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不应含苞待放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她的女儿来家里做客,女儿聊到老师让她们上网摘抄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400字左右,她才四年级。

当时我既觉得震惊,又感到欣慰:一个9岁的孩子就被教予生命之贵,诚然必要。但是400字真的能道尽“生命”这样一个富有内涵的的词语的意义吗?太难了。

这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一种正确的观念灌输的手法——

生命之花,不应在阴暗湿冷的角落里咽泪含苞,而是以清高的姿容迎接暖阳普照的每一春。

图片发自App

      一张照片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个孩子无助地瘫坐在炮火的残骸中,四周硝烟弥漫,脚下废墟万里。

        在这张图引起人们悲悯的同时,心细的人还想到了一些事:拍下这张图片的战地记者到底是抱着什么的心态,才能忍心让这个孩子孑然立于摄像机前,随时面临着被流弹或弹片击中的危险……

图片发自App

      这张图片火了,这个记者当然也火了。

      说什么他只顾新闻热点而漠视生命、什么为己之利置人命于刀俎……  在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击中,记者终于无法忍受无情的舆论刀锋,选择自尽。

        但其实后来也证明那位战地记者在拍摄完后是有进行对孩子的转移和保护工作的,只不过有口莫辩、众口难调。

      也有人以此讽刺战地记者,说他们简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是吗?  非也!

      在笔者看来:正是他们的不顾一切,完成了完成了这世上最困难的任务:

      冒着自己生命的危险,去记录他人的生命,并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深刻地铭记生命之于一个人的意义。

        于己如此,与人亦然。

图片发自App

        值得庆幸的是,当代人们的生命意识可以说在逐渐增强。

        “红灯停,绿灯行”终于不再停留于小学生的口号,而是从老人到小孩都在无条件地服从这条最温柔的交通规则;

        斑马线终于不再是摆设,这条花纹似的线路架起了人们的生命之桥,飞跃生命的鸿沟,天堑终成通途;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成为交通界的潜规则,这般成效是在执法力度加强的背后,人们自身内心的安全意识从内到外地扩散、蔓延的体现。

      国家何其有幸,百姓何其有幸。

      然而,在现在的年轻人的圈子中流传着一个词语——“朋克养生”。

图片发自App

      所谓“朋克养生”,就是人们在天天泡枸杞、人参调养身体、滋补心肺的同时,又时常熬夜、酗酒,做一些与健康生活大相径庭的事。

      这样一来,得不偿失;愈前行,愈沮丧。

      有这样的健康意识固然重要,但实际行动却于此背道而驰的话,长久下来,身体垮了,意志松懈了,也不再相信所谓养生之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如此。

      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图片发自App

      愿你我待生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委屈;多一份呵护,少一份糟蹋;多一点给予,少一点无谓的牺牲。

      生命这朵小花真的很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耐不住烈火焚烧。但它绽放之时,便一直这么迷人,胜过世间无数风骚。

      生命之花在呵护的土壤中不应含苞待放,而应在有限的年华绽放无限的光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之花,不应含苞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