青年教师交流工作会上,因为我话比较多引起了学校罗国权书记的注意,也正是因为这次注意,使我迎来了这次人生的巨大转折。罗书记要求我进行岗位调动,到传媒学院牵头学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工作。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时的云南开放大学完全没有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基础,除了罗书记在这方面有超前的远见和前瞻,也只有我这个2017年刚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算是人工智能科班出生。
传媒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的高职学院之一,负责计算机及数字媒体、广播影视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初到学院,对于我来说首先面临的不是建设,而是如何融入到这个集体,这个环境中。如果无法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就不可能有后续的改革。刚到学院,我就发现学院并非我想的那么理想。首先,学院的教学实验室环境老化,现有的5间机房,过半都有近10年的历史;其次,学院缺乏教学团队,教学组织仍然是分教研室进行排课,学科建设几乎为零;第三,大部分老师对于科研的劲头都不是很足,大多数老师都忙于应付超工作量的教学,甚至出现了5元教师的悲剧(每个课时只有5元的课酬)。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学院发展,已经比如何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建设更重要了。
从4月到暑假时间很短,但是却给了我一个机会,也让我想明白了一些问题。学院原来软件教研室的教研室主任准备去国外访学一年,时任传媒学院副院长的尹思良老师让我暂代软件教研室主任一职。因为刚到学院2,3个月就走上管理岗位,实际上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纯粹教学学院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时,我想到了一件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的,罗书记给了我一个非常适合我专业的任务,教研室主任也阴差阳错的落到了我的身上,给予了我一定改革的权限,加上当时唐伟院长的支持,给了我一间完整的空教室作为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建设。这一切也许是巧合,但更多的是机会。所以,在这时,我下定了决心,决定担起这个重任。就在2018年的秋天,我做了一个规划,这个规划的推进也要感谢国家开放大学的“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于晶老师在第二年布置给大家的任务《写给三年后的我》。当时,我想到了5件我必须要去做的事,第一,我要实现自我地位的提高,把职称解决了,免除后顾之忧;第二,我一定要把人工智能专业给办起来;第三,我要让学院的实验教学环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我要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推动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第五,我要想办法引企入校,从而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的整体提升。今天,再回过头看这个规划,很多已经实现,有的还在持续推进中。然而,这里的每一件事,在当时看来都是举步维艰。
拥有好的领导,可能意味着事情成功了一半。火寿平院长的到来为我实现我的规划带来了黑夜的曙光。已经不记得他是什么时候调到传媒学院的,大概也就是2018年下半年吧,他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细致入微的领导,同时他对于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有着非常深的研究,在这方面的理解可以说是学校的第一人。我觉得和他的一拍即合也是上天给予我的一个巨大机遇。
2020年10月,我被学校任命为传媒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全面负责实验实训基地、科研、产教融合、学科专业建设等创新和内涵建设的工作。我知道,这次任命不是荣誉与收获,而是责任与担当。我也知道,2年前我所下决心要做的五件事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因为这些决定,得到了学院、学校的认可,也得到了时代的认可。
二、推动产教融合,助力职业教育大改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重点,无论是高职本科、国家双高、省级双高,还是普通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都是最热的名词;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然而,我知道光靠我一个人,这种模式在学院是推不动的。幸运的是,作为党委委员的火院长在学校里是产教融合的第一推动人。由火院长进行高层的推动,让我和企业进行具体工作的推进变得容易了很多。从2018年10月开始,我开始以软件技术教研室主任的身份频繁接触各种类型的企业,从华为、腾讯、百度、H3C、甲骨文、中兴、博众精工这类龙头企业,到科大讯飞、海康威视、Cloudera、乐高、中科龙芯这类独角兽企业,再到达内、文思海辉、东软教育、泰迪、伟创聚赢这类教育+产业的混合型企业,我谈判过的企业超过30家。然而,2018、2019年全省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都不是很明朗,特别是如何进行费用支付方面有很大阻碍。虽然坎坷,但是我们坚信这条路没有错。2019年6月,申报首届国家开放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的结果出来了,很有幸我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电大工作了15年,对于国开(中央电大)给我的是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从过去的电大在线系统到后来的资源库建设,兄弟院校间的老师们虽然难以聚头,但是每到一个城市总是能给我一种亲切感,因为我知道,这里也有电大。