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领域
1. 超级计算机
1.1 高效能计算机(三期)
高效能计算机一期和二期集中部署了新一代高效能计算机系统、超算应用社区、典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等课题。三期将在前期的基础上,重点支持E级超级计算机新型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预研和超算重大应用工具集研发,为“十三五”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打下基础。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2年。
1.1.1 E级超级计算机新型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路线研究
针对高效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基于自主可控核心器件,研究面向E级的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提出突破制约系统功耗、性能、规模等扩展瓶颈的技术思路,形成国际领先的高效能E级超级计算机系统方案。经过模拟验证的E级系统可实施方案,性能功耗比达到30GFLOPS/W以上,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建议超算研制优势单位合作并联合国内相关单位共同申报。)
1.1.2 空气动力学高性能数值模拟环境(数值风洞)—亚跨超声速飞行器数值模拟软件系统
面向航空航天飞行器和高速列车等高价值目标的优化设计,针对空气动力学复杂流动研究与流固耦合多学科优化设计等对高性能数值模拟的需求,完成数值风洞的软硬件环境的总体架构设计。研究可扩展的前后处理软件平台,研制亚跨超声速飞行器数值模拟软件系统,构建适应于亚跨超声速飞行器研究的数值风洞系统。在亿亿次量级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系统上,实现十万核量级的大规模数值模拟。所研发的软件并行效率达到30%以上,针对国家相关重大专项中明确的飞行器目标,获得高价值的专家数据和数值模拟成果,为这些飞行器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1.1.3 核能反应堆高性能数值模拟环境(数值反应堆)—材料性能优化软件系统
面向国家核能开发,针对裂变反应堆的性能优化、延寿和运行安全性等挑战性难题以及新堆自主创新设计等重大任务对高性能数值模拟的需求,自主研发反应堆重要材料的性能优化软件系统。完成核能反应堆高性能数值模拟环境总体架构设计。涵盖微观第一性原理与分子动力学计算和宏观动力学演化模拟,针对核燃料优化设计、乏燃料后处理与再利用、包壳及堆结构材料抗辐照损伤等关键问题,研发反应堆重要材料的性能优化软件系统。在亿亿次量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通过数值模拟和微观机理认识,获得高价值的专家数据,特别是极端条件下无法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为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软件系统可高效使用好十万处理器核,并行效率达到30%。
2. 大数据
2.1 面向大数据的内存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
基于新型非易失存储介质,配合传统内存构建高可靠、大容量、低功耗的混合内存新体系,研究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异构混合内存体系结构、内存计算系统软件、基于内存计算的并行处理环境以及基于内存计算的数据管理机制等关键技术,构建相应的平台与验证性示范应用。下设4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1.1 异构混合内存体系结构研究与开发
研究基于新型非易失存储介质的高可靠、大容量、低功耗的混合内存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包括DRAM与NVM等的混合内存组织方法和接口架构以及可靠性、耐久性和访问性能优化技术,建立TB级验证原型,支持系统瞬时开机/休眠。集成2.1.2和2.1.3课题成果,形成原型系统。
2.1.2 内存计算系统软件研究与开发
研究内存计算模式的系统软件关键技术,包括异构存储介质间的一致性数据组织和高效、透明、可靠的新内存管理机制、异构内存介质的多模式访问接口、平衡访问性能和能耗的页面管理机制以及适应性多核调度和缓存管理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一套可用的系统级内存计算模拟平台。
2.1.3 基于内存计算的并行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研究内存计算模式的并行处理系统关键技术,包括数据与计算紧密耦合的编程模型、面向异构内存体系的数据局部性编程表达和多任务粒度划分、分布式环境下的内存计算通信优化机制和分布式环境下的并行任务调度机制等关键技术。
2.1.4 基于内存计算的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研究内存计算模式下的高性能、高可靠、大容量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混合内外存的弹性数据管理架构、内外存混合架构下的高可靠数据访问机制和高性能数据操作机制以及面向决策数据优化的内存数据库等1-2种典型数据管理系统示范等。
2.2 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
研究海量知识获取与深度学习、内容理解与推理、问题分析与求解、交互式问答等类脑计算的关键技术,构建面向基础教育的海量知识资源和知识图谱,研制具有海量知识获取与抽取、语言深层理解与推理、问题求解与回答等能力的类人答题原型验证系统,开展以基础教育智能问答知识服务为核心的示范应用,系统综合测试指标达到中学生群体测试指标的前20%以内水平。下设6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2.1 海量知识库建设与构建关键技术及系统
研究海量知识资源的获取、表示、标注、组织和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知识图谱的统一表示、管理和查询等关键技术,形成一套通用构建工具。针对知识记忆类问题求解,研究海量知识检索、答案抽取和生成等关键技术及系统。
2.2.2 类人智能知识理解与推理关键技术
针对知识理解的本质问题,研究新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高质量的Word Embedding库;利用大规模数据的特性,研究大型本体知识库构建方法和本体映射等知识深层理解的关键处理算法;研究知识的深层表示、大型知识库上逻辑推理机制和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
2.2.3 知识关联与推理类问题求解关键技术及系统
面向知识关联类与推理类问题,利用大数据特性,研究开放域多源知识的识别、抽取、发现、关联、集成等关键技术;基于开放域知识,研究多源知识搜索、关联问题检索、答案置信排序、推理机制等关键技术及系统。
2.2.4 语言问题求解和答案生成关键技术及系统
面向语言类问题,利用大数据的特点,研究深层问答技术,包括:复杂问题的深层语义表示模型及分析、多源答案获取与验证、复杂问题答案优化策略、复杂问题答案生成等关键技术及系统。
2.2.5 初等数学问题求解关键技术及系统
面向初等数学问题,研究解决初等数学中涉及的题意分析及关键参数提取、解题策略及问题求解规划、几何证明、内部求解过程类人化表述等关键技术,构建初等数学问题求解系统。
2.2.6 面向基础教育的知识能力智能测评与类人答题验证系统
构建面向基础教育的类人答题原型系统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及交互接口,集成本项目研究成果以及试卷阅读识别、语言听力和口语等相关的文字图形识别和语音技术,研制基础教育知识能力智能测评与类人答题原型系统及智能知识问答服务示范应用平台。制定知识能力评测指标体系,开发配套评测工具平台。
3.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3.1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研究开发先期研究(二期)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研究开发先期研究重大项目(一期)部署了5G无线传输、无线网络、总体研究及测试评估等基础性框架技术。二期项目将在前期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涉及未来5G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研究:1)研制可灵活配置且吞吐率达10-100Gbps的5G基站软试验平台,为开展5G初期技术试验与验证体提供基础性手段;2)探索毫米波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超传输速率达10Gbps的室内超大容量无线通信系统;3)研究不同体制环境下的无线网络虚拟化技术,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为移动用户提供最佳体验;4)研究无线接入网络安全技术;5)研究新型调制编码技术。下设5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2年。
3.1.1 超高吞吐率5G软基站试验平台研究开发
研制开发可规模扩展、可灵活配置、以通用处理器为核心信号处理单元的基站试验平台,以灵活方式支撑5G可能的无线传输与组网架构技术验证。基站平台具备支撑10-100Gbps无线传输吞吐率速率,可支撑256天线和超密集分布式组网计算与配置能力,并可在5-11GHz频段灵活配置,最大载频带宽为500MHz。(企业牵头申报, 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3.1.2 毫米波超大容量室内无线接入技术研究与验证
研究物理层吞吐量高于10Gbps的毫米波无线局域网空口关键技术,包括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等核心技术,工作频率42-48GHz及59-64GHz。完成无线接入点和终端样机研制,进行CMOS MMIC实现技术研究,开展组网实验验证,有效灵活地支撑未来室内超高速无线互联网业务的传输。(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2)
3.1.3 5G无线网络虚拟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重点突破异构环境下5G无线网络虚拟化系统构架与关键技术,实现5G网络与现有系统在无线接入侧的深度融合、信令开销显著降低、网络传输能力、以及网络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等目标。搭建无线网络虚拟化试验系统,完成关键技术验证,信令开销及异构网络间业务响应时间较4G分别降低20%和80%。(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3)
3.1.4 未来无线接入物理层与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
研究未来宽带无线接入安全体系架构与网络安全模型,突破面向物理层安全的无线传输技术及密钥生成技术,掌握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轻量级加密与完整性保护等无线安全认证技术等,开展无线接入安全传输和组网技术试验与测试。
3.1.5 5G新型调制编码技术研究开发
研究适用于5G系统的新型调制与编码技术,研究基于非正交传输的先进接收机设计、导频设计、与MIMO结合等核心技术,提出针对典型场景的非正交传输技术方案。研究新型的多元域编码、超奈奎斯特调制(FTN)、编码调制联合优化等编译码技术,完成软件仿真与无线链路实验验证。
