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

以下为精彩视频内容整理:

城市大脑的起点,就是对数据的认知,数据是城市大脑的核心。苏州城市大脑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给城市大脑赋予了新内容和新含义。在苏州,我们按照系统性的思维,把城市大脑定位成苏州整个城市的信息化体系框架下,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整体推进城市大数据的“创新工程”。

 

一、数据驱动

城市大脑为什么会落地在苏州呢?

近年来,城市人口对于互联网、甚至互联网+的新型产业运用的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数据的作用在日趋显现,它正在推进苏州的信息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原有的业务驱动的模式下,加载了数据服务功能,形成了以业务和数据双轮驱动的一种信息化发展模式。在苏州,城市大脑是一项前瞻性的决策,把苏州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和当前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应用结合起来,让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决策。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1张图片

城市大脑是一项创新工程,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滚动设计——不断的实践,之后停下来不断的思考,周遭反复。我们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头脑风暴都贯穿着一条主线,是对城市新能源数据的开发、加工和利用。所以我们是小步快跑,快稳结合。

苏州是从两个维度来启动城市大脑的。首先,在领域这个维度,我们选择了交通治理来进行突破。为什么选择这个领域?是因为这个领域的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数据来源多,它能够为其他的领域发挥带动作用。实践也验证了交通领域的应用基于关联带动性,带动了更多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城市大脑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其次,在区域这个维度,我们选择了苏州地区发展最快的工业园区。政府相信思维新、基础好、发展快的园区能够为其他板块发挥示范效应。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2张图片

人工智能技术就像一把刀。那么,它的磨刀石是什么?就是大数据。我们首先建立起一个聚焦交通的大数据生态。我们从政府部门、企业、互联网等角度聚焦交通,得到数据并将数据汇总,之后建立一个更新维护机制。整个数据汇集的过程,是一种以数据思维来重塑数据和业务关系的过程。我们把原始数据从业务部门抽取,通过标签化处理,形成能够服务于各个政府功能的数据库。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3张图片

我们可以继续的通过数据的不同组合按照不同的思维方式实现多种功能。并且同样的一项数据可以服务于多个功能,这个时候,数据的多维度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目前,苏州建立了一个针对并服务于交通治理的立体数据生态系统。这个系统,让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对于大数据有了更加实际和客观的认识。

 

二、数据赋能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4张图片

那么,数据层次的大数据建立能够给城市带来什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观察这座城市,可以说,数据是我们观察城市的一双眼睛。通过最初建立交通的实施感知,让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客观的去观察这座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出行人群之间的关系。比如:数据分析得知,苏州的68%的出行人群,出行距离在10公里以内。这就是对于苏州规划的很高的评价。长期以来,苏州是以区为单位来规划服务功能的。当然,数据还会告诉我们,哪些方面还有发展的空间。比如:我们以工业园区为试点,数据分析出每个时段的公交出行人数和换乘情况;分析出主干道上,用不同的出行工具,出行效率的差别;分析出每个时段公交的分担率,让相关部门衡量公共交通是不是还有所提升。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5张图片

我们当时选择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线路,一条是快7,是跨区的;另外一条是1001,是社区巴士。我们从数据源开始,建立新的公交优化方案。同时,我们正在把它固化成模型,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新型的公交优化方案模型做成一个产品,推广到城市公交的新建和优化过程当中。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6张图片

城市大数据的建立,意味着磨刀石已经存在了,问题是可以磨什么样的刀?大家也知道,统计这些数据是为了实现两个目标:理解和预测。大数据的存在为未来的预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湖东地区,已经运用交通事故预测系统在构建一个更加主动的警务模式。预测系统每两小时来提供1%-2%的重点路段,它的预测准确率在早高峰可以达到34%。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相关部门可以更加科学的部署警力,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部署防范措施,来更好的压降事故。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7张图片

同时,城市的数据也让苏州原有的企业建筑火灾模型得到了优化和迭代,将日常防范的精准度提升8倍。同时,我们将城市大脑平台利用到了安检领域,使得预测、预警、预防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8张图片

苏州中心在2017年11月11日已经开通。道路车辆数据,人群活动数据,公交、轨交的数据,通过融合技术,为各个部门,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的教研和比对。因此,面对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车辆,苏州的各个部门都非常的从容。现在工业园区也正在固化工作模式,总结在数据驱动的背景下,我们要怎样来应对大型商贸区的开业,以及大型活动包括体育赛事这些新的工作机制。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9张图片

城市大脑数据更多的连接,也让我们对信号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提升空间。更多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也使整个城市的数据链,形成闭环。让更多的城市人群,更快的去享受城市大脑的成果,同时他们也成为数据的提供者。

我们还在不断的挖掘数据的价值。比如说,构建轨交可疑行为侦测模型来发现可疑人员;构建异常车辆侦测模型,来发现异常车辆。当前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在交通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快捷的发现交通异常,更加及时的去处置,提高了各项技能的水平和能力。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10张图片

包括以图搜图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相关部门利用城市的视频,在寻找可疑人员、走失人员、可疑车辆等工作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快捷的途径。苏州已经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民政工作当中。让很多走失的、神志不清的、甚至是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帮助下,能够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让他们回到失散多年的亲属身边,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和它带来的温暖。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11张图片

当前城市大脑的数据正在驱动着苏州各个部门,包括高科技公司,都在不断创新。很多项目已经落地运行了,还有一些在实施,更多的正在规划之中,正在有序的推进。

在整个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城市大脑使政府的各项工作能够更加主动、精准、有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让我们对城市大脑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数据生态

数据越来越成为整个城市大脑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一个纽带,也引领着整个城市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大家可以看到,从开始的时候,是公安局,交通局等五个部门参与,现在项目组吸引了包括民政局、国土局等越来越多的部门参与。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12张图片

城市的大数据,也不断的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加入,更多企业也在尽力催化产业动能,正在催生大数据产业一种新型生态的构成。

苏州城市数大脑实践之一: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早高峰预测准确率达到34%_第13张图片

基于城市大脑已经成为一种平台,让参与者既是数据的提供者,也是数据的受益者。当各个部门在工作中关注到某一个问题的时候,通过运用全面的、客观的数据,使得我们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共识。可以想象得到,政府的行动可以变得更加协同的进行。

参与建设过程中,更多参与方意识到:数据带来的价值是通过分享来实现的。通过城市大脑,各部门既协同配合提升效果,也让企业更有活力,形成共创共赢的氛围,还让市民享受到了城市大脑的成果,成为城市大脑的主动参与者。这也正是城市大脑所追求的的目标——要建立一个城市治理数据运营体系。

当前,城市大脑已经从交通治理领域不断向外多占。苏州将建立一个对公共安全的更广泛的预测预警预防机制,用于提升城市安全保证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多部门协同,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更大范围内利用数据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来保证整个城市的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苏州城市大脑项目才刚刚开始,期待大家能够在更多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本文由云栖社区志愿者小组王晓慧整理,毛鹤审校。编辑:郭雪梅。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