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分析

1、全国有90%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

最近星巴克700万会员接入了支付宝。这个数字就直接说明了,星巴克有700万会员。星巴克目前在全国门店有3400家,大多数覆盖在一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都少见。当下一二三线城市人口总数约3.5亿,除去700万会员,剩余3.43亿人,就是散客,偶尔喝喝,要么就是不知道。因此咖啡的渗透率,其实很低,不属于全民消费,不像一瓶矿泉水、一瓶牛奶,全国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以消费,就当前来说,咖啡只属于一二线城市人的“专属品”。然而一二三线城市,无论是人口、消费水平,基本上,一段时间内,变化不大,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所以咖啡这个行业,就很容易看到天花板。无论哪个品牌,再怎么花心思干,也抵不过全民消费的矿泉水、牛奶,很多饮品也是一样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行业诞生不了大企业。

中国农村社会分析_第1张图片

 

2、13亿人没有出过国 / 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只要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去到全国任何一个机场,都会有个直观感受,比起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的档次,起码高了十个等级,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和国际城市的机场,和很多购物中心有得一拼。为什么?因为说白了,机场是个高消费的地方,一张机票,就相当于一张入场券,机票钱就相当于“阶层”,所以航空公司必须提供高价值的服务。为什么每次坐飞机的工作人员都会演示一遍安全操作?因为跟你一起坐飞机的人中,起码有一半是第一次坐飞机。

 

①13亿人没有出过国。

2018年,全国有效的普通护照私有量是1.3亿本。这个数据是中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的,也就是说,有90%的中国人是没有出过国的。这个数字和比例,就跟航空业完全挂钩,也实实在在的影响航空业的国际化道路和绩效。1.3亿人有护照,最高估算,航空公司一年最多只能把1.3亿人送出国,实际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护照活跃人数,一成都不到,按最低活跃人数计算,航空公司每年只有500万国际游客,一个人平均每年旅游一次,一次来回两次飞机,一次机票按2000块计算:2000元X2=4000元/人/年X500万人=200亿元,分摊到六十家航空公司,平均每家航空公司国际年营收约30亿。实际情况比这个还要低。

 

②国内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数据显示,中国头等舱用户不超过600万,每年常客不超过1500万(年飞行超过6次的称为常旅客),也就是说,全国所有机场加起来,年常客只有1500万人,算上一年飞一次,或两次的人,全国机场的流量大概在每年2亿人左右,分摊到60家航空公司,平均每家航空公司年营收比起国际上还要低。

 

算上国际和国内,一家航空公司年营收差不多在30亿左右。这个绩效,比起一些大咖企业,上百亿、上千亿的营收,一根手指头都及不上。所以航空公司其实是不值钱的,还存在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风险,但又是出行的必然工具,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由此可以见:对于品牌商来说,在航空范围内的任意空间里投广告,其实最多就只有1500万人能看到,这是个很不划算的宣传方式。同时,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做廉价产品也是行不通的,一味的降机票价格,没有过多的客人进来,也就是没有那么多人有飞行需求,就算白菜价一张的机票,可能也卖不出去。

 

3、中国人最渴望改变命运

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有最高效、最低价、最批量地的生产产业,并以最大规模的消耗掉。南方地区,有大量的县城都变成了一个个产业集群,整个县城都围绕着一个生意展开,你在那里走几公里,就能找到一切需要的东西,但这在别的国家,可能要跨国才能完成。所以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强的中端制造大国,没有之一。这个也是这三四十年累计沉淀的结果,也是其它国度都是无可取代的。

 

过去是中国劳动力最便宜,但现在已经不是全球最便宜的,但是劳动力素质却是全球最高。这得归功于中国的应式教育。过去很多人都一致的批斗这种硬式教育的种种罪恶。但现在,却成了最大的功劳家。

 

比起全球任意一个国家,我们都渴望改变命运,而改变命运的前提,就是努力学习、勤奋拼搏。像越南、柬埔寨,还有很多非洲国家,确实劳动力更便宜,但是职业技能难以比肩,命运造数,没那么强,甚至很多国度里,压根儿就没有命运的概念。像印度人,信印度教,印度教告诉人,人分等级,这辈子好好修行,下辈子再升级到婆罗门;美国虽然各方面都发达,但宗教信仰在现在看来,有些过于强烈,稍有不如意,一脚踹给上帝,God bless you。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观念里,好好学习、勤奋努力,争取这辈子要摆脱贫困。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中国智慧,或者东方智慧,比全球任意一个国家都要一本正经。

 