这次入选优青,让我有机会去和其他省的老师近距离地学习各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了,因为我知道很多省的职业教育都做得很好,早在10年前就听说有省级电大和职业院校合并的消息,他们一定是走在我们前面的。2020年11月,在学院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和中兴黄冈教育谷签订协议,成立“中兴数字经济学院”,该学院是我们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与中兴共同成立的,虽然我们参与的专业只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但是这却是学院开启先河的里程碑。次年3月,学院联合学校教务处、机电学院、健康护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前往大连、沈阳参观东软集团和东软教育集团,为后续和东软进行合作奠定了基础。6月,郑毅校长、火寿平院长和我一行三人再次到访大连东软教育集团,完成了“东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的签约仪式。这次签约合作,将学院所有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涵盖在内,为学院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铺平了路。可惜的是,由于疫情影响,剩下来的2个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推进缓慢,但我知道,这是我2022年的重点任务。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专业的发展,我们还参与了博众智能制造学院的建设和多个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工作。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学院在云南开大的一张好牌。然而,表面的光鲜亮丽,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还包括学院内教师的思维转型和校企深度融合的协调,但我相信,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能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助力。2021年底,我所提交的“新型1+N全流程多元混合产教融合模式探索——东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在CIE2021 中国IT教育论坛获得贡献案例奖。
三、以校内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进学院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记得优青北京培训那次,于老师安排我们参观了国家开放大学的展示中心。这次参观对我影响挺大的,看到全国电大兄弟院校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开放大学所获得的成就,让我感慨良多。我一直在思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到底是什么呢?”,看到国家开放大学的成果展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自己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也让学生能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这正好和我们党的宗旨统一起来,这大概也是我们推行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
改善教学硬件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2018年初到传媒学院就听到很多老师和学生一直在说实验条件太差,学校不给钱建设,机房完全没法进行教学。全面推进学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了我的一块心病。经过了解,整个学院能用的机房就5间,并且近半的机房有近10年的历史了,对于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院,这确实太差了。然而,我知道抱怨是没有用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关键。将民愿上报给领导,并通过每年的校内建设进行申请,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合理有效的办法。于是,我在我所教学的3个班进行了一次针对学院实验条件的在线问卷调查,收集了近200份学生意见和建议。我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了一份简单的报告。随后,我两次当面找到罗国权书记进行情况反馈。幸运的是,罗书记也非常关心学院的发展,还亲自到学院进行座谈和调研,我带着他参观了当时学院的机房,他当场表示学校会尽力支持传媒学院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并支持学院的发展,但要求我一定要走正常的程序。正常的程序就是校内建设。在2019年校内建设申报的时候,我写了实验室建设的申报书,同时动员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专业主任积极申报实验室建设。经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我所负责的软件技术专业和周静谦老师负责广播影视制作专业共计获得了75万的建设经费。可惜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建设申报没有通过。这笔钱来之不易,在大家庆幸的时候,我想到的确是这笔费用不够,学校将我们的申报预算进行了项目合并,并进行了削减!我要建的是人工智能专业机房,如果划分一半给广播影视专业,那剩下来的建设经费肯定无力承担人工智能应用的建设。于是在火院长的支持下,我再次写了一个申请,反应了学院的需求,学校给予的回复是让我们通过科研处进行申请,很快新的申请就通过了,45万的建设经费。2019年,尘封了多年,传媒学院开始了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个起点,但并不是终点。这次运作,我们得到了一间影视后期制作机房和一间能支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机房。