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

VS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 1.VLD方法
    • 1.1使用VLD工具
    • 1.2下载与配置
    • 1.3测试程序
    • 1.4结果分析
  • 2._CrtDumpMemoryLeaks方法
    • 2.1简单的使用
    • 2.2定位内存泄露位置
    • 有两种方法分别如下:
      • 2.2.1 用VS的监视:
      • 2.2.2 加入代码 **_CrtSetBreakAlloc(64);**:

1.VLD方法

1.1使用VLD工具

Visual Leak Detector

内存泄漏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Visual Leak Detector工具在处理内存泄漏时非常好用,官网可以直接点击这里,简单介绍一下Visual Leak Detector。
Visual Leak Detector是一个开源的,免费的,健壮的又使用起来很简单的内存泄漏检测系统,支持vs2008-vs2015,支持C和C++的工程。
使用起来只需要简单的在工程中加入:

#include  

1.2下载与配置

现在的最新版是2.5.1,下载完成之后直接一键安装,安装的时候会提示是否要配置vs,勾选的话,安装过程会直接配置好vs和path环境变量: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1张图片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2张图片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3张图片
x64也配置了对应的路径。
打开安装路径下的vld.ini文件,将ReportTo设置为both,为了在非bebug下也能看到检测结果,注意文件的写入权限,不然不可以写入。

1.3测试程序

我们写一段会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har* f()
{
    char *p = new char;
    return p;
}

int main()
{
    for(int i =0;i<100;i++)
       char *pBuf = f();
    return 0;
}

但是这段代码在vs2015里面会报错,这是因为Leak Detector需要#include “stdafx.h”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预编译头文件,所以要在“属性→C/C++→预编译头→预编译头”中删除stdafx.h,注释#include “stdafx.h” ,代码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1.4结果分析

运行程序后,会在控制台上显示: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4张图片
并在工程路径下生成一个“memory_leak_report.txt”文件,打开之后可以看到: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5张图片
他在提示我们cpp文件的line 8和line 15出现了内存泄漏情况,至此Visual Leak Detector就安装成功了。

————————————————
此方法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chaibubble」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haipp0607/article/details/79182471

2._CrtDumpMemoryLeaks方法

2.1简单的使用

要调用CRT调试堆函数,需包含头文件

在程序的退出点之前调用函数 _CrtDumpMemoryLeaks(); 可简单的显示内存泄漏报告。

示例:
1.假设源代码为: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char *p =new char[30];
    char *p1=(char *)malloc(sizeof(char)*10);
   
    return 0;
}

2.要检测内存泄漏,加入头文件和代码_CrtDumpMemoryLeaks();: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检测内存泄漏头文件
int main()
{
    char *p =new char[30];
    char *p1=(char *)malloc(sizeof(char)*10);
    
    _CrtDumpMemoryLeaks();//检测内存泄漏
    
    return 0;
}

3.输出结果: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6张图片
当程序有多个退出点时,在每一个退出点都调用_CrtDumpMemoryLeaks()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在程序的开头部分调用函数_CrtSetDbgFlag会导致在每个退出点自动调用 _CrtDumpMemoryLeaks。如此调用_CrtSetDbgFlag必须设置两个位域

_CrtSetDbgFlag ( _CRTDBG_ALLOC_MEM_DF | _CRTDBG_LEAK_CHECK_DF );

代码改为: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new(_NORMAL_BLOCK, __FILE__, __LINE__)
#endif

int main()
{
    _CrtSetDbgFlag(_CrtSetDbgFlag(_CRTDBG_REPORT_FLAG) | _CRTDBG_LEAK_CHECK_DF);
    
    char *p =new char[30];
    char *p1=(char *)malloc(sizeof(char)*10);
    return 0;
}

解释内存泄漏报告

{64}—— 表示是在第64次分配的内存,最终没有被释放掉,从而导致泄漏。CRT 报告包含运行 过程中的所有内存块分配情况。其中包括 CRT 库和其他库(如 MFC)的分配情况。 所以不要疑惑这里为什么不是2.

Normal block—— 表示被泄露的内存块为由程序分配的普通内存。另外,这个值还有可能是

Client Blocks ,“客户端块”是由 MFC 程序用于需要析构函数的对象的特殊 类型内存块。 MFC new 运算符根据正在创建的对象的需要创建普通块或客 户端块。

0x004C1DA0—— 表示发生泄漏的内存位置

10 bytes long.—— 遭泄露的内存块的大小

Data: < > CD CD CD CD CD CD CD CD CD CD —— 遭泄露的块中的数据,一般只显示前16个字节

上述内存泄漏报告确实给出了不少信息,但很重要的一点却没有给出,那就是发生泄漏的代码位置,毕竟我们需要据此来改善代码。

2.2定位内存泄露位置

上面介绍了这种方法能检测内存泄漏,那么如何定位内存泄露的位置呢?

有两种方法分别如下:

2.2.1 用VS的监视:

a.用上述代码运行一遍程序,会出现内存泄露位置编号,记下编号“64”: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7张图片
b.在应用程序的起点附近设置断点,然后启动应用程序。

c.当应用程序在断点处中断时,会出现 “监视”窗口。

d.在 “监视”窗口中,在 “名称”列中键入 _crtBreakAlloc。(如果要使用 CRT 库的多线程 DLL 版本(/MD 选项),请加入上下文运算符: {,msvcr100d.dll}_crtBreakAlloc(针对vs2010是msvcr100d.dll,其他版本的环境找对应的dll),注意:VS2015的dll(msvcr140d.dll)可能不好找,可使用第二种方法)

e.在 “值”列中,将显示的值替换为要在其位置中断的内存分配的分配编号。
内存泄露检查的两种方法_第8张图片
f.当运行到有内存泄露的位置就会自动中断。

2.2.2 加入代码 _CrtSetBreakAlloc(64);

a.运行一遍程序,会出现内存泄露位置编号,记下编号“64”:
b.加入代码 _CrtSetBreakAlloc(64);;如下: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new(_NORMAL_BLOCK, __FILE__, __LINE__)
#endif

int main()
{
    _CrtSetDbgFlag(_CrtSetDbgFlag(_CRTDBG_REPORT_FLAG) | _CRTDBG_LEAK_CHECK_DF);
    _CrtSetBreakAlloc(64);
    
    char *p =new char[30];
    char *p1=(char *)malloc(sizeof(char)*10);
    return 0;
}

c.当运行到有内存泄露的位置就会自动中断。

注:这种方法在VS2015中使用不需要msvcr140d.dll库,在VS2015中也可以使用。

————————————————
此方法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ingchenfeng/p/3714241.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存泄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