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的机制
大脑的内嗅皮层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是构筑新记忆的地方;新皮层用来存放显意识记忆。
学习的奥秘:当我们看到听到某个事件时大脑里会有一串细胞被同时“点亮”,就形成了第一次记忆,把这些细胞连接起来的是神经元突触,每当记忆被提取一次这些突触就会被加厚一次,信息的传输速度也会变快。某些分子式的书签夹在神经网络中,在回忆的时候能通过这些书签查阅到历史记忆,同时还会连带更多的关联记忆,但大脑不断变化,记忆也会随着阅历不断变化,时间拉得越长记忆越不准确。
记忆的细节并不会丢失,但每次提取的踪迹都不一样,导致每次提取后的记忆又和之前存储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相当于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我们的记忆,因此随着时间流式,记忆就越发不准确。
1.2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遗忘能使大脑能够专注于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在脑海。正常的遗忘有助于继续的学习,这一特性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当我们提取存储的信息时,为了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先损耗,后增长。
记忆遗忘曲线并不完全准确,记忆并非只沿着单一方向一路消散下去,有时候记忆会根据场景自动冒出一些我们并不记得曾经学过的词语、数据,会出现测试得分自动提升的效果。如果学习材料是无意义或无关联的符号或音节,在一两天后的考试检验时不会出现自动提升的效果,如果学习材料是图片、照片、诗歌和诗情画意的文字等,大概率会出现自动提示的效果,这种效果需要一两天后才会显现出来。
遗忘式学习:任何记忆都具备存储和提取能力。记忆的存储能力只会越变越强,永远不会减弱,这意味着每一样我们刻意交代给记忆的东西都会被永久存储起来,大脑的存储空间足以存储我们从生到死每一秒钟的所见所闻。记忆的丢失其实是提取能力变得很低,我们一时无法提取。提取能力会因为学习和反复运用而变得越加坚实,能够提取的记忆容量很少,我们自能提取与大脑发出的提示和给定线索有关的记忆,而且仅仅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费力气,那么在回忆起后,记忆的提取能力及存储能力都会得到加强。
2.1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实验:三组学生分别学习单词,场地分别为安静教室、放爵士音乐的教室、放古典音乐的教室,两天后测试,每种学习场地的组各自再分为三组,分别到这三种场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学习和测试的成绩明显好于在不同环境进行测试,并且在安静教室测试的成绩最差。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安静教室缺乏更多能起到提示作用的信息,因此通常认为的要在安静整洁的场所学习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结论:在学习中,只要你能看见、听到、意识到的背景或者内在的心境状态,都能成为回忆时的提示。
实验:两组学生学习单词,一组学习前吸了真大麻,一组吸了假大麻,测试时每组学生都再分为两组,一组吸真大麻考试,一组吸假大麻考试,最终的四组测试结果表明,考试前后吸相同类型大麻的成绩接近,考试前后吸不同类型大麻的成绩更差,说明记忆效果与提取时大脑的状态是否相同更相关,大麻并没能明显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如果能还原到最初学习的场景中,记忆效果会更好。
实验:三组学生学习单词,第一组在小而凌乱地下室A学两次,第二组在能看到窗外院子的房间B学习两次,第三组一次在小而无窗的房间C学习,一次在能看到窗外院子的房间B学习,考试安排在一个全部人都没来过的教室,结果是第三组的成绩比第一二组的成绩高出40%。
结论:变换场所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建议: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先把笔记放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出来,这样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都过一遍,并且是以一种不同的思路过一遍。无论你改变了环境中的哪些方面,只要你改变了能够改变的(环境、时间段、顺序等),就会有效。如果习惯了在一个场景里重复练习,容易导致到了另外环境时发挥不出来练习时的水平。
