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3学习要素之理解力

  今天早上我们共读的内容是学习力的要素理解力,在这之前我对理解力还是有一点点的啊偏见,今天早上赵周老师上来就给我们三个错误的常识,比如,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要理解了以后才有意义;还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笔记可以促进理解;能做对题就说明理解了。

  其实我倒是认为任何一件事情它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对于自己的有利的地方,也可以找出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比如说死记硬背到底好不好,在我们孩子理解力还比较差的情况下,如果想让他记住一件什么事情,那就是靠的是死记硬背,嗯,我记得很清晰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在给可可喂奶的时候,每天把它抱在怀里面,就会跟他一起背三字经,他是不理解的意思,但是呢,在我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子在耳朵旁边叨叨叨叨,他也会把那个音儿听出来,嗯,我说上一句他就接下一句。

  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赵周老师这本关于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的书的话,那我们会可能以为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啊,这么小他就会把这个东西背下来,嗯,但实际上他是完全没办法去理解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的。这会怎样呢?这会让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变的很高,我们觉得他是个神童,他具有这种那种的神力,我们期待家里面会有这样一个天才。

  但是,随着日子慢慢的过去,我们才发现长久,我们不帮他去复习,去记忆的这些诗词,最后就是成为他记忆里面的浪花,泡沫一个个都会破灭。我们终将回归现实,如果我再有个老二的话,我会对他的任何的事情不会做那种过于亢奋的反应。在面对他的每一个成长,我可能会更加严谨的去思考这背后的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不至于嗯,有一点点成绩就兴高采烈,以至于自己高估了孩子,最终伤害了孩子。

  那这个理解力到底是什么呢?需不需要孩子在前期小学阶段去必须做成的这件事情呢?赵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说,嗯小学阶段可能不需要理解力有那么好,但是随着你初中高中课业不断加重的话,孩子们需要有更强的理解力,才能帮助他们去应付那些复杂的课程。

  其实我倒是认为孩子的理解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的表达力是弱的,但如果他们的表达跟不上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理解力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赵周老师说的什么样才叫理解,是需要孩子用自己的话能够复述出来,这才是浅层的理解了。

  我们在学习双语工程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复述,pepper pig,但是有的孩子直接就是把拍拍配合里面的原文全部背出来,嗯这个我是对背诵是有一点点的抗拒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做粉猪的复述,但是呢,我们会经常会就这个问题会进行一些讨论。就是孩子当不会用自己的话复述的时候,最起码他会把原文的话照搬出来,就像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我记得我的导师是这样说的,他说如果你不会写,那就先把别人的论文先照搬一下,然后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今天在听赵州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是说过如果嗯能够读诵读就尽量诵读啊,不要让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浪费在记忆力上面,不要去靠那个背,因为大多数孩子面对那么长篇的东西还是有一点抗拒的。所以我自己其实在小时候我是属于背诵比较快的,但是到了初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这个背诵能力就变弱了啊,所以在后面的成长过程当中,嗯,这个记忆东西一直是我的一个痛点,所以我在带孩子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因为我不愿意去做,所以我也没有督促孩子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在跟赵州老师学习的过程当中呢,又发现记忆力又是思维能力的一个基础,所以记忆是必须的,也在昨天我们成立了一个背诵小组,我们接着长恨歌这首诗,我也想挑战一下我自己的记忆力,看看是否是真的丧失了,还是因为嗯自己心里某方面的原因,而把这个功能给隐藏起来了。

  另外,在你拍一的课上也有一个小环节,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把这一节课嗯学到的知识,课后用自己的话再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个也是帮助孩子,嗯理解的一个方式,我们通常认为这这个题我们懂了,但是嗯,如果我们不讲出来的话,我们总觉得认为我们是懂的,这就是一个熟悉度错觉的问题,但是当我们讲给别人听的时候,我们却突然发现我们讲不清楚,如果我们讲不清楚的话或者说别人听不懂的话,那就是我们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问题的,还是有一定的偏差的。

  就像在之前啊,后来跟我们讲这个表达力,嗯,我们不期待对方的水平有多高啊,不管他是小学毕业也好还是大学毕业,嗯我们要讲一段话给他听啊,我们需要我们自己具备那个能力,既能让外行人听得懂,也能让内行人听得懂,只能让大学教授听得懂也能让小学毕业的人听得懂,这才是一个拥有很好表达能力的人应该做到的事情。

  联想到我们在学正面管教的时候啊,解尼尔森是推荐我们在学完正面教的时候就跟大家去进行一个推广啊,不是等我们一定要达到了一个讲师的级别以后才可以去进行推广,而是我学完了之后我就跟别人把这个事情再重新讲述出来,这种方式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找到自己,没有理解的点在哪里,会帮助我们去增强理解力。教是最好的学啊,我想这也是啊,我找到了赵州老师的这个方式跟其他学习有相似的地方。

