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机器学习算法——降维算法总结

降维算法

0.必要性与对比

(1)必要性及目的

降维的必要性

  1. 多重共线性和预测变量之间相互关联。多重共线性会导致解空间的不稳定,从而可能导致结果的不连贯。
  2. 高维空间本身具有稀疏性。一维正态分布有68%的值落于正负标准差之间,而在十维空间上只有2%。
  3. 过多的变量,对查找规律造成冗余麻烦。
  4. 仅在变量层面上分析可能会忽略变量之间的潜在联系。例如几个预测变量可能落入仅反映数据某一方面特征的一个组内。

降维的目的

  1. 减少预测变量的个数。
  2. 确保这些变量是相互独立的。
  3. 提供一个框架来解释结果。相关特征,特别是重要特征更能在数据中明确的显示出来;如果只有两维或者三维的话,更便于可视化展示。
  4. 数据在低维下更容易处理、更容易使用。
  5. 去除数据噪声。
  6. 降低算法运算开销。

(2)LDA与PCA区别

异同点 LDA PCA
相同点 1. 两者均可以对数据进行降维;
2. 两者在降维时均使用了矩阵特征分解的思想;
3. 两者都假设数据符合高斯分布;
不同点 有监督的降维方法; 无监督的降维方法;
降维最多降到k-1维; 降维多少没有限制;
可以用于降维,还可以用于分类; 只用于降维;
选择分类性能最好的投影方向; 选择样本点投影具有最大方差的方向;
更明确,更能反映样本间差异; 目的较为模糊;

(3)KPCA与PCA区别

应用PCA算法前提是假设存在一个线性超平面,进而投影。那如果数据不是线性的呢?该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KPCA,数据集从 n n n 维映射到线性可分的高维 N > n N >n N>n,然后再从 N N N 维降维到一个低维度 n ′ ( n ′ < n < N ) n'(n'n(n<n<N)

​ KPCA用到了核函数思想,使用了核函数的主成分分析一般称为核主成分分析(Kernelized PCA, 简称KPCA)。

假设高维空间数据由 n n n 维空间的数据通过映射 ϕ \phi ϕ 产生。

n n n 维空间的特征分解为:
∑ i = 1 m x ( i ) ( x ( i ) ) T W = λ W \sum^m_{i=1} x^{(i)} \left( x^{(i)} \right)^T W = \lambda W i=1mx(i)(x(i))TW=λW

​ 其映射为
∑ i = 1 m ϕ ( x ( i ) ) ϕ ( x ( i ) ) T W = λ W \sum^m_{i=1} \phi \left( x^{(i)} \right) \phi \left( x^{(i)} \right)^T W = \lambda W i=1mϕ(x(i))ϕ(x(i))TW=λW

通过在高维空间进行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然后用和PCA一样的方法进行降维。由于KPCA需要核函数的运算,因此它的计算量要比PCA大很多。

(4)聚类与降维的区别和联系

  • 聚类用于找寻数据内在的分布结构,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过程,比如异常检测等等。也可作为分类等其他学习任务的前驱过程。聚类是标准的无监督学习。

1)在一些推荐系统中需确定新用户的类型,但定义“用户类型”却可能不太容易,此时往往可先对原有的用户数据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每个簇定义为一个类,然后再基于这些类训练分类模型,用于判别新用户的类型。

2)而降维则是为了缓解维数灾难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某种数学变换将原始高维属性空间转变为一个低维“子空间”。其基于的假设就是,虽然人们平时观测到的数据样本虽然是高维的,但是实际上真正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是个低维度的分布。从而通过最主要的几个特征维度就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描述,对于后续的分类很有帮助。比如对于Kaggle(数据分析竞赛平台之一)上的泰坦尼克号生还问题。通过给定一个乘客的许多特征如年龄、姓名、性别、票价等,来判断其是否能在海难中生还。这就需要首先进行特征筛选,从而能够找出主要的特征,让学习到的模型有更好的泛化性。

​ 聚类和降维都可以作为分类等问题的预处理步骤。
【05】机器学习算法——降维算法总结_第1张图片

但是他们虽然都能实现对数据的约减。但是二者适用的对象不同,聚类针对的是数据点,而降维则是对于数据的特征。另外它们有着很多种实现方法。聚类中常用的有K-means、层次聚类、基于密度的聚类等;降维中常用的则PCA、Isomap、LLE等。

