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

众所周知,“数字经济”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至今,已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下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主线。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的出台,更为新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突破领域、产业应用落地指明了方向。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会达到10%的GDP占比。可以预期的是,未来数字经济将会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为社会生产、国民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1张图片

日前,在新华三“智行 ·见远”技术战略发布会上,《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2022新华三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针对家庭、园区、城市和公共事业四大场景和十大技术趋势做了重要的预测和分析。该《白皮书》立足于当下各行各业面临的挑战,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给出了应对的办法,引领社会走向下一轮的创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为中国百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夯实更为坚实的基础。

十大技术趋势预测

事实上,面对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新概念的接踵而至,很多中国企业在如何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选择路径中,往往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迷茫。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把握这些新技术带来的重要机会,获得更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为此,白皮书对包括扩展现实、绿色低碳、云边协同、隐私计算、AI通用基础模型、确定性网络、分布式安全、新计算架构、通感一体、全域超宽等十大技术做了前瞻性技术预测,我们可以就其中的几大技术趋势做进一步分析,看看这些新技术未来会有哪些演进与迭代,以及它们将会如何影响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2张图片

首先,是绿色低碳。随着全球和中国推进“双碳”战略,化解能耗挑战变得越来越急迫。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的PUE(电能使用效率)指标依然偏高,平均PUE值为2.46,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PUE值降低至1.4以下的指标。因此降低能耗,走绿色低碳创新之路将变得更为紧迫。

《白皮书》认为,未来须将新能源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能源供应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能源消费侧通过低碳化电气化实现绿色节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社会。具体来说,目前传统的数据中心、园区和工厂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而基于智能微网、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管理和高能效制冷等关键技术,则可以优化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极大地降低数据中心PUE,实现园区综合能源智能管理,赋能制造业在数据驱动的“黑灯工厂”中实现减排降本提质增效,以零碳数据中心、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建设和发展来夯实数字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而根据新华三的预测,未来十年,数据中心、园区和工厂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60%,同时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将会低于1.1。

其次,是隐私计算。目前,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和行业产生出海量的高质量数据,同时又存在着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跨行业的数据共享需求,因此如何在保护隐私、保证数据不被泄露的情况下满足数据共享需求,布局隐私计算无疑是最优解。

《白皮书》中指出,目前主流的隐私计算技术分为三大方向:第一类是以多方安全计算为代表的基于密码学的隐私计算技术;第二类是以可信执行环境为代表的基于可信硬件的隐私计算技术;第三类是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隐私保护技术融合衍生的技术。不同技术往往组合使用,在保证原始数据安全和隐私性的同时,完成对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三也预测,未来十年,95%企业将使用一种或多种隐私计算技术,尤其是数据驱动的金融、互联网领域和拥有大量数据源和数据流通需求的医疗、政务领域,应用场景集中在联合营销、联合风控、智慧医疗、电子政务等,目前隐私计算都整体处于规模商用的前期,后续也将会在许多垂直领域以及公有云基础设施得到广泛应用。

当天发布会现场,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民在分享中也提到,新华三也将在今年提供一整套的隐私计算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服务。

再次,是确定性网络。网络作为未来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不仅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样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技术底座,更是实现上层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

特别是随着未来需要实现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但可以看到现有“尽力而为”的IP网络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发展确定性网络可谓势在必行,而未来确定性网络的演进趋势也将会从园区级确定性网络演进到跨域级确定性网络,最终发展到全场景确定性网络。

《白皮书》中也预测,未来确定性网络也将向多层次、多维度、多场景方向发展,实现局域、广域、有线和无线确定性网络的深度集成,助力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网络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良率和服务质量,并推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升级,为百行百业服务。

最后,是全域超宽。所谓“全域”是指以卫星通信为代表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接入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可以对全球进行全地形全地域全时段无死角覆盖;而“超宽”则是指以F6G/6G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突破时间限制,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大量数据的传输。因此,全域超宽接入技术不仅可以为元宇宙等下一代的互联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会突破通信时空限制,并深刻改变人们对网络的使用方式,将是未来通信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3张图片

《白皮书》中认为,未来全域超宽接入技术将会在两个领域得到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空天网络无缝覆盖领域,即由高中低轨卫星星座组成的天基网络,和由热气球无人机等组成的空基网络,对地面形成多重覆盖。同时,依托于光纤互联的地基网络,形成为立体分层、融合协作的天地一体化网络。而一旦空天网络实现覆盖,那么未来人们即便身处大洋中间、雪山绝顶、戈壁荒漠,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另一方面,则是地面网络万兆接入领域,主要是由F6G全光网络和Wi-Fi 7构成,其中未来的F6G接入将会全面万兆化,家庭和园区的出口可直连入F6G全光网络,而Wi-Fi 7速率也可达到30Gbps,6G速率可达到200Gbps-1Tbps,相信随着网络带宽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网络传输效率必将会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用户体验也会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

总的来说,无论是绿色低碳、隐私计算、确定性网络、全域超宽以及《白皮书》中提到的其他新的技术,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和进化,其影响无疑都会远远超过技术本身,不但会影响商业模式和人的思维模式,也将会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商业创新革命,并让整个社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美好。

四大场景发展趋势

可以看到,数字经济是由千百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组成,而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又是由千百个应用场景所组成,特别是随着5G、云、AI等新技术的不断叠加,这些复杂和琐碎的场景,也正面临着新技术融合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未来唯有走向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和场景的融合贯通,才能做到赋能百行百业。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4张图片

而《白皮书》也对家庭、园区、城市、公共事业四大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做了全面的展望和分析,具体来看:

