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

众所周知,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需要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就是其中的关键。

事实上,作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特别是当前适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通过数字化转型助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无疑是“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未来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可以看到,今年4月2日,在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同时,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此外,建设智能高效的调度运行体系,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促进协调运行。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供需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1张图片

中国系统副总裁邓东旭

在此背景下,中国系统凭借自身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以及所构建的“云+数+智+解决方案”的数字与信息服务全栈业务体系,能够提供从自主可控、数字化转型业务、管理咨询、能源行业应用开发和实施到云数据中心规划建设的一揽子能源云解决方案,可以说为赋能能源行业数字化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硬核”的坚实支撑。

正如中国系统副总裁邓东旭所言:“未来五年到十年,所有能源企业都会面临数字化和国产化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的转型挑战,作为中国电子在能源行业的代表企业,中国系统致希望通过数字化和信创技术推动整个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助力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行业四大转型趋势

客观地说,过去几年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从智慧电网建设、数字化电厂改造、智能化煤矿开采等能源数字化项目的落地,到“数字中国石油”、“数据+平台+应用”、“电网数字化平台”等规划部署的提出,整个能源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已有明显突破。但也要看到,在新环境和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对于信息系统庞杂、业务流程冗长、人员结构复杂的能源行业来说,走向数字化的征途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具体而言: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2张图片

一是,云化升级。今天,企业上云已是业界共识,能源行业也不例外。但是以大型或集团性企业为主的能源行业,面对庞大的组织结构和协作体系,其上云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痛点,特别是存量基础设施中所存在的部分虚拟化资源池的纳管;混合物理机、专用机型部署的业务系统;云环境中PaaS功能的不足;以及较为欠缺自动化运营运维工具等,都是摆在绝大多数能源企业面前的问题。

二是,数据孤岛。由于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上能源行业本身的技术物理特性,数据共享面临多重挑战,数据孤岛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由于历史问题造成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数据整合挖掘能力待提高等;不仅如此,“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涉及能源行业中各细分产业的数据,如能源与环境、生态、碳减排等诸多数据的协同,因此跨部门的数据开放共享难度也较大。

三是,自主可控。能源行业是民生基础行业,其关键基础设施一旦发生数据泄漏和设备遭受攻击,可能威胁到国民经济,因此安全风险如影随形。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能源行业加速完成从硬件到软件全部的国产化适配与安全加固,实现产品和方案的“自主可控”同样也是趋势所在。

四是,标准体系。可以看到,由于能源行业均为集团性企业,附属单位多,需求多样;此外,在实际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主体单位不同,标准各异,因此未来能源行业不仅要建立起标准的体系,同时也需要强化顶层规划的制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

由此可见,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双碳”政策的目标下,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显著提升,而未来数字化创新与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迫在眉睫”。

创新与实践“从未止步”

也正是洞察到这种全新的变化,中国系统在能源行业数字化创新与实践“从未止步”,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打造“硬核”的能源云解决方案,同时围绕能源行业客户需求持续创新,中国系统帮助了一大批能源行业的客户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升级落地及实践,为未来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真正提供了更多借鉴和参考的全新价值。

首先,在能源企业上云方面,中国系统依托中国电子云就为某大型油气央企集团打造了一套专属云平台方案,并在15天完成了专属云交付,该方案不仅为该集团的业务系统提供了池化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资源,通过提供全面的云平台资源,满足批量的统建和自建业务系统的上线要求;同时,在安全方面,中国电子云也提供了安全资源池和区域间的网络隔离防护,最大化地保障了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灵活的网络接入,则实现了集团和分公司的全面安全地接入云平台。

目前,该集团的云平台从上线后稳定运营至今,已承载了几乎全部近80余套关键业务系统,与管网网络和安全体系全面对接,累计提供了近千台云主机和1PB的各类存储资源,全面满足了该集团对云平台安全和资源的需求。

不仅如此,中国电子云还中标了某大型电网央企调度云YN节点。据了解,YN备用节点作为调度云“两地三中心”的异地灾备中心,与主节点和同城备节点共同构成调度云,一方面实现对主节点和同城备节点上的关键业务和数据灾备;另一方面可根据需要为部分业务上云提供调度云资源服务。基于此,中国电子云打造的YN节点CECSTACK全栈云平台,则全面满足了客户对于“数据级灾备”、“主备平台功能快速切换”以及“准备节点统一管理”的需求。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3张图片

其次,在数据创新方面,中国系统也为某发电集团建设了数据平台项目。此前,由于该集团的数据存储采用多副本的模式,备份数据占比较大,而且非结构化数据占比高达 55%,导致存储数据的价值密度不高,并不是所有现有的数据资源都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数据资产、大量数据仍处于沉睡和待开发的状态。

为此,中国电子云助力该集团围绕“1个规划,1个平台,N个应用”三项重点任务开展,为客户布局了大数据底座、建设了大户数据资产平台和深化了大数据应用。具体而言,中国电子云采用了新的数据处理工具和数据管理规范,从现有数据量中提取更多的数据资产,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此外,面向集团公司,实现了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共享服务、实时查询、大数据分析、数据资产运营和监控等服务。数据显示,目前一期项目已接入156个系统,构建了6950个数据表,数据标准规范下的总数据量180 TB,针对N个应用日均服务调用超过50万次。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4张图片

