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I TIME欢迎每一位AI爱好者的加入!
5月30日,由智谱AI支持,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普专项经费资助的系列栏目“科普大佬说”第二期于AI TIME 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谢广明老师。
研究背景之一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乃至对普通人的工作、 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信息技术发展可以进一步细分,最先广泛应用模拟信号技术,标志性产品是电视机和录像机等,然后是第一波数字信号技术浪潮,标志性产品是个人电脑,之后紧接着是第二波数字信号浪潮,标志性产品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消费。
进入21世纪以后,新的技术浪潮就是机器人。所谓未来以来,人类已经进入了机器人时代。比尔盖茨也曾预言,机器人带给人类社会的改变丝毫不逊于电脑过去30年来的影响。“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一场静悄悄的社会变革。
研究背景之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机器人是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关键核心装备。
水下作业环境机器恶劣复杂,发展水下机器人协同技术可以作为有效应对方案,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
仿生水下机器人
美国MIT在1994年就研制出世界上首条仿金枪鱼潜水器。
如今各种水下生物都成为仿生对象,各种仿生水下机器人原理样机层出不穷。
仿生机器鱼
● 仿生机器鱼,参照鱼类游动的推进机理,利用机械、电子元器件或智能材料来实现水下推动的运动装置。
● 高效率、高机动性、高隐身性、低噪声、高适应性
面临的挑战
● 多学科交叉问题:鱼类游动方式包含着生物学和流体力学机理,仿生学,新材料,控制,微小型技术,群体行为学等...
● 理论方法问题:如非定常流体力学,材料科学,动态网格技术,水洞实验...
● 仿鱼机器人技术——机构建模与仿真,高效驱动装置,智能控制与决策,群体行为控制
一种典型的仿鱼水下推进系统设计与控制
我们发现鱼尾的摆动可以给水一个向后的推力,同时水也可以给鱼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鱼类在水中前进的基本原理。人们也仿照这个原理在机械中进行实现。
这是北京大学的部分仿生水下机器人样机,曾先后成功在南北极由科考人员下水试验。
仿生运动研究
以箱鲀鱼为仿生对象
● 外形具有自稳定性
● 内部可利用空间大
● 高机动性
我们仿生实现了机器箱鲀的很多仿生运动行为,如倒游、翻滚运动、后空翻和垂直旋转等。
仿生感知研究
侧线是鱼体特有的感受水流信息的器官,一般分布在身体两侧和面部。
侧线在鱼类行为发挥重要作用:
● 趋流行为
● 避障行为
● 猎物定位
● 鱼群形成
● 从涡街中捕获能量
感知机器鱼自身状态:
机器鱼自由游动下,仿生侧线可对机器鱼速度进行估计。
鱼在水中游动的同时,侧线就会记录下变化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收集,我们可以求出鱼在水中的游速。之后,我们甚至可以估计出鱼类在水中游动的轨迹。
感知邻居机器鱼状态
侧线研究激励源往往是恒定水流、偶极子振荡源或卡门涡街。而在鱼群或多机器鱼编队行为中,个体周围涡街多是反卡门涡街。我们研究振荡源为反卡门涡街时,侧线对邻居状态感知。
涡街显示实验确定尾鳍摆动是否产生稳定反卡门涡街,涡街宽度及有效距离等参数。
仿生通信研究
生物电场通信:自然界有种鱼类可以通过发射和接收微弱电场信号进行信息交互。
受此启发,设计了仿生电场通信系统,实现了一种新的水下通信方式。
个体层面的仿生
● 运动能力
● 感知能力
● 通信能力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仅靠个体仿生是很难帮助我们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的,我们不得不转向对群体仿生的研究——如机器鱼的集群协作编队,依据的原理就是鱼类集群协作来对抗天敌。
群体层面的仿生
将鱼类集群协作的原理应用到机器鱼之上,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群体智能。
这些研究,无论是个体仿生还是群体仿生,我们的创新方式都是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将大自然的法则融入到工程装备之中,提升了人造系统的性能。
小结
● 人类已经进入机器人时代
● 仿生水下机器人技术蓬勃发展
● 水下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
整理:林 则
作者:谢广明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记得关注我们呀!每天都有新知识!
关于AI TIME
AI TIME源起于2019年,旨在发扬科学思辨精神,邀请各界人士对人工智能理论、算法和场景应用的本质问题进行探索,加强思想碰撞,链接全球AI学者、行业专家和爱好者,希望以辩论的形式,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之间的矛盾,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
迄今为止,AI TIME已经邀请了600多位海内外讲者,举办了逾300场活动,超210万人次观看。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