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讲 map 的赋值、删除、查询、扩容的具体执行过程,仍然是从底层的角度展开。结合源码,看完本文一定会彻底明白 map 底层原理。
我要说明的是,这里对 map 的基本用法涉及比较少,我相信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入门书籍了解。本文的内容比较深入,但是由于我画了各种图,我相信很容易看懂。
什么是 map
维基百科里这样定义 map:
In computer science, an associative array, map, symbol table, or dictionary is an abstract data type composed of a collection of (key, value) pairs, such that each possible key appears at most once in the collection.
简单说明一下:在计算机科学里,被称为相关数组、map、符号表或者字典,是由一组
对组成的抽象数据结构,并且同一个 key 只会出现一次。
有两个关键点:map 是由 key-value
对组成的;key
只会出现一次。
和 map 相关的操作主要是:
- 增加一个 k-v 对 —— Add or insert;
- 删除一个 k-v 对 —— Remove or delete;
- 修改某个 k 对应的 v —— Reassign;
- 查询某个 k 对应的 v —— Lookup;
简单说就是最基本的 增删查改
。
map 的设计也被称为 “The dictionary problem”,它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数据结构用来维护一个集合的数据,并且可以同时对集合进行增删查改的操作。最主要的数据结构有两种:哈希查找表(Hash table)
、搜索树(Search tree)
。
哈希查找表用一个哈希函数将 key 分配到不同的桶(bucket,也就是数组的不同 index)。这样,开销主要在哈希函数的计算以及数组的常数访问时间。在很多场景下,哈希查找表的性能很高。
哈希查找表一般会存在“碰撞”的问题,就是说不同的 key 被哈希到了同一个 bucket。一般有两种应对方法:链表法
和开放地址法
。链表法
将一个 bucket 实现成一个链表,落在同一个 bucket 中的 key 都会插入这个链表。开放地址法
则是碰撞发生后,通过一定的规律,在数组的后面挑选“空位”,用来放置新的 key。
搜索树法一般采用自平衡搜索树,包括:AVL 树,红黑树。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到,甚至被要求手写红黑树代码,很多时候,面试官自己都写不上来,非常过分。
自平衡搜索树法的最差搜索效率是 O(logN),而哈希查找表最差是 O(N)。当然,哈希查找表的平均查找效率是 O(1),如果哈希函数设计的很好,最坏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还有一点,遍历自平衡搜索树,返回的 key 序列,一般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而哈希查找表则是乱序的。
为什么要用 map
从 Go 语言官方博客摘录一段话:
One of the most useful data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 is the hash table. Many hash table implementations exist with varying properties, but in general they offer fast lookups, adds, and deletes. Go provides a built-in map type that implements a hash table.
hash table 是计算机数据结构中一个最重要的设计。大部分 hash table 都实现了快速查找、添加、删除的功能。Go 语言内置的 map 实现了上述所有功能。
很难想象写一个程序不使用 map,以至于在回答为什么要用 map 这个问题上犯了难。
所以,到底为什么要用 map 呢?因为它太强大了,各种增删查改的操作效率非常高。
map 的底层如何实现
首先声明我用的 Go 版本:
go version go1.9.2 darwin/amd64
前面说了 map 实现的几种方案,Go 语言采用的是哈希查找表,并且使用链表解决哈希冲突。
接下来我们要探索 map 的核心原理,一窥它的内部结构。
map 内存模型
在源码中,表示 map 的结构体是 hmap,它是 hashmap 的“缩写”:
// A header for a Go map.
type hmap struct {
// 元素个数,调用 len(map) 时,直接返回此值
count int
flags uint8
// buckets 的对数 log_2
B uint8
// overflow 的 bucket 近似数
noverflow uint16
// 计算 key 的哈希的时候会传入哈希函数
hash0 uint32
// 指向 buckets 数组,大小为 2^B
// 如果元素个数为0,就为 nil
buckets unsafe.Pointer
// 扩容的时候,buckets 长度会是 oldbuckets 的两倍
oldbuckets unsafe.Pointer
// 指示扩容进度,小于此地址的 buckets 迁移完成
nevacuate uintptr
extra *mapextra // optional fields
}
说明一下,B
是 buckets 数组的长度的对数,也就是说 buckets 数组的长度就是 2^B。bucket 里面存储了 key 和 value,后面会再讲。
buckets 是一个指针,最终它指向的是一个结构体:
type bmap struct {
tophash [bucketCnt]uint8
}
但这只是表面(src/runtime/hashmap.go)的结构,编译期间会给它加料,动态地创建一个新的结构:
type bmap struct {
topbits [8]uint8
keys [8]keytype
values [8]valuetype
pad uintptr
overflow uintptr
}
bmap
就是我们常说的“桶”,桶里面会最多装 8 个 key,这些 key 之所以会落入同一个桶,是因为它们经过哈希计算后,哈希结果是“一类”的。在桶内,又会根据 key 计算出来的 hash 值的高 8 位来决定 key 到底落入桶内的哪个位置(一个桶内最多有8个位置)。
来一个整体的图:
当 map 的 key 和 value 都不是指针,并且 size 都小于 128 字节的情况下,会把 bmap 标记为不含指针,这样可以避免 gc 时扫描整个 hmap。但是,我们看 bmap 其实有一个 overflow 的字段,是指针类型的,破坏了 bmap 不含指针的设想,这时会把 overflow 移动到 extra 字段来。
type mapextra struct {
// overflow[0] contains overflow buckets for hmap.buckets.
