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简单入门学习笔记

文章目录

  • LaTeX \LaTeX{} LATEX学习笔记
    • 一、源文件的基本结构
    • 二、中文处理方法
      • 字体字号设置
    • 三、文档的基本结构 ( 空格与空行 )
    • 四、特殊字符的处理
      • 1.空白符号
      • 2. LaTeX \LaTeX{} LATEX控制符
      • 3.排版符号
      • 4. TeX \TeX{} TEX标志符号
      • 5.引号
      • 6.连字符
      • 7.非英文字符
      • 8.重音符号
    • 五、插图
    • 六、表格
    • 七、浮动体
    • 八、数学公式
      • 1.公式初步
        • 行内公式
        • 上标^
        • 下标_
        • 希腊字母
        • 数学函数
        • 分式 fraction
        • 行间公式
      • 2.公式矩阵
      • 3.多行公式
    • 九、参考文献
      • 1.BibTex
        • 在LaTeX中使用BibTeX
            • (1) 设置参考文献的类型 (bibliography style).
            • (2) 标记引用 (Make citations).
            • (3) 告诉LaTeX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 运行 BibTeX
      • 2.BibLaTex
      • 3.不使用BibLaTex
        •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法是:
    • 十、自定义命令和环境

LaTeX \LaTeX{} LATEX学习笔记

视频链接

一、源文件的基本结构

% 导言区 (主要进行全局设置)
\documentclass[12pt]{article}  %[normalsize字体大小]
%book, report, article引入一个文档类
% 分别对应于ctex的ctexbook, ctexrep, ctexart, 且此时无需引入宏包
\usepackage{ctex}    %引入中文宏包,cmd->输入texdoc ctex回车打开ctex宏包手册/输入texdoc lshort -zh回车打开《一份不太简短的latex介绍》/输入texdoc booktab查看表格相关文档文件
% 批量设置正文格式, 将内容与格式分离
\ctexset{
	section = {
		format+ = \zihao{-4} \heiti \raggedright,
		name = {,、},
		number = \Chinese{section},
		beforeskip = 1.0ex plus 0.2ex minus .2ex,
		afterskip = 1.0ex plus 0.2ex minus .2ex,
		aftername = \hspace{0pt}
	},
	subsection = {
	format+ = \zihao{5} \heiti \raggedright,
		name = {,、},
		number = \arabic{section},
		beforeskip = 1.0ex plus 0.2ex minus .2ex,
		afterskip = 1.0ex plus 0.2ex minus .2ex,
		aftername = \hspace{0pt}
	}
}
\newcommand\degree{^\circ}   % 定义勾股定理中的度数

\title{\heiti 杂谈勾股定理}  %黑体
\author{\kaishu 壁花}   %楷书
\date{\today}

% 正文区 ( 文稿区)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 输出整个标题
	Let $f(x)$ be defined by the formula $f(x)=3x^2+1$   % $表示数学模式$, $$之外表示文本模式        $表示行内公式,$$表示行间公式

	\begin{equation}    %产生带编号的行间公式
	AB^2 = BC^2 + AC^2. 
	\end{equation}
\end{document}    % 一个latex文档有且仅有一个document环境 

% 为注释, 不输出. 对于经常需要修改的文档, 利用注释屏蔽需要修改的内容.

注释快捷键ctrl+T 取消注释ctrl+U

查询ctrl+F 查询替换ctrl+R

二、中文处理方法

  1. 打开TeXstudio, 单击选项->检查->构建->默认编辑器: \XeLaTeX->编辑器: 默认字体编码: UTF-8.
  2. 引入ctex宏包或者定义中文文档类.

