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祈祷,恋爱》

不得不说这是超越了我的期待的小说。 看了作者的TED演讲,想看原本以为是快餐的文本,但没想到还有点《在路上》的意思。 心情不好,压力太大的时候真的要变。 例如,出去,看天地,看一切,看自己。

小说的前后写着意大利、印度、巴厘岛,不同的文化,像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的“我”。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在某些语言中,偏差是幸福的根源。 没有人会天生一样,后天改造也有很多不同。 “我”放弃了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寻找内心的真实,仿佛学过的意大利语在自己身上留下了痕迹。 最初要按照书步走,最后要把书扔掉。 那是因为“我”阻碍了接触现实世界的步伐。

在印度,思瓦米吉(意思是敬爱的僧侣)解除了“我”的内心困惑,成为了“我”的内心领袖,分手后常驻于“我”心里,给了“我”正确的知识。 有一天身体离开了,道场把身体作为道场,神殿供奉和冥王星的旅行开始了。 怎么做呢?

我得制作我的骨头

选择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成为心灵的脊柱,所做的其他的事情就成为了它的血肉,就如同写诗一样,字句只是血肉而已,而它深邃的思想就是它的骨头。故而,寻找一种能贯彻一生的价值观去履行它,就是做了一具骨架安插到了自己的灵魂之中。

快乐身躯

在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中女主角大岛凪最后未选择两位男主角,反而继续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活出另一个自我,更像是皮革马利翁做出自己心仪的女子。

我们常常面临的情况是困在原地,如《宽松时代又如何》中所说,选择一个自己能考得上的大学,选择自己能进入的一所会社,就好像打游戏到了某一关以后就一直打那一关,然后觉得自己也是在不断进步啊,其实并没有,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而已,根本没有前进。

“我”像是一株飞蓬从意大利飘到印度,从眼耳口鼻舌身意的世界转到了讲求心灵境界的天地,自以为焕然一新,来到巴厘岛,融入异乡礼俗,但也重新回到了尘世。认真相处、情义相待的朋友也会有欺骗,以做善事为目的也需要使用些伎俩和手段,都不能养家糊口的母亲还收养了两个孤女,认为善良如斯的人还是会为了钱和地使出诈欺。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生存的方法。

哪怕如村上春树说的,身体是供养灵魂的神殿,灵魂可以高高地漂浮在六尺之上,但是神殿还是的落在地面上,总不以至于成为空中楼阁。走出去也好,原地不动也罢,探寻自我价值,看清前方的路才是正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食,祈祷,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