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2)

记忆力练习

一项技能,一个观念,若想真正掌握它,就必须践行,并且还得是反复不断地践行。但每次践行的前提是,自己在践行的时候能够将该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观念准确地提取出来,如何准确地提取便是在考验我们的记忆力。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记忆编码。

“记忆编码”这个词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操作起来相当简单。在初次记忆的过程中,提取出此观念或者此项技能的各类标签(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关键词”法),把各种标签最终串联起来,用自己的逻辑写下来,打字打出来,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的次数越多,掌握得更加深刻。另外,年龄的增长会导致自己阅历的增长,相似或者相近的观念也会越来越多,通过类似的方法加深巩固每个观念,在一定的周期内(理想为一周一次,事实上两周一次我就很满足了)将最近新接触的事物以及观念进行归类,这便是让自己的记忆更加深刻的方法。

以我自己为例。大一之前我的普通话很不标准,作为正常的南方人,“n”、“l”不分、“in”,“ing”不分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不管怎么表达,我们南方人的普通话我是能听懂的。令人尴尬的是,从我嘴中说出的普通话却导致周围几乎都是东北人同学费解。为了让自己的话语传达得更有效率,也更加精准,从第二学期开始,我每晚躺在床上,回顾整个白天所听到的东北话,慢慢地与自己对话,纠正自己的发音。没过多长时间自己各种分不清的拼音也逐渐掌握。当然最后也免不了将那蹩脚的普通话变成一股大碴子味的东北话了。

专注力

在昨天的文章中也已经提到过专注的好处,以及被分散的专注力所导致的后果。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足够专注一件事,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时间段,大脑依然会进行后台思考,最终灵感乍现。这是因为足够的专注让大脑有了“思维惯性”,它会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于是便会在你放松的时候为你偷偷跑着程序。等到灵感出现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这不过是自己偷偷地利用了一点暗时间罢了。

专注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习惯,就肯定能够培养。培养专注力的书籍也有很多,个人推荐《番茄工作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做自己规定的事情,断绝其他的无厘头的思绪,即使分心了也要及时拉回来。

目前本人配合手机app运用番茄工作法,将每个番茄定为48分钟,休息10分钟。这样既可以量化自己的时间,知道在哪些事情上用了多少时间,方便自己做规划的时候更有把握;同时也能够在番茄钟内培养自己的专注度,日复一日的练习,效果会很好。

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上,作者罗列了一下几点:
Google and wiki。嗯相信大家都知道百度的搜索引擎和Google的差别。这里不再赘述。

读书笔记。我常常因为自己读完一本书而感觉没有很大的收获而苦恼。后来发现,并不是因为自己记忆力不好,也不是因为自己笨,而是那些即刻吸收的知识与内容伴随着遗忘曲线统统消失了。只有将书中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去消化,才能真正内化在心。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博客的原因,我打算在蔡叔的带领下,每周阅读一本书,每个工作日至少输出一篇读书笔记,将自己的感悟,阅历,见解分享给大家,和大家进行思维的碰撞。

讲给不懂的人听。法拉第曾说过:“只有当你的女仆能够听懂你所说的,那才表示你真正掌握了”。这也算是分享的一种,也算刻意练习的一种。如果没有不懂的人,那么尝试将自己当成一个小白,自己说给自己听。就像我练习普通话一样。

反驳自己的思维。我们通常习惯反驳别人的思维,认为别人思考有漏洞。须知,时时反省自己的每一步思维推导是否严谨,养成反复论证自己思维观点的习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个新观点,我自己从没尝试过)。

了解本质。很多新兴技术,新兴行业,其底层的基础几乎是永远都不变的,不然为何大学还是开设了那么多一两百年前就被人论证烂了的东西?了解本质,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以不变应万变。

重主题,轻整体。很多人看书或者看论文都是习惯于全部看完,不然心里得不到安慰。实际上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当自己需要看某一个主题的文字时,直接去搜索那些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就好了,干嘛非得要全部读完呢?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让会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变得零散。

带着疑问看待任何事物。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好习惯,比如物理课上老师要求我们预习,目的除了熟悉知识之外,更希望我们能够产生相应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上课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只是,道理很简单,做起来有点难)。


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日复一日不断练习。我也需要时时刻刻不断翻阅自己的文章,才能使自己目前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加熟练,同时也更期待有朝一日它们能够在生活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