1.线性判别分析(LDA)

  •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是一种经典的降维方法。
  • 和主成分分析PCA不考虑样本类别输出的无监督降维技术不同,LDA是一种监督学习的降维技术,数据集的每个样本有类别输出。

(1)LDA思想总结:投影后类内方差最小,类间方差最大

  • 多维空间中,数据处理分类问题较为复杂,LDA算法将多维空间中的数据投影到一条直线上,将d维数据转化成1维数据进行处理。
  • 对于训练数据,设法将多维数据投影到一条直线上,同类数据的投影点尽可能接近,异类数据点尽可能远离。
  • 对数据进行分类时,将其投影到同样的这条直线上,再根据投影点的位置来确定样本的类别。

(2) 图解LDA核心思想

假设有红、蓝两类数据,这些数据特征均为二维,如下图所示。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数据投影到一维,让每一类相近的数据的投影点尽可能接近,不同类别数据尽可能远,即图中红色和蓝色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

【05】机器学习算法——降维算法总结_第2张图片

左图和右图是两种不同的投影方式。

  • 左图思路:让不同类别的平均点距离最远的投影方式。
  • 右图思路:让同类别的数据挨得最近的投影方式。

从上图直观看出,右图红色数据和蓝色数据在各自的区域来说相对集中,根据数据分布直方图也可看出,所以右图的投影效果好于左图,左图中间直方图部分有明显交集。

以上例子是基于数据是二维的,分类后的投影是一条直线。如果原始数据是多维的,则投影后的分类面是一低维的超平面。

(3)二类LDA算法原理

  • 输入:数据集 D = { ( x 1 , y 1 ) , ( x 2 , y 2 ) , . . . , ( x m , y m ) } D=\{(\boldsymbol x_1,\boldsymbol y_1),(\boldsymbol x_2,\boldsymbol y_2),...,(\boldsymbol x_m,\boldsymbol y_m)\} D={(x1,y1),(x2,y2),...,(xm,ym)},其中样本 $\boldsymbol x_i $ 是n维向量, y i ϵ { 0 , 1 } \boldsymbol y_i \epsilon \{0, 1\} yiϵ{0,1},降维后的目标维度 d d d。定义:

N j ( j = 0 , 1 ) N_j(j=0,1) Nj(j=0,1) 为第 j j j 类样本个数;

X j ( j = 0 , 1 ) X_j(j=0,1) Xj(j=0,1) 为第 j j j 类样本的集合;

u j ( j = 0 , 1 ) u_j(j=0,1) uj(j=0,1) 为第 j j j 类样本的均值向量;

∑ j ( j = 0 , 1 ) \sum_j(j=0,1) j(j=0,1) 为第 j j j 类样本的协方差矩阵。

  • 其中

u j = 1 N j ∑ x ϵ X j x ( j = 0 , 1 ) , ∑ j = ∑ x ϵ X j ( x − u j ) ( x − u j ) T ( j = 0 , 1 ) u_j = \frac{1}{N_j} \sum_{\boldsymbol x\epsilon X_j}\boldsymbol x(j=0,1), \sum_j = \sum_{\boldsymbol x\epsilon X_j}(\boldsymbol x-u_j)(\boldsymbol x-u_j)^T(j=0,1) uj=Nj1xϵXjx(j=0,1)j=xϵXj(xuj)(xuj)T(j=0,1)

  • 假设投影直线是向量 w \boldsymbol w w,对任意样本 x i \boldsymbol x_i xi,它在直线 w w w上的投影为 w T x i \boldsymbol w^Tx_i wTxi,两个类别的中心点 u 0 u_0 u0, $u_1 $在直线 w w w 的投影分别为 w T u 0 \boldsymbol w^Tu_0 wTu0 w T u 1 \boldsymbol w^Tu_1 wTu1

  • LDA的目标是让两类别的数据中心间的距离 ∥ w T u 0 − w T u 1 ∥ 2 2 \| \boldsymbol w^Tu_0 - \boldsymbol w^Tu_1 \|^2_2 wTu0wTu122 尽量大,与此同时,希望同类样本投影点的协方差 w T ∑ 0 w \boldsymbol w^T \sum_0 \boldsymbol w wT0w w T ∑ 1 w \boldsymbol w^T \sum_1 \boldsymbol w wT1w 尽量小,最小化 w T ∑ 0 w + w T ∑ 1 w \boldsymbol w^T \sum_0 \boldsymbol w + \boldsymbol w^T \sum_1 \boldsymbol w wT0w+wT1w

