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看书看不进去?

我想,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情况,一看书就想睡觉,一看教学视频,就喜欢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有的人还特地一大早图书馆,电脑一放,书一摆,手机一掏,或者手一趴,一天过去了,满满的充实感。兄弟,快醒醒吧,让你复述一遍你看了啥,你能吗?


其实啊,你看不进去也不能完全怪你,这不全是懒惰的祸,应试教育要承担大部分责任。我们过去所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都是被动接受的教育,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只是让我们服从安排,这也导致了我们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想,不少大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还在那傻不拉唧地等老师给你布置作业、划范围、划重点,要是老师不这么做,就觉得这个老师怎么就不按套路来呢,然后心里觉得很慌,很没踏实感。兄弟,如果你在入学超过一年还这么想的话,那有点危险了!死记硬背是我们小学就应该掌握的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自主学习是基本能力。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丁半点!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解决呢?


首先,我们需要对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在学习之前,你需要知道你学习的目的是啥,以结果为导向去进行学习。因为有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想想你的学生时代,你敢说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吗?反正我当时是不知道的,只是觉得,学习是我当下必须要做的事,但是不知道学习能用来干嘛,也不认为学习的内容能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很麻木,学了就忘。

 (2)对于任何学习内容,我们都应该持有空怀态度,避免第一反应使用经验主义来进行价值判断。我们成长至今,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遇到事情的时候难免喜欢通过自己固有的认知来判断眼前的事情,这样一来,一旦出现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事物,我们就会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没用的事物”,从而自动拒之门外。

(3)我们应该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我们中小学时代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我们全盘接受老师教授的内容,没有自主性,因此对学习的兴趣度不高。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学习的参与感,比如,自行安排学习进度与学习板块,进度条的激励性与我们自行挑选的学习板块的有趣/实用性,能极大程度地激发我们学习的动力。

 (4)要把所学的内容付诸于实践。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充实自己。因此,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自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习只是手段,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内容落实到实际。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学习的目标/目的

目标和目的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需要具体和量化,而后者是一种方向。

你学习的目的是啥?是为了解决当下问题,还是提升能力?还是出于生活/工作的需求?对于这些目的/目标,我们可以首先通过项目学习法进行问题拆解,即把大问题给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而这些一个个细分的小问题,要符合SMART原则,即:

(1)Specific,目标要明确而不能模糊;

(2)Measureable,目标是可以量化与评价的;

(3)Attainable,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4)Relevant,目标不是独立于你的工作与生活需求的;

(5)Time Bound,要有明确的截止时间。


明确了学习目标/目的后,我们就可以去获取学习内容了。

我们可以首先通过优质的公众号,获取学习内容,简单地入个门。然后参加一些公开课或者培训班,如MOOC。接着看一下公众号和一些大V推荐的书目,再去接触专家,请教专家更优质的学习渠道和资源、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扪心自问几个问题:我为啥要读这本书/上这门课/看这篇推送?我想从中获取什么信息?看完后能解决我什么问题。为啥要这么“多余”地自问呢?因为大多数人看知乎、推送的时候,都是漫无目的的,看到好的内容时会点赞收藏,回看的人很少,这样一来,收藏夹就成为你的催眠自己的一个用处,看似满满的,很有充实感,但其实里面的东西都不是你的。 然后看一下目录、标题、大纲、序言,只/重点细读所需的信息,其他省略/略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读着读着忘了上边讲啥了,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没有目的地阅读,二是缺乏思辨能力。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时刻地提醒自己,现在看的内容还是上边的内容吗?如果还是怕自己忘记,建议做个简单的笔记,每段写个关键词,这样,你看到最后,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进行复盘,如果在进行最后的复盘的时候,发现关键词串不起来,那就是这个关键词总结得不对,你没看懂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啥。就酱。


希望我这篇文章能解决各位的问题!祝好!

                                                                                                     2018-5-26 星期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看书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