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毕业年级学子——干饭人,干饭魂

我们很多中国人关注干饭。

从梦想到现实,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我们跨越了遥远的旅途,终于从月球上取来的月壤,那美丽动人,令人遐思的画面暂停一下,请问,月壤能种菜吗?

蛟龙号潜入深海,深海的热液生态系统,冷泉生态系统,多么让人惊奇!热液温度高啊,眼尖的朋友们马上发现这里好像有虾还有螃蟹,急急忙忙就问,这以后弄上来的螃蟹,这还能煮熟了吗?

我们见面的时候问,hello,你吃了吗?

黄金社交语是“吃好喝好啊!”

文言文难阅读,难理解,不存在的,不要说明清小说,先秦的《周易》都能读——“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这有什么难的。吃了些小腊肉,有点食物中毒,很不舒服,但还好还好。吃了就好。

干饭之情,千载之下,心同此情,情同此理。

但是同学们,干饭人也是有灵魂的。干饭有干饭的精神。

闻一多探寻《周易》“不家食,吉”——不在家里吃饭,吉利——的意思,说“不家食”是“食于田野”,就像诗经里所说的“馌彼南亩”。“食于田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田里吃饭,在劳动工作的间隙吃饭。这是勤奋的精神。吃饭重要,比吃饭更重要的是耕作。这和圣经里的“汗流满面,然后得食”有那么一点呼应的味道。大家要讲一个“自求口实”——主动、勤奋!

孔《疏》解释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意思是贤德的人,不让他在自家吃饭,供养他,尊崇他,如此就是吉利了。这也是干饭人的精神。我们中国人是不崇拜自己的,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们也不尚众,不会随波逐流,跟随大众;我们是尚贤的,跟随真理,跟随正理。所以如果此时老师、同学和你分享了一些道理,要尊重、思考、选择、运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马上!

我们中国还有词语叫做“革故鼎新”,“另起炉灶”,也是和吃有一定的关系。鼎是礼器,也是食器。炉灶也是用来做饭的。“革故鼎新”就是用更好的代替不够好的,敢于变革,善于变革。这个词语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是很残忍的,我们能做到这个境界,也是很有魄力和决断的。旧的鼎被打翻了,煮熟的鸭子飞了,送到嘴边的肉吃不了了,真是太可气,太惋惜,太难以割舍了。但我们还是果断地割舍,变革突破,这难道不是很了不起吗?饭到嘴边,果断放下,另辟蹊径,精益求精。饭都能够割舍,对我们而言,自己身上的一点陋习,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在这个关键时候,有什么不可割舍的?那可是饭啊。“另起炉灶”,培养自己的新见解,养成自己的新习惯,开创自己的新成就,自我突破,追求卓越,不香吗?干更好的饭,做更好的自己!

除了前面三点,干饭人还有一个可贵的精神,就是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甜的要吃,苦的也要吃。一年十二个月,所吃的食物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要能经得了,受得住。福能享,苦能吃。吃饭长个头,酸甜苦辣都吃才能长精神,人长了精神,有肌肉,有力量,有筋骨,有坚韧,那才是成人呢。成人不是年岁成人,不是身体成人,而是精神成人。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人一身勤快、汗流满面,心里安;心有方向、追求正理,站得稳;大义割舍、勇猛精进,拿得起;胸襟开阔、刚毅坚卓,玩得透。

亲爱的毕业年级学子们,大考在即,今天,你吃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毕业年级学子——干饭人,干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