  • 定义

    • 类内散度矩阵

S w = ∑ 0 + ∑ 1 = ∑ x ϵ X 0 ( x − u 0 ) ( x − u 0 ) T + ∑ x ϵ X 1 ( x − u 1 ) ( x − u 1 ) T S_w = \sum_0 + \sum_1 = \sum_{\boldsymbol x\epsilon X_0}(\boldsymbol x-u_0)(\boldsymbol x-u_0)^T + \sum_{\boldsymbol x\epsilon X_1}(\boldsymbol x-u_1)(\boldsymbol x-u_1)^T Sw=0+1=xϵX0(xu0)(xu0)T+xϵX1(xu1)(xu1)T

​ 类间散度矩阵 S b = ( u 0 − u 1 ) ( u 0 − u 1 ) T S_b = (u_0 - u_1)(u_0 - u_1)^T Sb=(u0u1)(u0u1)T

​ 据上分析,优化目标为
arg ⁡ max ⁡ w J ( w ) = ∥ w T u 0 − w T u 1 ∥ 2 2 w T ∑ 0 w + w T ∑ 1 w = w T ( u 0 − u 1 ) ( u 0 − u 1 ) T w w T ( ∑ 0 + ∑ 1 ) w = w T S b w w T S w w \mathop{\arg\max}_\boldsymbol w J(\boldsymbol w) = \frac{\| \boldsymbol w^Tu_0 - \boldsymbol w^Tu_1 \|^2_2}{\boldsymbol w^T \sum_0\boldsymbol w + \boldsymbol w^T \sum_1\boldsymbol w} = \frac{\boldsymbol w^T(u_0-u_1)(u_0-u_1)^T\boldsymbol w}{\boldsymbol w^T(\sum_0 + \sum_1)\boldsymbol w} = \frac{\boldsymbol w^TS_b\boldsymbol w}{\boldsymbol w^TS_w\boldsymbol w} argmaxwJ(w)=wT0w+wT1wwTu0wTu122=wT(0+1)wwT(u0u1)(u0u1)Tw=wTSwwwTSbw
​ 根据广义瑞利商的性质,矩阵 S w − 1 S b S^{-1}_{w} S_b Sw1Sb 的最大特征值为 J ( w ) J(\boldsymbol w) J(w) 的最大值,矩阵 S w − 1 S b S^{-1}_{w} S_b Sw1Sb 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 w \boldsymbol w w

(4) LDA算法流程总结

  • LDA算法降维流程如下:

​ 输入:数据集 D = { ( x 1 , y 1 ) , ( x 2 , y 2 ) , . . . , ( x m , y m ) } D = \{ (x_1,y_1),(x_2,y_2), ... ,(x_m,y_m) \} D={(x1,y1),(x2,y2),...,(xm,ym)},其中样本 $x_i $ 是n维向量, y i ϵ { C 1 , C 2 , . . . , C k } y_i \epsilon \{C_1, C_2, ..., C_k\} yiϵ{C1,C2,...,Ck},降维后的目标维度 d d d

​ 输出:降维后的数据集 $\overline{D} $ 。

  • 步骤:
    • 计算类内散度矩阵 S w S_w Sw
    • 计算类间散度矩阵 S b S_b Sb
    • 计算矩阵 S w − 1 S b S^{-1}_wS_b Sw1Sb
    • 计算矩阵 S w − 1 S b S^{-1}_wS_b Sw1Sb 的最大的 d 个特征值。
    • 计算 d 个特征值对应的 d 个特征向量,记投影矩阵为 W 。
    • 转化样本集的每个样本,得到新样本 P i = W T x i P_i = W^Tx_i Pi=WTxi
    • 输出新样本集 D ‾ = { ( p 1 , y 1 ) , ( p 2 , y 2 ) , . . . , ( p m , y m ) } \overline{D} = \{ (p_1,y_1),(p_2,y_2),...,(p_m,y_m) \} D={(p1,y1),(p2,y2),...,(pm,ym)}

