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魏璎珞”--令妃如此受宠,为何生前没有被立为皇后?

        从《还珠格格》到《延禧攻略》,再到《如懿传》,清宫剧是层出不穷,在这之中,后宫的女人们与皇帝不少也就成了人们在网络的街头巷尾热议与关心的话题。而令妃,这位乾隆生前的宠妃,由于《延禧攻略》的热播而一度走红。很多人对于令妃生前颇为受宠,却没有被立为皇后这一问题略感疑惑。笔者不揣浅陋,现撰文如下,来谈谈我的看法。

乾隆帝与令妃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先说说对于这一问题的一般性意见。

        首先,祖宗之法。皇后之尊位,非一般出身之人可居,而令妃出身卑微,内务府包衣出身,前面的富察氏和那拉氏皆属于“满洲八大姓”,出身可谓显赫。乾隆是好面子的,因此,立一个出身低微的女人做皇后可能性本身就不大。比如说,我们从乾隆没有废除那拉氏的后位可以看出,乾隆并不想像他的曾祖顺治那样,因为废后而闹得满宫风雨。因此,同样可以推出,他不想因为立了一位出身卑微的女人为后而遭到时人和传统伦理思想,以及后人的诟病,未来的“十全老人”可不能有一丝伦理道德上的污点。再者,令妃是汉女出身,而孝庄太后曾明确禁止汉女入宫,虽然后来清朝历代皇帝皆没有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但是公然立一位汉女为后这种康熙雍正两朝都未有的事,乾隆自然更是不可能愿意去做。综合来看,这两点可以归纳为祖宗之法的思想道德束缚。

        其次,出于对天意的恐惧感。我们知道,乾隆曾一度将富察皇后生的两位嫡子永琏和永琮当做皇位接班人,其一直希望打破清前期没有嫡子继位的传统,而向汉人政权传统中的立嫡立长制靠近。然而,两位皇子却相继夭折,这不仅让乾隆痛心不已,更是让他心爱的皇后富察氏后来香消玉殒。这让乾隆一度怀疑自己欲打破祖宗这一不成文传统的企图或者说私心是不是遭到了祖宗英灵乃至天意的谴责,从而导致他接二连三的痛失心爱的人。因此,当他开始逐渐认同自己的十五子,也就是由令妃所生的后来的嘉庆帝永琰,他如果把令妃立为皇后,也就意味着如果自己未来真的选了永琰当皇帝,虽然实现了立嫡子当接班人的夙愿,却又有可能像前两次一样再次遭到天谴而发生其他意外,因此,从这点考虑,令妃也不该立后。

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图片来自微博)

        再者,我们看康熙晚年因九子夺嫡而导致种种混乱,因此,殷鉴不远,雍正从古史中学习了古波斯人的秘立储君制,而避免了这一类争斗的继续。而乾隆帝对于乃父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有点不屑,但是依然遵循父制,即使如此,乾隆朝亦非没有发生诸子争储的苗头。比如孝哲悯皇贵妃的儿子永璜(皇长子)在乾隆两位嫡子去世后就一度对皇位跃跃欲试,最终因在富察皇后葬礼上表现的不够悲哀庄重而被乾隆帝给直接指出“此人断不可承续大统!”不久之后便抑郁而终。因此,假设乾隆立了令妃为皇后,那么从乾隆以往的立储经历以及平时的喜好来看,诸子中令妃之子永琰继位的可能最大,从而可能会招致来自各处针对令妃母子的明枪暗箭,以及朝臣有依附皇十五子等拉帮结派的行为。这是乾隆所深恶痛绝的。所以,不立令妃为后,往大的方面说,是要维持宫廷权力格局的稳定性,往小了说,是为了保证令妃母子的安全。

康熙帝(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从清制来看,新皇帝登基后,一般都会将生前未成为皇后的生母追封为前朝皇后。因此,乾隆毫不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自己钟意的接班人十五子永琰会不追封他的生母令妃一个皇后之位分。这既让永琰体现了自己的孝顺,也不会让令妃在后世没有“皇后”这一尊号的殊荣。从生前身后来说,都是最好的安排。何况,令妃生前已经成为了“摄六宫事”的皇贵妃,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要知道,皇贵妃拥有的“摄六宫事”这一大权恰恰是在乾隆时期才开始被赋予的(从那拉氏始)。