4. 云计算
4.1 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三期)
按照“中国云”计算技术体系的统一部署,结合云计算核心软件和支撑平台的技术需求,重点突破混合云管理、云端和终端资源的自适应协同与融合、云服务开发与部署等云计算软件关键技术,研制相应系统或平台,并在典型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4.1.1 云计算应用服务开发环境关键技术及平台
针对云计算应用服务的特点,研究云计算应用服务开发环境的体系架构,应用的开发模式、应用运行时、在线开发与交付、动态调度、一键式部署、在线维护与演化、服务质量保障、以及多PaaS平台的迁移等关键技术,研制面向典型领域的PaaS平台。所开发的平台需要支持主流网络应用编程语言(如:HTML、PHP、JSP、Java、ASP等),可支持1万以上用户的同时开发活动,支持5万个以上应用同时运行,并具有管理30万以上应用的能力。
4.1.2 基于中国云产品的混合云关键技术与系统
研究混合云体系结构和统一管理模型、跨云的应用程序及迁移、跨域的资源部署与调度、多种类云管理框架接入与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制混合云管理系统,构建私有云支撑内部业务,构建公有云开展对外服务。构建的混合云要深度集成中国云产品,验证并提升互操作性和实用性,建成自主可控、可复制推广的中国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示范应用场景需体现典型的混合云需求;应用规模要求单个私有云的用户不少于5万、私有云的总数不少于2个;性能要求私有云到公有云的业务扩展速度比非混合云模式快1倍以上。
4.1.3 云端和终端资源自适应协同与调度平台
研究应用软件按需消费云端和终端资源的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应用代码及其执行在云端和终端之间的动态迁移、应用数据在云端和终端的分离访问、存储及一致性保障、云端和终端资源协同管理、遗产应用的自动化重构与混和组装等关键技术;研制运行支撑平台和工具,可自动重构Java应用,终端计算密集型应用重构后在WIFI和3G网络环境下性能均提升10倍以上、终端电量节省20%以上,云端计算密集型应用重构后云端负载降低20%以上,平台可支持十万应用实例的并发运行。构建验证性示范应用。
5. 国家宽带网
5.1 新一代大容量百T光传输与千户光纤接入系统设备研制与示范
针对我国未来宽带网络的需求,研究大容量的新型城际、城域光传输以及光接入系统关键技术及核心设备,构建示范网络。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5.1.1 支持百T千公里标准单模光纤传输的城际干线光传输设备研制及示范
研究大容量光传输在新型调制格式下的容量和距离极限,研制总容量不低于100Tbps、在标准单模光纤上传输距离大于100公里的新型大容量光传输原型系统;搭建实验平台,完成实验验证。研究高频谱效率的光学滤波、高性能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制总容量不低于50Tbps、在标准单模光纤上传输距离大于2000公里的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搭建工程示范网,完成两个典型城市网络传输示范。(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5.1.2 支持百G百公里传输的超低成本城域光传输设备研制及示范
研究单偏振、单探测器接收技术,突破带宽超过30GHz的低成本调制和探测关键技术,设计高集成度、低成本的100G单偏振、单探测器传输模块;研制传输速率不低于100Gbps、传输距离大于100公里的新型低成本城域光传输系统,搭建工程示范网,完成典型城市网络传输示范。(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5.1.3 支持千户接入的大容量光纤接入网设备研制及示范
研究千户接入的大容量光纤接入网技术、低能耗的调制解调处理技术,设计用于超密集波分复用接入系统的用户侧光传输模块,研制每用户速率不低于千兆(1Gbps)、用户数不低于1000的新型大容量光接入系统,搭建示范网,完成典型城市光纤接入示范。(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5.2 新型动态可信网络关键技术和验证
针对我国互联网在安全可信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动态可信的网络体系结构、编址与路由体系。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2年。
5.2.1 地址驱动网络关键技术和验证
针对IPv6互联网在安全可信、服务质量、移动管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以IP地址的管理和使用为驱动,研究和设计充分利用IPv6巨大地址空间、充分利用报文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字段、充分利用IP地址多重语义的地址驱动网络体系结构。支持IP地址的自动跳频,支持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二维路由,支持分等级的可信路由寻址体系。攻克关键技术,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进行规模试验验证。
5.2.2 大规模编址与路由关键技术和验证
针对当前国际IPv6互联网环境下大规模活跃IP地址及其路由问题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解决大规模路由的可扩展性、自愈性、可信性和高效性等核心问题,提出可扩展、快收敛、可信任、高效率的IPv6新型编址和路由方案,攻克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参与制订新的国际标准。
5.2.3 拟态安全构架网络关键技术和验证
研究拟态网络安全的理论体系,形成主动防御的安全机理;研究可定义、可重构、智能感知和主动变迁的拟态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研究拓扑结构、路由、环境、软件等网络要素的主动变迁关键技术、变迁策略和协同机制;研究拟态安全网络设备的关键实现技术并研制原型样机;实现3种以上自动变迁机制和策略,提交1套动态策略路由机制,可以满足3种以上典型业务的不同安全等级需求;搭建基于原型样机、仿真千个节点级别以上的拟态网络安全验证系统,开展网络攻防测试,提交相关测试报告。
5.3 未来一体化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
针对未来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和空间网络一体化组网及综合应用需求,开展面向用户的多功能、多体制以及多服务融合的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设计,研究相应的关键技术,搭建关键技术验证演示环境。下设1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2年。
5.3.1 未来一体化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
研究支持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和空间网络相互连通有效融合的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提出满足陆地、空中、太空和海洋等各类用户应用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互联互通、随遇接入的一体化网络架构方案,完成相关仿真研究,进行关键技术验证、评估与示范。
5.4 媒体动态自组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面向海量媒体内容多元化消费的需求,通过可表示、可处理、可信赖的方式将多源/元媒体进行动态组织,并通过多网协同方式进行高效内容分发,在系统架构、内容处理和服务体验方面完成一批动态媒体关键技术和应用系统的研发,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视听媒体服务,促进信息消费。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5.4.1 媒体内容的动态自组织及封装技术
研究媒体内容的动态自组织技术,从多个维度动态组织媒体内容,形成媒体内容自演进技术体系。研究动态内容封装技术,可基于用户需求动态更新媒体元素,实现100TB以上多元数据的多源互联,形成动态媒体封装的系列规范与系统。
5.4.2 动态媒体的多元适配与耦合技术
针对异构网络的媒体传送及多终端泛在化内容消费需求,研究基于异构内容的网络适配和终端适配的媒体动态耦合技术,通过多元媒体内容的多源同步、动态广播、混合传送控制,形成一套可以支撑动态媒体应用的规范,研制满足异构内容接入及多终端应用的两种业务设备,动态广播0~10Mbps耦合可配置,提升未来媒体智能化服务质量。
5.4.3 动态媒体业务支撑平台与应用示范
研制动态媒体业务支撑平台,实现多源内容采集、转化和元数据结构化管理,支持媒体与用户、媒体与媒体、媒体与网络、媒体与终端的内容动态耦合,实现用户体验驱动的内容封装和多网多屏自适配发布,形成动态耦合的业务支撑能力,提供1万小时动态媒体内容,面向100万以上用户开展应用示范。(企业牵头申报)
5.5 真三维视频关键技术研究与先导验证
面向未来我国建立真三维电视系统的需要,研究真三维视频的获取、表示、压缩和显示技术,建立实时真三维视频先导验证系统,为我国率先形成真三维电视体系奠定技术基础。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2年。
5.5.1 真三维视频实时获取与生成
针对近景对象展示、舞台演出、体育比赛等典型电视场景,研究密集视点采集、单视点及深度同步采集、多视点及深度同步采集、多视点三维模型生成、透镜阵列采集等多种模式的真三维视频生成技术,开发真三维视频实时获取和生成系统。
5.5.2 真三维视频紧凑表示与高效压缩
研究适应传输网络条件的真三维视频紧凑表示方法、真三维视频高效编码技术,并起草相应编码标准;研制真三维视频实时编解码器,实现八路全高清立体视频实时编码、支持视点选择的实时真三维解码。
5.5.3 真三维视频连续视点实时合成与先导验证
提出从稀疏参考视点合成任意中间视点的算法,开发实时视点合成工具;研究平面视频和双目立体视频到真三维视频的转换生成技术;集成本主题支持的至少一种真三维显示方案和一种超高清裸眼电视产品,建立真三维视频实时获取、编解码和显示的端到端先导验证系统,并提出面向健康舒适观看的真三维视频质量评价体系。
6. 信息安全
6.1 云计算平台的可信与可控技术及其支撑系统
针对目前的云计算平台有可能被恶意利用及云服务提供商不被信任的问题,研究云计算平台的可信与可控安全支撑关键技术,及其可信服务和安全监测工具,实现和构建基于可信可控技术的云计算安全支撑平台,达到对云平台可信性的第三方评估能力以及对利用云平台作恶的检测、管控和审计功能,并面向在中国落地的国内外主流云平台,研究相应的第三方示范系统,并完成示范验证。下设5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6.1.1 面向第三方的云平台可信评测技术
研究从第三方角度如何验证、审计和评测云平台的可信性。包括:可信评测模型与体系结构,面向第三方的云平台可信证据收集,云平台可信性远程验证与审计方法、协议,云平台可信评测方法的定量分析、测试和评价等。
6.1.2 云计算环境中恶意行为检测技术
研究面向云环境的恶意行为监测技术,云平台问责和追溯技术,虚拟机自省技术VMI(Virtual Machine Introspection),数据主权边界检测技术,面向云环境的取证技术等,防止或及时检测云平台被恶意利用。
6.1.3 基于信息流的云安全追责、管控技术
研究以数据安全为中心的多粒度全程式信息流追责和管控技术。实施程序级、系统级、网络通信级三层管控,研究从系统历史访问控制日志、已有策略中挖掘安全标记的方法。研究信息流控制策略的形式化验证技术,实现策略分析的自动化,通过分布式信息流控制、信息流跟踪、主体能力控制、权限传播控制等方法。