2.2 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实验:对无意义的音节表按不同复习间隔进行学习,第一种间隔为第一天学习68次全部记住,第二天再复习7次,即共学习76次;第二种为第一天学习20次不求全部记住,第二天学习12次,第三天学习6次,即共学习38次。这两种间隔最终都达到了记住全部音节的效果。
结论:相同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为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实验:对一份单词表进行学习,详细记录每次多长时间会忘记,也记录再次复习后会在多长时间后忘记。最终发现最佳复习间隔:第一次学习后,一两天内复习一次,过一个星期后再复习,然后过一个月后再复习,就能持续保持记住。
结论:对于短时的需要保证记住的考核目标,可以采用如上的时间间隔进行复习,达到以更少的复习时间记住更多内容的目的。
实验:一份300个陌生单词的词汇表,平均分为6组,每组按照不同时间计划进行学习,比如一组每两个星期学习一次,一组每个月学习一次,还有的两个月一次等等,每次学习都要记住全部单词为止,每一组的总学习次数都都26次,5年后测试每组还能记住多少。最高分为每两个月学习一次的组,得分76,每两个星期一次的组得分56。
结论:对于终生学习,在相同复习次数的情况下,最大复习间隔最好约为两个月,能达到记忆更长时间的最优效果。
实验:对于32条生僻问答题资料,设定不同的待考时间点,在待考时间点之前只能学习两次,学习两次的时间间隔分为多种情况,最终对于相同待考时间点的不同学习间隔的成绩进行对比。
结论:对于不同的待考时间点,两次学习的最佳间隔如下:
1. 1星期后考试时,两次学习间隔最好为1-2天;
2. 1个月后考试时,两次学习间隔最好为1星期;
3. 3个月后考试时,两次学习间隔最好为2星期;
4. 6个月后考试时,两次学习间隔最好为3星期;
5. 1年后考试时,两次学习间隔最好为1个月。
结合前面几个实验的结论,可以这样安排复习时间:若3个月后考试,可以先学习一次,在2天、2个星期和
1个月后分别复习一次,考试前最后复习一次;若6个月后考试,可以在学习之后间隔2天、3个星期分别复习第一次,然后进行2次间隔2个月的复习,考试前最后复习一次。
这样的复习计划,不仅和考试前集中复习几次的效果相当,而且记忆的时间能够持续更久,保留记忆到下个学期还能显著提高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期中和期末考试各2-3个月,意味着只要在第一次学习后的1-2天内和1-2个星期后分别复习一次,就能在考试中有不错的表现。
对于为何拉开学习时间间隔能提高学习效果,科学界尚无定论,可能的原因:
1. 大脑对于快速重复出现的信息容易变得不感兴趣,短时间内多次复习对于增加记忆提取能力的效果越来越差,拉开时间间隔学习,大脑对遗忘的知识再次提取能更有效提高记忆提取能力;
2. 分散式学习能够提供更多的背景提示;
3. 跨度更大的时间间隔能让更难记住的知识变得明显,有利于针对性的加强这些知识的记忆。
2.3 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实验:安排三组学生花9分钟时间背诵一篇短文章,第一组花2分钟学习,再用7分钟背诵,第二组学习和背诵各一半时间,第三组用8分钟学习,1分钟背诵,过了3小时后背诵,最终高年级学习占30%比例的学习效果最好,低年级占40%比例最好。
结论:要想记忆一篇文章,最好是先花三分之一时间学习,剩下的时间都凭记忆背诵。
实验:招募3605名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次学习机会,学完后分为8组,并在后面的2个月里分别接受几次考试,不同组的学生考试时间不同,比如第一组学完后当即考一次,第二天又考一次,三星期后再考一次,第三组则学完后在第三个星期才进行一次考试,每组考完试都不会给答案也不给复习。最终在第一个星期接受了1~2次考试的小组在两个月后的最终考试时得分最高,学习后放空了两个星期的组得分最低。
结论:学习后马上考试能有效地加深记忆,应该多增加考试的频率。大脑从记忆中提取学过的知识,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或重学一遍要多得多,这份额外的努力加强了那些记忆的提取能力,让我们记得更牢。