// overflow[1] contains overflow buckets for hmap.oldbuckets.
overflow [2]*[]*bmap
// nextOverflow 包含空闲的 overflow bucket,这是预分配的 bucket
nextOverflow *bmap
}
bmap 是存放 k-v 的地方,我们把视角拉近,仔细看 bmap 的内部组成。
上图就是 bucket 的内存模型,HOB Hash
指的就是 top hash。 注意到 key 和 value 是各自放在一起的,并不是 key/value/key/value/...
这样的形式。源码里说明这样的好处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掉 padding 字段,节省内存空间。
例如,有这样一个类型的 map:
map[int64]int8
如果按照 key/value/key/value/...
这样的模式存储,那在每一个 key/value 对之后都要额外 padding 7 个字节;而将所有的 key,value 分别绑定到一起,这种形式 key/key/.../value/value/...
,则只需要在最后添加 padding。
每个 bucket 设计成最多只能放 8 个 key-value 对,如果有第 9 个 key-value 落入当前的 bucket,那就需要再构建一个 bucket ,通过 overflow
指针连接起来。
创建 map
从语法层面上来说,创建 map 很简单:
ageMp := make(map[string]int)
// 指定 map 长度
ageMp := make(map[string]int, 8)
// ageMp 为 nil,不能向其添加元素,会直接panic
var ageMp map[string]int
通过汇编语言可以看到,实际上底层调用的是 makemap
函数,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初始化 hmap
结构体的各种字段,例如计算 B 的大小,设置哈希种子 hash0 等等。
func makemap(t *maptype, hint int64, h *hmap, bucket unsafe.Pointer) *hmap {
// 省略各种条件检查...
// 找到一个 B,使得 map 的装载因子在正常范围内
B := uint8(0)
for ; overLoadFactor(hint, B); B++ {
}
// 初始化 hash table
// 如果 B 等于 0,那么 buckets 就会在赋值的时候再分配
// 如果长度比较大,分配内存会花费长一点
buckets := bucket
var extra *mapextra
if B != 0 {
var nextOverflow *bmap
buckets, nextOverflow = makeBucketArray(t, B)
if nextOverflow != nil {
extra = new(mapextra)
extra.nextOverflow = nextOverflow
}
}
// 初始化 hamp
if h == nil {
h = (*hmap)(newobject(t.hmap))
}
h.count = 0
h.B = B
h.extra = extra
h.flags = 0
h.hash0 = fastrand()
h.buckets = buckets
h.oldbuckets = nil
h.nevacuate = 0
h.noverflow = 0
return h
}
注意,这个函数返回的结果:*hmap
,它是一个指针,而我们之前讲过的 makeslice
函数返回的是 Slice
结构体:
func makeslice(et *_type, len, cap int) slice
回顾一下 slice 的结构体定义:
// runtime/slice.go
type slice struct {
array unsafe.Pointer // 元素指针
len int // 长度
cap int // 容量
}
结构体内部包含底层的数据指针。
makemap 和 makeslice 的区别,带来一个不同点:当 map 和 slice 作为函数参数时,在函数参数内部对 map 的操作会影响 map 自身;而对 slice 却不会(之前讲 slice 的文章里有讲过)。
主要原因:一个是指针(*hmap
),一个是结构体(slice
)。Go 语言中的函数传参都是值传递,在函数内部,参数会被 copy 到本地。*hmap
指针 copy 完之后,仍然指向同一个 map,因此函数内部对 map 的操作会影响实参。而 slice 被 copy 后,会成为一个新的 slice,对它进行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实参。
哈希函数
map 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哈希函数的选择。在程序启动时,会检测 cpu 是否支持 aes,如果支持,则使用 aes hash,否则使用 memhash。这是在函数 alginit()
中完成,位于路径:src/runtime/alg.go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