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阿里分别成立研究学院,腾讯启动2021科学探索奖……科技巨头为啥要和基础科学“杠”上了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影响了很多人,这也让越来越多人陷入了思考,如何用更好的运用科技力量保护好人类的唯一家园。

  疫情之下如何更好面对“痛”、金星云层是否存在“生命迹象”……这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基础科学问题,如今也从实验室走到了聚光灯下。

  与此对应,“基础科学研究”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头部科技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企业家的讲话之中:任正非称华为有一万多名在编专家从事基础研究;马云宣布阿里成立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马化腾深夜发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

  在大众的认识中,习惯了KPI导向的科技企业,又会有什么样的动机去做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科技公司为何成为基础科学探索的推动者

  这一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形成了科技人才从高校向企业流动的纽带,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联系,而企业也成为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

  近几年,国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举措,从规划上,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硅谷这样的世界级创新中心,这给了湾区及湾区科技公司更多的发挥空间,例如硅谷在产学研一体化上的成功模式被充分研究和借鉴。

  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人文与科学院的双料外籍院士施一公牵头创办研究型学府“西湖大学”,希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聚焦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西湖大学是民间资本的一次重要尝试,建校资金捐款者就包括马化腾、张磊等人。

  企业层面,华为成立了战略研究院,投入资金与大学、研究机构等一起推动理论创新和基础技术创新。腾讯与杨振宁、饶毅等科学家发起“科学探索奖”,投入10亿元,参照国外基金会的运营模式支持青年基础科研工作者。同时,将奖项与WE大会、医学ME大会合并为“科技周”,呼吁其他企业和社会各机构共同参与进来。

  在清华建校110年之际,腾讯和清华大学在科研、新文创、大学生实习及青少年科学教育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围绕基础科研和应用,双方将深化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产学研“云孵化”项目合作。今年疫情期间,腾讯云已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相关实验室提供了海量高性能计算、存储资源,助力新冠药物的研发。

  今日在如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等领域,技术的革新、竞争的压力、突破性成果所引起的连锁反应,都要求科技巨头们与科研机构、新一批的创新公司一起有效合作。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从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看,今日的科技公司都将全力以赴以全新的方式参与到基础研究之中。

2021年科学探索奖启动报名 鼓励青年科学家探索“无人区”

  鼓励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号召,基于科研人员实打实的资助、项目的扶持才是最为紧要的。

  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如何平衡现实和理想,始终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艰难命题。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挣脱现实生活的"引力",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正是"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

  腾讯联合多位科学领域前沿学者,发起科学探索奖,恰恰是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长期支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潜心科研,自由探索。50位青年科学家共获得总计1.5亿的奖金,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300万人民币的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21年“科学探索奖”也启动了报名,年龄不超过4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且全职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按照相关指引,通过“科学探索奖”官方网站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日为2021年4月15日,之后将由评审委员会独立开展评审,获奖名单预计将在2021年9月揭晓。

  这一切背后,可以看到腾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投入。马化腾表示,腾讯会长期保持对科学探索奖的投入,助力国家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我们也希望同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让科学成为时尚,让创新成为年轻一代的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为阿里分别成立研究学院,腾讯启动2021科学探索奖……科技巨头为啥要和基础科学“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