实验:两个班学生分别上3堂课,其中一个班在每次上课的前一天先对将要教授的课程进行预考,预考时每个学生都考得一塌糊涂,3节课后过了两个星期后再进行考试,最终测试中每次都进行了预考的班级得分高出10%。
结论:预考能让人提前接触日后将要涉及的知识,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有意识地关注这些知识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学习了一样东西之后,尝试对着自己或他人表述出来,能有效消除熟练度错觉,让自己真正看清还有哪些地方是不理解的,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3.1 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顿悟往往包含如下4个步骤:
1. 准备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琢磨,直到没有思路为止;
2. 孵化期。这时候把问题搁到一边,去做其他时间或者放松一下,这段时间大脑会围绕课题继续工作,时不时地把早就装在大脑里的知识加到课题中;
3. 顿悟期。大脑在某一时刻加入的想法足够让课题进行下去;
4. 验证期。对顿悟的想法进行验证。
实验:一间宽敞的房间里有几张桌子,椅子,一组各式各样的工具,包括夹子,钳子,金属杆和电源线,此外天花板上垂下来两条绳子,一根在房间正中,一根贴着墙垂着,参与者需要把两根绳子绑在一起,其中不借助任何工具单靠人手拖绳子是不可能拉在一起。解决方案有4种,难度不一。最终40%的参与者在10分钟内想到了4种方案,剩下的60%参与者先休息一会,然后组织者有意的在房间里走动和碰触绳子,两分钟后基本全部人都想出了答案,休息时间可以看做孵化期。实验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怎么想出解决方案的,大多数参与者都觉得答案是灵光一现的,没有意识到是被绳子的晃动提醒了。
结论:在孵化期里,大脑会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
实验1:一间房间中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桌上有榔头、钳子、回形针、纸、胶带和细绳等,还有几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如图钉、小蜡烛、纽扣、火柴等,要求每个参与者在10分钟内想到尽可能多点办法,使用桌子上的任何东西,把三支小蜡烛固定到门上与眼睛持平的高度点亮。大多数人尝 装试了几种办法后就想不到更多办法了,但只要做一个小调整:把图钉火柴等小东西从盒子里拿出来,参与者就很容易想到用图钉把盒子固定到门上来摆放蜡烛。盒子腾空这一动作使得参与者脑中的认为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虚拟实体发生了变化:盒子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装东西。
实验2:参与者进行远程联想测试,比如拿到3个词:旅行(trip)、房屋(house)、进球(goal),需要找到一个词能同时跟前面3个词组成惯用词组。参与者分为两组,每组拿到20道题,第一组中每道题只有3个词语,第二组每道题的旁边都有误导字眼,比如上诉3个词旁边写着道路(road)可以跟头两个词组成词组,和第三个则不匹配。10分钟后第一组平均解出5道,第二组平均解出2道。随后两组各自分别再拆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立即投入工作,另外一组则休息5分钟看科幻小说(孵化期),10分钟后四组人再进行考试。结果表明有孵化期的成绩明显上升,相对来说测试题中有误导词的人进步更大。
结论:大脑会在思考问题之前自动的构建一个虚拟实体,这个实体会蒙蔽我们的思路,让大脑只能往预定的轨迹来思考,适当休息能淡化虚拟实体的影响,让人产生顿悟。但孵化期并不见得在所有场合下都能起作用,科学家把孵化休息分为三类:一是放松,比如在沙发上听音乐;二是轻度用脑,比如上网冲浪玩游戏等;三是高度用脑,比如写一篇短文或做作业。对于数学或空间类的难题,三种休息方式都不错,而对于语言类的难题,则轻度用脑效果最好。
3.2 渗滤:适度中断,欲冲向前,先退一退
孵化期并不能对各种问题都适用,说到底学习不可能被简化为谜语或竞赛题,只需要一次顿悟就能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往往是需要多种办法、旷日持久地去面对的,我们需要的不是速效药,而是长效药。我们都体验过在完成某项复杂任务时,会有疲倦和卡壳的时候,我们都曾在这样的时刻停下来,通过休息来驱散脑子里的迷雾,从而找到解决办法,这可以看作是长时间的多次孵化,为了区分前面说的短时孵化,我们把这种长期的,逐渐积累的过程称之为渗滤。
