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竞赛的常见思路和方案——目标检测

文章目录

  • 1. 数据:
  • 2 模型
  • 3. 训练
  • 4. 模型融合+后处理

1. 数据:

  1. 数据研究:是如何获得的,宽高比,类别平衡,采样环境
  2. 标注框和感受野的设置,rpn中anchor ratio,大目标和小目标
  3. 考虑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分布
  4. 数据集的划分
  • 直接比列
  • 分层抽样,考虑类别的分布
  • domain,根据数据集的分布,两个不同的年代
  • k折划分

2 模型

backbone,Neck(FPN),RoIHead,它级联三个不同IOU阈值(0.5,0.6,0.7)的头,但在2019广东工业智造创新大赛决赛上,某团队针对评测mAP要求的IOU阈值0.1、0.3和0.5,降低了级联的阈值至0.4、0.5和0.6,从而获得了提升,说明宽松评测下,级联头阈值可适当减低以获取更多的预测框,这种方式可能会提升性能。另外,在天池”重庆大赛-瓶装白酒疵品质检”里,好像也还有选手通过增加多一个head,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模型更好的拟合数据,但不一定在每个赛题数据上都起作用。

3. 训练

  1. 数据增强 (Albu很强大) 还可以分为在线和离线
    i. 空间
    ii. 噪声变换
    iii. 遮挡或者重叠------cutout, mixup
    iv. 过采样----类别不平衡------》copy-paste,泊松融合
    v. 图像模糊
    vi. 标签平滑,色调归一化,Albumentation

  2. 训练尺度,尽量越大越好,提高短边上线能够带来提升,测试尺度,使用TTA

  3. 学习率,soft-nms等超参数

  4. 混合精度训练

4. 模型融合+后处理

  1. 交叉验证后,不同迭代次数的,线性融合,不同初始化方式
  2. 直接合并,将A模型检测的a类的结果+B模型检测的b类的结果合并
  3. WBF:权重框融合Weighted Boxes Fusion,例如在visdrone2021比赛中,第一名使用分层nms,score大于0.1的用WBF,小于 0.1的用soft-nms, 见下方连接https://mp.ofweek.com/ai/a756714902267
  4. 多尺度bbox目标检测融合
    https://blog.csdn.net/qq_33031419/article/details/106782837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于回顾总结下比赛的一般性技巧,由于我的经验也不是很高,高度不太够,水平很垃圾,所以认识也不是很高,不过希望自己能够对比赛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记录之
参考
【1】https://jishuin.proginn.com/p/763bfbd5a357
【2】https://mp.ofweek.com/ai/a756714902267

你可能感兴趣的:(Challenge,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