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哈佛——哈尔滨佛学院

启蒙

儿子几乎咿呀学语的时候就是漫画迷,甚至连话还不能说全的时候,就可以把西游记每集的名字背诵下来。从漫画、动画、到漫威到好莱坞,英雄形象就没离开过他的脑海。以至于,游学,去哈佛,也是对自己儿时向往的一次膜拜洗礼。

作为失去母校标记的曾经大学人,一直不愿意把自己放进哈工大的校友圈子,毕竟哈建工三个字像砖木一样混合在心;而对哈工大敬爱有加!是源自自己的人生启蒙,那份旗帜来自工大的一位老先生,一个善良学渊的老教授。

孩子很小知道哈佛!而提及HIT却不知其名。陪伴孩子的岁月,一直没有放弃培养他对哈工大的兴趣。有时候会调侃,哈工大就在哈佛旁边,哈佛,不过就是哈尔滨佛学院。

儿子小时候很单纯,就这么记着。直到有一天放学回来对我说,“爸爸,哈佛旁边是MIT,不是哈工大”。那是几年级,记不住了;后来,就不在听我胡侃啦。可能从那天,他慢慢长大了。

哈佛大学

真正来到哈佛校园,才知道,哈佛真是源自宗教教育,原来真是由神学起源并逐步发展成知名学府的。没想到当时我一语成谶。神往、神秘,开启了对这所校园的密码解读。

第一站,是观摩创校人的雕像。

雕像,据说是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对他的膜拜,成了学子有访客的第一站,摸摸雕像的脚,成了必须的仪式。以至于,雕像的脚,已泛光发亮。在国内景区内的一幕,这里也会出现,好像摸一下才代表游客的打卡成功。而虔诚地摸一次,就能够启迪开智,也成了不成文的旅游礼仪,东西方文化不同表达但共同聚焦在一个行为、文化融合再一次走到一个轨迹上。

本来手机导航中哈佛的广场的几何架构是挺有初始印象的,但在实地,都退润在有树的绿地之中。高耸的树荫间透出缕缕光柱,把视角从平视引向举目,这种围合的感觉,一下子令你不在介意,广场之小。反而增加了对本已驰名海外的赞叹,高,总以高耸入天为终止。这与我们文化里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是异曲同工吗。

哈佛真的不大,但建筑就是这样有魅力,把空间一点一点争取出来,令你忽视他的小,记住他的高。当视线拉回至眼前时,礼堂、教室等建筑的横砖线条、高耸入云的门柱,又以一种相对亘古的建筑意向告诉他的弥久历史。竖直的光,水平的线条,在哈佛这个小广场周边环视之后,对这所学校的文脉传承,就以经天纬地、纵横捭阖落下了笔墨印痕。







游览小插曲,是,儿子前年参加竞赛时,就已施工的工地,历经三年,工地还在。好像等待你来开工,也在等你剪彩。陈老师和儿子还在说,老美真是没钱了。我也在笑,但笑容很快就收敛在哈佛给我的经纬线条中。我想起当年去西班牙看见的一幕,圣家大教堂,那个百年堆贮尚在雕琢的经典建筑。

我没再去探个究竟,到底是什么建筑工地。但我想,慢工出细活,耐得住冲动,不才会有好的工程作品吗?就如哈佛的知识储备,必然与时间黏合,时间演算理论,而后,才会有速度引领。慢,同样也是一种伟大,一种宗教虔诚。


麻省理工学院,遥不可及/触手可摸

连续两年的IC竞赛,儿子都有幸在麻省的教室进行比赛。还有一次赛后有幸受邀进入实验室,在一个老教授的带领下做了实验。或许从那时起,麻省就成了他口中最心仪膜拜的圣堂,即使那点缘分充其量算是偶遇。以至于,后来把申学文书中最刺激的RD,投给了麻省。




我挺喜欢孩子这种性格和追求,虽然有些理想遥不可及,但一定要敢于触手去摸,这是一种态度。这种执着,支撑着他在学业选择中不附庸、不从众,坚持选择因为缘分而喜欢的物理。

比起附近的哈佛,还是河对面的波士顿学院,麻省这所学校其实就是一座楼。走进去深邃,走出来水阔天空。才华不外溢也不藏掖,一切都在方寸间,源源不断的贡献这科技储备。美东大学的专业稳重、学术朴实在这几所大学里都淋漓尽致的体现着。



我们的访校路线,从正门走进,短驻大堂,然后一条深深的内廊。内廊两侧是各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窗不高,可以窥视里面的教学场景、可以浏览正在操作的实验活动。没有露窗的内廊,墙面上镌刻着杰出校友和有贡献的学者,是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不管是墙面上还是地砖上,不管是挂画里还是塑像中,对教育人的深情尊重,对学子的基因锚固,一脉相承。

学校很小,走到内廊尽头,可以参观的校区就结束了。起点是正堂,令你一下子擢升对她的认知;终点是滨水广场,视角从学堂渡过航道。身后是校园,眼前是远方,顺水借浪。校园营造的是求学场所,助推的学子的人生职场。













午餐选择在唐人街里的一家火锅自助,连续几天都自己做饭,味道都麻木了。许是久违了的大快朵颐。三口人吃的很开心。当然,这次访学最后的几所学校,真正才是一席饕餮盛宴。即使触不可及,但体验到了这种校园,也是续航了满满的求学能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10-哈佛——哈尔滨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