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曲“新词”酒一杯,会造词才是好卖家!

用户中心-爱用智能网站

造词不是坏事,不知道为什么要造词才是坏事。

我个人觉得造词也不是坏事。但其实我们更加关心为什么要造词。

1.心智定位,这个定位的基本功。目的只是能让人记住。这其实是由于产品过度同质化导致必须细分,比如酱油A厂家说口味好,B厂家就说晒足180天。所以在这个细分过程中也必须造字,造句,造概念。

2.学者抢夺话语权,一个学者精读一个学科。同一个社会现象不同的学科给出不同的解读,所以也要给出一个不同的命名。这样不仅可以在这个学科里争的头牌也不会根其它学科混淆。

3.模糊概念,这类造词就是其实演讲者他自己也没搞明白,但有一种直觉。但演讲是必须要表达的,所以给出一个含糊的概念。那么既然是含糊不清的,解读也是乱七八糟的。这就像松下幸之助在讲“水库式经营”所有人都没听明白,但稻盛和夫听明白了。这就像听古典音乐,听的是音乐欣赏的是自己的故事。

4.浑水摸鱼,既然有模糊概念,那难免被人利用。例如鸡汤大师利用名人的模糊性来炒作。有商业炒作,人设炒作,等。其实大家痛恨的是这些。

5.语言匮乏,有些感受真的没有对应的词汇。就比如“酷”“丧”等,这些有些因为是外来文化,有些是社会现象,但没有对应的中文词语。

6.概念浓缩,有些概念需要说一大堆话才可以表达清楚。比如,我听了他,什么都没听懂,但又感觉他很厉害的样子。“不明觉厉”四个字就表达清楚了。还有“降维打击”等。这些造词就有点像成语压缩信息。

7.社群暗语,这种造词是社群黑话,目的是区分你丫是不是咱自己人。而且懂得黑话就是有一种优越感。但也难免一些黑话过度使用后成为流行语。

造词没必要大惊小怪,能在我们这个群里的想必也不是容易被忽悠的。看到一个新词不要急着去接受,那是一种思维懒惰。就如我们喊了一辈子的“对不起”,我们一直再用,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我们做错了事要喊“对不起”?“对不起”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正确的做法是用各种工具把他去皮剥肉去看他的底层逻辑,然后用各种思想去检验他蹂躏他。这个过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种思考模型来自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

文:创业吧STARTUP

图:pexels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享-一曲“新词”酒一杯,会造词才是好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