同年6年,我们申请到了教育部第一批“1+X”证书项目Web前端开发的试点,省里面拨付了一笔建设经费,我们从中划拨了一部分进行了1间Web前端机房的建设。2020年,再次动员计算机应用和物联网专业进行校内建设的申请,审批通过的80万元为我们再次新添了两间机房。2021年,我再次拿到了109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一个创新实验室和一间人工智能应用机房的建设。校内建设是改善实验室建设的一条路,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路,另外一条更具有吸引力的路是校企合作。在和东软进行协议协商的时候,我提出每增加2个班的合作,要求企业免费建设1间机房,同时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支持人工智能机房的建设(因为人工智能机房需要GPU,所以比普通机房大约要多投资20万)。企业同意了,未来可期。2021年9月,是我们和东软合作的第一年,4个班的合作为我们迎来了2间新机房,这其中包括一个人工智能机房。
不仅仅是机房,我的规划是将单纯机房群变成一个容纳多个创新工作室和教学场地的实验实训基地。于是,我对学院1楼-5楼的所有机房进行了一次分类和重规划,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并2021年11月,在郑毅校长、东软教育温涛校长的共同见证下,在学院二楼正式挂牌“东软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同时,“中兴数字经济学院实训基地”的挂牌也拿上日程。
三年之约,二个基地、八个机房,这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下一步的目标是让实训基地获得省级认证。
四、理想与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正式落地
在浙大邱立民教授的报告中,他提到“人人都可以‘得到’,但道中有大小,上为道,下谓之器。在浙大工作很让人开心,觉得很有意义,因为这里既有趣又有挑战性,可以让人变得越来越专业,也更有责任感。”这段话给我的感触很深。人活着,影响自己,让自己优秀是小道;能影响别人,让很多人都优秀,这是大道。先贤大哲孟子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博士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自己学了一个世界上最顶尖、最新潮,也最有具有深远意义的专业,那么是不是发几篇论文,做几个项目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了?进一步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荣誉和地位,那又能如何?百年之后,也许谁也不记得云南开放大学曾经有一个老师学了当时最热的人工智能专业。是的,一个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将自己的专业变成一种事业,去影响千千万万的人,那就不一样了。自2018年调到传媒学院,我就在想如何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不是我个人做做科研,写写论文就能算完工的事,一个更大的盘算在我心里进行着。首先,我要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其次,我要创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们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能走进大大小小的企业去为这些企业的创新和进步建功立业。这三件件事,都不容易,特别是第三件事,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我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
2018年下半年,学校开始申报校级科研团队。当时的学校是没有多少人真正懂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要设立研究中心谈何容易,于是我在全校范围内发布了一个召集令,征招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有理想的老师,20多个老师报名了。同时,我向当时学院的唐伟院长要来了一间空教室作为活动室。也许是因为自己在当时的科研成果还算不错,当年就获得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团队的立项,这是当年唯一的一个科研团队,也是学校3年来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培育团队直接立项的科研团队。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团队建立了,但却只是一个空架子,甚至时至今日都没有真正运作起来。2021年11月,一家企业找到我,谈校企合作的事,因为专业共建我们已经有东软和中兴了,所以很难再和其他企业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但是,智能工作室的建设却吸引到了我。我知道,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这次可能真的可以落地了,一拍即合“泰迪智能工作室”将在2022年进行挂牌运作。
要新建一个专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看到了学校很多新专业才刚刚建立就等待撤销,我知道我不能走常规的路。2018年,本科才刚刚增加了人工智能专业,而高职还没有。同时,对于当时的传媒学院来说,缺乏师资、缺乏实验室,也缺乏教材和教学资源。此时,我明白“培育”是人工智能专业要真正落地唯一的可能。一方面,我在等,等待国家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中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另一方面,我需要为专业建设做好一切准备。没有让我等很长时间,国家在2020年推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归属到信息大类中,和我想的一样。国家给了平台,接下来就是内部建设。凭借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认识,我制定了一个面向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这个计划经过3年的运作和微调最终固定。