字体字号设置

% 正文区
\begin{document}

	%字体族设置(罗马字体, 无衬线字体, 打字机字体)
	\textrm{Roman Family}  \textsf{Sans Serif Family}  \texttt{Typewriter Family}
	%或者用声明  1. {}限定字体声明的作用范围 2. 当遇到另一个字体声明时会结束当前字体声明启用另一个字体声明
	{\rmfamily Roman Family}  \sffamily Sans Serif Family  \ttfamily Typewriter Family
	
	%字体系列设置(粗细, 宽度)
	\textmd{Medium Series}   \textbf{Boldface Series}
	
	{\mdseries Medium Series}  {\bfseries Boldface Series}
	
	%字体形状(直立, 斜体, 伪斜体, 小型大写)
	\textup{Upright Shape}	\textit(Italic Shape)
	\textsl{Slanted Shape}	\textsc{Small Caps Shape}
	
	{\upshape Upright Shape}	{\itshape Italic Shape}
	{\slshape Slanted Shape}	{\scshape Small Caps Shape}
	
	%中文字体  \quad表示空格
	{\songti 宋体} \quad {\heiti 黑体} \quad {\fangsong 仿宋} \quad {\kaishu 楷书}
	\textbf{粗体}	\textit{斜体}
	
	%字体大小	\\表示换行
	{\tiny	Hello}\\
	{\scriptsize	Hello}\\
	{\footnotesize	Hello}\\
	{\small	Hello}\\
	{\normalsize	Hello}\\
	{\large	Hello}\\
	{\Large	Hello}\\
	{\LARGE	Hello}\\
	{\huge	Hello}\\
	{\Huge	Hello}\\
	
	%为中文字号设置命令	参数-0表示小初号
	\zihao{-0}	你好!
	
\end{document}

LaTeX \LaTeX{} LATEX思想是格式与内容分离, 于是我们常在导言区直接定义字体格式, 在正文区使用

%导言区	宏命令的思想
\newcommand{\myfont}{\textit{\textbf{\textsf{Fancy Text}}}}

%正文区
\myfont

三、文档的基本结构 ( 空格与空行 )

% 正文区 section构建小节 subsection构建子小节 以下为一个提纲
\begin{document}
	\tableofcontents   % 生成目录 开始菜单输入texdoc ctex打开ctex宏包手册
	\chapter \part % 带章节的大纲 只用于book/ctexbook类
	\section{实验结果}
	正文部分: 首行自动缩进, 换行形成空格
			空行形成段落, 一个空行与多个空行效果一样
			'\\'用来换行, 但是首行不缩进, 不形成段落
			\par 命令形成段落
		\subsection{数据}
		\subsection{图表}
		\subsubsection{实验条件}
		\subsubsection{实验过程}
	\section{结论}
	\section{致谢}
\end{document}

四、特殊字符的处理

1.空白符号

英文中任意空格 显示出来只有一个空格.

中文中任意空格 显示出来没有空格.

中英文混写, 中文和英文之间自动产生空格. 汉字与其他字符的间距会自动由latex处理.

a \hspce{35pt}b	%指定空格大小
a \hfill b	%弹性长度

2. LaTeX \LaTeX{} LATEX控制符

用\latex 控制符 形式输出控制符
\#		\$		\%		\{ \}		\~{}	\_{}	\^{}	\textbackslash(因为\\表示换行)		\&
输出如下
#		$		%		{}			~		_		^
\									&

3.排版符号

\S		\P		\dag		\\ddag		\copyright		\pounds

4. TeX \TeX{} TEX标志符号

\TeX{}		\LaTeX{}		\LaTeX{}
% 在导言区引入宏包
\usepackage{xltxtra}

% 正文区
\XeLaTeX %成功编译

5.引号

`	'	``	''
输出为
‘	’	“	”

6.连字符

-	--	---
输出为
-	——	————

7.非英文字符

\oe		\OE		\ae

8.重音符号

\`o		\'o		\^o		\''o

五、插图

% 导言中导入宏包, 指定图像文件搜索路径
\usepackage{graphicx}
\graphicspath{{figures/},{pics/}}	%图像在当前目录下的figures和pics目录

