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

一、美的本质

世界是我的表象。 ——叔本华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解决美学问题的前提基础。然而这个基础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许多哲学家和美学家都试图从各自的哲学观点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由此产生了无数学派,众说纷云……

1.1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直到17、18世纪认识论阶段,出现了两大学派: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源自于纯粹的思考,这些知识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概念,如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等,其它复杂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这些基本的概念分析推导而得出。而经验主义认为人出生后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源自于感受和经验。

但是理性主义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这些知识都是先天而来的,那么这个先天的知识从哪来?上帝?到最后理性主义会走向虚无、唯心主义。

经验主义的领军人物休谟,也对经验主义的归纳法提出质疑:人们通过经验得知乌鸦是黑的,但是你见过所有的乌鸦吗?这个世界存不存在一只人类没有发现的白色乌鸦?单靠经验主义好像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人的认识有限,无法穷举世界所有的事物。那么经验主义得出的经验也无法被证实,经验主义貌似也不可靠。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陷入了死胡同,好像无论如何我们都认知不到事物的本质。

1.2 康德的三大批判

  • 这里批判的意思是分析、考察,并非否定。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越是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1.2.1 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

什么是知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比较认可的观点是:知识就是判断,对概念的连接。比如"花"是概念,"红色"是概念,"花是红的"是判断,即知识。

纯粹理性批判的大意是:自然本身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并非一张白纸,我们有着特定的认知形式,通过这个特定的认知形式,当然会得出共同普遍的答案。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论证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即知识如何可能)。他将之前的认识论分为两种:

  • 先天分析判断(理性主义):红花是红的 => 通过先天分析得出,必然发生的,且不产生新知识;

  • 后天综合判断(经验主义):红花是香的 => 通过经验得出,不是必然,但产生新的知识;

与之对比,先天综合判断可以这样理解:

  • 先天综合判断:7+5=12 => 通过经验得出,必然发生,且产生新知识。

传统的认识论讨论的是:自然是有规律的,主体/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规律(客体)。但康德不这样看,他认为:主体不能认识到客体,并不是主体认识自然规律,而是自然规律符合了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自然的本质我无法得知,我只能知道我能知道的。

其中的先天认知形式包括时间空间,人无法在离开时间和空间之后,想象任何事物。自然规律,或者说是事物的本质,他称之为物自体,并且人只能认知到物自体的表象,而不能认知物自体。
当人想认识到物自体时会出现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论证的内容有点多,这里就不放了,如果有兴趣可以了解下)。

并且康德将人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

  • 感性:视觉、味觉、听觉……所形成的感觉;
  • 知性:即认知能力(时间、空间及其引发的一系列)(概念形成的过程);
  • 理性:概念形成之后;

先天认知能力很重要,所有认知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由先天认知能力对外在事物进行摄取之后,形成的一种认知。并且人的认知永远带有有色眼镜。

1.2.2 伦理学(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认为人的道德源自于人自己,但是这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人是自由的。自由并不是说想干嘛就干嘛,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理性,拥有自我意志,能进行自我选择,而不是欲望的奴隶。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理论:人为自己立法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必然(即现实)与自由会有矛盾

人为自己立法,并非是由于外在要求,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准则,是无条件的,并且可普遍化,即别人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比如借钱不还,假定它是合理并且可以普遍化的,当我们所有人都奉行借钱不还的原则,那么也就不会有人借钱,借钱这件事就不在存在,借钱不还这件事也不会存在,所以借钱不还是不能普遍化的,是不道德的。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及必然与自由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处于社会环境,很多情况下会是必然的,并且会把人当成手段。康德认为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人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一个是处于现象界的人,一个是处于本体的人。处于现象界的认识是手段,也是必然;处于本体的人是目的,也是自由的。

康德讨论认知论和伦理学都是从人出发,他不相信外在世界有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在探讨道德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普遍化。接下来就会遇到一个质疑,凭什么认为人有可普遍化的能力,当一个原则制定出来了之后,凭什么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同样的东西,这个普遍化从哪里来?康德解释为信仰,信仰让准则可普遍化。

1.2.3 审美力(判断力批判)

康德认为,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有一条鸿沟,他要将这连个东西连起来:人有一种感觉,它还没有形成概念,但是又具有普遍性,这种感觉就是判断力,即审美力。

比如从远看看见一个貌似很好看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美,走进之后,发现这就是个形状怪异的石头,外表粗糙,毫无美感。

康德认为审美力有四个关键点:

  • 无利害,能产生愉快:康德认为的美是纯粹的美,没有功利性。并且当你觉得美的东西一定会令你愉快;

  • 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美是在概念没有形成之前产生的,这点跟距离产生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你对某个东西没有清晰的认知之前,才会产生纯粹的美(也可以理解为抽象,在不知具象的情况下),并且别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里的目的是指先验的目的:引用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男生觉得一个女生长得好看,女孩也特别喜欢这个男生,然后两情相悦了,男生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女孩长得好看,可能是我先天对女孩好看有一种认知,恰好那个女孩符合我的认知(理想型女孩),但她有不是为了我的目的而长成这样的。她长成这样是没有目的的,但又符合我的目的。这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当然男女之间是具有功利性的,并算纯粹美,只是为了方便解释而引入);

  • 人类具有审美共同感:这是所有逻辑的前提,属于超验的范畴,如果这个点不成立,康德的整个理论都不成立。

1.3 美是抽象的

当概念将形成而又未形成,简言之就是抽象,抽象才会产生美。历史上能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大部分都比较抽象;能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比较客观。



如图是广州足球场的设计图,一个具象,一个更为抽象。

  • 具象的事物很常见,常见的事物容易产生冲突感;

  • 具象的事物更具有实用性,违反了艺术的无功利性;

  • 抽象的东西更不容易看懂,有复杂的思考更显高级。审美背后是权利,带有阶级的味道;

1.4 美的家族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的出现,给美学本体论画上了一个句号。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美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

家族相似性:我、亲兄弟姐妹、父母、爷爷奶奶是一家人。和父母的兄弟姐妹是不是一家人?再推而广之是不是一家人。有没有明确的界限?

