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 中 cv::Mat 类的使用

参考: OpenCV: cv::Mat Class Reference

简介

OpenCV 的 Mat 类可以表示一个N维的数组, 数组的每个位置可以是单通道或多通道. 可以用来存储图片 (灰度或彩色) 、向量、直方图等很多东西.

我们把一个存储在 Mat 中的数组记作 M, 其中的数据分布由 M.step[] 定义. M.step[n] 可以理解为数组 Mn 维数据在内存中的步长 (step 或 stride), 比如二维数组的一个位于 (i,j) 处的数据的地址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a d d r ( M i , j ) = M . d a t a + M . s t e p [ 0 ] ∗ i + M . s t e p [ 1 ] ∗ j \tt{addr(M_{i,j})=M.data+M.step[0]*i+M.step[1]*j} addr(Mi,j)=M.data+M.step[0]i+M.step[1]j

由此可见, 二维数组是逐行存储的, 而三维数组是逐面 (plane) 存储 (一个二维数组挨着一个, 一个二维数组可以理解成一个面) .

创建 Mat 对象

1. 创建空白 Mat 对象

创建二维数组

要创建一个 Mat 对象, 最常见的 便是使用 create(nrows, ncols, type) 方法或者与之相似的构造函数 Mat(nrows, ncols, type[, fillValue]).

顾名思义, nrows 表示二维数组的行数, ncols 表示二维的列数, type 表示数据类型, fillValue 表示用来填充数组的值.

简单地说, 就是 "数组大小 + 数据类型 + 填充值 (可选) " .

  • 数组大小除了用两个 int 值 (先行后列) 表示;也可以用 cv::Size 表示, 但要注意 Size 的构造函数是先列后行

  • 数据类型 type 的取值可以是像 CV_8UC1CV_32FC2 这样的值, 其中 U 前的数字表示数据的位数, 比如 8U 表示 8 位无符号整型数 (unsigned char) , 32F 表示 32 位浮点数 (float) ;C 以及其后的数字表示通道 (Channel) 数, 比如 C3 就表示有 3 个通道.

  • 填充值用 cv::Scalar 类型表示, 只写一个数会被自动类型转换;预填充值会调用赋值运算符对 Scalar 类型的重载:Mat::operator=(const Scalar& value)

代码示例:

using cv::Point, cv::Rect, cv::Size, cv::Scalar; // C++17

cv::Mat M(cv::Size(100,100), CV_8UC1, 255);
M.create(500,500,CV_32FC1);
M = 0.5;

cv::Mat white = cv::Mat(Size(100,100), CV_8UC3, Scalar(255,255,255));
cv::Mat black = cv::Mat(Size(100,100), CV_8UC3);
black = Scalar(0,0,0);

注意, create 成员方法只有当大小或者类型与当前数组不同时, 才会分配新的空间.

type 值实际上也是 int 类型;也有其他表示 type 的方法, 比如利用 cv::traits::Type<>, 由于不常用到, 时不展开介绍 (补充链接:cv::DataType<> versus cv::traits::Type<> - Stack Overflow) .

创建多维数组

构造函数原型是这样的:

Mat(int ndims, const int* sizes, int type);

ndims 表示数组有几维;sizes是一个数组, 描述一个 n 维数组的形状 (也就是每个维度的长度) ;type 表示数据类型, 同前所述.

Mat(const std::vector<int>& sizes, int type);	

用一个 std::vector 对象描述数组的各个维度, 由于 vector 对象本身记录数据的个数, 因此不再需要 ndims 参数.

以上两个构造函数也都可以在构造时指定预填充值.

2. 创建与其他对象共享数据的Mat

当使用拷贝构造函数或者赋值运算符时, 只会拷贝等号右端 Mat 对象的 头信息 (Header) , 并且增加这块空间的引用计数, 因此该生成Mat对象的操作是 O(1) 的;换句话说, 这时的两个对象共享一块空间, 也就是所谓的浅拷贝 (shallow copy) . 如果需要深拷贝 (full/deep copy) , 则需要使用 clone() 方法, 如 M2 = M1.clone();.

此外, 还可以生成头信息指向 其他数组的一部分Mat, 可以是一 (些) 行、一 (些) 列、或者是一块矩形区域. 新生成的头信息 共享 原数组的数据, 因此耗时仍然是 O(1) 的.

可以利用这项特性 使用修改 一个数组的部分区域.

row() 方法可以生成指向某一行的 Mat;同理, col() 方法可以生成指向某一列的 Mat.

M.row(3) = M.row(3) + M.row(5) * 3; // 将第5行乘以3倍, 加在第3行上

要将某一行 (列) 的值设置为另一行 (列) 的值, 直接使用 M.row(1) = M.row(2) 这样的表达式是不行的, 需要使用 copyTo 方法:

// M.col(1) = M.col(7) // 这样做是不行的
Mat M1 = M.col(1);
M.col(7).copyTo(M1);

若要表示一些行 (列) , 使用 Range() 类型来表示:

Mat M1(M, Range(2,5), Range(3,6));

如果第二个参数留空, 则采用默认值 Range::all().