% 正文区插入图像	格式: EPS, PDF, PNG, JPEG,BMP		加不加入后缀名都可以		可选参数有scale(缩放因子), height(图像高度), width(图像宽度) \textwidth为版型文本	angle为旋转角度
\includegraphics[可选参数]{文件名}
eg:
\includegraphics[scale=0.3]{lion}
\includegraphics[height=2cm]{mountaiin}
\includegraphics[angle=-45,	width=0.2\textwidth]{lion}

六、表格

% 正文区
\begin{document}	%在cmd输入texdoc booktab查看表格相关文档文件/ 三线表 texdoc longtab/texdoc tabu
	\begin{tabular}{必选参数}	%在tabular环境中生成表格, {必选参数}有l左对齐, c居中对齐, r右对齐.		{l c c c r}为一个五列的表格, {l|c|c|c|p{1.5cm}}产生表格竖线  p产生列宽度,当内容超过宽度时自动换行{l||c||}产生表格双竖线
		\hline	%产生表格横线
		姓名 & 语文 & 数学 & 外语 & 备注 \\   %不同列间用&分割,\\结束本行产生新行
		\hline \hline %两个hline产生双横线
		张三 & 87 & 100 & 93 & 优秀\\
	\end{tabullar}
\end{ducument}

七、浮动体

%浮动体实现灵活分页,避免无法分割的内容产生的页面留白
%交叉引用
%给图表添加标题 figure环境和table环境
% 将图片放在figure浮动体环境中
\begin{document}
	\LaTeX{}中\TeX 系统的吉祥物见图\ref{fig-lion}
	\begin{figure}[可选参数htbp]  %可选参数指定浮动体的排版位置htbp
		\centering	%让环境中的内容居中排版
		\includegraphics[scale=0.3]{lion}
		\caption{\TeX系统的吉祥物}\label{fig-lion}	%命名插图,自动编号,label命令为浮动体设置标签, 用ref引用这个标签,实现交叉引用
	\end{figure}
\end{document}

%注意使用空行进行正确的分段
% 将表格放在table浮动体环境中
当然,在\LaTeX{}中也可以使用表\ref{tab-score}所示的表格
\begin{table}[htbp]
	\centering
	\caption{考试成绩单}\label{tab-score}		%自动编号, 且与插图编号独立
	\begin{tabular}{l c c c r}
	\end{tabular}
\end{table}
	

htbp :

h ( here ) 代码所在的上下文位置

t ( top) 代码所在页面或之后页面的顶部

b ( bottom) 代码所在页面或之后页面的底部

p ( page) 独立一页, 浮动页面

标题控制 :

caption、bicaption等宏包

并排与子图表 :

subcaption, subfig, floatrow等宏包

绕排 :

picinpar, wrapfig等宏包

八、数学公式

1.公式初步

行内公式

  1. $a+b=b+a$
  2. \(a+b=b+a\)
  3. math环境 \begin{math}a+b=b+a\end{math}

上标^

$3x^2-x+2$ 3 x 2 − x + 2 3x^2-x+2 3x2x+2

$3x^{20}-x+2$ 3 x 20 − x + 2 3x^{20}-x+2 3x20x+2

指数为多个字符需用 { } 构成分组, { } 内也可以为一个公式

下标_

$a_0$ a 0 a_0 a0

$a_{100}$ a 100 a_{100} a100

下标为多个字符需用 { } 构成分组, { } 内也可以为一个公式

希腊字母

α \alpha α$\alpha$ β \beta β$\beta$ γ \gamma γ$\gamma$ ϵ \epsilon ϵ$\epsilon$ π \pi π$\pi$ ω \omega ω$\omega$ Γ \Gamma Γ$\Gamma$ Ω \Omega Ω$\Omega$ Δ \Delta Δ$\Delta$ Θ \Theta Θ$\Theta$ Π \Pi Π$\Pi$

