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法定30岁来临之前,我花了4个小时为自己购买了两份保险,一份重疾,一份定期寿。
投保是在狼人杀游戏中完成的,为什么会急匆匆的配置保险,我是如何选择的,都在下面的故事里。
# 为什么卡在30岁买重疾险?
自2019年开始,每年的7月10日之前,我都有想要不要配置保险。因为当时间跨过7月9日24点,我增长一岁,就意味着我的保费也要增加一些。
涨幅不算很多,以重疾险为例,大概在200-300元之间,缴费30年,累计大概是一年的保费。这个额度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一直拖着。
拖延,一方面是增加的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而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还早,身体没毛病,单身贵族要什么保险。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受社会期许的影响,随着30岁临近,我开始设想:
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是什么?我能给父母妻儿什么样的生活?有种瞬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错觉。
重任加身,所以保障配置的需求被放大。7月8日的晚上10点,我问自己:
从现在到人生画上句号,你能保证不罹患重疾吗?能随时拿出50-100万而不影响生活质量吗?
答案是不能,于是开始为自己设计方案。
分享方案之前,插播一个朋友在露营当晚输出的一个观点:
如果我们把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钱用来投资健康,身体健康了,配置保险就没价值了。
从膳食、营养补充、生活作息、运动等各方面做好健康管理,大概率可以得到一个高质量的生活,这一点我是认同的,我也在这么做。而这不意味着100%隔绝风险,因此,利用杠杆,拿少部分收入配置足额保障,也是必要的。
两者并不冲突,健康管理可以提高身体抵抗风险的能力,是第一道防线;而保险可以作为第二道防线,为风险后的重启提供能量(资源)。
保险配置必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交流。
# 2个半小时,我对比了6款重疾险
大多数时候,我的消费逻辑是“有需要就付钱走人”,而这次,我也开始货比三家了,毕竟是十几二十万的无实物合同。
在挑选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作为保险经纪人的好处了:关键词筛选,一系列产品就排排站好等着挑。而之前选产品,要去知乎、公众号找产品对比,然后去保险公司网站或小程序上测算保费,劳心劳力。
参考近期热销的产品,我从几十款重疾险里选了6款,3款线下(线下投保),3款线上(互联网销售)。
保额优先,保障次之,配置重疾险,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确定保额后保持不变,然后根据预算选择保障。
重疾险的推荐保额一般是3-5年的年收入,我选择的是50万,下面的表格数据是我根据“男,29岁,50万”的标准测算结果。
图片较长,细看请横屏
从保费,保障,投保时间三个角度得得考虑,我选择了国富人寿的达尔文6号。
在单次赔付,且赔付金额为100%保额的奇纳提下,达尔文6号的性价比最高,年缴费5330元,赔付杠杆为3.1。
其实,在上述6款产品里,我最看好的是昆仑的健康保青春多倍版,重疾三次赔付,60周岁前首次可以赔付160%保额。这款产品的保障更全面,保费也在预算范围内。
那么为什么没选呢?
因为这款产品要线下投保,双录之后才能付费;而我想要在7月9号完成投保,线下投保来不及,因而选了投保流程比较快捷达尔文6号。
在此,做一个温馨提示:如果有配置保险的想法,至少在生日前1-2周做方案对比,时间比较宽裕,选择也会更多。
关于产品比选,如果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 重疾险要不要附加身故保险?
新人培训时,老师说重疾险在“多次赔付”和“身故(全残)责任”里至少要选一个;而我选择的达尔文6号刚好是单次赔付,按老师的说法,那我要把身故保险加上。
一开始,我加了,早上起床后把投保信息都填好就等付款;突然,我后悔了,认为加身故责任没有那么美好,心理历程如下:
加身故责任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
老师的话要听,万一运气太好,一生平安,没病没灾,那我的重疾不就浪费了吗?那可是16万呀!
而如果我附加了责任身故,我的法定受益人就可以获得50万的理赔,我甚至都想好了,提前写好遗嘱,这50万是给你们去旅行的,不要哭哭啼啼影响心情。
反悔不加身故责任时我是这么想的:
当感性的温度下降,我算了一笔账——我一生平安的概率有多大?能100%吗?如果罹患重疾在先,就意味着合同终止,身故责任也就不存在。
附加身故责任,年缴保费要增加2450元,增幅45%,怎么算都感觉有点亏。
我对自己未来的身体状况不是很有信心,主要是对生活环境和食品安全没信心。
2500元的预算,我可以买一份定期寿险,保额可以做到200-300万,于是上午我向保司申请撤销了保单,重新投保。
在上海到昆山的车上,我在产品库里又挑选了一款定期寿险产品,保额100万,保至70岁,年交保费不到1800元。
下午,吃好午餐开始玩狼人杀,前两局我都被“首杀”,于是我一边看着他们玩,一边把投保信息填好,付款,顺带把电子回访也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