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KNN算法的相关笔记

KNN算法(k-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cation)---- k-近邻分类算法

• 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总会有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其中,大多数样本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 是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

行业应用:

  1. 客户流失预测
  2. 欺诈侦测等(更适合于稀有事件的分类问题)

计算步骤:

  1. 算距离:给定测试对象,计算它与训练集中的每个对象的距离
  2. 找邻居:圈定距离最近的k个训练对象,作为测试对象的近邻
  3. 做分类:根据这k个近邻归属的主要类别,来对测试对象分类

是一种懒惰算法
• 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对测试样本分类)时才临阵磨枪(临时去找k个近邻)。
• 懒惰的后果:模型简单,计算开销大。

算距离
距离越近应该意味着这两个点属于一个分类的可能性越大。
• 计算的距离衡量包括欧式距离、夹角余弦等。
• 欧式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典型的距离定义

机器学习--KNN算法的相关笔记_第1张图片

找领居:由哪几个(K)已知样本决定测试样本类别

做分类

  1. 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2. 加权投票法:根据距离的远近,距离越近则权重越大(权重为距离平方的倒数)。

算法流程

  1. 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 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 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 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对应的出现频率;
  5. 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优点

  1. 简单,易于理解,易于实现,无需估计参数,无需训练;
  2. 适合对稀有事件进行分类(例如当流失率很低时,比如低于0.5%,构造流失预测模型);
  3. 特别适合于多分类问题(multi-modal,对象具有多个类别标签),例如根据基因特征来判断其功能分类,kNN比SVM的表现要好。

缺点

  1. 对测试样本分类时的计算量大,内存开销大,评分慢;
  2. 可解释性较差,无法给出决策树那样的规则。

Python实现

sklearn库中提供KNeighborsClassifier实现KNN算法,此外,还提供RadiusNeighborsClassifier(非均匀采样时比较合适,以半径为选取方法)做最近邻分类

• 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邻居数,默认为5
, weights=‘uniform’ #用于预测的权重方法
, algorithm=‘auto’ #用于计算最近邻的算法(ball_tree、kd_tree、brute、auto)
, leaf_size=30 #传递给BallTree 或KDTree 叶大小
, p=2 #
, metric=‘minkowski’ #用于树的度量距离
, metric_params=None #度量参数
, **kwargs)
导入库: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利用KNN算法实现对鸢尾花分类模型的构建及分类性能的基本评估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iris = load_iris()      #鸢尾花数据
#拆分专家样本集
data_tr, data_te, label_tr, label_te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 iris.target, test_size=0.2)

model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3)     #构建模型
model.fit(data_tr, label_tr)        #模型训练
pre = model.predict(data_te)        #模型预测
print(pre)
acc = model.score(data_te, label_te)        #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精度
print(acc)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