实验:要求参与者做一连串的需要三到五分钟就能做完的小事情,如用纸做个盒子、猜一个字谜等,在做的过程中随机打断参与者的工作,在做到一半的时候交代另外一项任务,结束时,参与者被分派的任务中有些任务做完了,有些没做完,要求参与者列出分配给他们的任务。结果参与者能记住的被中断的任务数量比已经完成的任务多出近一倍,而且那些被中断的任务最先被写下来。
结论:中断任务能使任务记得更牢,并且越是在关键的时刻被打断,对那件事情的记忆就越长久。
渗滤第一要素:打断。
实验:把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先吃了糖,另一组没有吃糖,把参与者待到一个办公室中,里面有椅子、书桌、书本、纸张、铅笔、文件档案夹、电脑等等,在这些东西附近随意摆放着一些跟喝水有关的东西,如矿泉水瓶、水杯、茶杯、饮料罐等,参与者在办公室中先填写一段跟实验毫无关系的问卷,然后继续枯坐4分钟,最终让参与者写出在办公室中记得的所有东西。结果表明吃了糖的组记得跟喝水有关的物品数量是对照组的两倍之多。
渗滤第二要素: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和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
那么我们该如何激活心中的某个目标呢?通过打断的方式,能让大脑把当前在做的事情推到首要位置,在中断任务期间,大脑会自动的关注身边的一切,以期来更好的解决问题。
实验:在教学课程中需要在一个学期中写6篇文章,按照通常的做法最终交上来的文章更像是前人发表过的学术文章的剪贴编辑。下面改变写文章的要求:总共也是写6篇文章,但前5篇以练习为主,如一篇练习文章描述如何访问一名专家,另一篇则练习如何确定核心词语,第三篇则是针对自己所选主题面临的有争议的各个思想流派,他们该如何加以应答,要求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做笔记,记录下他们面对调研中的各种人物或资料时,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是否认为某篇文章的论述合情合理,是否认同文章中的主要观点等。在期末写第6篇正式文章时,学生们明显变得能够担当起行家的角色,以充分的自信和充足的论据展示了足以真正促进学术交流的能力。
结论:学生的每一次记录笔记,都是对自己接触的东西的反思,让他们在编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思考,不至于人云亦云。
渗滤第三要素:有意识地反思。
总结:所谓渗滤,其关键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如果我们手上有一个相当庞大的项目,那就应该尽早开始,遇到思路不畅的时候我们不妨停一停,告诉自己这样的停顿不是逃避困难,而是主动进入渗滤的过程。
在继续向前猛冲之前,先停下来,这并不等于就此放弃了应该完成的任务,相反,停下来意味着我心里会一直惦记着它,这就是渗滤的第一阶段,同时开启了第二阶段,大脑会有意无意地采集数据和资料。第三阶段则是听取自己的想法:我怎么思考,怎么分析这些收集起来的东西。
3.3 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通常我们会信奉一种观点:想要掌握某种技能,我们只要埋头苦干,专心地重复练习,就能很快掌握这种技能。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现实并不如我们所愿,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时,我们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熟练程度,而往往能看到其他并不专心练习的同伴,却能更熟练地掌握这种技能。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的这种练习方法,到底对不对。
实验:孩子分为两组,练习遮住眼睛来投掷沙包到指定圆圈,一开始两组的测试结果相当,下面进行为期12周的练习,第一组向固定的离站立点1米之外的小圆圈投掷沙包,第二组则练习向两个远近不同的圆圈投掷,一个半米远,一个1.2米远,每次投掷都是一远一近交替练习。12周后进行测试,往接近1米距离的圆圈投掷,按距离来说更偏向于第一组孩子,但结果是第二组孩子获胜了。
结论:不同动作的交替训练比单一动作的固定训练更为有效,因为它能内化肌体动作的基本法则,从而使肌体经过调整,对任何距离的目标都更有准头。