6.1.4 云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研究在云提供商不完全可信的条件下,如何既能保证租户数据的隐私性,又能利用云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研究基于密文数据的索引、访问和搜索技术,隐私感知的混合云数据存取技术,基于功能加密的密文计算技术,面向云环境的密文数据共享和分发技术等。
6.1.5 云安全的可信服务及其示范应用
研究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云计算模式下,如何给用户提供可信的云服务。研究基于管理权限细分的可信云服务技术,基于可验证计算的云计算可信性检测和验证,云提供商和租户互可信的系统记录和重放技术,云服务合同SLA的合规性检测技术,虚拟机可信迁移技术等。针对典型云计算平台的实际使用场景,通过示范应用进行成果验证。
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本次征集项目执行期限均为3年;装置、设备等产品研究开发类要求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1. 生物制造与制品
1.1 生物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下设5个研究方向。
1.1.1 生物大数据标准化和集成、融合技术
研究组学数据、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集成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组学、医疗和健康数据信息模型与集成引擎,研究基于国内外标准规范的消息、文档等接口实现技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高吞吐量传输技术。
1.1.2 生物大数据表述索引、搜索与存储访问技术
重点突破生物大数据资源描述和并行访问技术,构建生物大数据高效索引和可靠可扩展存储管理系统,基于语义的生物大数据资源检索、生物医疗数据关联搜索等关键技术,建立生物大数据资源搜索与获取服务系统。
1.1.3 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大数据处理分析与应用研究
分别针对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集成电子病历、图像影像、临床检验数据等多类型数据(覆盖50万以上个体人群,总数据量50TB),开展医疗大数据的处理、存储、分析、应用研究,为提高重大疾病的诊治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撑。
1.1.4 基于区域医疗与健康大数据处理分析与应用研究
选择覆盖100万以上个体人群,总数据量不少于100TB的区域医疗与健康数据,通过处理、存储、分析、整合,构建面向健康服务的知识库及支撑平台,并提供应用服务。
1.1.5 组学大数据中心和知识库构建与服务技术
集成包括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数据,总数据量不少于100TB,至少60%以上的数据提供对外访问,重点突破个人基因组可视化技术,组学注释与疾病风险评估技术,建立组学大数据知识库及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平台。
1.2 有机酸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下设5个研究方向。
1.2.1 有机酸高产菌株选育技术和装置开发
研发广谱、高效的新型微生物细胞转化技术及装置,转化效率比电转化仪提高10倍以上,开发高通量突变菌株筛选技术及单细胞分选装置,成本和效率比传统技术改善1个数量级。
1.2.2 有机酸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与优化技术
以衣康酸、丙酮酸、3-羟基丙酸、苏氨酸等生产菌株为研究对象,系统改造有机酸合成过程,构建高效生物合成途径,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组装与优化技术,构建4-5种产量高、转化率高的有机酸生产菌株。
1.2.3 有机酸生物催化剂的分子修饰和改造技术
针对α-酮戊二酸、α-氨基酸(氨基丁酸,叔亮氨酸,正缬氨酸等非天然氨基酸)产品生物制造,开发酶分子的修饰和改造技术,提高目的酶的活性、稳定性、底物/产物/有机溶剂耐受性等催化特性。建立酶催化生产有机酸中试应用示范,实现产物浓度≥100g/L,底物转化率≥95%,产品综合收率≥80%。
1.2.4 有机酸发酵过程关键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
开发3-5种细胞密度、底物及代谢物在线检测装置,研制氧利用率、二氧化碳释放率和呼吸商等在线计算系统,开发有机酸发酵过程多参数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相关技术和装置应用于3种以上有机酸生产,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
1.2.5 有机酸高效分离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
针对葡萄糖酸、长链二元酸,研究开发高性能分离膜规模化制备技术、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结晶技术、智能化电渗析器和结晶装备,实现葡萄糖酸生产中酸、碱使用量较钙盐法减少80%以上,长链二元酸生产强度大于2.0 g/L·h,建立产业化示范。
1.3 生物质合成气的快速气化与生物转化
下设3个研究方向。
1.3.1 生物质合成气的生物转化研究
针对合成气生物转化能力低、转化品种少的问题,选育以合成气为原料转化合成乙醇、丁醇、生物聚合物的高效微生物菌株,研究生物质合成气的发酵工艺,实现中试示范。
1.3.2 生物质快速催化气化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研究物料混合、微波辅助催化气化、气化过程控制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中试示范,减少半焦和焦油副产品,显著提高生物质的气化率。
1.3.3 生物质合成气的气体回收和净化技术研究
针对生物质合成气能源与化工利用的需求,研究生物质合成气的气体回收和净化工艺,实现合成气的高纯度和热量的循环利用,完成技术集成,建立示范线。
1.4 人与动物细胞非接触式识别关键技术与装置研究
下设3个研究方向。
1.4.1 人与动物血液样品差异性光谱特征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测定人及常见常用动物不同状态的血液样品参数(元数据),建立相应数据库,实现以综合指数方式区分人及常见常用动物不同状态的血液样品,建立可区分人及常见常用动物不同状态的血液样品的相应数学模型。
1.4.2 超连续谱激光技术的研究
基于非线性光纤技术和全光纤熔接技术,形成超连续谱激光技术,达到光谱范围400nm-800nm,输出功率2W,功率输出不稳定度小于1%。
1.4.3 人与动物细胞非接触式识别装备研发
采用衰荡光谱与透射光谱技术等方法,开发用于非接触式人及常见常用动物血液样品的识别装备,达到2分钟内检测一个样品,识别率高于95%。
1.5 疫苗产业化共性技术和装备研发
1.5.1 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2013年指南补充征集内容,拟支持一个课题)
建立基于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及代谢流分析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优化策略,建立基于流场特性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的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放大技术;研制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装置,积极开展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主体设备设计制造,建立符合GMP标准生产的50L-500L-3000L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装备系统,开发GMP标准的各类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装置技术及GMP标准模块化车间设计。
1.6 营养化学品生物合成技术
1.6.1 抗氧化类营养化学品生产菌的系统优化(2013年指南补充征集内容,拟支持一个课题)
进行抗氧化类营养化学品合成的微生物育种,提高辅酶Q10、虾青素等发酵水平,优化发酵工艺与分离精制工艺,降低发酵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抗氧化类营养化学品发酵生产的产业化示范。
1.7 药食同源生物资源挖掘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1.7.1 肠道微生态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指南补充征集内容,拟支持一个课题)
集成消化系统疾病的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开展肠道菌群临床功能研究、移植的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研究开发用于肠道炎症性疾病防治的肠道微生态制剂。
2. 医学科技
2.1 再生医学前沿技术与应用研究
下设5个研究方向。
2.1.1 组织再生型系列3D打印技术和装置研究
可手术台旁实时组织缺损扫描技术和装置,可复合细胞进行打印的植入型医用生物材料组合,活性细胞和生物材料打印技术和装置。可同时打印两种以上细胞,存活率75%以上。
2.1.2 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大疾病治疗方法研究
利用核酸酶靶向修饰,针对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开展治愈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研究。
2.1.3 干细胞多能性特异标志物挖掘与利用研究
研究可临床应用的干细胞在表观遗传水平及转录水平的分子标记和关键调控单元,挖掘特异的多能性标志物,针对成体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分别确定3-5个鉴定关键标记物,建立完整的可应用于临床的干细胞判定标准。
2.1.4 小分子诱导获得多能性干细胞关键技术
开发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人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种子细胞,建立病人特异的CiPS细胞系。
2.1.5 引导组织再生的智能生物材料技术
研发新一代符合临床标准、可缓释细胞生长因子,具备定向调控细胞和诱导特定组织结构再生的智能材料技术体系和产品,开展临床研究。
2.2 单细胞操纵、测序与实时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下设3个研究方向。
2.2.1 单个活细胞内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新技术及装置研究
开发单细胞表型原位鉴定、俘获及测序样品制备的集成装置,单个装置通量不少于10个单细胞。
2.2.2 单细胞精确操纵与基因组测序新方法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建立单细胞水平上的精确操纵和控制技术,实现对于癌症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癌症组织中肿瘤干细胞、实体肿瘤中微小转移灶的准确分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2.2.3 单细胞精确操纵与基因组测序新方法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建立单细胞水平上的精确操纵和控制技术,全基因组完整染色体的单倍型解析,单个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及胚胎单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定量分析,应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和筛查。