矩形区域也是可以的, 我们可以用Rect类描述一块 "感兴趣区域 (ROI, Region of Interest) " , 然后使用 Mat 类相应的构造函数生成 Mat 对象.

Mat img(Size(320,320), CV_8UC3);
Mat roi(img, Rect(10,10,100,100));
roi = Scalar(0,255,0);

经过上面的操作, 我们将 roi 对象在 img 上 “圈” 出的区域填充为了(0,255,0).

还可以使用 Mat 类对 operator() 的重载, 写法更方便.

#include 

int main() {
    using cv::Point, cv::Rect, cv::Size; // 逗号分隔是C++17的标准
    cv::Mat white = cv::Mat(Size(100,100), CV_8U, 255);
    cv::Mat black = cv::Mat::zeros(Size(100,100), CV_8U);
    auto area = Rect(Point(10,10), Point(30,30));
    black(area).copyTo(white(area));
    cv::namedWindow("black", cv::WINDOW_FREERATIO);
    cv::namedWindow("white", cv::WINDOW_FREERATIO);
    cv::imshow("black", black);
    cv::imshow("white", white);
    cv::waitKey(0);
}

备注

cv::Rect 进行 & 操作不仅可以取交集, 还可以用来确保某一个 RectMat 内部, 如:

rect = rect & cv::Rect(cv::Point(0,0), M.size());

参考链接:copy small part of mat to another - OpenCV Q&A Forum

3. 特殊矩阵

Mat 对象有 zeros()ones()eyes() 三个静态成员方法, 可以生成全 1、全 0 以及单位矩阵.

// 创建一个精度为 double (双精度) 的单位矩阵, 并加在 M 上
M += Mat::eye(M.rows, M.cols, CV_64F);

4. 逗号初始化

cv::Mat M = (cv::Mat_<double>(3,3) << 1, 0, 0, 0, 1, 0, 0, 0, 1);

可能会好奇为什么 << 运算符后边跟了一串逗号表达式, 但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 逗号表达式的值取决于第一个元素.

其实, OpenCV 在这里同时重载了 <<, 这两个运算符, 以便实现这种写法;关于具体的参数和返回值类型暂时不多作介绍, 可以利用 IDE 查看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类型.

这种写法只适于这个场景, 在使用 cout 的时候, <<, 搭配默认是并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5. 创建对外部数据的包装 (Wrapper)

可以创建一个 Mat 来对一块外部数据进行包装, 这多用于接收摄像机或者其他应用程序传来的数据的场景. 需要指定数组的大小、数据的类型数据地址、以及可选的步长 (step) .

double data[]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cv::Mat M(3, 3, CV_64F, data);

注意, 因为 data 不是 Mat 对象管理的数据, 所以 Mat 对象被销毁时, data 不会被释放.

#include 

auto MatWrapper(const unsigned char * addr, int rown, int coln, int step) {
    cv::Mat M(rown, coln, CV_64F, (unsigned char*)addr, step);
    return M;
}

int main() {
    double data[] = {0.1, 0.2, 0.3, -1,  0.4, 0.5, 0.6, -1, 0.7, 0.8, 0.9, -1};
    auto M = MatWrapper((unsigned char*)data, 3, 3, (3+1)*8);
    cv::namedWindow("M", cv::WINDOW_FREERATIO);
    cv::imshow("M", M);
    cv::waitKey(0);
}

参数 step 表示的是每一行占用的的字节数, 包括用来标记每一行末尾的字节 (如果有的话) ;如不指定 step (默认值为 AUTO_STEP) , 则认为没有 padding bytes, 而 step 将通过 cols * elemSize() 计算.

针对多维数组的包装与创建普通数组类似, 只不过 step 变成了表示 n-1 个维度的 step 的数组.

访问Mat对象中的元素

上一个章节已经介绍了 Mat 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存储的, 并且有一个计算元素地址的公式,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在代码中直接使用该公式.

在知道 Mat 中数据类型的情况下, 对于一个 2 维数组的 (i,j) 号元素, 可以用 at 方法访问;假设M是一个双精度浮点数数组:

M.at<double>(i,j) += 1.0F;

注意, 为了更高的性能, at 方法只在编译选项为 "调试 (Debug) " 时才会进行越界判断.

