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需要智慧城市支撑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除了需要具备在公路、铁路、航空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枢纽硬件设施外,更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强有力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交通枢纽服务、区域金融商贸服务、区域物流集散服务、区域旅游集散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发挥信息化强有力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作用,提升城市设施运行运作的效率,提升城市的吞吐能力;更需要发展信息化强有力的网络连接效应,推进区域通讯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打破区域行政管辖界限的隔阂,使分布在区域内不同行政辖区的经济、社会组织连成整体,进而提升对下属县市及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XX智慧城市更具生命力的关键。

  1. 智慧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病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城在厂中、厂在城中、厂城一体”的城市病广受人民群众的诟病,尤其是近年来城市输油管道爆炸频发,更是为XX敲响了警钟。“厂城一体”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石油化工等具有高污染预期产业的发展与XX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将长期存在。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模”全面启动,蓝天、碧水等环保工程启动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城市地表水治理、水质生态修复、石化新装置安全卫生防护范围拆迁等工作有序推进,为XX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运营的工作,确保支柱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在节能减排、环境监测、预测预警等方面提供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分析预测等有效手段。

  1. 智慧城市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

改善和服务民生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就XX而言,当前面临“人民群众文化素质问题仍较为突出”、“就业矛盾依然存在,外出打工人口数量仍然巨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养老等民生工作如何适应人口结构、分布及流动等方面的特点,如何有效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如何不断缩小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发挥信息化在促进服务模式转变、服务体验提升方面的技术保障作用,以人为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是改善和服务民生的必然要求。

  1. 城市大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舞台

近年来,经济发展提述增效,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大提升对“智慧城市”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实力。据2014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XX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次好于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过千亿、增长20%以上;2013年城镇建设完成投资223.3亿元,市区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是前三年的总和,东部新城、北部新城、大观新城建设初具规模,老城改造稳步推进。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借新城建设、老城改造、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推进等良好的机遇,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扩张和更新改造中去,同步部署智能传感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应用,为城市发展注入“智慧”的新活力。

  1. 智慧城市体系复杂无成功模式可直接复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标准体系,各城市基础和环境不同,建设的重点和强调的特色也不尽相同,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定制化色彩,也不可能完全复制其他城市的模式。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将面临以下重点和难点问题:

智慧城市涉及面广,参与建设的政府部门、投资主体、运营单位各有诉求,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影响智慧城市的整体成效。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自始至终强调智慧城市的系统性,摒弃早期“急用就先行”的做法,发挥政府核心引导作用。

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广泛参与是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公众感知最直接、最敏感领域的智慧化成效,直接影响公众的参与度,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智慧城市需要将建设理念和内容从“管理公众”转到“服务公众”上来,强调以人为本,广泛听取民意,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强调公众广泛深度参与互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普遍服务,确保XX智慧城市获得公众的认可和参与。

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建设和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对服务品质保障、应用安全保障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探索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强调信息安全,在保证智慧城市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要求建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阶段的评估和评价机制,在建设过程中,避免闭门造车,需要参与和组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通过分阶段的横向对比和评估,找寻XX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大军中所处的位置,不断的比学赶超,逐步塑造XX在智慧城市建设大军中的影响力,打造XX智慧的名片。

智慧城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城市,java,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