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

图片发自App


这是我应一家高考杂志社之约撰写的一篇文章,希望能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和家长有所帮助。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遇到更好的自己,祝愿莘莘学子心想事成,前程似锦!  加油!!!

又是一年高考季。四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陪考,查分,填报志愿,录取……我曾经和许多家长一样,经历过迷惘、犹豫甚至焦虑,终于学会理智、镇定地陪伴孩子一起走过人生的重要里程。我的女儿四年前被北京大学录取,今年已经收到耶鲁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下半年将赴美国继续学业。在这里,我愿意把陪孩子走过高考时代的经验和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接纳自我,树立自信

其实经历高考,压力最大的还是孩子本人,我们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情感支持,送去温暖的慰藉,帮助孩子解压,接纳自我,树立自信,做孩子前进的催化剂。孩子高三那年,接连经历了北大校长推荐落选和自主招考失利的双重打击。要知道,清北每年通过保送、特长、自主招生的录取超过了一半,纯粹通过高考录取的不到二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想考上北大的难度有多大!

我们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她解压,重树信心。我给她看漫画“大水漫不过鸭子背”,不管外面波涛汹涌、水势漫涨,只要内心波澜不惊,百折不挠地奋力划行,一定会驶向理想的彼岸。还让她细细品味《游褒禅山记》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蕴含的哲理,鼓励她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尽力而为,就是最棒的!甚至我们都讲好,假如高考发挥不够好,无缘上北大,我们也不能气馁,要继续努力,争取研究生考入北大。营造宽松宁静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排除干扰,专心向学,才会“心宁智生”。

记得高考前夕,每个黄昏都带她在附近幽静的小巷里散步,听听鸟鸣,深度呼吸,闻闻花香,清空思想,才能镇定从容地走进考场,给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考后第二天,我们送孩子去学校领试题答案,女儿路上紧紧地攥着我的手,虽是暑夏,但她手脚冰凉,呼吸紧张,我轻轻地抚摸着她“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就好。”其实平时微火慢炖,厚积薄发已经决定了孩子的高度,那些所谓的“高考失利”或者“一鸣惊人”的概率都是非常少的。家长重要的是给孩子不断注入自信的力量和源泉。

在考后到出分这段时间,我们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给孩子准备丰盛的餐饭,适当放些轻音乐,讲讲生活中的趣闻,鼓励孩子好好享受假期美好时光,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努力上进的,其他一切都交给上天去安排吧。有亲情友情一路相随,穿花拂叶,孩子才会笃定前行。

二、教会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人生

高中阶段是孩子知识迅猛增长,思想逐步成熟的关键期。等出分半个月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估分情况,关注相关专业志愿信息,一起讨论人生走向,要教会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家长不能成为藤,紧紧箍着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纪伯伦的诗《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家长要深入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了解一些社会热点、世界格局、科学前沿、学校专业前景相关知识,才能和孩子更有效地交流,在尊重其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填报学校、专业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才能让孩子愿意聆听。家长还要教会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特长,自主选择学校及专业。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乐学,才才能学好。

我在高考报志愿时只给了孩子大的框架:兴趣爱好+适合自己的条件+适应社会的需求。在高考出分后,孩子的分数够上她梦寐以求的北大,但选不了经济管理类热门专业,同时也有其它名校热情地邀请她,并且答应专业可以随意选,诱惑力很大。我们和孩子悉心交流,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了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现在人们热衷于报考金融经济类等所谓热门专业,可能学成后普遍“钱”途大,因而录取分数也飙升。但她对金融经济类专业平时关注不多,兴趣不浓,而对探索各种奇异的生命现象从小就有浓厚兴趣,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国家如今也大力支持生物医学产业,我们认为基于兴趣而选择专业,孩子才会更努力上进,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这里,我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建议:

1.准确定位自己,科学填报志愿

根据孩子的实力(全省排名),参考近年的录取情况,关注和成绩相匹配的学校专业,查看学校招生章程,各专业录取规则、招生计划和官网专业介绍,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科学分析录取数据进行填报。虽然是平行志愿,但填报也要拉开梯度,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我们当时报考时根据排名情况应该有把握上第一志愿,但为了保险起见,也遵循这个原则填报了后面几个学校专业。