第三,在自主可控方面,某发电集团电科院也和中国电子云、国电南自华盾公司合作开发出国内首个行业级自主可控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为燃气发电运维插上智慧的翅膀。

燃机智慧云平台采用“1+N”的部署模式,其中“1”是指燃机智慧云平台(云端系统),包括集团侧和行业侧;“N”是指厂级燃机智慧云平台(边缘系统),包括生产侧和管理侧。目前,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完成行业侧、集团侧和电厂侧三级功能的建设,在行业侧实现能力共建、资源共享、赋能共赢三大业态,推动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燃机运维数字生态体系建设,践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理念;在集团侧建设决策、监管、专家支持和服务四大中心,在电厂侧建设智能决策、智能监管、运行优化、性能分析、预警诊断、燃烧调整、部件寿命管理和优化检修等9大业务应用,基本形成由30余项专利支撑的燃机智慧运维技术体系。值得一提的是,燃机智慧运维平台采用“云边协同、运管分离”的独特部署架构,目前已在华电集团内部试点应用,其中电厂侧功能已在6家发电企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5张图片

邓东旭表示,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是中国电子云第一次全栈的垂直的国产化系统的部署应用,从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到云平台、数据中台、AI中台到应用联合开发,实现了全栈的国产化,而在未来中国电子云也希望在垂直业务领域多打造几个类似燃机运维云平台这样的从上到下的全栈一体化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将行业知识经验与数字化、国产化技术结合,帮助整个能源行业产生更多和更大的价值。

最后,在数字化咨询方面,中国系统已为两个发电集团交付了十四五网信规划,为某油气集团提供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咨询,为某电网企业提交了数字化转型‘三新’咨询报告和高弹性电网研究报告等。

其实,上述落地与实践案例仅仅只是中国系统在能源数字化领域赋能客户的一个“缩影”,而众多能源行业的客户之所以选择中国系统,背后离不开过去几年中国系统在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中,沉淀出的综合服务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因此未来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中的更大的空间和想象力,相信也正等待着中国系统去重新再定义、再创新和再拓展。

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

回头来看,中国系统在能源行业能够把众多客户的实际“痛点”转变为更为具体的落地实践,同样也和中国系统在能源行业领域多年来不断积累出“硬核”数字化方案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做观察:

第一,在技术和方案创新上,中国系统聚焦于“云计算与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了原生于PKS的中国电子云,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基于PKS体系整合多方云服务能力,能够为公共服务、大型集团企业构筑健壮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而数据创新业务打造的多款数据产品,可协助企业打通多个职能部门,整合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构建全链路数据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更好地释放数据红利;此外,中国系统也深入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特别是通过和能源领域客户的深入合作,也打造出了面向能源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能源云解决方案等等。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6张图片

对此,邓东旭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的构建全新数字与信息服务全业务体系,一方面是中国系统,特别是中国电子云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目前我们有近千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是中国系统也吸引了很多业界一流的人才,特别是在云方面,我们很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都属于第三遍做云了,因此中国电子云架构搭建一开始就是容器化和云原生的,而这种前瞻性的架构也决定了中国电子云在市场上具有后发的先进性优势。”

第二,在安全和自主创新上,中国系统同样也能凭借自身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还能够支撑企业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的进程,帮助企业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技术体系。在邓东旭看来:“能源企业对于整个的运行安全是非常重视的,因此中国系统必须保证这些能源企业的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运行,而目前基于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设备和技术,中国系统在未来有能力,也有信心帮助能源企业更好地实现安全可控和自主创新。”

第三,在咨询和服务能力上,针对目前能源行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中国系统不仅能够提供能源云解决方案,同时还能提供经过市场验证和检验的数字化咨询的“方法论”,真正能够以“一站式”服务的方式,为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构筑坚实的创新基石。

“中国系统目前在能源行业有很多的行业顾问,这些行业顾问都是能源行业非常资深的专家,很多人无论是在石油,还是在电力行业领域都有超过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此前,我们和某个客户交流,他就说终于找对人了,因为真正有理解他们真正所思考的,同时又能帮他们描绘出将来数字化平台如何构建的团队了,可以说懂能源行业的Know How,正是我们在能源数字化转型中的差异化优势所在。”邓东旭说。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7张图片

而面向未来,邓东旭最后强调表示:“作为面向大型企业和集团性企业提供全面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公司,中国系统过去几年通过和能源行业客户的深度合作,可以说已构建起了综合性的能力,特别是未来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以及解决未来能源领域‘卡脖子’等难题,中国系统在此过程中都必须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我们接下来也会持续加大技术投入,继续丰富行业落地实践,最终希望能够为整个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价值。”

全文总结,中国作为全球能源第一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而过去几年,随着我国“双碳”政策持续加码,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刻不容缓”,而中国系统通过“硬核”的解决方案实力,丰富的落地与实践经验以及强大的数字化咨询能力,相信可以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自主创新、智慧运维等领域帮助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整个中国能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249a4bb9ca5dc7368327ef23a4c62b5.gif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自媒体人申斯基创办,18年企业级科技媒体工作经验,长期专注企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ICT基础设施、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观察】让能源行业“大象起舞”,中国系统以硬核实力构筑数字底座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维,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