4、读懂青年

①孤独催生商机。

90后比较懒,还有独生子女病,孤独将催生了一大波的商机。现在的青年人,都喜欢养动物,他们会带宠物去按摩和游泳,出差的时候,会找个宠物店寄养,不到1平的地方,1天要花300块。此外,还有专门的宠物殡葬,为发生意外的宠物送上仪式,且这种市场现象还在逐年扩大。

 

②对国产品牌的认知正在改变。

今天国产品牌并不比国外品牌差。这个问题在00后的心目中正在形成。主要原因是中国制造真的在进步。以前大量的国外品牌把落后的生产线丢到中国,在他们眼里,中国就是个只会搞生产的落魄地方,但是现在,都在抢中国市场,开始重视中国市场,但已经晚了,因为中国品牌的反应速度明显更快,且00后更注重民族自豪感,DG辱华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60、70、80后,哪有那个心思和时间去关注“筷子使用”问题,几乎大部分的“问题”现象,都是90、00后率先发现的。这种精神,这些规律,可能都是学问。

 

5、看懂市场

如果一个市场很小,你也很难做,所以大市场就是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机遇本质上,来自于时间窗口。每过一个阶段,社会要素都会发生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找到重新切入存量市场的最大机会。简单来说,任意商机和机遇,都来自于现有社会要素和市场状况,而不是凭空创造。

6、书读多了反而让人变得反智

人读书多了,有时候会进入一个奇怪的现象:反智。聪明人总是以为自己能搞懂一百种生意,也就能做好一百种生意,这是彻底错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也只能做好一件事。对于老板们来说,反智的情况就是,一个主业公司,走了一些历程,有问题了,就开始另辟蹊径。多元化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多元得无关紧要,或没有必要,那最后可能都会关门大吉。职业人主业做不好,想通过副业来增加收入,99%的情况是主业和副业都做不好。一个人主业出了问题,应该解决好主业问题,而不是去搞副业,试图去做不符合自身能力模型的业务,最后都是徒劳。

 

7、不热闹的行业可能很赚钱

很多人觉得,一个行业不热闹,就挣不到钱,这也是问题。挣钱的人,是不会跟你说挣钱的,又是怎么挣钱的。太过热闹的行业,才是挣不到钱的。互联网很热闹,仔细研究,几乎家家企业都是亏损大王,京东亏损到要砍掉快递员的底薪;人工智能很热闹,但大部分人看不懂。不热闹的行业多是挣钱的,但肯定也有不赚钱的。像墓地业,冷得认人发抖的行业,还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相当的可观;像珠江口挖沙的,每年挖沙的利润也相当的可观。很多行业的规律是1%-2%是赚大钱的,20%的企业是赚钱的,30%是持平的,剩下的不赚钱和亏钱的企业,天天在网上说这个行业走到头了。

 

8、很多人的悲观都是情绪化的悲观

直接举例:手里掌权一家上市公司,年营业额5000万,但外债5个亿,但该喝酒喝酒、该打球打球;家里有两套房,兜里有100万,贷款300万,股市套牢50万,心情很不好,但是该吃吃该喝喝,什么都不会少;家里有一套房,兜里50万,没有贷款,职业上升无望,心情很不好,但是该吃吃、该喝喝,同样的什么都不会少;家里没有房,兜里有10万,打算买房,但觉得有点远,但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不管哪种,不会掉一块肉,不会少一斤油。很多人的悲观,都是情绪化的悲观,不用过于关注,有梦想就去实现,没梦想就呆在原地,没什么不好的,怎么过都是一生,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9、炫耀从不改变,只是方式发生了改变

今天很多人觉得,过了一个阶段,人就不会去炫耀。我觉得这是瞎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炫耀,就算没人的地方,炫耀也一点不会少。你回农村老家,不会把家里的情况发出来,但是你会每天都把你儿子的私立学校挂在朋友圈;为什么你在上班的时候发朋友圈都没有定位,但是到了新加波或洛杉矶都要带上定位;为什么你吃快餐不发,吃西餐就要发;为什么你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动静,一群人吃喝玩乐就好几条盆友圈......这些都是炫耀。炫耀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方法在不同的人群里有一定变化。只要抓住这种变化,就能找到一些规律,况且炫耀,也没什么可耻的,人性本就贪嗔痴,某些时候,还会鼓励自身的潜在行为。

 

10、靠勤快致富的行业都需要尊重本质

我认为世间没有新零售,只是零售变新了而已。本质是零售,而不是新,本质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变化过,租金、押金、账期、人员、招募、管理、培训、预防、物流仓储、周转率、坪效、人效......轰轰烈烈的四年新零售,创业的只让中介跟装修队和物业赚到了钱,自己亏损得是皮筋肉骨。还有线上线下打通,很多人都爱说,这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是不成立的,因为当你的用户不是全民用户的时候,两端用户是匹配不上的,就像造家居的,线下线下根本无法打通;但是卖吃喝拉撒的,就必须要打通。很多行业性问题,是整个行业都深陷在一团雾水里出不来,还埋怨消费这样消费那样。所以我一直坚信,当今这个时代,真正的威胁者,都是来自行业外,而非行业内。

