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寄生虫》狂揽四项奥斯卡大奖?

今天我们来聊聊奥斯卡第一部非英语最佳影片《寄生虫》,同时荣获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国际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住在半地下的一家四口,用自己的小聪明寄生在富人家,穷人本来想与富人相安无事各取所需,一场暴雨穷人失去房子,而对富人只是个开patty的理由。暴雨过后,一切秘密都无从藏身...

影片反应的不仅仅是社会的贫富差距的问题,更多的是人性,穷人的陋习,富人的虚伪。

影片中有一个词“计划”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金师傅问住在地下室前保姆的老公,“未来有什么打算?你没计划吧?”。

其实父亲和前保姆老公是一样的人,后面父亲儿子女儿因为暴雨,住在体育馆,在体育馆儿子问父亲“你有什么计划?”

就是因为没有计划,穷人一家的贪婪就不会得到限制,所以杀人也好,卖国我好,全都他妈的无所谓了。

没有计划的前保姆老公,笑着冲出去杀了杰西卡。没有计划的儿子,打算去地下室杀了夫妻二人,满足自己贪婪。没有计划的父亲,最后因为“穷人的气味”杀了朴社长。

没有计划,是穷人一家一直没有摆脱自身现状的原因之一。


影片从开始就用极其严明工整的对仗。富人的单纯,穷人的聪明,半地下中喝着啤酒,向上的视角,豪宅中喝着洋酒,外面下这雨。

剧情中最精彩的设定就是一夜暴雨,父子三人从富人家出来回半地下的家,路上是一直向下的,向下的...

向下
向下

小编查阅了一下资料,在韩国为了有更多的居民区,几乎能建半地下的地方都会有地下室。所以一般豪宅都在山上,而穷人都在山下。

这一条不断向下的路,其实是社会阶级不断向下的路,穷人一家在富人家作的幻想,在这条回家的路上不断的破灭,他们又被一层一层打回原型。

编剧用了一场暴雨,将穷人与富人的社会阶级表现的淋漓尽致。暴雨让穷人失去了自己的家,而对于富人不过是一个聚会的理由。现实的残酷在导演用严明工整的对仗的表现下给了观众内心重重的一击。

富人的衣柜
穷人的衣柜


一部伟大的影片,一定有高级的配乐。影片的配乐增加了剧情的戏剧化与冲突性。开头的钢琴曲Opening,看似平静,其实给人了一种波涛汹涌。

古典乐The Belt of Faith.配合着穷人一家为了将母亲进富人家当保姆,一家人完美配合,排练与环环相扣的剧情一起合成滴水不漏。

各个觉得古典音乐是一种优雅的象征,本部影片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配合一些穷人之间的小聪明,打闹的镜头等,在音乐上也给人了一种对比的感觉,穷人的内心希望像富人一样从容优雅的生活,可是现实却总是穷人之间的打闹。给人了一种荒诞的优雅。


影片中有一块石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本身是好运与财运的象征。影片最后,石头被放在河道中,与周围石头并没有什么区别。这块石头一开始也不过是普通的石头,有钱人找到他,给他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雨水冲进了家里,哥哥只拿走了石头,对于哥哥来说,他好像把自己的贪婪幻想寄生在石头中,他认为石头可以给他带来富贵。他说“是它黏上了我”。所以他打算用石头去杀了地下室的人,他相信石头可以给他带来新的富贵,但最后石头却成了别人的武器,伤害了自己。不仅带有一丝讽刺韵味。

影片的最后他将石头放进河床,认识到这个石头也不过是个普通的石头。


导演在结尾设定看似的希望,其实也是另一种现实。哥哥最后说自己有一个计划,就是买下哪栋房子。


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计算过如果以韩国的人均收入,要过多久才能买下这个房子,547年。”但是无论如何,哥哥好歹已经开始计划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时在想电影对社会,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像有人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就像电影《熔炉》甚至影响了韩国的法律。但是对我来说电影让我认识了世界的某些方面,让我学会了思考当今社会。百度上有一个回答电影是反应社会文化潮流的窗口。电影让我们用别人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另一种生活,使我们有了更强的情感共鸣,我想这就是电影对我们的影响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什么让《寄生虫》狂揽四项奥斯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