(5)LDA优缺点

优缺点 简要说明
优点 1. 可以使用类别的先验知识;
2. 以标签、类别衡量差异性的有监督降维方式,相对于PCA的模糊性,其目的更明确,更能反映样本间的差异;
缺点 1. LDA不适合对非高斯分布样本进行降维;
2. LDA降维最多降到分类数k-1维;
3. LDA在样本分类信息依赖方差而不是均值时,降维效果不好;
4. LDA可能过度拟合数据。

2.主成分分析(PCA)

(1)主成分分析(PCA)思想总结

  • PCA就是将高维的数据通过线性变换投影到低维空间上去。
  • 投影思想:找出最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的投影方法。被PCA降掉的那些维度只能是那些噪声或是冗余的数据。
  • 去冗余:去除可以被其他向量代表的线性相关向量,这部分信息量是多余的。
  • 去噪声,去除较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值的大小反映了变换后在特征向量方向上变换的幅度,幅度越大,说明这个方向上的元素差异也越大,要保留。
  • 对角化矩阵,寻找极大线性无关组,保留较大的特征值,去除较小特征值,组成一个投影矩阵,对原始样本矩阵进行投影,得到降维后的新样本矩阵。
  • 完成PCA的关键是——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能同时表现不同维度间的相关性以及各个维度上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度量的是维度与维度之间的关系,而非样本与样本之间。
  • 之所以对角化,因为对角化之后非对角上的元素都是0,达到去噪声的目的。对角化后的协方差矩阵,对角线上较小的新方差对应的就是那些该去掉的维度。所以我们只取那些含有较大能量(特征值)的维度,其余的就舍掉,即去冗余。

(2)图PCA核心思想

  • PCA可解决训练数据中存在数据特征过多或特征累赘的问题。核心思想是将m维特征映射到n维(n < m),这n维形成主元,是重构出来最能代表原始数据的正交特征。
  • 假设数据集是m个n维, ( x ( 1 ) , x ( 2 ) , ⋯   , x ( m ) ) (\boldsymbol x^{(1)}, \boldsymbol x^{(2)}, \cdots, \boldsymbol x^{(m)}) (x(1),x(2),,x(m))。如果 n = 2 n=2 n=2,需要降维到 n ′ = 1 n'=1 n=1,现在想找到某一维度方向代表这两个维度的数据。下图有 u 1 , u 2 u_1, u_2 u1,u2两个向量方向,但是哪个向量才是我们所想要的,可以更好代表原始数据集的呢?

【05】机器学习算法——降维算法总结_第3张图片

  • 从图可看出, u 1 u_1 u1 u 2 u_2 u2好,为什么呢?有以下两个主要评价指标:
  1. 样本点到这个直线的距离足够近。
  2. 样本点在这个直线上的投影能尽可能的分开。
  • 如果我们需要降维的目标维数是其他任意维,则:
  1. 样本点到这个超平面的距离足够近。
  2. 样本点在这个超平面上的投影能尽可能的分开。

(3) PCA算法推理

  • 下面以基于最小投影距离为评价指标推理:

  • 假设数据集是m个n维, ( x ( 1 ) , x ( 2 ) , . . . , x ( m ) ) (x^{(1)}, x^{(2)},...,x^{(m)}) (x(1),x(2),...,x(m)),且数据进行了中心化。经过投影变换得到新坐标为 w 1 , w 2 , . . . , w n {w_1,w_2,...,w_n} w1,w2,...,wn,其中 w w w 是标准正交基,即 ∥ w ∥ 2 = 1 \| w \|_2 = 1 w2=1 w i T w j = 0 w^T_iw_j = 0 wiTwj=0

  • 经过降维后,新坐标为 { w 1 , w 2 , . . . , w n } \{ w_1,w_2,...,w_n \} {w1,w2,...,wn},其中 n ′ n' n 是降维后的目标维数。样本点 x ( i ) x^{(i)} x(i) 在新坐标系下的投影为 z ( i ) = ( z 1 ( i ) , z 2 ( i ) , . . . , z n ′ ( i ) ) z^{(i)} = \left(z^{(i)}_1, z^{(i)}_2, ..., z^{(i)}_{n'} \right) z(i)=(z1(i),z2(i),...,zn(i)),其中 z j ( i ) = w j T x ( i ) z^{(i)}_j = w^T_j x^{(i)} zj(i)=wjTx(i) 是 $x^{(i)} $ 在低维坐标系里第 j 维的坐标。