2.3 脑神经功能重塑及临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下设5个研究方向。
2.3.1 活体多尺度结构成像与功能识别关键技术与装置研究
发展新一代无标记多光子成像技术和大脑功能网络调控关键技术,构建活体双光子激光成像系统,实现神经功能区和病灶识别。
2.3.2 高分辨率光遗传调控新技术与新器件研发
构建脑片层次高时间分辨率膜电容膜片钳记录平台,实现对突触传递全过程重要环节的实时检测,开发新型感光蛋白及多点光刺激器件,优化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参数,实现精确调控大脑神经环路并建立新型疾病治疗手段。
2.3.3 神经损伤后重建的周围神经移位新技术
开展诱导脑和外周神经良性互动与功能重建和中枢代偿技术研究,研发针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意识恢复电磁刺激技术以及感觉-中枢反应-运动通路有效重建技术。
2.3.4 脑神经多模态定量化关键技术
制定脑神经多模态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开展脑神经多模态量化分析和识别、功能重建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2.3.5 视神经炎诊断、视神经功能评价设备的开发
研究具备客观化和数字化特点的功能检查技术与设备,研制客观暗适应功能检查设备、动态视觉检查设备、客观视力检查方法、色觉对比敏感度视力设备、动态瞳孔运动检查设备等。
3. 青年科学家专题
凡符合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前沿生物技术主题、医药生物技术主题、现代医学技术主题、工业生物技术主题、生物资源与安全技术主题的研究内容均可自由申请(不受本指南已发内容限制)。申请内容应聚焦创新和发展生物与医药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型和新工具。课题研究内容应突出原创性,优先资助具有良好前景的研究项目。
申报要求:青年科学家专题以课题为单位申报;课题负责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79年1月1日之后出生);每个课题的申报单位为1个;除课题负责人外,课题参加人员不超过4人(含4人);课题负责人及课题参加人员投入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得少于9个月/年,第一轮申请表须经依托单位盖章方可生效。
申报方式:课题申报采用两轮申报的形式。第一轮申报:由课题申请人在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内自由申报研究方向,申报材料按照《青年科学家专题第一轮申请表》要求填写,包括课题名称、申报人姓名、承担单位、申报人有效联系信息及研究目标和内容,总字数不超过800字(仿宋四号字,1.25倍行距)。截止时间为3月20日。电子版发送至[email protected],盖章纸质版快递至: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政策协调处收,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4号楼(邮编:100039)。第二轮申报:通过第一轮评审的课题申报人将被邀请进行二次申报,按照863计划管理办法要求的格式填报完整的申报书,并进行答辩评审,择优支持。
新材料技术领域
1. 半导体照明
1.1 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技术研发
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1.1 LED系统可靠性及可控寿命技术研究
开展芯片及封装级光、电、热、机械失效破坏的机理研究,搭建可控寿命LED产品及系统可靠性预估平台,建立材料、器件、灯具及系统失效分析模型和数据库,寿命预估精度误差<15%,为可控寿命LED产品开发及制定可靠性评价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1.1.2 新型低成本LED光源模组技术
开发高生产效率的新型衬底外延及芯片技术,研究LED基板材料技术与芯片/基板三维电热连接技术,突破晶圆级白光封装、芯片尺寸封装等新型低成本封装技术,为半导体照明产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技术支撑,LED光源模组光效>140lm/W,显色指数大于80。(企业牵头申报)
2. 稀土材料
2.1 先进稀土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1.1 高浓度CO转化用稀土改性催化材料
面向化工行业中的高浓度CO高效转化问题,研发高活性纳米耐硫变换稀土催化剂与净化剂,在CO浓度>40%条件下实现CO转化率>90%,形成百吨级规模以上催化剂生产能力。
2.1.2 脱硫脱硝耦合一体化稀土关键材料
研发多功能高丰度稀土超微孔陶瓷催化材料,烟气深度除尘和脱硫脱硝耦合一体化装置PM2.5捕集率>95%,在温度≤100℃条件下脱硫脱硝率≥50%,烟气处理成本低于1元/m3。(企业牵头申报)
3.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3.1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3.1.1 小丝束聚丙烯腈碳纤维高模化关键技术
以国产小丝束聚丙烯腈碳纤维为基础原料,突破高温石墨化关键技术,在年产十吨级以上装备上制备出高强高模碳纤维,拉伸模量≥540GPa(离散系数≤3%)、拉伸强度≥4.02GPa(离散系数≤5%)、断裂延伸率≥0.8%(离散系数≤6%)。
3.1.2 聚丙烯腈碳纤维规模应用技术开发
重点支持拉伸强度≥3.5GPa、拉伸模量≥230GPa及以上的国产低成本碳纤维在能源、交通、工业等民用领域的复合技术和规模应用,CCF-1/CCF-3级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价格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碳纤维年用量不低于1000吨。(企业牵头申报)
3.1.3 高强高模碳纤维检测评价技术及应用验证
建立高强高模碳纤维的检测、应用评价体系,向应用单位提供每批次不小于100公斤小丝束高强高模碳纤维的编织/预浸产品,完成检测标准编制和高强高模碳纤维特征指纹的建立,实现初步应用验证。
4. 高品质特殊钢
4.1 海洋工程用特殊钢关键技术
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4.1.1 海洋平台用高强韧特殊钢及复合板开发
开发海洋平台用高锰高强韧中厚钢板和全轧制钢/钛复合板,中厚钢板屈服强度≥690MPa、断面收缩率≥20%、冲击功(-40℃)≥80J,复合板厚度≥3500mm、界面结合强度≥196MPa,配套焊接材料的焊缝强度、耐蚀性能与母材匹配。
4.1.2 海洋建筑结构用不锈钢筋材料开发
开发耐氯离子腐蚀用高强不锈钢钢筋,钢筋屈服强度≥500MPa、强屈比≥1.10、延伸率≥25%、耐蚀性PREN≥30,开展相关服役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
5. 高性能膜材料
5.1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的规模化关键技术
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5.1.1 分子筛催化剂清洁生产用膜材料与应用技术
面向石化行业分子筛催化剂清洁生产需求,研究腐蚀性环境下的高性能低成本膜材料、高装填密度和高电流效率膜组件,开发膜法分子筛催化剂清洁生产新工艺,建成千吨级催化剂生产示范,实现水回用率>95%。(企业牵头申报)
5.1.2 面向溶剂循环利用的蒸气渗透膜与应用技术
针对化工溶剂循环利用问题,开发高装填密度的蒸气渗透膜和大型组件的一次成形密封技术,形成膜与精馏耦合的溶剂循环利用工艺,建成万吨级溶剂循环利用示范装置,膜组件装填密度>200m2/m3,节能30%以上。
6.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
6.1 第三代半导体集成封装技术
下设1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6.1.1 高密度封装工艺技术与关键材料
开展与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相关的晶圆级三维封装技术和高密度封装关键材料研究,开发高密度封装用基板材料、微纳米互连封装材料与工艺,研发高性能、小型化智能电源模块,转换效率>90%、工作温度>200℃,满足电力电子、高速通信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7. 纳米材料与器件 (在973计划纳米研究指南方向7-12,按照863计划程序申报)
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1. 智能机器人
1.1 工业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应用示范
针对制约国产机器人产业化瓶颈问题,开展核心基础部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降低成本,提升国产机器人核心竞争力。下设4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1.1 机器人RV减速器研制及应用示范
针对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RV减速器设计、制造、测试、寿命试验等技术研究,突破批量制造、装配过程中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等关键技术,研制不少于九个型号RV减速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技术规范。在国产机器人上实现3000台套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1.1.2 机器人精密谐波减速器研制及应用示范
针对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突破传统谐波齿形啮合设计理论,攻克高精度谐波减速器设计、制造、测试、试验评价技术,研制不少于十个系列高精度谐波减速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技术规范。实现年产销售3~5万台谐波减速器的规模。(企业牵头申报)
1.1.3 机器人用精密轴承研制及应用示范
针对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机器人专用精密轴承设计、制造、测试、寿命试验等技术研究,研制等截面薄壁、交叉圆柱滚子两种系列轴承以及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专用系列精密轴承,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技术规范。在国产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上实现10000台套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1.1.4 移动操作机械臂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面向新兴制造业的需求,克服传统固定基座机器人的局限,提升制造过程的柔性,以柔性装配等复杂作业为目标,突破移动机械臂快速定位、快速示教、工件识别与视觉伺服、动目标自主定位与抓取等关键技术,研制移动操作机械臂系统工程样机,实现全方位移动,机械臂不少于6个自由度、最大伸展不小于1m,操作臂末端负载能力不小于5kg,并在典型行业实现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1.2 专科型微创手术及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的研制