很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制定的课程体系和由百度网讯承担的2020年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高度重合,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看,除了百度自有产品的部分,近95%的内容都是一致的,并且在2019年规划课程体系的时候,我就选择了“Python+百度Paddle”作为这个专业的核心编程框架。这种契合,让我们后来的人工智能专业实现了100%的课证融合,在很多其他试点证书头疼如何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实现了初次认证80%左右的通过率。2019年9月,人工智能新工科实验班在软件技术专业设立,这是我们试点人工智能的第一年,2020年,2021年我们仍然在软件专业试点人工智能实验班,我想要看到的是专业慢慢地孵化,而不是直接申请人工智能专业,让这个专业从开始就走向灭亡。当然,再好的培育也必须要独立,2021年学院向学校申请从2022年开始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势所趋,在学校规划消减总专业数的时候,仍然通过了我们的申请,招生人数100。专业规划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师资和机房成为了眼前最着急的事。从2018年开始,我就开始在学院内部进行动员,动员教师转方向,但这并不容易。我想到了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刘艺琴教授、马千知老师和另外2位教师,但最终也只得到了刘老师和马老师的支持。为了循序渐进,我请刘老师先开始python程序设计的学习和教学;同时,请马老师逐渐开始人工智能概论和计算机数学(线性代数)的学习和教学,并且要求她使用Python来描述计算机数学。这两门课,我在2018-2019年进行过一轮的教学工作,我将我完成的教学资源完完全全给了她们。随着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推进,我又请刘老师负责了自然语言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OpenCV)的课程,请马老师负责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课程。2020年余灿玲老师调到传媒学院,我知道机器学习这门课也后继有人了。而我自己则负责人工智能专业最后的两门专业课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当然,四位老师仍然不足,继续扩展师资是我将来要持续考虑和努力的事,但是师资引进的方向,已经可以从校内动员转向合作企业和新员工招聘了。除了教学,我们还积极推进师资培训,到2021年年底,4名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师全部获得“1+X”计算机视觉应用技术中级师资认证,我和刘老师还获得了百度云智教育高级认证讲师的认证。至于教学实验室的解决,前面说到,从2次校内建设和校企合作的洽谈中,已经解决,到2022年中旬,我们将拥有三间完整的支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机房。
五、与时俱进,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群的诞生
2021年1月,学校要求上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实施方案,时间不到一个星期。时间紧,任务重,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学院并没有太多标志性的成果,也没有太多的基础支撑我们申报。火寿平院长征求我的建议,是否进行申报,是申请专业群还是1+X试点还是实训基地。考虑再三,我和火院长说我们要申报!再难也要申报!其次,我们要打包申报,不再分项申报,要实现学科专业的整体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正式确立,我作为专业群的负责人。在当时,人工智能专业都还没有进行申报,以这个名称作为专业群的名称,确实是一个挑战。大概提质培优是备案制的项目,很快学校就公示了,我们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作为学校30多个项目之一通过教育厅的审核正式立项了。我们学院只有这一项,但是我知道,这一项并不容易,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大工程。
2021年6月,一件关系学校学院未来很多年命运的事情来了——云南省双高计划遴选。这次申报从掌握的消息来看名额很少,难度非常大。此时的我,也被抽调到学校双高校申报组,参与高水平学校的申报。在双高的申报中,火寿平院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校内的上下活动全靠他一人,而我则专心地完成申报书的撰写和材料准备。经过对省内高职院校专业的分析和校内专业的研究,我们觉得单靠传媒学院一家,要在整个云南省内竞争高水平专业群希望非常小,一定要在校内进行优化组合。于是,我们邀请了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进行合作,并将我们原来在提质培优中确定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群升级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专业群,通过整合两个学院的相关专业,实现组群逻辑的全面提升。在光电学院杨院长和传媒学院火院长的支持下,我继续担任新专业群的负责人,新的ICT专业群面向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和绿色智能三张牌,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软件、计算机、通信、物联网、光电为支撑,实现对整个信息产业和全面支持。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学校也非常重视,首先确定了我们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群为学校对外申报双高专业群的两个之一。2021年12月,我陪同郑毅校长、吴荣华副校长到教育厅进行了双高项目的申报答辩。经过专家组的评审,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群正式立项为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A档),这是云南省唯一一个信息大类的专业群,我们学校也被同时列入双高培育学校。