对于只有一行或一列的数组, at 方法可以只接收一个参数.

at 方法的类型标识符不能随意选择, 需要根据 Mat 对象的类型来决定:

Matrix Type Mat::at
CV_8U M.at
CV_8S M.at
CV_16U M.at
CV_16S M.at
CV_32S M.at
CV_32F M.at
CV_64F M.at

如果一次要处理一整行, 最高效的方法是先取得指向行首的指针, 之后使用 C 语言中的 [] 运算符访问相应的元素:

// 计算矩阵中正值的和 (假设M为双精度矩阵) 
double sum = 0;
for (int i = 0; i < M.rows; ++i) {
    const double* Mi = M.ptr<double>(i);
    for (int j = 0; j < M.cols; ++j) {
        sum += std::max(Mi[j], 0.);
    }
}

有些操作实际上并不取决于数组的形状或大小. 比如逐个处理数组中的元素 (比如上面这个) , 或者是处理不同数组中坐标相同的元素 (比如数组加法) .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把他们当作一个很长的单行来处理会比较高效. 但是在这之前, 有必要确保输入/输出数组是连续的, 也就是说每一行末没有间隔. (简单地说就是多行变一行)

可以使用 isContinuous 方法判断数组是否为 “连续的”.

// 计算矩阵中正值的和, 优化版本
int cols = M.cols, rows = M.rows;
if (M.isContinuous()) { cols *= rows; rows = 1; }

double sum=0;
for (int i = 0; i < rows; ++i) {
    const double* Mi = M.ptr<double>(i);
    for(int j = 0; j < cols; ++j) {
        sum += std::max(Mi[j], 0.);
    }
}

上面的这种写法很巧妙: 当矩阵不连续时, 则按传统方式执行; 在 M 是连续存储的矩阵时, 外层循环体只会被执行一次, 这样的开销会更小, 当操作的矩阵比较小的时候尤为明显.

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将较长的循环放在内层比放在外层更高效.

Mat 类的迭代器

最后, Mat 类所提供的 STL 风格的迭代器足够聪明, 能够跳过相邻两行之间的间隔.

double sum=0;
MatConstIterator_<double> 
    it     = M.begin<double>(), 
    it_end = M.end<double>()
;
for(; it != it_end; ++it) sum += std::max(*it, 0.);

这些迭代器支持随机访问, 因此也适用于一切 STL 算法, 包括 std::sort().

那么, 如果是多通道的图像, 该如何访问呢?

当然还是可以逐行访问, 并通过计算下标, 用 [] 运算符取得相应元素的地址;比如 3 通道的图像, 那么某一行第 j 个 (从 0 开始) 像素的下标就是 3 * j, 也是第 0 通道的下标;同理, 第 1 通道、第 2 通道的下标为 3 * j + 13 * j + 2;也就是说, n 通道的图像每行有 n * cols 个连续存储的值.

如果觉得这样麻烦, 可以用 cv::Vec 这个类型来表示一个 “像素” , 还可以搭配迭代器使用, 如:

// 可以定义别名方便使用
typedef cv::Vec<uchar, 3> VecUc3; 
// 或者: using VecUc3 = cv::Vec;

实际上, 针对 Vec, OpenCV 已经有一个定义的别名 Vec3b 可以使用。

有了 Vec3b 这个类型, 事情就可以像访问单通道图像那样, 比如通过 at 方法, 获得到一个 “像素”, 再使用 [] 运算符获得每个通道的值: 当然, 也能用在迭代器上:

img.at<Vec3b>(x,y)[0] = 64;
img.at<Vec3b>(x,y)[1] = 128;

auto it = img.begin<Vec3b>(), it_end = img.end<VecUc3>();
for(; it != it_end; ++it) {
    VecUc pix = *it;
    std::cout << std::max(pix[0], pix[1], pix[2]) << ' ';
}

Mat_ 模板类

我们发现,之前的atptr方法都是模板函数,而为了更方便的使用这些模板函数,OpenCV 还有一个Mat_类,其重载的operator()使得获取图像上的点变得更方便,如:

Mat_ im = image;
im(i,j) = 255;

实例: colorReduce、滤波等

https://www.cnblogs.com/ronny/p/3482202.html

https://www.cnblogs.com/zjgtan/archive/2013/04/06/3002962.html

Mat 的使用

算术运算

Opencv理解Mat与基本操作 - loopvoid.github.io

另, 参见上例 colorReduce:

int n = static_cast(log(static_cast(div))/log(2.0));
mask = 0xFF << n;
result = (image & Scalar(mask,mask,mask)) + Scalar(div/2,div/2,div/2);

容器

Mat 还可以像STL容器一样支持 push_back.

未完待续……

读写图像

简单来说,要把一个图像读入Mat中,只需要调用cv::imread函数即可:

cv::Mat img = cv::imread("./test.jpg");

读取后的图像可以使用cv::imshow显示:

cv::namedWindow("Test Image", cv::WINDOW_AUTOSIZE);
cv::imshow("Test Image", img);

也可以用cv::imwriteMat中存储的图像写入到图像文件中:

cv::imwrite("./output.jpg", img);

扩展阅读

  • OpenCV: cv::MatExpr Class Reference

  • CV_MAKETYPE in OpenCV: Interface

  • OpenCV: cv::Vec< _Tp, cn > Class Template Reference

你可能感兴趣的:(openc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