面向心脑血管、骨科等手术对智能化手术器械的迫切需求,解决手术机器人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性高、易于操作维护等问题,研制用于专科型的手术机器人,并开展临床试验。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2.1 心脑血管实时介入机器人系统
针对心脑血管微创介入手术,突破低剂量X线影像平板探测、三维心脑血管重建、介入导管置入辅助机构、组合导航等关键技术;研制心脑血管实时介入机器人样机系统,实现血管高精度实时三维重建以及介入导管在血管中的定位、定向与实时引导,借助机器人实现导管的自动置入。完成不少于10例临床试验,并申请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1.2.2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
针对微创脊柱类手术,突破手术机械臂与术中影像设备的集成技术、患者术前/术中CT影像匹配及三维重建、手术器械高精度动态跟踪、神经电位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微创骨科手术机器人样机系统,实现术前规划与术中影像的动态融合、手术过程连续可视化、操作力反馈、神经损伤预警、以及手术机械臂的半自主操作,并完成不少于10例临床试验。
1.2.3 前交叉韧带断裂修复术中机器人辅助系统
针对常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手术对机器人辅助作业的迫切需求,以减轻医生操作疲劳度、提高手术精确度与成功率为目标,突破基于光学导航的空间精确定位、膝关节空间的方位及屈曲角度的精确控制、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隧道定位及钻孔等关键技术,研制前交叉韧带断裂修复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实现关节镜、穿刺针与导航系统的统一和半自主操作,并完成不少于10例临床试验。
2. 智能制造
2.1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面向硬脆材料薄壁复杂形面结构件的生产制造,研究相关超精密加工工艺、装备、工夹具、在机测量与监控、工艺包等成套软硬件系统,满足高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研制需求。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1.1 硬脆材料薄壁复杂结构件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
针对航天航空高性能惯性导航仪等研制需求,研究硬脆材料薄壁复杂结构件超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开发成套专用加工装备、在位工具修整与监测系统,满足加工零件厚度≤0.8mm,面形精度≤0.3μm,表面粗糙度Ra≤5nm的精度要求,形成小批生产能力并开展应用示范。(企业牵头申报)
2.1.2 微纳米压印辊筒超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
针对宽幅LED多层微结构阵列光学功能薄片制造需求,研究微纳米压印辊筒微结构超精密加工、表面涂层、工具制备和质量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微纳米压印辊筒超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加工幅面>1.5m,可加工微结构精度≤1μm,粗糙度Ra≤10nm的微纳米压印辊筒产品,在光学功能薄膜制造企业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2.2 材料结构一体化及非传统制造工艺及装备
面向航空航天制造行业,攻克复合材料和难加工材料复杂构件一体化加工和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加工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参数优化方法、装备设计和制造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结构材料一体化加工和非传统加工工艺装备,形成工艺规范和工艺数据库。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2.1 弱刚度复合材料超声切削关键技术与装备
面向复合材料大型构件的制造需求,研究弱刚度复合材料超声切削工艺技术,研发五轴联动超声振动加工装备、工具系统与工艺数据库,形成技术规范,要求振幅>10μm,加工曲面外形尺寸公差≤0.1mm,在航空航天企业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2.2.2 复合及特种耐高温材料超高压水射流加工装备与工艺
针对复合材料及特种耐高温材料典型结构零件,研究超高压水射流加工工艺和控制方法、工艺参数优化、智能补偿、水射流核心部件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制5轴超高压水射流加工设备,形成工艺规范。水射流压力>400MPa,加工材料硬度>HRC70,加工精度≤0.5mm,在航空航天企业的典型结构件加工中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2.3 工业用低功耗、多功能微纳器件与系统
针对智能制造、工业无线传感网发展对低功耗流量传感器、多功能微纳传感器、无线传感网节点微能源等需求,攻克高性能、多功能微纳器件及系统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出多功能微纳传感器及系统、微能源及系统、批量化流量传感器产品,提高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并支撑工业无线传感网未来发展。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3.1 工业过程控制硅流量传感器及系统
针对智能制造对流量传感器的大量需求,突破硅流量传感器批量化制造技术、耐腐蚀沾污介质防护技术、测试技术、可靠性技术、处理与控制电路等关键技术,形成高可靠性硅流量传感器及系统批量生产技术规范,传感器精度误差≤0.5%,建立年产100万套的生产线,实现20万套以上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2.3.2 工业无线传感网节点微能源设计与制造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网发展对传感网节点高能量密度微能源的需求,攻克微型燃料电池、微型能量收集器设计、制造、封装、集成、测试、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研究能量储存与管理技术,研发出高能量密度微能源系统,其中微型燃料电池单元输出功率密度>25mW/cm2,在工业无线传感网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2.3.3 制造装备检测用多功能微纳传感器及系统
针对制造装备状态检测对多功能微纳传感器的需求,突破压力、振动、温度传感器及其系统的设计、制造、集成、测试等关键技术,解决微纳传感器在宽温度范围(0~1200°C)中工作的可靠性问题,研发出压力、振动、温度传感器及其系统,其中振动传感器精度误差≤1%,并实现在高温铸造等行业的示范应用。
2.4 基于集成电路工业平台的MEMS设计与制造
针对我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批量化、智能化MEMS产品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制造的技术潜力,攻克MEMS与集成电路(IC)兼容的设计、制造、封测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一批能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MEMS产品,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4.1 与集成电路设计兼容的MEMS设计技术
针对MEMS与IC集成化发展的趋势,以IC设计工具环境为基础,突破MEMS器件、系统、工艺级的建模、模拟、优化等关键技术,解决MEMS与IC协同设计问题,建立MEMS器件库和相应的驱动检测电路库,形成不少于5个经过生产线验证的集成化MEMS单元库,提高MEMS与IC的IP库复用能力。
2.4.2 CMOS工艺兼容的MEMS制造与验证平台
针对单片集成MEMS批量化制造发展需求,以150mm或以上CMOS工艺线为基础,突破与CMOS工艺兼容的MEMS表面加工、体加工、硅直接键合等关键技术,解决MEMS与IC兼容制造问题,建立不少于3套的CMOS-MEMS标准化制程,形成工艺规范,能够提供多用户项目(MPW)服务,完成不少于3种高性能CMOS-MEMS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
2.4.3 集成电路封装兼容的MEMS封测技术
针对MEMS产品集成化、批量化封测技术发展需求,以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为基础,突破MEMS圆片级封装、基于TSV的三维封测等关键技术,解决MEMS与IC集成批量化封测问题,形成封装技术规范,完成不少于3种高端MEMS产品的批量化封装。(企业牵头申报)
2.5 制造服务与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
针对重大装备创新设计、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高端产品个性化定制等需求,攻克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成管理、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发相应的云服务平台,提升装备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5.1 复杂装备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成管理与综合应用技术
针对复杂装备产品设计、加工、运维过程缺乏统一数据模型和集成化数据管理的问题,研究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模型以及现场运行过程检测技术、面向故障与效率的数据关联分析技术,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数据管理系统,并在复杂高端装备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运维过程中开展应用示范。(企业牵头申报)
2.5.2 制造企业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技术
针对制造企业对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精益管理的需求,研究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产品设计数据、生产制造数据、经营管理数据、营销数据等大数据的多元异构集成、可靠存储、可视化决策分析等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决策分析模型和算法库,开发模型驱动和构件化的制造企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应用系统,在5家以上制造企业中开展应用示范。(企业牵头申报)
2.5.3 高端产品个性化定制云服务平台及模式研究