  • 如果用 $z^{(i)} $ 去恢复 $x^{(i)} $ ,则得到的恢复数据为 x ^ ( i ) = ∑ j = 1 n ′ x j ( i ) w j = W z ( i ) \widehat{x}^{(i)} = \sum^{n'}_{j=1} x^{(i)}_j w_j = Wz^{(i)} x (i)=j=1nxj(i)wj=Wz(i),其中 W W W为标准正交基组成的矩阵。

  • 考虑到整个样本集,样本点到这个超平面的距离足够近,目标变为最小化 ∑ i = 1 m ∥ x ^ ( i ) − x ( i ) ∥ 2 2 \sum^m_{i=1} \| \hat{x}^{(i)} - x^{(i)} \|^2_2 i=1mx^(i)x(i)22 。对此式进行推理,可得:

∑ i = 1 m ∥ x ^ ( i ) − x ( i ) ∥ 2 2 = ∑ i = 1 m ∥ W z ( i ) − x ( i ) ∥ 2 2 = ∑ i = 1 m ( W z ( i ) ) T ( W z ( i ) ) − 2 ∑ i = 1 m ( W z ( i ) ) T x ( i ) + ∑ i = 1 m ( x ( i ) ) T x ( i ) = ∑ i = 1 m ( z ( i ) ) T ( z ( i ) ) − 2 ∑ i = 1 m ( z ( i ) ) T x ( i ) + ∑ i = 1 m ( x ( i ) ) T x ( i ) = − ∑ i = 1 m ( z ( i ) ) T ( z ( i ) ) + ∑ i = 1 m ( x ( i ) ) T x ( i ) = − t r ( W T ( ∑ i = 1 m x ( i ) ( x ( i ) ) T ) W ) + ∑ i = 1 m ( x ( i ) ) T x ( i ) = − t r ( W T X X T W ) + ∑ i = 1 m ( x ( i ) ) T x ( i ) \sum^m_{i=1} \| \hat{x}^{(i)} - x^{(i)} \|^2_2 = \sum^m_{i=1} \| Wz^{(i)} - x^{(i)} \|^2_2 \\ = \sum^m_{i=1} \left( Wz^{(i)} \right)^T \left( Wz^{(i)} \right) - 2\sum^m_{i=1} \left( Wz^{(i)} \right)^T x^{(i)} + \sum^m_{i=1} \left( x^{(i)} \right)^T x^{(i)} \\ = \sum^m_{i=1} \left( z^{(i)} \right)^T \left( z^{(i)} \right) - 2\sum^m_{i=1} \left( z^{(i)} \right)^T x^{(i)} + \sum^m_{i=1} \left( x^{(i)} \right)^T x^{(i)} \\ = - \sum^m_{i=1} \left( z^{(i)} \right)^T \left( z^{(i)} \right) + \sum^m_{i=1} \left( x^{(i)} \right)^T x^{(i)} \\ = -tr \left( W^T \left( \sum^m_{i=1} x^{(i)} \left( x^{(i)} \right)^T \right)W \right) + \sum^m_{i=1} \left( x^{(i)} \right)^T x^{(i)} \\ = -tr \left( W^TXX^TW \right) + \sum^m_{i=1} \left( x^{(i)} \right)^T x^{(i)} i=1mx^(i)x(i)22=i=1mWz(i)x(i)22=i=1m(Wz(i))T(Wz(i))2i=1m(Wz(i))Tx(i)+i=1m(x(i))Tx(i)=i=1m(z(i))T(z(i))2i=1m(z(i))Tx(i)+i=1m(x(i))Tx(i)=i=1m(z(i))T(z(i))+i=1m(x(i))Tx(i)=tr(WT(i=1mx(i)(x(i))T)W)+i=1m(x(i))Tx(i)=tr(WTXXTW)+i=1m(x(i))Tx(i)

