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er是由谷歌于2017年提出。最初是用在NLP领域,在此之前NLP方向的SOTA模型都是以循环神经网络为基础(RNN, LSTM等)。 本质上讲,RNN是以串行的方式处理数据,对应到NLP任务上,即按句中词语的先后顺序,每一个时间步长处理一个词语。然而,Transformer的巨大创新便在于它并行化的处理:文本中的所有词语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分析,而不是按照序列先后顺序。为了支持这种并行化的处理方式,Transformer依赖于注意力机制。注意力机制可以让模型考虑任意两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且不受它们在文本序列中位置的影响。通过分析词语之间的两两相互关系,来决定应该对哪些词或短语赋予更多的注意力。
Transformer采用Encoder-Decoder架构,下图就是Transformer的结构。其中左半部分是encoder,右半部分是decoder。
【PS:Encoder-Decoder架构不是具体的模型,而是泛指一类结构,不同的任务可以用不同的编码器和解码器 (RNN,CNN,LSTM)。编码就是将输入Seq转化成固定长度向量,解码就是把之前生成的固定向量再转化为Seq】
Encoder:左边编码部分有N个相同的Encoder层叠加,每个Encoder层结构包含了两个子层,第一个子层是多头注意力层(Multi-Head Attention,橙色部分),第二个子层是前馈连接层(Feed Forward,浅蓝色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残差连接,直接将input embedding传给第一个Add & Norm层(黄色部分)以及第一个Add & Norm层传给第二个Add & Norm层(即图中的粉色–>黄色1,黄色1–>黄色2部分运用了残差连接)。
Decoder:右边解码部分有N个相同的Decoder层结构,相比Endoer,它有三个子层。第一个子层结构是遮掩多头注意力层(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橙色部分),第二个子层是多头注意力结构(Multi-Head Attenion,橙色部分),第三个子层是前馈连接层(Feed Forward,浅蓝色部分)。
(1) Decoder单层的残差连接是粉色–>黄色1,黄色1–>黄色2,黄色2–>黄色3三个部分
(2) Decoder单层的重点是第二个子层,即多头注意力层,它的输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一个子层的输出,第二个部分是Encoder层的输出(这是与encoder层的区别之一),这样则将encoder层和decoder层串联起来,以进行词与词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共享权重WQ,WV,WK得到)。
(3) Decoder单层的第一个子层中mask,它的作用是防止训练的时候使用未来的输出单词,保证预测位置i的信息只能基于比i小的输出。比如训练时,第一个单词是不能参考第二个单词的生成结果的,此时就会将第二个单词及其之后的单词都mask掉。因此,encoder层可以并行计算,一次全部encoding出来,但是decoder层却一定要像RNN一样一个一个解出来,因为要用上一个位置的输入当做attention的query.
(4) 残差结构是为了解决梯度消失问题,可以增加模型的复杂性。
(5) LayerNorm层是为了对attention层的输出进行分布归一化,转换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cv中经常会用的是batchNorm,是对一个batchsize中的样本进行一次归一化,而layernorm则是对一层进行一次归一化,二者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针对的维度不同,一般来说输入维度是(batch_size, seq_len, embedding),batchnorm针对的是batch_size层进行处理,而layernorm则是对seq_len进行处理(即batchnorm是对一批样本中进行归一化,而layernorm是对每一个样本进行一次归一化)。
使用ln而不是bn的原因是因为输入序列的长度问题,每一个序列的长度不同,虽然会经过padding处理,但是padding的0值其实是无用信息,实际上有用的信息还是序列信息,而不同序列的长度不同,所以这里不能使用bn一概而论。
(6) FFN是两层全连接:w * [delta(w * x + b)] + b,其中的delta是relu激活函数。这里使用FFN层的原因是:为了使用非线性函数来拟合数据。如果说只是为了非线性拟合的话,其实只用到第一层就可以了,但是这里为什么要用两层全连接呢,是因为第一层的全连接层计算后,其维度是(batch_size, seq_len, dff)(其中dff是超参数的一种,设置为2048),而使用第二层全连接层是为了进行维度变换,将dff转换为初始的d_model(512)维。
(7) decoder层中间的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输入是两个参数——encoder层的输出和decoder层中第一层masked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输出,作用在本层时是:q=encoder的输出,k=v=decoder的输出。
(8) encoder的输入包含两个,是一个序列的token embedding + positional embedding,用正余弦函数对序列中的位置进行计算(偶数位置用正弦,技术位置用余弦)。
self-Attention是Transformer能找到与当前单词相关的词并加以关注的一种方法。这里描述self-attention的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attention机制中主要涉及三个向量Q(Query), K(Key), V(Value),这三个向量的计算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要用到参数WQ,WV,WK是三个随机初始化的矩阵,每个特征词的向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 score:通过打分表示与关注单词的相关程度.
(2) 这种通过 query 和 key 的相似性程度来确定 value 的权重分布的方法被称为scaled dot-product attention。
(3) attention与self-attention的区别:
self-attention是一般attention的特殊情况,在self-attention中,Q=K=V每个序列中的单元和该序列中所有单元进行attention计算。Google提出的多头attention通过计算多次来捕获不同子控件上的相关信息。
self-attention的特点在于无视词之间的距离直接计算依赖关系,能够学习一个句子的内部结构,实现也较为简单并且可以并行计算。从一些论文中看到, self-attention可以当成一个层和RNN,CNN,FNN等配合使用,成功应用于其他NLP任务。
attention中要除以8(根号d_k)的原因是为了缩放,它具备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原始注意力值均聚集在得分最高的那个值,获得了权重为1; 而缩放后,注意力值就会分散一些。
attention中除以根号d_k具备缩放的原因是因为原始表征x1是符合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的,而与权重矩阵相乘后,结果符合均值为0方差为d_k的正态分布了,所以为了不改变原始表征的分布,需要除以根号d_k
将模型分为多个头,形成多个子空间,可以让模型去关注不同方向的信息。
多头注意力机制在这里是指分成多组Q,K,V矩阵,一组Q,K,V矩阵独立完成一次注意力机制的运算,transformer使用了8组,所以最终得到了8个矩阵,将这8个矩阵拼接起来再乘以一个参数矩阵WO,即可得出最终的多注意力层的输出。全部过程如下图所示:
左图表示使用多组Q,K,V矩阵,右图表示8组Q,K,V矩阵计算会得出8个矩阵,最终我们还需将8个矩阵经过计算后输出为1个矩阵,才能作为最终多注意力层的输出。如下图所示,其中WO是随机初始化的参数矩阵。
它是为了解释输入序列中单词顺序,其维度和embedding的维度一致。这个向量决定了当前词的位置,或者说是在一个句子中不同的词之间的距离。由于后续需要的时做CV,所以无需过多介绍位置编码。
【主要因为样本间长度不统一,不能直接用BN】
在transformer中,每一个子层(自注意力层,全连接层)后都会有一个Layer normalization层,如下图所示:
Normalize层的目的就是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将其转化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数据。LN是在每一个样本上都计算均值和方差,如下图所示:
LN的公式为: LN(xi) = α * (xi - μL / √(σ2L + ε)) + 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