针对高端产品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及生产定制化、渠道多元化和服务全生命周期化的发展趋势,研究高端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技术、个性化推送服务技术,构建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云服务平台,提升产品设计、制造、供应链、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企业牵头申报)
2.6 系统控制基础共性技术
面向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开展全互联制造网络技术、嵌入式电子装备安全技术、仪器仪表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攻克广域测控网络技术、嵌入式设备的自身安全防护技术以及仪表可靠性设计基础库问题,为未来智能制造提供新一代的基础共性技术。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6.1 全互联制造网络技术
突破传统控制系统分层结构,针对工业需求,面向广域测控,实现底层物联网到互联网的无缝融合和集成。研发现场智能设备服务化开放互联技术,实现现场层、MES、ERP一体化信息集成;研发满足工业测控要求的远程无线确定性传输技术与Pub/Sub信息服务模式,实现跨工厂范围的测控应用集成。研制设备信息服务适配器、工业互联网络设备。
2.6.2 可编程嵌入式电子装备的安全技术
针对工业测控系统嵌入式设备的自身安全防护需求,研究可信增强开发、虚拟化隔离、访问控制以及多融合联动响应等关键技术,研制可信增强开发工具套件,开发安全智能测控终端与网关设备,并实现示范应用。(企业牵头申报)
2.6.3 高端仪器仪表高可靠性设计技术
面向重大工程装备仪器仪表可靠性问题,攻克工业环境下仪器仪表高可靠性设计技术,建立相关技术的基础知识库,提供可靠性设计方法,掌握失效自诊断、冗余、失效控制、故障避免设计技术、有效程度测试、后台数据分析测试方法,电路处理系统与软件系统的诊断覆盖率分别不低于90%和99%,在核电系统中示范。(企业牵头申报)
2.7 3D打印数据处理软件平台
针对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发展的需求,开展3D打印数据处理开放式软件平台的研发工作,并进行推广应用。下设1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7.1 3D打印数据处理软件平台开发与应用
研发3D打印数据处理开放式软件平台,用于自动生成表达多材质、多色、多工艺结构的3D数据模型的打印数据文件,并能驱动控制不同工艺技术的主流3D打印硬件,满足针对3D打印产品不同零部件的功能和精度等要求,并实现多种3D打印技术与服务之间的协同应用,建立相应软件工业化应用标准。(企业牵头申报)
先进能源技术领域
1.智能电网
1.1 交直流混合配用电关键技术
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1.1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关键技术
研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网络结构、运行控制和调度策略。开发运行控制软件和保护、测控、安自装置。研发110kV供电分区直流互联装置和10kV柔性环网控制装置。研究城市不同供电区域之间的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和交直流混合环网闭环运行技术。搭建交直流混联物理试验平台,并在10kV、50MW的示范工程中应用。
1.1.2 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
研究利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技术解决高密度可再生能源接入低压网的利用率与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的配置、稳定控制、电能质量治理和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用户侧直流变压器、直流固态断路器、直流配网继电保护等关键装备。完成5家以上大用户交直流电源接入协调控制集中示范,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大于40%。
1.1.3 直流配电网中多端柔性直流系统控制保护关键技术
研发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直流系统中并联直流微电源、负荷、储能等单元之间的协同控制方法,研究故障定位与快速隔离、换流站各类故障诊断与保护等直流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控制保护系统应满足5端以上柔性直流系统的典型应用,并在实验室搭建的动态模拟实验系统上验证全部功能。
1.2 电力大数据及其应用技术
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2.1 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
研究配用电网大数据体系架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存储、处理及可视化技术;研究用户用电负荷数据的存储、分析、修正与不同用户用电行为特征;研究节电、用电预测、配用电网架优化及错峰调度;开发智能配用电大数据应用系统并示范。示范工程用户数大于100万户,系统集成的业务数据源不少于6个,服务响应时间小于3秒。
1.2.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系统开发
研究大数据用于输变电设备负载能力动态评估、故障预测、状态评价和运行风险评估技术;开发跨平台数据获取/转换装置和融合电网、设备和环境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实现网省级电网的示范应用,系统含2000台以上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试验数据。
1.2.3 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
研究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综合建模方法及其交互影响机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电网开放式通信体系和网络安全技术、配电网及其信息系统的规划和控制方法。研制支持开放式通信的终端与主站系统,研发支撑多源异构配电网运行的电力信息与控制综合系统并示范应用。综合系统控制对象大于2000个,终端与主站交换时间小于1秒。
1.3 智能用电与综合能源利用技术
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3.1 智能用电模式动态优化关键技术
研究用电模式动态优化及能效分析方法,研究需求侧新能源发电、储能、用电、电能质量的统一协调与控制方法;以民用非生产性负荷为调控对象,研究构建用户侧虚拟机组并为电网提供调峰及备用容量服务的方法,开发需求侧用能管理系统并示范应用,接入点不少于500个楼宇,可调负荷容量大于100MW,用电效率比优化前提升10%以上。
1.3.2 新型数字化计量仪器的溯源与量传技术
研究数字式电能表及新型数字化电能计量仪器的溯源和量传体系,形成不间断的溯源和量传链路。建立工频电能计量的数字量到模拟量的溯源装置,不确定度优于0.02%;研制高准确度级的标准数字电能表和高准确度级的标准数字源,不确定度均优于0.005%。
1.3.3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含多种可再生能源及蓄热、蓄电的供用能系统设计、冷热电联供园区实施方案及满足用户冷/热/电需求的微网系统。开发微网智能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并示范应用,示范工程总装机不低于1MW,可再生能源能量渗透率不小于60%。
2.清洁燃气
2.1 煤制清洁燃气及其废水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下设7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1.1 合成气两段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气技术与示范
开发两段甲烷化新技术为目标,研究高耐磨、高活性合成气甲烷化催化剂,开发成套技术,完成合成气处理量不低于2000立方/小时成套技术的侧线试验,实现连续运行1000小时,CO转化率98%以上。
2.1.2 生产富甲烷合成气的煤气化技术及工程示范
开发可生产富甲烷合成气的气化技术,开发新型气化炉、工艺及系统技术,研究煤炭热解、气化分级转化耦合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单台气化炉日处理煤量≥1000吨,碳转化率≥98%,甲烷含量大于25%。(企业牵头申报)
2.1.3 耐硫甲烷化合成关键技术
研发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简化工艺中净化等相关环节,实现短流程煤制天然气工艺,建立规模不小于1000 m3/h的中试装置。在原料气硫含量1000-6000ppm的条件下,CO转化率≥97%,甲烷选择性≥90%。
2.1.4 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技术与示范
开发低氧耗的大规模高压碎煤气化技术,研究气化炉结构、材料 和操作运行性能,进行工程示范,投煤量不低于1500t/d,气化压力4.0~6.0MPa。(企业牵头申报)
2.1.5 煤炭化学链气化关键技术
开发煤炭化学链连续气化制备合成气及清洁燃气成套技术,研究载氧体大规模制备工艺、气化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耦合系统、合成气净化和系统技术。建立中试装置,投煤量100 t/d,实现中试连续运行,至少开展3个煤种的评价试验。
2.1.6 煤制清洁燃气废水处理及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开发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关键技术,提高煤制清洁燃气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可生化性、去除有机污染物,缓解多元酚、氰化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以较低的成本对煤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废水可生化性(BOD/COD)提高到0.5以上,处理出水 COD<50mg/L,氨氮<8mg/L。进行处理废水500m3/h以上规模的示范。(企业牵头申报)
2.1.7 煤制清洁燃气液化和吸附关键技术
研究煤制天然气液化和吸附特性,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煤制天然气液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100万立方米/日液化装置,每立方米电耗小于0.4千瓦时;研制煤制天然气吸附剂及吸附装备,建立2000立方米规模吸附装置,每立方米吸附剂吸附煤制天然气量大于165立方米。(企业牵头申报)
3.太阳能
3.1 新型太阳电池、组件和系统部件技术
下设5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3.1.1 光伏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核心设备研制
研究具有虚拟同步机特性的光伏逆变技术,光伏-储能高效智能充电控制技术。研制500kW级光伏-储能充电控制器和适用于微网系统的500kVA级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实现3台以上并联运行。研制的光伏微网能量管理和综合控制系统实现示范应用。