佘诗曼饰演的那拉氏(图片来自微博)

        另外,笔者还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推测一番乾隆不立令妃为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知道,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在乾隆十三年去世,此时乾隆38岁,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在乾隆三十年因为“剪发事件”,“皇后”之号也是名存实亡,于次年去世,此时乾隆56岁。我们知道,乾隆帝平生对自己的父亲雍正帝并不怎么推崇,而是对自己的爷爷康熙帝崇拜非常,从小就立下誓言,将来自己登基为帝,如果能够活的够长,在位时间绝不会超出爷爷康熙的六十一年。所以我们看到了后来,乾隆在六十年后主动禅让了皇位。在不少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乾隆帝模仿康熙的痕迹以及对他的敬意,所以我们不妨结合康熙生前的立后情况来分析推测一下乾隆没有立令妃为后的心态。

康熙生前一共立了三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至于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孝恭仁皇后则是后来追封的。乾隆在那拉氏死后,已经立过了两位皇后,如果再立一位皇后的话,那就意味着和圣祖爷爷生前一样,都立了三位皇后,因此笔者以为,乾隆很可能为了避讳,或者说尊重,自己各方面规制规模都不能超过康熙,就像在位年份,自己不能超过圣祖爷。立皇后属于礼法大事,非其他方面事情可比,因此,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尽管康熙六下江南,乾隆也六下江南,乾隆在这方面并没有显示出避讳或者说退让,笔者以为是因为这种“南巡”说不上是有关国本的仪礼上的事情,何况乾隆就是为了效仿而六次下江南。再者,我们看,康熙最后一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册立的,这时候康熙是36岁。也就是说,康熙帝在四十岁前就已经册立了三位皇后,而这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在皇后位仅一天,第二天就去世了。在这之后,也就是康熙自三十六岁以后,就再也没有立过皇后。而如前所述,乾隆在辉发那拉氏死时已经五十六岁了,这在古代已经算是老年了。按某些计算,清代前中期男性平均寿命大约在45岁上下,即使拿盛唐人的平均年龄标准57岁(一种说法)来看,乾隆此时也是很大了(不站在今人的上帝视角--即知道乾隆活了89岁--去看56岁这个岁数)。一方面,此时若是再立后,既超越了圣祖爷爷的先例,(虽然乾隆立那拉氏时已经38岁,超过了康熙的36岁,但那时主要有崇庆太后在里面起作用),另一方面,已经56岁的乾隆帝或许也没有心思去立皇后了,因为已经一把年龄了,此时再立皇后岂不是显得尴尬,让人笑话?何况康熙后期不也是后位空缺嘛,乾隆出于模仿心态来考虑也是存在可能的。我们再举个例子。乾隆四十三年,在东巡路上,乾隆遇见了一位上书的锦县生员,此人名为金从善,他拦了乾隆的御驾,冒死给乾隆他老人家上了几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请求皇帝立中宫皇后。乾隆大怒,对立皇后这一条尤其指出,自己这一把年纪了,再立皇后岂非搞笑?!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推测乾隆从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去世到四十年令妃去世,乾隆之所以没给令妃封后,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圣祖爷爷康熙的影响,或者说是出于对于自己年龄的考虑。总之,这两点原因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然而由于史料并未明确记载乾隆为何不立令妃为后的原因,以及乾隆彼时的心理活动我们也不得而知,所以我们也仅仅是根据历史情况去进行推测,或者说是像某些学者所说的“合理的推测”,至于这种想象推理成分的“合理推测”究竟有几分靠近历史真相,则不得而知。笔者这一观点也是仅供参考。

令妃遗体(图片由笔者拍自徐广源《清皇陵地宫亲探记》)

        综上所述,乾隆不立宠爱的令妃为后是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的,这其中可能既包含着政治原因,也有私人意识。总之,乾隆四十年,令妃先乾隆离开了,不久被葬入裕陵,可以常伴王驾左右。身前死后,也可谓荣耀至极。而历史的潮流虽然冲刷了过往,却依然留下了底色,让我们借此依然能够一瞥历史的面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的“魏璎珞”--令妃如此受宠,为何生前没有被立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