实验:参与者分为3组练习三种羽毛球发球动作,每周训练3次每次发36个球,统一站在右半场,A组是固定训练,每次只反复练习一个动作,比如第一天发36个网前球,第二天发高远球,第三天发平快球,B组是顺序练习,每次均按照网前球、高远球和平快球的固定顺序循环发球,C组则是让参与者自己随意决定练习什么球,唯一的要求是同一种发球不能连续出现。3周结束后进行测试,要求参与者站到左半场发球,考核员要求每次都发不同的球,每种球各发6次。最终A组得分12,B组得分14,C组得分18,而在练习过程中,A组在单项的测试中都是一直领先其他组的。
结论: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
实验:参与者分为两组记忆50个姓名的名单,A组专心记忆,B组在学习过程中故意安排他们学习其他东西来干扰他的学习,在30分钟后进行测试,收到打搅的B组得分比A组高出10%。此外还有其他针对键盘指法、电玩技巧、精确手臂运动等方面的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要研究者以各种方式打乱训练动作的单一重复,受训者的成绩最终都会超过不收打扰的集中训练的成绩。
这里并不是说重复训练一无是处,对于任意一种技巧或学习材料,我们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重复来熟悉它,问题是一再的重复,会让大脑产生你已经掌握的错觉,进步会变得缓慢。
结合前面章节所说的学习技巧。把整块学习时间打散成数次就是一种穿插模式,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学习时变换环境,也能使我们学得更牢。这些技巧无一不是在破环学习时的专注度,无疑会导致我们在每次学过之后都会忘掉一些内容,但根据遗忘式学习的理论,在遗忘后大脑会花更大力气提取记忆,这一额外的努力能够强化记忆提取能力和存储能力。
实验:两组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首先研究员对每组学生进行一次辅导,教他们怎么根据棱柱体上下底面的边数来计算棱柱体有多少个面、多少个棱、多少个顶点和转角。辅导时,A组学生采用集中学习法,先练习8个面的习题,然后是8个“棱”的习题,然后是8个“顶点”的习题,最后是8个“转角”的习题,每种题目都是一口气练习8个,中间有30秒的休息。B组也也练习了相同的题目,但是每次一口气练习的8道题是不同题型交叉混合的。第二天进行测试,A组正确率是38%,B组正确率是77%,大幅领先A组。
实验:两组学生进行12名画家风格辨识的练习,A组每次看一个画家的6张作品,每幅画显示3秒,画的下方标有画家的名字,B组学习了相同的时长和画作数量,但在学习过程中同一画家不是连在一起集中学习的,而是把不同画家的作品穿插到一起。学习后,两组学生都进行数数来放松以清除短时记忆,然后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出现的画作进行测试。结果A组正确率是50%,B组正确率65%。
结论:交替学习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实验后研究员询问参与者的看法,让他们评价哪种学习方法对自己更有帮助,结果将近80%的学生认为集中学习比交替学习效果更好,哪怕他们已经知道了正是交替学习让他们的测试成绩遥遥领先。因此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交替学习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但要应用这一结论,困难在于我们不肯放弃对简单重复的固有信奉。
交替学习的方法非常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用在某些科目或技巧上的效果尤为突出。不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在设计自己的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过的内容混在一起。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4.1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棒球运动中击球手需要在250毫秒中辨别飞过来的球的轨迹,国际象棋中大师能在5秒内就记住棋盘上所有棋子的位置,在跟电脑比赛的过程中只考虑几种不同的对策以及接下来的攻防手段,就能跟电脑搜索到的10亿中可能的手法进行对抗,这些现象,都是知觉学习的效果。
知觉学习是主动式学习,我们的眼睛或鼻子等其他器官会主动搜寻正确的信息,这是大脑的自主行为,无需借助外力,大脑能够根据我们所关注内容的差别进行自我修正,为关键的信息打上标记,同时自动过滤其余信息。因此棒球高手眼睛看到的仅仅是与判断轨迹有关的动态光斑,象棋大师看一眼就能排除掉不必要的选择,所需考虑的步骤更少,更容易找出最有效的攻防手段。