数学函数

y = arcsin ⁡ x y = \arcsin x y=arcsinx$y = \arcsin x$ y = sin ⁡ − 1 x y = \sin^{-1} x y=sin1x$y = \sin^{-1} x$ y = log ⁡ 2 x y = \log_2 x y=log2x$y = \log_2 x$ y = ln ⁡ x y = \ln x y=lnx$y = \ln x$ 2 + 2 4 \sqrt[4]{2 + \sqrt{2}} 42+2 $\sqrt[指定开方次数]{x}$

分式 fraction

不使用分组时\frac只能识别单个字符, 变量为字母时应该用空格隔开

3 / 4 3/4 3/4$3/4$ 3 4 \frac{3}{4} 43$\frac{3}{4}$

行间公式

  1. a + b = b + a a+b=b+a a+b=b+a$$a+b=b+a$$

  2. [a+b=b+a] \[a+b=b+a\]

  3. \begin{displaymath}
    a+b = b+a		%display 显示
    \end{displaymath}
    
  4. 自动编号equation环境

    交换律见式\ref{eq : commutative}
    \begin{equation}
    	a+b=b+a	\label{eq : commutative}	%\label和\ref实现公式的交叉引用  此时会自动编号且为小节中的编号
    \end{equation}
    
  5. 不自动编号equation*环境

    需要使用amsmath宏包

    % 导言区
    \usepackage{amsmath}
    %正文区
    \begin{equation*}
    	a+b = b+a
    \end{equation*}
    

2.公式矩阵

​ 需要使用matrix环境, smallmatrix环境排版行内小矩阵. 还有pmatrix ( 矩阵两端加小括号) , bmatrix ( 两端加中括号) , Bmatrix ( 两端加大括号) , vmatrix (加单竖线 ) , Vmatrix ( 加双竖线)

​ 常用省略号 : \dots (横着… ), \vdots (竖着… ) , \ddots ( 斜着…) , \adots (反斜… )

%导言区
\usepackage{amsmath}
%正文区
\[
A = \begin{bmatrix}
	a_{11} & \dots & a_{1n} \\%与tabular类似, 用&分隔列, 用\\分隔行
	\&\ddots & \vdots \\
	0 & & a_{nn}
\end{bmatrix}_{n \times n}	%添加n×n的下标
\]

\multicolumn{2}{c}{\raisebox{1.3ex}}		%2是合并数,c是中间位置,raisebox命令调整高度
\hdotsfor{4} 产生跨列省略号

% 行内小矩阵
\begin{math}
	\left(	%行内小矩阵需手动加括号
		\begin{smallmatrix}
		x & -y \\ y & x
		\end{smallmatrix}
	\right)	
\end{math}

% array环境排版矩阵, 可排版更复杂矩阵
\[
\begin{array}{r|r}
\frac12 & 0 \\  
\hline
0 & -\frac ab\\
\end{array}
\]

3.多行公式

使用gather环境, 且多行公式带编号, 也可在\\前使用\notag阻止编号.

gather*环境, 多行公式不带编号

align 和align*环境, 用&在指定位置进行对齐, 且带编号

split环境, 用&在指定位置对齐, 编号在中间

cases环境, 每行公式使用 & 分隔成两部分, 表示值和后面的条件

% 导言区 引入两个宏包
\usepackage{amsmath}
\usepackage{amssymb}

% 正文区
\begin{document}
	\begin{gather}
		a+b=b+a	\\
		ab ba
	\end{gather}
	
	\begin{align}
		x &= t +\cos t + 1	\\
		y &= 2\sin t
	\end{gather*}
	
	\begin{equation}
		D(x) = \begin{class}		%\in用于输出属于符号, \mathbb输出花体字符	\text{}用于临时切换到文本模式
		1, & \text{如果 } x \in \mathbb{Q};\\
		0, & \text{如果 } x \in \mathbb{R}\setminus\mathbb{Q}.
		\end{cases}
	\end{equation}
\end{document}


九、参考文献

1.BibTex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参考文献数据库,引用的时候调用所需要的参考文献。

BibTeX 是一种格式和一个程序,用于协调LaTeX的参考文献处理.
BibTeX 使用数据库的的方式来管理参考文献. BibTeX 文件的后缀名为 .bib . 先来看一个例子