美具有家族相似性,很难划分一个清楚的界限,但有一个共同的相似性。比如吃了一顿好吃的饭可以说美、看到一幅画可以说美、一个人做了件好事可以说美……这些都称之为美,但他们遵循的规则不一样,所以现代哲学普遍看法是美不存在一个确定的本质。

所以说关于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当谈及美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就预设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普遍的纯粹的本质,然后又问这个东西是什么,但事实上美的本质不存在。

二、美学分支

自康德之后,就不在探讨美的本质是什么。自此美学细分为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只对特定领域的审美进行判断。最具代表的有两大分支——内心和社会学。

2.1 从内心出发研究审美

心理学派主要探讨自身的感觉、感官、经验,就是当自己觉得美的时候,社体本能以及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2.1.1 审美本质是自恋(普遍认为是伪科学)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提过,人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是原始的欲望;自我就是现实中的自我;超我是道德中或者说理想的我。

荣格提出,所有他恋也属于自恋,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看到了你希望成为的样子

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会疯狂迷恋一个事物或者人。比如一个粉丝疯狂地去迷恋一个明星,是因为这个粉丝在最开始的时候喜欢这个名星,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个明星身上看见了某些优点,但渐渐这些优点,变成了他想成为的那个超我,于是这个明星越成功,就意味着自己当初对于自我的选择就越正确。所以怎么办呢,所以我要努力让你成功,让你出道,你一定要出道,你不出道我怎么办。

2.2.3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作是阿尔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在今天几乎所有设计/美学相关的都有他的影子。在今天,格式塔心理仍然没有过时。

格式塔心理学:当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心中会有一定的原则,以至于这个东西符合我们心中原则时就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

艺术作品里面会有各种力的相互作用,当各种不同力的结构协调时,就会觉得美。为什么会觉得协调?是因为作品背后力的结构与人的主体感情(格式塔)具有一致性。

这和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谋而合。


强迫症福音

比如这张图,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后都会有一个冲动,把红色地砖塞回去的冲动。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是因为这个女孩恰恰符合他的理想型女孩。(人之间的喜欢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不是纯粹美学)

2.2 从社会学出发研究审美

社会学派主要探讨:当我在判断美的时候,我这种审美到底受什么影响,是不是我天生就有这种审美观,我的审美观跟我的后天人生经历、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一切意识形态有没有关联,意识形态是如何构建了我的什么观。

主要代表是马克思:社会是如何影响个体,个体跟社会之间有什么联系。

……

美学课还没更新到这,先说下自己的观点。大体来讲就是,人的审美受基因、社会及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多方面外在条件影响。

2.2.1 基因控制

基因为了自身的延续,会将很多利于自身延续的事物强加给审美。因基因而产生的审美是具有功利性的,不是纯粹的美。


bilibili某广告封面

这张图是bilibili上某交友网站的广告封面,个人感觉这张图片给人的感觉很美。理性而言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几点:

  • 胸大:哺乳能力强;
  • 肤白:不需要从事户外体力活动也可很好生活,生活条件好;
  • 长相很好看:基因表达比较好,瑕疵少;
  • 穿着:暂时假设为精神世界正常,审美在线;

再提一点,现在社会普遍喜欢身材偏瘦的,什么原因呢。个人观点是,瘦了之后腿和腰会变细,更能显得臀大胸大。如果只是瘦得像个电线杆很少有人喜欢,或者说稍胖但是身材管理好,依然显得的腰细胸大臀大,也符合普遍的审美。

2.2.2 社会及文化背景影响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朝代更替,往往会伴随着服饰的变化,这些服饰在当下的朝代是美的。

2.2.3 生活环境

一个简单而又常见的例子是,父辈的审美和我们的审美为何差距这么大(90后),一下内容引用于网络:

像父母那么大年纪的人为什么会喜欢那些看起来很Low的花花绿绿、五颜六色、饱和度很高的东西。有一次自己去陕西哪里生活了一段时间,那里什么都没有,几乎就只有蓝天黄土,比较单调,但是如果是去旅游或者随便拍点风土人情照片,都会觉得很美,波澜壮阔。但是生活就来,突然从单调的荒凉中偶尔看到写花花绿绿的图案,就像是久旱逢甘霖,那些在平常不觉得美甚至有些丑的图案,此时也是那么没得不可方物,震撼灵魂。父母爷爷奶奶那辈人曾经的生活没有像如今这样多姿多彩,所以他们才会喜欢各种眼花缭乱的东西。

再比如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认为没得服饰,也跟生活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美学原理课程全集 共28讲 2021年春_哔哩哔哩_bilibili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