2.参加自主招生,遵循“跳起脚够一够”原则近年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后进行,这是很好的改革,不影响孩子们高考时的心境,更接近于公平起跑。建议考生可参加一两所学校的自主招生,争取上好学校的机会,但不宜贪多,疲于奔波,事倍功半。今年取消奥赛生高考加分了,抹去了奥赛的功利色彩,回归了竞赛的本质。但这并非奥赛无用,相反,许多名校自主招生简章明确要求考生有省级竞赛一等奖甚至全国决赛奖项,有许多优录政策。这样更有利于真正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也更有利于高校自主选拔真正的学科人才。

3.选学校和选专业要兼顾

以前的“985、211”学校,现在是双一流学校和学科。我的建议是能上双一流学校以选学校为主,退而求其次选一流学科,选报时最好填写服从调剂。现在不是“一考定终生”的时代了,许多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即大一不分专业上基础学科,大二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大多学校在大一和大二学年末都有转专业的机会,因为很多学生对专业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入学后不断琢磨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都是很好的政策,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必须保证自己之前的成绩要好,转专业才更有竞争力。杨振宁当年就是做实验不太合适,最后选择了研究理论物理,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北大就有学生由学医转入了生物,由理科转入经济类的,甚至还有理科转学文科的,都找到了自己更合适的位置。另外还有许多学校开设双学位,辅修课等,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时要注意区分名称相似专业的差别,要上官网查核心课程是否适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如生物和生物工程,一个属于理科,一个属于工科;经济和金融,一个是宏观的理论研究,一个是具体应用学科。

选学校不要一味地只选择京沪等大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京沪学校录取分数都可能很高。其他城市也有一些国家重点院校,优势专业,同样的分数,我们可以避免激烈竞争,进入性价比更好的学校。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还可以考虑一些中外合作学校。较低的分数上较好的学校,比如上交—密歇根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央财大、西安交大等也有合作办学项目,既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语言能力,又能得到两个学校的学位,为出国留学深造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4.学好数学、物理有优势

现在社会更欢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比如北大元培学院开设的理科实验班要强化学习数理物理计算机等课程,文科实验班要上史哲和经济类课程,高年级再具体选择专业方向,这些学生要比选择单一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升学上更有竞争优势。比如一些传统的生物问题已经研究到生物的内部机制,这就需要以数理为支撑,如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等等。

个人认为,如果还没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数理学的还不错,对计算机又不排斥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也是很好的选择。现在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都是炙手可热的方向。

三、助一臂之力,支持孩子实现人生理想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不是完整的人生。高三的历练,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是心灵的成长,面对人生路上的山岭丘壑,他们学会了勇敢跋涉,从容镇定,把暂时的挫折变成远行的力量。

在这里,要告诫孩子们,上了大学千万不能松懈,因为这只是人生的又一个起点。进入理想院校的同学可以借助高平台成长得更快,略有遗憾的同学可以通过不懈努力考研深造,完成人生的再一次起飞。注意,无论升学还是工作,都一定要保持好的绩点,这是竞争的重要元素。家长一定要支持、鼓励他们。

我女儿在学霸林立的北大面临更大的挑战,各地市的状元榜眼、奥赛金银奖,比比皆是,但过往经历使她能从容应对,扬长避短,勤学好问,连年获校奖学金。大二也有机会转热门专业,但多次询问后得到她明确回答:我喜欢自己的专业,喜欢搞科研!上课之余,她还早早地加入了实验室,和博士学长们一起做研究,虽然忙碌辛苦,有时实验不能中断错过饭点,有时实验完毕已经夜深,有时接连几次实验失败,但她心中有热爱的事业,毫不气馁,虚心向学。我也经常在电话微信中鼓励她勇敢尝试,科研能力得到长足进展,获得校三好学生和优秀科研奖。

更有幸的是在大三有机会被推荐到美国进行一学期的交换学习,无论精神还是经济上我们都给予全力支持。她独立生活能力、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接触到国外先进的科研设备、实验手段,结识了热心博学的教授,接触了世界上最领先的冷冻电镜实验,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她的努力勤奋受到教授的认可赏识,得到了申请研究生的宝贵推荐信。女儿也正因为强大的生物科研背景得到了耶鲁大学的垂青,获得全额奖学金博士录取。

回想陪孩子一起度过紧张辛苦又充实丰盈的求学生活,感慨万千。漫漫人生路,谁都不会一帆风顺,曾经的磨难,将成为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送给正在奋斗路上的孩子们《肖申克的救赎》里一句经典“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 are just too bright”。穿越坎坷,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就是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高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