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司的内网中频繁看到了同事们对审批的效率讨论,结合想起了之前的所思所想,记录于此。
1.审批流的本质。
有的人说,审批流的本质是决策,是效率和责任的统一体,而在笔者认为,组织的本质是信息的流动方式,而审批的本质更像是获得授权的一种信息对称。发起人将事项的信息放置入审批传送带,经过层层干系人决策意见传递信息,根据主次与分工的不同,每个干系人挑选跟自己相关的那部分(全部)信息进行判断核对意见反馈(通过、驳回、协商),最终抵达决策层级最高的那一层进行判断取舍。
如果我们按照这一种分拆来理解,我们可以按照传播学的5w,来看待这个问题,发起人(who)在传播载体审批流程(where)中,通过逐级的串行审批与并行审批(when),传播审批内容(what)到审批人手中(whom)。简而言之,就是信息流在干系人中传递及处理。
2.如何优化审批流
如果由这五个要素拆解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审批是一个决策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它的构成可以用公式来完成。审批时效=审批人数*审批信息量*审批流时长/审批总时长,那么基于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来优化审批流,既要保证正确,也要保证效率呢,笔者做了如下简单的问题拆解。
(1)审批内容的数据化与机器化。
要理解如何优化这个过程,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审批这件事情都在审批一些什么内容?审批内容,其实是这个组织审批流的信息传递的核心,不同的角色与干系人对于内容的需求可能侧重点,角度都有所不同,比如说法务更关注风险,财务更关注于付款,直接领导关注于审批业务流内容本身,我们常见的审批有哪些呢?
对于企业这样的组织而言,笔者认为,审批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合规性审查,即你为什么要干这个事,关乎于why,你的事项依据是什么,对于我们公司而言,如工作联系单,重要的会议纪要,定标文件等,那么对于审批人而言呢?审批这件事的确立依据,是否有漏洞与风险,是否合规,就是审批人重点关注的地方。二是现有事项边界性审查,你根据什么条款、什么事由,要干这个事了,这个事前后的逻辑是否通畅,材料支撑的完整度,逻辑性,准确性,边界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公司的规则利益。三是下一步动作的准确性审查,你要干什么事需要动用多少公司资源,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预计什么时候能够完成,是这一项工作的审核要点。
那么在审批内容上,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优化审批流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审批内容的结构化和机器化,二是上下游的审批关联化。如何理解呢?审批信息的过程,大部分是人在加工信息的过程,审批的人的处理其实也在内容中寻找需要自己审批的局部或者全部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审批信息数据化,结构化相对精简后,对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就能够做成了分级,比如客观的内容机器便可以判断,主观部分逐步减少,减少了各种审批人看五花八门的附件的时间。这一条的侧重,在于分类审批人员的工作内容,优化同一个人审批效率。而上下游的审批关联化是什么意思呢?这点侧重于优化强调事前的合规性的审查,减少重复审批。找到这个审批的立项依据,进行校对是否符合立项标准,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对于合同而言,而在之前的工作场景中,这项工作往往以工作联系单或者是线下的会议纪要作为主要上一步输出结果,合同审批而言,定标文件,是否有线下的会议纪要确认,是否符合签约说明单的标准等等。一旦两个环节由于不在同一个系统之中,因此对于核实依据而言,需要重新翻阅文本核查信息,是一个脱节的信息传递,因此带来的就是两次重复审查其合规性,降低了审批效率。因此,这两点,既是优化审批内容的方式,也是降低审批人工作量的方式。
(2)审批人数的优化。
发起人,审批人,批准人,通知人,都是几种常见的审批角色,也就是审批信息流这一条传送带中,每个关口的把关人。其实多了也不好,少了也不好,对组织的管理者而言,风险厌恶要大于风险暴露,因此稳当的方法就是全量角色审批,而对发起人而言,当然更多是希望审批及时结束,审批人越少越好。这是个零和博弈的过程,而零和的关键,在于难以衡量和裁定最准确的审批角色应该是哪些。这个时候缺的,不是一套计算规则,而是一套审批的基本复核和改进原则,比如常见的审批规则中,根据金额大小来进行判断审批边界、一项事物的同一个维度,最好只有一个审批人等等。以笔者所提的一个审批流而言,交易金额5160元,就有28个人进行审批,其问题就在于同一个层级同一个维度,经常出现7-8个人审批,因此降低了审批效率。
(3)减少串行审批,增加并行审批。
我们说审批流这件事中,常常会因为个别人物卡住,就是审批方式的原因,一般串行审批是指上一个审批流结束, 才能到下一个审批流中,并行审批则是指但是一旦审批内容标准化之后,之前的串行审批部分,就可以结构化的数据分发到不同审批人手中,并行处理。不同类别的信息,会逐步从层级的线性传递,变为扁平的关联性传递,结构化的不同部分的审批先行,在此基础上的总的判断随后,从而加速信息分发的面,减少个别人物的时间耽误。
【金词银句】006期:
1.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
如今急速变化的时代,普通人更是需要用千位的视野来做个位的事情,即使非常勤奋,如果身处在驶向冰山的泰坦尼克号,依然免不了要跟随巨轮一起沉默。所以在低头走路时,一定要忘记观望全局,无论是梁宁的点线面体,还是刘润的千百十个体系,都是教会我们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2.终局思维
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所以保持冷静的思维看待失败和成功,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是阶段性的,而终点并未来临。过来人总以为自己看透了人生,但你看透的,可能只是这一小段人生。
3.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跟这句话相近的一句话还有,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所以保持双向的正反两面的思考在脑海中,是一个人成熟智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