实验:两组飞行员进行知觉训练,A组是毫无经验的新手,B组是具有1000小时飞行经验的飞行员,训练内容为观看6个表示飞机不同飞行参数的电子仪表盘,判断飞机的飞行状态。训练过程中屏幕上会显示一组仪表图,下面是多个选择,选错会提示并弹出正确答案。一个小时训练后,A组的成绩就达到了跟B组接近的水平,就算是B组也在这次训练中得到了提高。
实验:两组医学院学生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过程判别是哪一个环节的知觉训练。A组观看一段段的手术实况剪辑,一遍迅速判断剪辑镜头属于手术中的哪个环节,B组观看同样的剪辑,但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自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回放相应的部分。学习半小时后,A组学生的成绩比B组高出4倍之多。
实验:作者为了能辨认出画作的艺术流派,设计了一套知觉学习训练。先挑选12种艺术流派,每种流派从网上下载10幅作品,共120幅画。每次只显示一幅画,画作下面显示12种艺术流派,选对了则显示√,错误则显示×并高亮正确的选项。第一次全靠瞎猜,第二次开始对极简主义和未来主义有了感觉,第四次已经把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掌握得差不多。每次训练间隔休息一小会,一个小时后共进行了6次训练,然后使用36幅没有出现过的画作进行测试,正确率80%。
结论:运用知觉学习训练时节奏必须要快,要让视觉等知觉系统快速运行,让认知系统、思考系统同样都快速运作起来,交替学习和知觉学习两者可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4.2 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科学家发现了人在睡觉之后,会出现眼睛快速运动的情况,同时脑电波会出现不亚于清醒时的起伏,说明大脑在入睡后也在进行工作。
实验:两组学生分别学习彩蛋的阶层关系:彩蛋图案之间存在大小的层级,每次只显示两个在层级中紧挨在一起的彩蛋并标注它们之间的大小。A组在早上学习,B组在晚上学习,学习后马上进行考试,只考紧挨的两个彩蛋的大小关系,两组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12小时后,再次进行考试,这次要求他们辨识不紧挨在一起的两个彩蛋的层级关系。A组正确率只有69%,B组则高达93%,又过了24小时后,两组的差距拉大到35%。
猜测: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拓宽记忆的透光孔,让我们看到更完整的景象,建立起不同的关联和组合等记忆。在其他实验中也证明了睡眠能增强前一天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比如词汇学习、单词配对、逻辑推理、报告陈述、考试等,当然前提是需要记住这些项目的关键之处的细节,才能借助睡眠把这些要点拼凑起来,这样做能让成绩提升10%~30%。
大脑睡眠结构图:
第一阶段:睡眠的开头阶段,属于轻度睡眠,这一阶段常常会有类似快速眼动睡眠的模式出现。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大脑忙着进行模式识别,帮助我们感知在白天显现不出来的各种关系,如彩蛋实验,以及创造性难题的解决。
第二阶段:这是运动记忆的专场,如果这个阶段的睡眠被打断,会让运动学习效果显著变差,如音乐学习、体育运动、机械操作等技能的学习都属于运动学习。
第三和第四阶段:这两个阶段也被称为慢波阶段和深度睡眠阶段,是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如果缺少这一阶段的睡眠,会削弱对新学的知识的记,这一阶段对巩固陈述性记忆十分重要。
此外实验表明,白天睡1~1.5个小时所得到的学习辅助效果,跟一整晚8小时的通宵睡眠几乎不相上下。
要发挥睡眠对记忆的效果,需要保证上面五个阶段都得到充足的时间,而不管是习惯于什么时间段睡觉的。当明后天需要进行考试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能够使复习效果更好。假如平常习惯是23点睡到7点,大脑生物钟习惯在这段时间分段调整脑波,适当晚点睡,能够压缩深度睡眠时长,早上睡会懒觉增加第一二阶段的时长,有利于模式识别和运动记忆这两种考试,如数学或化学考试、音乐表演等。如果是要应付如默写单词等需要发挥记忆的考试,就可以稍微早点睡觉,然后早点起床再复习一遍,这样能拉长深度睡眠的时长,缩短对记忆效果不太明显的第一二阶段的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