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22.7.10

最近一段时间,成都人抱怨最多的就是天气的极端炎热,与之有关的话题频登热搜。我相信,如果把银滩的海搬进成都,曾经的旱鸭子也会选择成群的跳进海水里,扑腾个痛快。可是还来不及入梦“实现愿望”,夜晚乌云就兜不住雨滴,急着将凉爽撒满了街道。相比于"雨神"的助攻,我更宁愿相信是奶奶的奶奶听到了妈妈的抱怨,便此送来了一份礼物。是的,今天是妈妈的五十岁生日,一个正常来说人生过半的年纪。不知道今天妈妈的生日愿望是什么,而我今年的生日愿望是愿时光回溯,奢求做出些弥补。

从大学期间父亲生病开始,我对家人都是极度愧疚的,似乎对于他们的付出我都无以为报。这种无力感从前年妈妈患病之后愈发强烈。我在之前的随笔中有过一些描述:

“2020年5月,母亲因日夜连续咳嗽住院,用撕心裂肺形容咳嗽毫不为过,后辗转双流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得以初步稳定病情。中间几度出现呼吸衰竭,初次入院时,医生便下了病危通知,那一刻我极度崩溃,泣不成声。当时出病房,压抑着哭腔给哥打电话,说的第一句就是:“妈病得比想象的严重,妈可能要没了”,继父亲患病后第二次感受对于死亡的恐惧,甚至更为强烈,而我也从母亲的眼中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话语中满是临终遗言。。。"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被迫的去学会接受,皆能有所适应,唯一习惯不了的就是"分别"。所以上学来深圳之后,我和妈妈的通话就愈加频繁,唠唠家常,八卦吐槽,而老哥的婚姻问题一直是这段时间不变的主题。我不再畅想未来,我在乎的是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即使是在电话里,也试着去留存些许美好,记得这句话在冬天有和你说过。聊着聊着,孤僻生性开始转暖,我也能够感受到生活、书籍、影视、音乐中的悲欢离合。之前,我是严重缺乏共情力的,冷漠、伪装才是生活的主基调。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常把活着才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事,而人生除死无大事,看淡一切,又何尝不是一件精神上的匮乏。

为了减少愧疚,我尝试无条件站在妈妈一方,但现实证明做不到,但我会尝试说服妈妈接收。今天晚上的主题是是否支持未来哥哥出去创业,妈妈极力反对,结婚生子,安稳工作,平平淡淡或许才是生活常态。我选择支持,因为骨子里我俩是同一类人,生性好凉,囚于温室,典型慢性自杀,至少现在想法保持(在我眼中,没有什么能以永恒来形容,只以短期和长期的对与错来描述。)。你会发现矛盾出现了,而我相信未来家庭和个人的矛盾依旧会层出不穷,我必须去制定一些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尽管内心愧疚,我仍会继续持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始终认为人生只属于自己,我对自己的定位也是一位坚定的利己主义者,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是将自己排在最高优先级。《活着》里面有提到:“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对于生死,我们除了保持敬畏,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我却更敬佩萧红的"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 、怎么活。"的生活态度。比起未来失败带来的穷困潦倒,我更憎恨自己的无所作为。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从理工科的角度来阐述的话,人生就是寻求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的过程。似乎这个话题继续写下去的话,就又有太多需要谈论的了。简单来说:局部是指生活、事业、家庭、朋友等只会对你个人极其周围极少部分人产生影响的所属范围,而全局是指会对大多数人(比如成都人、四川人、中国人)甚至人类、地球、宇宙产生影响的所属范围。绝大多数都是在局部中挣扎,而真正能寻求全局最优的又少之又少,对我而言,包括但又不局限于以下几类研究工作者:农业: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生存问题,如袁隆平;生命科学:探究基因、疾病,延长人类生存问题,如屠呦呦;航天航空:解决未来人类的居住问题,如埃隆·马斯克;超前理论提出者:我原称之为未来畅想家,预言百年后的科技世界,以一己之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如达芬奇、特斯拉(在次提下特斯拉死对头爱迪生只是个窃取别人科技成果的商人,没资格入围)、爱因斯坦等等。妈的,又写多了,主题还写偏了。赶快硬拉回主题写两句,该睡觉了。

所以,我会说。妈妈,尽管我在很多时候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想法,让你不开心。但意见相左极其正常,你要知道,我内心深处是爱你的。妈妈,生日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