一是,从家庭场景看,随着人工智能、扩展现实、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普及,将使得家庭场景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例如,在家庭生活场景中,家庭机器人、智能数字助理、家庭健康管理帮助人们生活更加便捷;而在家庭办公场景中,通过办公空间重构,打造安全无缝的协作机制,实现高效居家办公;此外,家庭娱乐场景中,未来虚拟与现实结合,也会带来全新的游戏、社交、娱乐体验,并全面进入一个人机互动、虚实相融的元宇宙新世界。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5张图片

而在具体的技术应用层面,未来包括超宽、低延时的家庭网络和先进的扩展现实技术,将会广泛用于家庭各场景中,带来沉浸式极致体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则会全面提升家庭数字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带来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并替代人们重复繁琐的工作;安全防护技术全面应对各类网络攻击、守护数字资产,也会为家庭数字化全面保驾护航。

二是,从园区场景看,由于园区的形态多、数量大,不同的园区未来发展的重点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不一样,如未来办公园区将会走向多维协同,并开创办公新模式;而未来工业园区则会走向零碳智能,由此重塑制造模式;此外,未来场馆园区的超宽有序,也会打造出沉浸式互动新体验。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6张图片

按照《白皮书》的预测,未来办公园区更加协同高效,从而激发人们创造灵感;工业园区更加自动化、智能化,重塑制造 模式;场馆园区体验更精彩,出行更安全。更加重要的是,全域超宽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将广泛应用于园区的各种场景中,将会极大地提升园区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从而为围绕以人为本、主动服务、绿色低碳、高效安全的未来园区奠定关键基础。

三是,从城市场景看,在建设数字政府、智慧社会战略的进一步部署下,未来城市场景将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隐私计算、扩展现实等技术手段,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产业协同发展,重塑区域间协同 发展;城市内智能化建设以人为本,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更加贴心,由此真正让人们幸福指数倍级提升。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7张图片

其中,通过数字共建、循环经济及敏捷自贸等建设,将会实现城市间融通共治,打造成为智能化城市共同体;此外,通过建设全方位的智能感知、信息智能共 享平台实现精细化的城市运营,将会使得人们生活更安全健康,交通出行更高效便捷;通过大数据、隐私计算、扩展现实等技术应用,则会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贴心的城市服务。

四是,从公共事业场景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未来公共事业将会首当其冲,特别是医疗、能源、教育等行业领域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智慧医疗领域,包括健康管理、精准医疗、远程医疗会成为新的趋势;在智慧教育领域,千人千教、沉浸式教学、云上科研和云中实验室,也会在技术的驱动下,变得越来越普及;而在智慧能源领域,未来分布式绿色能源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会很大程度上屏蔽间歇性特点;同时,能源互联网将会加快人们对分布式绿色能源的规模使用;终端电气化水平未来也会持续提升,同时对能源系统的数字化也起到推动作用等等。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8张图片

由此可见,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未来无论是家庭、园区、城市和公共事业领域的场景创新,都会组成百行百业的一道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锦绣山河”,在重塑未来行业和社会的同时,也会更好地点亮“数字中国”的新风景。

解读背后的新价值

客观地说,今天技术的复杂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候,而新华三发布的《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2022新华三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无疑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百行百业的用户理解新技术,并“因地制宜”的利用新技术,其背后的新价值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9张图片

第一,从赋能用户的角度来说,我们看到由于目前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技术复杂度呈指数级增加,很多企业现有的基础架构也无法支撑企业有效的纳入新技术。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显示,在很多企业里新技术与业务的真正结合需要三年的时间,而近三年新出现的技术就超过十几种,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支撑技术的快速爆发。

可以说,在一个个具体产业中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本质上并不容易,充满了产业的不确定性与商业化挑战,而新华三本次《白皮书》的发布,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客户理解这些技术与应用场景,找到未来适合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技术和道路,同时能够利用新技术提升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第二,从“以行践言”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还是“双碳”战略的落地,都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面对这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新华三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以行践言”,通过技术创新,去帮助客户更加高效和有效的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并提供他们进行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一切。

以网络技术创新为例,新华三全新发布的云智原生AD-NET 6.0+解决方案,就包括了全光网络、云简网络、5GtoB 、智能无损、确定性网络、算力网络、IPv6+、主动安全、SDP零信任等九大创新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应用驱动园区网(AD-Campus)、数据中心(AD-DC)和广域网(AD-WAN)三大场景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除此之外,新华三近期全球首发的企业级智原生Wi-Fi 7 AP新品,以及业界首款400G园区核心交换机H3C S10500X-G,也能在未来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技术和应用创新的新平台,从而加速他们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第三,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来说,新华三本次发布的《白皮书》始终围绕业内关注的技术前沿和趋势,同时还对四大应用场景进行了具体的落地展望,相信未来通过新华三不断地对技术和场景进行创新,也将会帮助更多的用户能够以更好的方式应用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而这为新华三全面赋能用户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以及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提供了更多的底蕴和底气。

在这背后,其实也正是源于新华三一直以来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这也让它始终能够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可以说这是新华三所具备的独特之处,也是其未来能够“厚积薄发”的关键所在,而凭借这种永不止步的技术创新能力,新华三未来也会为更多用户的业务创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从而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起到更多的作用,而其价值也真正“不止于现在,更关乎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

下载《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10张图片

4686253880eaa201a08f8bc063b6b7f3.gif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自媒体人申斯基创办,18年企业级科技媒体工作经验,长期专注企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ICT基础设施、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观察】从新华三2022十大技术趋势,看数字化如何重塑未来社会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编程语言,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