3.1.2 紧凑型、多功能智能户用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研发及示范
研究紧凑型、多功能智能户用光伏发电模块一体化集成技术,并网/独立双模式运行控制技术,建立100户以上智能户用光伏模块示范。
3.1.3 可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无线能源传输关键技术验证研究
研究低成本空间聚光阵列模块化设计集成与地面模拟技术,电能远距离高效无线传送与接收技术,建立10kW级空间太阳能电站地面验证系统,实现1km以上无线能量传输。
3.1.4 碲化镉太阳电池规模化生产成套关键技术及高性能电池研究
研究碲化镉薄膜连续高速沉积技术,研发碲化镉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关键技术,建立30MW/年规模碲化镉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示范,0.72㎡组件平均效率不低于13%。研发高效率的新型碲化镉电池,小面积电池效率达到17%以上。
3.1.5 钙钛矿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中的电荷输运机理及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开发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及器件,研究制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核心关键工艺,制备出效率超过15%、性能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
3.2 太阳电池检测与测试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3.2.1 抗PID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产业化与产品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晶体硅太阳电池抗PID电池制备技术、成套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光伏组件PID效应检测技术。抗PID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³20%(156mm´156mm准方形),建立年产≥30MW抗PID太阳电池及组件生产线。建立晶体硅光伏组件PID效应的研究测试平台。
3.2.2 光伏组件加速老化测试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研制
研究光伏组件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和光伏组件加速老化测试技术规范,研制加速老化测试技术及设备。建立符合国际规范温湿度可控的光伏组件测试加速老化检测平台,光谱涵盖范围200nm-1600 nm,照度≥3000W/m2。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
1. 空天技术
1.1 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源研制
针对国产卫星定标精度和稳定度难以满足定量应用和气候变化研究的迫切需求,突破星载超高精度可见光和红外辐射源研制以及月球定标关键技术,开展红外绝对辐射温度基准源系统、可见光自校准辐射基准源系统、太阳光谱辐射基准溯源系统研发,完成原理样机研制;研制可见光谱段月球定标系统,实现在轨卫星定标检验,系统投入业务应用。解决近期星载定标器设计研制关键技术,奠定远期空间辐射基准载荷核心技术基础。下设4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1.1 高精度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
突破高精度的红外辐射基准传递、高稳定性红外辐射源研制、微型相变固定点形成方法以及新的面源黑体结构形状和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精度空间绝对辐射温度基准源,结合国产卫星研制,实现实验室精度验证。高稳定性辐射源控温稳定度优于0.01K;绝对亮度定标辐射源样机温度不确定度小于0.15K。
1.1.2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自校准光谱辐射源研制
针对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空间辐射基准源的需求,突破宽谱段高辐射亮度相关光子光源设计、校准光路和辐射测量光路复用、高精度光辐射探测和符合测量、辐射基准源绝对不确定度验证等关键技术,研制基于相关光子的可见光~近红外宽谱段、高精度的辐射基准源原理样机,完成实验室精度验证。基准源的观测波段为450-1000nm;光谱分辨率5-15nm;绝对响应度不确定度优于0.3%。
1.1.3 可溯源至国际基本单位(SI)的高精度天基太阳光谱辐射基准研制
突破基于空间低温辐射计的高精度太阳光谱辐射基准建立关键技术,构建以太阳为光源、可溯源至国际基本单位(SI)的高精度天基太阳光谱辐射基准系统,突破低温辐射计向太阳光谱辐射基准传递技术,完成原型样机研制、仿真与地面验证实验。样机光谱范围:300nm~2500nm,太阳光谱辐射基准不确定度0.2%(<1600nm)和0.5%(>1600nm)。
1.1.4 可见光谱段月球定标技术
基于国内外月球观测数据与模型参数,结合月球波谱特征,建立月球表面太阳波段光谱辐照度基准模型。基于国产卫星对月球的观测数据,开展以月球为辐射基准的定标技术研究,开发高精度月球定标算法。开展基于月球观测的多载荷辐射基准交叉传递技术研究,集成太阳波段月球定标系统,定标误差小于3%。解决当前国产业务卫星可见光定标以及未来空间辐射测量基准载荷的校验问题,系统投入业务使用。
1.2 基于分布式可重构微型航天器的空间多时空尺度探测技术
针对空间范围大尺度立体覆盖、空间现象多时空尺度、多目标、多分辨率遥感等任务需求,开展微型航天器分布式组网探测科学目标论证,突破基于分布式可重构固态航天器的智能探测与处理技术,为开展空间多时空尺度探测提供技术支撑。下设2个研究方向。
1.2.1 分布式多时空尺度探测与处理总体技术
开展地球空间环境要素探测的深化论证,突破多时空尺度分布式组网探测飞行构型优化设计、构型分离部署与自主保持控制、多点立体探测专用部件微型化集成设计及其科学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分布式组网多时空尺度探测任务总体技术方案。组网数量不少于5颗,间距范围:小尺度10-50km、中尺度400-3000km。执行期限1.5年。
1.2.2 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器探测的关键技术
开展分布式可重构空间探测关键技术研究,验证异构航天器空间遥感探测系统的分布式测量与控制方法、通信、组网与数据共享机制;验证智能载荷与敏捷机动相结合的多空间与时间分辨率的探测技术,构建基于分布式可重构探测方式的地面仿真系统,完成不少于3颗分布式异构固态航天器样机研制,开展搭载组网试验。执行期限3年。
1.3 主被动一体化迅捷多维成像技术
攻克空间维、光谱维信息一体化获取、实时多维立体成像的难题,占领国际遥感技术战略制高点,开展高精度激光雷达和高光谱共光路一体化成像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同平台多传感器成像无法实时获得空间、光谱多维融合信息的技术瓶颈,研制集激光、高光谱于一体的主被动共光路一体化迅捷多维成像原理样机系统,实现空间维、光谱维信息一体化获取与实时多维立体成像,并开展机载应用示范验证。下设1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1.3.1 主被动一体化迅捷多维成像技术
研究线阵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成像共光路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共光路远场一致性匹配约束下的激光多元线列探测与高光谱多级光谱分光成像、无控制点多维影像实时生成关键技术,研制原理样机并开展机载应用验证,实现高光谱(400-950nm)、激光共光路成像,最大作用距离2km,总视场≥10°,单束激光发散角≤0.5mrad,线阵激光点间距≤1mrad,测距精度优于0.15m,高光谱空间分辨率优于0.4m@2km,光谱分辨率≤5nm,一致性匹配精度优于0.2个激光光斑,具备多维影像实时生成的能力。
2. 导航与位置服务
2.1 低成本高精度GNSS/INS深耦合系统与应用示范
针对城市路面导航和测绘应用中GNSS信号断续、衰落等问题,面向大众车辆车道级导航、专用测绘车高精度导航等应用需求,突破低成本惯性器件、惯性辅助GNSS信号高灵敏度接收、惯性信息与GNSS导航信息高精度融合等关键技术,研制分别满足大众车辆亚米级连续导航和测绘车辆厘米级导航需求的两类GNSS/INS导航系统,开展应用示范,推动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化发展。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1.1 高精度低成本GNSS/INS深耦合测绘车定位系统与应用示范
突破低成本高精度惯性器件误差建模与补偿、低成本高精度惯性模块与GNSS深耦合、深耦合系统半物理仿真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制低成本高精度GNSS/INS深耦合定位系统样机产品。车载动态条件下GNSS载波相位跟踪灵敏度优于30dB/Hz,连续定位精度优于0.05m,航向/姿态精度优于0.05°/0.005°。在典型城市应用场景下,开展测绘车厘米级导航应用示范。(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2.1.2 低成本GNSS/INS深耦合大众车载导航终端与应用示范
突破微小型低成本惯性模块高精度误差建模、标定和补偿,以及低成本INS与GNSS深耦合、统一场景约束下的深耦合系统半物理仿真测试等关键技术;研制低成本GNSS/INS深耦合导航终端样机产品。车载动态条件下伪距跟踪灵敏度优于18dB/Hz,连续定位精度优于1m,航向/姿态精度优于1°/0.05°。在典型城市应用场景下,开展大众车辆车道级导航应用示范。(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2.2 高性能GIS关键技术与软件系统
海量位置及其关联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计算是位置服务深化发展和知识化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位置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大数据量、复杂数据类型的地学数据综合处理分析难题,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分析与服务工具集软件,突破复杂计算架构下地学大数据组织管理、空间分析与处理、大规模地图渲染与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制第四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构建典型示范应用系统,为位置服务产业技术的跨越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由企业实现本软件平台的市场化。下设1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2.1 高性能GIS关键技术与软件系统
设计高可扩展的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研究面向时空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管理、基于分布式处理架构的并行地理计算、高并发时空大数据动态制图与可视化、时空大数据分析与知识挖掘等核心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地理信息系统核心软件系统及应用开发接口,构建面向复杂应用的行业部门或区域的业务化应用运行系统。
