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自己都会阅读教育类的书籍,选择了《教养的迷思》这本书,就是被这个书的介绍所吸引。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发展?
对此你怎么看呢?
很多父母对此都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也包括我在内,我坚定地认为父母的教养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父母,我们还可以为我们可爱的孩子做点什么?
01
父母的教养方式
不决定孩子的人未来
在本书中谈到,在儿童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基因和同辈群体起作用,而父母不起作用。比如,孩子在家里学会弹钢琴,如何用玉米叶包玉米馅卷等,但是他们在家里学不到的是:如何在公共场合行为得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在同辈群体中学到的。
孩子一旦走出家门,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个过程在2岁时就开始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从3岁开始。
社会化是让儿童更加适应自身的文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同性别同伴的行为更加相似的过程。而人格发展正相反,它要么保持,要么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而在同辈群体中的儿童也在按照某种原则在运转。总共有三个原则:
1、多数裁定原则
多数裁定原则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时,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即所谓的“同化”
比如,孩子对学业的态度会受他所在群体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天资聪颖,而且碰巧加入到学习好的圈子里,他可能成绩会更加优秀。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这会进一步地扩大同辈群体的影响力。
比如,他长大之后,会更多地去选择和其他学习成绩好的朋友打交道,在这群聪明孩子的群体里,每个孩子都会更加努力,表现得更好,结果每个孩子就真的变得更聪明。
2、啄食次序原则
作者提出,啄食次序原则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所谓的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现象。
为什么叫啄食次序呢?因为动物学家最早观察到在一群鸡中间,谁先去啄食,谁后去啄食,是有讲究的,社会等级高的鸡有进食优先权。如果一只社会地位低的鸡跑到了前面,别的鸡就会去咬它,提出警告。后来,动物学家发现在大多数群居动物中都有这样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能够看到啄食次序。
所以,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样,处于孩子群体中的底层,不被其他孩子尊重,他们的性格会更孤僻、内向。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被整个群体排斥,一旦孩子被群体排斥,将会对他的自尊心造成巨大打击。而且被同伴孤立的不安全感,很有可能会伴随终生,不容易完全消失。但这并不是说就一点好处都没有。
3、组间对照效应
这是孩子群体性的运行规律。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人是其他孩子。但是,学生群体又会分为小的群体。
比如,小孩子对性别的差异就非常敏感,一旦孩子们把自己归为男孩和女孩,这种自我归类就会强化两性之间的差异。
每一个小的学生群体都会试图强化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他的学生群体,因此,组间的对照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种组间对照效应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比如,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好学生”,他就会更多地去跟学习好的孩子交往。但如果一个孩子被同学们视为成绩不好的学生,他就会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混在一起,而且会觉得不学习才酷。
02
自尊是父母给予孩子的
最宝贵的东西
在这本书中特别强调,父母在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起了最大和最重要的作用。自尊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
《恰如其分的自尊》中说,相信自己、喜爱自己、信赖自己,这些方面统一构成了我们人格中最为基础的维度之一:自尊感。当一个人没有自尊心,幸福无从谈起。当一个人总是怀疑自己,很难做出好决定。放眼望去,人群中每个人的自尊可能都不尽相同,有人自恋,有人自卑,还有人刚好平衡。
自尊的本质是什么呢?自尊是相信自己的智慧和价值,确信自己值得拥有的幸福。
自尊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第一,自我效能感;第二,自我尊重。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面对生活挑战可以保持基本的自信。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心智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等充满了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学会自己想学的东西,也有能力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是自我尊重,自我尊重是说,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妄想自己“完美无缺”或高人一等。它是一种信念,坚信我们的生活和幸福值得受到支持、保护和悉心经营。
一般来说,自尊是一个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应变量。学龄儿童已经已经意识到当自己与同学相比较时,自己是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如果在群体中的地位很低,并且这种情况持续很久的话,会在孩子的人格上留下永久的烙印,甚至会毁掉孩子的童年。
当孩子不跟你在一起时,TA们会融入群体,你无法控制TA们的行为。另外,父母无法阻止自己的的孩子不被群体做负面的角色匹配,然而,父母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和我说:“她没有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多好,但是至少不要去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去贬低他”。
03
管教孩子的边界
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可能会产生一个误区,既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不重要,是不是就可以撒手不管,其实不是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尊,避免其形成群体性无助的负面标签。
以下几种管教方式的坑分享给你,让我们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控制型管教,父母经常用威胁控制型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我数三声,再XX就XX,这样会让孩子丧失动力,凡事听别人的,未来长大也可能会变成控制欲很强的人。
贿赂型管教,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用另外的东西来交换才行,孩子找不到本身的乐趣,长大后会陷入名誉和地位的刺激下,找不到价值归属感。
放任型管教,“让他哭,哭一会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常能听到。长此以往下去,孩子会极其的缺乏安全感。长大会有成瘾人格,打游戏没完没了。
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摔了,你说不疼不疼不疼,你怎么知道他不疼,TA慢慢地可能变得坚强,但TA长大后也会忽略别人的感受。青春期气你的时候,你的肺要炸了,但是孩子没感觉呀。这就是从小忽略孩子感受的结果。
以消极的后果进行惩罚 ,没有按时吃饭,不给看电视;你再哭闹,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错误的联结,会让孩子觉得无厘头,TA会理解成大人有特权,我也要成为大人,有了特权也会欺负你。
所以,父母们不要再焦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10岁后就已经断裂,当然不是让父母不去管孩子了,父母能做的就是多关注孩子的环境,给孩子提供成长的脚手架。
孩子不是父母的孩子,他们只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同辈文化,他们的明天是父母不可到达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