  嗯,但是与其他的那些我们之前学到的知识已知的就只不同的地方,是找周老师非常的接地气,他会揣摩到父母是心里怎么想的,比方说我又不是一个学霸,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科全部都理解了,然后再跟孩子去进行一个交流沟通啊,所以他在文中他说,嗯,我们只是一个Coach不是一个teacher啊,如果是导师的话,你必须是一桶水才会给孩子一碗水,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教练的话,你只需要跟他一起去探索答案就可以了。

  啊,我想这样一种方式的话,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一个消息啊,因为毕竟我们自己小时候没有被这样训练过啊,等到了我们现在做了父母之后,我们又必须承担起这个重任啊,所以他就给我们提供了几种提问的技能方式。

  第1种方式就是前因后果啊,我觉得早上最好玩的一个事情就是周蕾说她老公想让他做他们乐队的一个键盘手,因为周蕾之前是学过钢琴的,有一点点基础,但是呢他拒绝了这件事情。大家都很兴奋,啊,这个你岁数了,老公有一个乐队,然后还邀请老婆进来,就这是一个嗯让人感到很兴奋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参加?大家都纷纷找原因就在猜原因,但是猜的所有的原因就是在这个事情之前发生过的,这就是原因论嘛。

  然后往前找原因对他来说到底有没有意义,对于他后面要怎么做,有没有什么样的帮助?周磊说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原因,一件事情如果不愿意做,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能力的问题,一个是意愿的问题,熊妈问能力和意愿,哪一个更难的时候,我说能力可能会更困难一些,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达到的,可是意愿这个太简单了,一念之转呢,嗯只要想通了,马上就可以转变过来。如果我的意愿有了的话,那我的能力呢就会有内驱力去督促提高自己,然后达成一件事情,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意愿反倒是很重要的。

  像我们现在在面对鸡娃的时候,能力也确实是有限,如果能力不能提高,其实是我愿意记完,再得不到很好的成效的时候,也会有挫败感,就会大大伤害我的积极性,让我既往的意愿就会少一些。但是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给孩子一碗水的话,我还剩下很多水,那我就很乐意去鸡她呀。因为这在于我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啊。

  但是嗯,同时我们也要想到的是,孩子注定是要超越我们的,所以及时把自己调整成为学习力教练,这也会有助于我们心态的一个平衡吧。赵周老师今天提供的前因后果,说我们在问问题的时候,嗯,习惯于用问为什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一个提问会感到非常的惊喜,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因为我们的能力无法去解决他,我们会觉得孩子这些问题很无聊。

  为了让自己处于一个不被打扰的状态,我们会用各种方式去打压他们这种好奇心,或者丢手机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或者干脆就让他们闭嘴,粗暴的剪断他们的翅膀。我自己能够觉察到我为什么这三个字说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为什么放在任何一种情绪里面都可以有,他可以有一个好奇的情绪,也可以有一个平和的情绪,也可以有一个责怪的情绪,所以如果why带有不同的情绪的话,那就意味着孩子在理解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的。

  赵周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把Y变成how。我们不需要去把问题的着眼点放在答案是否准确,而是在于帮孩子形成了一种思考的过程,在遇到难的问题不是张嘴就问,而是先思考,思考之后再来跟大家进行一个探讨。

  之前我们学正面管教的时候,学过一个开放式的提问,就是不给孩子一些封闭式的答案。要带有好奇心,在跟孩子做这个开放式提问的时候,要保证我们的心态是平和的。我注意到赵周老师在跟孩子进行互动的时候,也是在括号里强调笑着说,让孩子感觉到是在陪他们玩,而不是不愿意回答。这个正面管教里面的保持心态平和是相吻合的。

  另外呢,他还提供了我们两种提问的方式,就是遇到相似的我们要提问不同的地方,遇到相同的问题没有找到他们的差别在哪里,这样子就会帮助孩子去开动大脑去思考问题。当他去主动的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只会从另外一种意义上也是帮助他们去理解这个问题。

  昨天在背这个长恨歌的时候,我也发现有很多次我是不理解意思的,但是当我嗯查完了以后,我就发现理解起来很方便,然后记忆起来也很简单,嗯,我想说我们自己本身对于学习都是毫无章法的,在遇到这本书之后,如果能在我们身上先用起来,然后再推荐给孩子,可能会效果更不错吧。所谓的躬身入局,是不是就是育儿先育己的最好写照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7.13学习要素之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