 

11、敬重实体业

① 卤制品。卤制品行业是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行业研报数据是2500亿,但是因为有大量不开票的现象,比如菜场、小作坊、路边摊等,所以有人预估是8000亿。绝味鸭脖是这个行业头部企业,大概一年40亿营收。所以这是一个离散度很高的产业,也就是说:你还有机会,在一个地区,生产出一个几十个亿的卤制品品牌来。

② 乘用车。目前中国的乘用车市场,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产量和销量的差值正在扩大,这意味着会有大量库存。怎么解决?我有两个想法,首先中低产线的车,可能会通过更好的网约车制度解决,让车更好的共享;其次,走向海外。非洲都是日韩品牌车为主,中国车在那里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

③ 家纺。过去我们总认为纺织业已经没有任何利润了,这是错的,安踏毛利率52.6%,净利率24.9%。申洲国际应该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类代工厂之一,毛利率31.6%,净利率能达24.8%,耐克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都没它高。全球大多数的运动类顶级品牌都是它代工的 。申洲国际告诉我们一件事,实体产业做到极致的时候,就拥有了话语权跟绝对优势。很多工厂比申洲国际更便宜,但是不能大规模的出货,能大规模出货的,不能垫得起那么多的钱,能垫得起那么多钱的,很难保证大规模出货的质量是稳定的。这是实体经济的壁垒,跟互联网说的壁垒是两件事情。

④酱油和醋。中国TOP1的酱油公司是海天酱油,截止到2019年4月,市值2327亿,总占有率是18%,净利润是30.5%。也就是说,中国还有大量很赚钱的实体企业。

食品类。全球TOP1食品类跨国企业是雀巢,它收购了大量企业,但是那些企业并没有用雀巢这个名字。去年,雀巢在全球有6000多亿人民币销售额,净利润670亿。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要敬畏巨头,你融了一个亿,就觉得自己牛,但是人家一年利润670亿,一天两个亿,这就是人家造钱的速度,这些企业,没有十年二十年之功,也是不可能形成的。和雀巢同样的,还有大量的实体大咖企业,上百亿、上千亿的营收,都是国民经济的佼佼者。详情可参考《GDP的秘密》。所以某些时候,我特别不喜欢跟做互联网的人群交流,更不喜欢跟做文化的人群交流,基本上三句话,就能判断,看不看得到问题。

 

12、下沉市场

一线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不会迈出他的CBD半步,但是每天却思考,怎么去赚那些人的钱。这是个很搞笑的事情。根本难以实现。分享几个关于下沉市场的观点和事实:

①一线已经趋近饱和,吸引力在变弱,但考验力只会越来越强;

②二线都是产业聚集的重地,是一线的转移地,三四线的向往地,所以吸引力越来越大;

③三线泾渭分明,老城特别古老,新城和一线没啥区别;

④消费品市场的喜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品牌是只卖给小镇贵妇,一线基本没人知道。家电在除一线外都卖得非常好。因为一线都是租房子,大多数没有客厅;

⑤存量改造是一门巨大的生意。包括4S店改造、酒店改造、家居改造、零售改造、家电3C的改造。

 

13、理性认识小镇青年

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来自于三点: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改革之初,中国不超过5%的人是城里人,也就是说,95%以上的人,都是小镇青年,说得直白点,95%的人都是农村人,即使今天身份证上是北京人、上海人,是大城市人,但是内心骨子里,依然有小镇青年的影子,这是品牌必须理解的一件事情。用数据系统打标做文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有的品牌升级,就一个核心:渴望和大城市的人一样。

 

总体来说,我相信悲观者往往是正确的,他们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变幻无常。但乐观者往往是成功的,因为只有乐观者,才愿意去改变一些事情。这也是我爱这个时代的原因。

 

2019年已经过去120多天了,这也意味着,今年只剩下三分之二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个令自己无畏的力量源泉,才看到得曙光。那种无畏,不是你身无分文时光脚不怕穿鞋的无所谓,而是当你有了一种隐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时候,就该“上路”了,就算前行艰难困苦,也要做好一条路走到“黑”的决心。

 

从优秀到卓越,这一步,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跨越的。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因为它有迷人的眼睛,可以透过岁月的篇章,看到人们的真实渴望。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这片土地里,有最多的渴望改变命运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农村社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