2021年9月学校申报高职本科失败了,当时全省只有3所入围国家双高建设的高职院校获批。对比其他省,云南省只有3家,我知道这个事并没有结束,一定还有故事。至于云南开大是否能在未来成为云南省高职本科院校,我知道双高建设是最好的指标,成败在此一举。此时的我心中有欣喜,因为努力的付出有了收获,但在我心中浮出的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专业群的建设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需要两个学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整个学校的共同努力,责任大于荣誉,未来的路还很难走。
六、齐头并进,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建设进行紧密结合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想做官的人,对于行政职务也没有太多了渴望,但是职务确实能让工作更顺利一些,它可以给予工作很多的便利和权限。但是,在个人发展方面,我更关心的还是自己在学术和专业领域的成果。经过不懈的努力,2019年我评上教授,对于一个高职学院的普通老师来说,这应该就是职称的尽头了吧。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在2018-2019年申请了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和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到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进行进修,并于2021年6月申请了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我2019年获得了国家开放大学第一届“青年学术新秀”称号,并于2021年、2022年先后获得百度云智教育认证高级讲师和泰迪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高级证书,同时兼职云南农业大学校外硕士导师、昆明市网络安全协会副会长。为了响应国家我为群众办实事,我还担任昆明市呈贡区致远社区居民代表和楼栋长。从2018年11月申请国家开放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至今,发表学术论文2篇(1篇SCI),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和专利6项,主持和参与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一等奖1项。此外,我每年承担面授教学工作近500课时。
依靠科研和各种奖励评上了教授,但是自问自己是否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了?其实,我自评是不够格的。2020年10月浙江大学的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升华。在这里我遇到了翁恺老师、苏德矿老师、盛群力老师等诸多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如何进行教学?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和管理?如何成就精品课程?...诸多问题,都是一直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虽然身在高职和开放教育,心中一直向往着普通高校,对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也一直在效仿和追寻着。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浙大之旅让我在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上得到了升华,也让我看到了中国顶尖大学之所以顶尖的原因。这次培训有一些老教师给我们开了讲座,除了讲座内容本身的帮助以外,我还看到了一种精神,锲而不舍、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身边很多老师都在谈如何有效躺平,而这些老师给我展现的是如何奋斗终身。教育不是一份工作,它是一份事业,一份值得我们去披荆斩棘,努力攀登的事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回看三年前写的《写给三年后的我》,感慨良多,绝大多数的理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并且还在持续地推进着。三年来,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变为一个管理者。这种转变让我的眼光自然而然地变得不同,从单纯的聚焦一门课、一个专业的关心到思想教育、产业融合、人才引进、学院发展、学生就业等全方位的兼顾。从前觉得上好一门课,就是一个老师唯一应该做的事,现在发现光上一门课那是不够的。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这种改变让我未来的路变得更复杂,但是也更有目标。很多人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职称评了,你已经可以躺平了,为什么还每天都这样压迫自己,奋斗着,而且改革还很容易得罪人。是啊,为什么?在这三年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我所做的事,甚至曾经在学院群里和某老师因为改革工作而吵了起来;我也不知道在年终考核的时候,有多少人给我打了低分,改革总是要动到有些人的蛋糕;不知道多少次,我问自己,和蔼地躺平,保持现状是不是大家都会高兴,我自己也不会那么辛苦。但是,一路走来,我不后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只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学院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我的初心。
修订人:第10小组全体教师:山东分部朱晓丽、汤婷,深圳分部李珊珊,四川分部冯立,兵团分部孙逸敏,重庆分部何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