  • 在推导过程中,分别用到了 x ‾ ( i ) = W z ( i ) \overline{x}^{(i)} = Wz^{(i)} x(i)=Wz(i) ,矩阵转置公式 ( A B ) T = B T A T (AB)^T = B^TA^T (AB)T=BTAT W T W = I W^TW = I WTW=I z ( i ) = W T x ( i ) z^{(i)} = W^Tx^{(i)} z(i)=WTx(i) 以及矩阵的迹,最后两步是将代数和转为矩阵形式。
  • 由于 W W W 的每一个向量 w j w_j wj 是标准正交基, ∑ i = 1 m x ( i ) ( x ( i ) ) T \sum^m_{i=1} x^{(i)} \left( x^{(i)} \right)^T i=1mx(i)(x(i))T 是数据集的协方差矩阵,$\sum^m_{i=1} \left( x^{(i)} \right)^T x^{(i)} $ 是一个常量。最小化 ∑ i = 1 m ∥ x ^ ( i ) − x ( i ) ∥ 2 2 \sum^m_{i=1} \| \hat{x}^{(i)} - x^{(i)} \|^2_2 i=1mx^(i)x(i)22 又可等价于

arg ⁡ min ⁡ ⏟ W − t r ( W T X X T W ) s . t . W T W = I \underbrace{\arg \min}_W - tr \left( W^TXX^TW \right) s.t.W^TW = I W argmintr(WTXXTW)s.t.WTW=I

  • 利用拉格朗日函数可得到

J ( W ) = − t r ( W T X X T W ) + λ ( W T W − I ) J(W) = -tr(W^TXX^TW) + \lambda(W^TW - I) J(W)=tr(WTXXTW)+λ(WTWI)

  • W W W 求导,可得 $-XX^TW + \lambda W = 0 $ ,也即 $ XX^TW = \lambda W $ 。 $ XX^T $ 是 $ n’ $ 个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 λ \lambda λ 为$ XX^T $ 的特征值。 W W W 即为我们想要的矩阵。
    ​ 对于原始数据,只需要 z ( i ) = W T X ( i ) z^{(i)} = W^TX^{(i)} z(i)=WTX(i) ,就可把原始数据集降维到最小投影距离的 n ′ n' n 维数据集。

​ 基于最大投影方差的推导,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仁可自行查阅资料。

(4) PCA算法流程总结

  • 输入: n n n 维样本集 D = ( x ( 1 ) , x ( 2 ) , . . . , x ( m ) ) D = \left( x^{(1)},x^{(2)},...,x^{(m)} \right) D=(x(1),x(2),...,x(m)) ,目标降维的维数 n ′ n' n

  • 输出:降维后的新样本集 D ′ = ( z ( 1 ) , z ( 2 ) , . . . , z ( m ) ) D' = \left( z^{(1)},z^{(2)},...,z^{(m)} \right) D=(z(1),z(2),...,z(m))

  • 主要步骤如下:

    • 对所有的样本进行中心化,$ x^{(i)} = x^{(i)} - \frac{1}{m} \sum^m_{j=1} x^{(j)} $ 。
    • 计算样本的协方差矩阵 X X T XX^T XXT
    • 对协方差矩阵 X X T XX^T XXT 进行特征值分解。
    • 取出最大的 $n’ $ 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 w 1 , w 2 , . . . , w n ′ } \{ w_1,w_2,...,w_{n'} \} {w1,w2,...,wn}
    • 标准化特征向量,得到特征向量矩阵 W W W
    • 转化样本集中的每个样本 z ( i ) = W T x ( i ) z^{(i)} = W^T x^{(i)} z(i)=WTx(i)
    • 得到输出矩阵 D ′ = ( z ( 1 ) , z ( 2 ) , . . . , z ( n ) ) D' = \left( z^{(1)},z^{(2)},...,z^{(n)} \right) D=(z(1),z(2),...,z(n))
      :在降维时,有时不明确目标维数,而是指定降维到的主成分比重阈值 k ( k ϵ ( 0 , 1 ] ) k(k \epsilon(0,1]) k(kϵ(0,1]) 。假设 n n n 个特征值为 λ 1 ⩾ λ 2 ⩾ . . . ⩾ λ n \lambda_1 \geqslant \lambda_2 \geqslant ... \geqslant \lambda_n λ1λ2...λn ,则 n ′ n' n 可从 $\sum^{n’}{i=1} \lambda_i \geqslant k \times \sum^n{i=1} \lambda_i $ 得到。

(5)PCA算法主要优缺点

优缺点 简要说明
优点 1. 仅仅需要以方差衡量信息量,不受数据集以外的因素影响。 2.各主成分之间正交,可消除原始数据成分间的相互影响的因素。3. 计算方法简单,主要运算是特征值分解,易于实现。
缺点 1.主成分各个特征维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不如原始样本特征的解释性强。2. 方差小的非主成分也可能含有对样本差异的重要信息,因降维丢弃可能对后续数据处理有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