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计算机设计大赛,创意来自爱好 成功缘于努力——记第六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获得者张阳...

2013年9月5日,第六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落下了帷幕。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承办,共有319所院校共计3000余件作品参加全国初评,最终978件作品入围现场决赛,为历届规模最大、参赛选手最多的一次。本次大赛分设软件应用开发类、数字媒体设计类等

竞赛类型,旨在激励全国本科高校各门类学科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培养技能兴趣,发挥学科专业的潜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

我校计算机学院201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1班张阳在教师刘谢川、李庆的指导下,经过作品演示和现场答辩环节的激烈角逐,凭借作品《如果·水》得到了来自各大高校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斩获专业媒体设计类全国二等奖。是怎样的一份作品能获此殊荣?又是怎样的坚持让他走到了现在?让我们走近张阳,走近《如果·水》。

天才创意 爱好触发灵感

采访前,记者以为张阳应该是一个戴着眼镜、一丝不苟,甚至有些木讷的技术狂魔,可在交谈中发现,张阳是一个思维活跃,爱好广泛的人。他幽默地吐露心声:“当得知校报要采访我时,内心一阵诧异和忐忑。收到短信的时候我正在考虑晚上吃米饭加卤蛋还是煎蛋这种级别的问题,得知被采访的邀请,就好像穿着人字拖鞋却一下误入了高级酒店的感觉。”生活中他这样描述自己:“本人张阳,男,汉族,未婚(但有女朋友),爱好摄影、绘画、BBOX、魔方、跳舞……”他毫不避讳地说:“作品的开头模仿的是王家卫风格,一个时钟慢慢地拖入镜头,然后突然动一下。他的电影给了我很多灵感。《如果·水》中那种朦胧的镜头感也正是在向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致敬。”

张阳是我校数字影音协会(DMA)前一届会长。谈及DMA,他总是抑制不住兴奋:“在大学,你总会有一段难以忘记的时光,而我的那一段就恰恰在DMA里。那时候,DMA的成员就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做片子,一起追逐梦想。可以买一堆零食,然后带到实验室里通宵做片,可以一起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了一个想法争得面红耳赤,有问题一起攻克。那时候真的很开心,也很怀念,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虽获国奖 仍深感遗憾

记者问及获奖后的感受,张阳不禁有些感慨:人们只看到了获奖时镁光灯闪烁的光鲜亮丽,却忽略了制作作品过程中的劳累心酸。在参赛作品上交前几日,张阳才接到有关通知,在短短数日内制作一个视频去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告诫自己——重在参与。本次大赛有上千幅作品参赛,从参加比赛开始到结束的几个月里,作品不允许再做修改。因为参赛时间太紧的原因,《如果·水》是他用了仅仅4天“赶”出来的,过短的时间让他的很多想法无法在作品中实现,因此,也让作品留下了些许遗憾。

《如果·水》能牢牢地抓住评审人员的眼球,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不完全依赖于技术,更多的是以创意取胜。在作品中,地下水冲破井盖飞向空中,水龙头中滴出的水不是往下落而是向上飞去——地球上的水完全离开,这一独特新颖,富有象征意味的想象正是《如果·水》的最大优势。关于这一创意的由来,张阳告诉记者,在传统观念中,都是水往低处流,无论如何它都不会离开地球,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让水往高处流,飞向空中。水流向天空后,就代表永远消失了,人类只有意识到水会离开我们,才会珍惜水,节约水。在制作过程中,有些镜头需要进行实地拍摄,他常常为找一个合适的场景跑遍全校却一无所获。《如果·水》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本来他打算进行实拍,可却找不到老式的水龙头,最后不得已只能用动画代替,这让他有些遗憾,不过他也告诉记者,在以后的作品中他会精益求精,把视频做到最好。

心存爱心 我做我想做的

其实,在张阳创作《如果·水》之前,就已有不少作品,包括《以爱之名》、《爱心活

动》、《涂鸦大赛》等,有他为一个患双肾衰竭的同学做的募捐视频,有为传播爱心而做的公益短片,也有为帮助一些社团而做的宣传片等。在张阳眼里,“走向社会的路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艰辛,大学是半个社会,自然可见一斑,我做的仅仅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是我想做的。高尚的心灵成就高尚的人格,而高尚的人格比得奖更重要。”

问及他对比赛获奖的感受,他认为,在大学期间,应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拿不拿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参与,去尝试。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要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适当地给自己施压,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一直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这样才能在大学里真正地有所获,有所得。对于那些同样想参加各种比赛的同学,张阳建议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去了解,去接触,总有一天会得到参加比赛的机会。

努力超越 寄语学弟学妹

当谈及给学弟学妹寄语时,张阳谦虚地说:“我觉得我还不够靠谱。刚进大学时,觉得个个学长学姐头上都顶着光环,觉得他们出场时总能看到低角度仰拍,360度环绕式慢镜头,白鸽飞舞的光景。但一位学长告诉我:‘相信我,你努力点,以后你会发现他们远没有你想象的厉害’,也许是‘学长’光环的退化,也许是自己的努力,后来发现,以前觉得牛的学长,现在心里所剩无几。这样虽然显得有点趾高气扬,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年轻人不就应该有这种冲劲么?所以我想对大一学弟学妹们说的是,不要迷信学长的光环,只要努力,不久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些‘老人’就是拿来让你超越的。但前提是你要努力和尊重学长,后者很重要!”

一路走来 感谢尊师相伴

这次参赛,刘谢川、李庆对张阳提供了很大帮助。他告诉记者,与刘谢川,李庆两位老师的合作让他受益匪浅。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两位老师并没有过多地干涉他的想法,而是给了他很大的自由空间,让他的创意得到了充分发挥。在遇到难题时,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是他能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虽然有时候会感觉少了与同学一起工作的乐趣,但他却庆幸能与这两位老师合作。张阳表示,在比赛过程中,两位老师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也给了他锻炼自我的机会。

大学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你可以选择无所事事,浑噩度日;也可以选择努力拼搏,活出精彩。张阳透露,大学毕业以后,准备自己开一家工作室,召集自己的好友,继续他们的梦想。他诙谐地说:“毕业后还可以和以前的同学一起工作,那一定会很开心,至少做起事不会感觉空虚寂寞冷清。但不论如何,未来的机遇总是偏爱那些不断奋斗中的人。”

(苏显正 吴冠宇)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谢计算机设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