@article{name1,
author = {作者, 多个作者用 and 连接},
title = {标题},
journal = {期刊名},
volume = {卷20},
number = {页码},
year = {年份},
abstract = {摘要, 这个主要是引用的时候自己参考的, 这一行不是必须的}
}
@book{name2,
author ="作者",
year="年份2008",
title="书名",
publisher ="出版社名称"
}

说明:

第一行@article 告诉 BibTeX 这是一个文章类型的参考文献,还有其它格式, 例如 article, book, booklet, conference, inbook, incollection, inproceedings,manual, misc, mastersthesis, phdthesis, proceedings, techreport, unpublished 等等.
接下来的"name1",就是你在正文中应用这个条目的名称.
其它就是参考文献里面的具体内容啦.

在LaTeX中使用BibTeX

为了在LaTeX中使用BibTeX 数据库, 你必须先做下面三件事情:

(1) 设置参考文献的类型 (bibliography style).

标准的为 plain: \bibliographystyle{plain}

将上面的命令放在 LaTeX 文档的\begin{document}后边. 其它的类型包括:

`unsrt` – 基本上跟 plain 类型一样,除了参考文献的条目的编号是按照引用的顺序,而不是按照作者的字母顺序.
`alpha` – 类似于 plain 类型,当参考文献的条目的编号基于作者名字和出版年份的顺序.
`abbrv` – 缩写格式 .
123
(2) 标记引用 (Make citations).

当你在文档中想使用引用时, 插入 LaTeX 命令\cite{引用文章名称}

“引用文章名称” 就是前边定义@article后面的名称.

(3) 告诉LaTeX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在 LaTeX 的结束前输入\bibliography{bibfile}

这里bibfile 就是你的 BibTeX 数据库文件 bibfile.bib的文件名

运行 BibTeX

分为下面四步:

  1. 用LaTeX编译你的 .tex 文件 , 这是生成一个 .aux 的文件, 这告诉 BibTeX 将使用那些应用;
  2. 用BibTeX 编译 .bib 文件;
  3. 再次用LaTeX 编译你的 .tex 文件,这个时候在文档中已经包含了参考文献,但此时引用的编号可能不正确;
  4. 最后用 LaTeX 编译你的 .tex 文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这是所有东西都已正常了.

2.BibLaTex

3.不使用BibLaTex

引用方式就是 \cite{标签}

先在文章末尾(\end {document}之前)写好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逐一写出,例如:

\begin{thebibliography}{99}  
\bibitem{ref1}Zheng L, Wang S, Tian L, et al., Query-adaptive late fusion for image search an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5: 1741-1750.  
\bibitem{ref2}Arandjelović R, Zisserman A, Three things everyone should know to improve object retrieval,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2012 IEEE Conference on, IEEE, 2012: 2911-2918.  
\bibitem{ref3}Lowe D G.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2004, 60(2): 91-110.  
\bibitem{ref4}Philbin J, Chum O, Isard M, et al. Lost in quantization: Improving particular object retrieval in large scale image databases,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8. CVPR 2008, IEEE Conference on, IEEE, 2008: 1-8.  
\end{thebibliography}

上面列出了5个参考文献,{thebibliography}的选项99指的是参考文献的个数最大为99,可以设置为别的数。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法是:

\cite{ref1}
\cite{ref1, ref5}

这样编译后就可以得到:

[1]

[1, 5]

十、自定义命令和环境

\newcommand<命令名称>[参数个数][首参数默认值][具体定义]		%定义命令
\renewcommd 只能用于已定义的命令
\newenvironment
% 导言区
\newcommand\PRC{People's Republic of \emph{China}}		%使用\PRC相当于People's Republic of \emph{China}这一串内容		\emph 强调命令
\newcommand\loves[2]{#1 喜欢 #2}
\newcommand\hatedby[2]{#2 不受 #1 喜欢}

% 正文区
\begin{document}
	\PRC
\end{document}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