支持时空大数据的高性能访问,影像块读取速度≥300MB/秒,矢量数据读取速度≥100,000要素/秒,流式数据读取速度≥300MB/秒;并发用户数≥10,000时的制图服务可靠性≥99%;高性能GIS系统架构与地学并行计算规范1套,支持3种以上应用终端。由企业实现本软件平台的市场化。(企业参与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2)
2.3 面向公众的米级位置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面向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公众应用的巨大需求,通过我国亿万互联网用户群体多源位置信息融合,突破基于新一代通信网络的高精度室内导航引擎,基于位置的大数据搜索,基于用户生成内容(UGC)、面向人、车、物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实时时空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发位置信息分发推送技术支撑平台,构建人、事、地、物的公众位置服务体系,开展应用示范。下设3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3.1 基于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室内定位导航新技术
研究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体制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研制定位通信融合体制和技术标准;研究覆盖全国主要公共场所的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总体方案,研制高精度的室内导航定位引擎系统;室内定位精度水平优于2m、垂直优于1m。(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2.3.2 空间兴趣点(POI)数据搜索服务关键技术
研究面向生活服务的兴趣点(POI)数据数字化收录与高维索引技术,研究POI数据检索多属性综合排序算法,研制面向公众位置服务的POI多属性检索系统;检索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覆盖POI数量不少于1亿个;单次检索服务端响应速度优于50ms。(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2.3.3 位置服务应用开放支撑平台研制与示范应用
研究可覆盖全国范围的位置服务集成系统方案,研究满足海量位置服务需求的开发运行环境技术,研制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开放支撑平台,形成数据接入集成标准,开展对商场、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应用示范。平台每日请求响应次数不少于100亿次;基于此平台的应用服务(APP)数量不少于3万个。(企业牵头申报,自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2.4 北斗通用航空管理服务支持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面向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北斗全空域定位/通信一体化等系统特点,突破北斗系统扩容收发技术(RDSS)、星基增强(SBAS)技术、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CNS)集成技术,解决通航复杂地形低高度飞行带来的地形遮挡、通信监视盲区、北斗用于通信监视容量受限等问题,实现针对通航飞行全时域、全空域、全地域的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和监视能力。瞄准国际民航组织(ICAO)相关标准、适航取证等,建立北斗通用航空服务的技术验证系统,进行应用示范验证,形成北斗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服务系统技术标准建议和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北斗系统信号进入国内外民航服务市场。下设2个研究方向,执行期限3年。
2.4.1 北斗通航服务管理支撑系统总体及试验验证技术
研究低空飞行服务对北斗RDSS、SBAS的需求,研究北斗通用航空运行管理服务的总体方案和工作模式,突破通航全时域、全空域、全地域的大容量通信、导航、监视和服务等关键技术。针对低空飞行器服务能力大于10万架,单架飞行器依托北斗RDSS实现位置报告和数据通信,建立北斗通航运行管理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试验验证平台,开展北斗通航服务技术试验和示范验证,形成北斗通航服务支撑系统体系架构及技术标准建议。
2.4.2 基于北斗RDSS业务通用航空服务支持技术
研究通航北斗RDSS上行链路扩容、入站信号体制、低信噪比入站信号快捕技术,突破通航机载用户大容量数据接收和可靠实时处理技术,研制通航北斗单星信号收发系统,实现入站容量500万次/小时,开展运营服务示范。研制基于北斗的具备卫星导航(包括SBAS能力)、数据通信、自动相关监视功能的集成化机载终端设备以及配套地面支持设备,入站信号速率1-4kbps可调,形成相关技术标准建议,并推动其进入ICAO及相关国际航空工业标准化组织(如:RTCA、EUROCAE等)的标准体系,开展机载设备适航取证工作。
申报要求
一、推荐主体
1.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科技主管机构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3.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地球观测与导航5个技术领域限上述1、2、3三类主体中相关单位推荐;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限上述1、2两类主体中相关单位推荐。
各推荐主体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限推荐与其有行政隶属或者人事管理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限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部门限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
二、申报资质要求
1. 申报单位应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1年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主体申报一次。
2. 申报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应符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有关规定。项目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课题);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请项目和在研项目总数不超过两个。科技部将组织对项目申报者资格进行审查,如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取消申报项目。
3.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三、组织项目有关要求
1. 申报单位按指南三级标题(如1.1.1 E级超级计算机新型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路线研究)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提炼需要解决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突出研究重点。
2. 申报单位围绕研究目标组织研究队伍,鼓励跨单位、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鼓励产学研用结合,鼓励开展高水平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
3. 申报材料应如实反映申报单位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参加人员等基本情况,以及申报项目与有关国家科技计划在研项目(课题)的关联。
4. 本次项目申报不预先设定预算控制额度,申报单位应根据项目研究实际需求,结合现有支撑条件和自身情况,实事求是提出项目经费需求。申报单位提出的项目经费需求将作为立项评审的重要参考因素,以及立项后核定项目经费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
5.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申报书的同时,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并说明理由。每个项目申请回避专家人数不超过3人。对于理由不充分或逾期提出申请的,不予考虑。
6.项目申报者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如有违规,科技部将记录在册,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四、申报程序
1. 网上申报
申报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备案后,登陆863计划申报系统,根据指南要求和申报内容,按要求填写863计划项目申报书。网上申报成功后,将网上生成的申报书(电子版)打印一式2份(A4纸,均为正本),加盖公章,并装订成册。
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邮箱:[email protected]。
2. 纸质申报材料报送
请各推荐主体于4月23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以下材料寄送科技部信息中心,请不要现场报送。
(1)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
(2)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及光盘(Excel格式)
(3)网上生成并打印的项目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科技部信息中心,邮编:100038,联系人:王卓昊010-88654075 宋学鹏 010-88654076
3. 形式审查
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做受理:
(1)不符合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
(2)不符合申报资质要求;
(3)申报书编写不符合规定格式;
(4)申报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书不退回,由科技部相关受理单位统一处置。
五、相关联系电话
1.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计划与监督处
联系人:马晓辉、蓝弘、雷瑾亮、耿建东
电 话:010-68351583、68339041、68342550、68339021
2.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政策与协调处
联系人:邱宏伟
电 话:010-88225163、8822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