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的范本

观法国路易-德-菲耐斯和布尔维尔主演的喜剧片《虎口脱险》

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上映于1966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影片没有因时间的磨砺而泯灭,反而愈来愈光辉,一直被人们奉为是喜剧片的经典,且常常被后继者模仿,其中以冯小宁在2005年自编自导的《举起手来》为最。  在那个没有特效的年代,《虎口脱险》能拍出如此有“特效”的电影,全赖于剧情的精巧设计和演员的精湛演技,正是这两点让本片成为法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也使本片成为世界电影长廊里永不褪色的喜剧影像。本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故事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架英国飞机不甚被德军击落后,机上的机组成员被迫跳伞降落在德国占领的法国境内,他们其中有三人在落地后,机缘巧合的结识了法国音乐指挥家拉福和油漆匠布卫,在这两人的竭力保护下,这三位英国人历经德军的围追堵截和重重险阻,终于化险为夷,从德军的虎口中成功脱险。本片无论是剧情的设计,还是喜剧的效果,都是围绕着法国指挥家和油漆匠而展开的。油漆匠平和随意,忠厚淳朴,指挥家趾高气扬,奸猾伶俐,这一高一矮,一庄一谐的定位,就为本片喜剧元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来这两人职业不同,地位悬殊,是毫无交集的,但,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偶然相遇,把他们不由自主的捆绑在了一起,由此,制造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似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喜剧效果。贯穿全片的是这两人一路走来,既彼此嫌弃,又相互依赖,最为鲜明的有三次冲突,第一次是换鞋,第二次是换车,第三次是指挥家骑在油漆匠的脖子上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虽然三次冲突事因不同,情景各一,但相同的是指挥家总是以绅士的身份在寻衅滋事,刁难或者是”欺负“着油漆匠,指挥家只动嘴,油漆匠总是在动手,最为典型的一个桥段是,当指挥家和油漆匠双双被德军军官抓住审问时,油漆匠正义凛然地说:就是杀了我,我也不开口!指挥家顺势接着油漆匠的口吻说:对,就是杀了你,我也不开口!油漆匠出乎意料的对指挥家赞许道:你这人就是够朋友!这一场简短的对白,把两个的性格差异和个性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也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这就是最为浪漫的法国喜剧效果。本片的经典桥段比比皆是,且一直被承袭和沿用,如,《举起手来》中的潘长江饰演的斗鸡眼日本士兵完全是由本片中的德军斗鸡眼士兵移植而来,就连其中的乌龙射击也是如出一辙;再如,《人在囧途》中徐峥饰演的李成功入住旅店,半夜却走错房间与一女郎同床共寝的情节完全是从本片中指挥家半夜走错房间与一德国军官共寝一床的桥段抄袭而来。我觉得,本片最为惊奇的桥段是在开场不久,油漆匠为了保护英国士兵,与一金发女郎扮作夫妻,在搜查的德军面前大吵大闹,让德军士兵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成功转移了德军的追捕视线,从而,掩盖了藏匿英国士兵的真相;本片最为妖娆的桥段是一名英国士兵假扮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迷人风骚的风尘女,引诱的一个个过往的男人顾盼生辉,频频回头,嘤嘤追随,纷纷落入早已掀开的”陷阱“;本片最为特效的是油漆匠和指挥家等人一起用南瓜砸毁德军摩托车追击的桥段,一辆摩托车被砸后落入水中,一辆三轮摩托车被砸后撞到电线杆上被从中间一分为二,各自游行,还有一辆是由于公路上白线的误导而坠入山崖,令人费解的是三辆摩托车虽然到遭到毁坏,但影片从未显示过其中的人员伤亡,这也是本片从始至终衡定的一条原则没有血腥的杀戮和死亡的惨烈,更没有像我们的抗日神片一样通过对侵略者的丑化和妖魔化来增加喜剧效果。《虎口脱险》聚集了诸多的经典元素和精彩桥段,已成为后来喜剧电影的教材和范本,这要归功这一影片的缔造着当年法国影坛的”铁三角“,即本片的导演杰拉尔-乌里,本片的主演路易-德-菲耐斯(饰演指挥家)和布尔维尔(饰演油漆匠》。如今,虽然三人已逝,但他们也像《虎口脱险》一样超越了国界,跨越了时间,永远璀璨!

你可能感兴趣的:(喜剧电影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