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年的程序员了

自2012年正式毕业以来,已有6年之余,从2010年加入学校实验室接触正式的商业项目以来,更是有8年有余,恍然间,已然是一名就“老司机”了。回顾以往的经历,翻看自己的博客,随手记下这后四年的感受。

“焦虑”似乎成为主旋律,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行业的人都在面临遭遇战

同期同学中,还在这个行业混荡的人不太多了。
大学本地的同学,多数都已借助各种资源早早转行,小日子过得滋润温暖;
大学中耀眼的个别人,依然在行业中的明星公司默默无闻或是出人头地;
我也算当初那耀眼的一批人么?我希望是的,毕竟对于我那是一段有收获的岁月!我这一批,也都还在行业中挣扎:
A师兄,家境小康,娇妻如梦,毕业即在Oracle工作,先后在 Nokia Siemens Networks等公司上班,后面跳入公司X,随后被Adobe收购,随着外企的撤退潮,他带着老婆孩子跟随老板前往美国老巢,迎接新的生活,祝他们在美帝生活愉快;
B师兄,我在实验室的老大,技术与管理的功夫可谓了得,11年毕业时正是成都手游行业的春天,师兄凭借一身功夫拳打脚踢小有名气,虽然13,14年行业起伏跌宕,师兄目前也在成都知名游戏公司技术大拿,至于其他,则神龙见首不见尾;
C同学,也是先在Nokia Siemens Networks,随后去了一家中小公司一直做到技术总管,后来发现人生无聊,跳槽去了京东,开开眼界的同时,也真的佩服那些“不辞辛苦”的同行们,不堪工作压力,跑去中国石油开启所谓的养老模式;
D同学,一直在所谓的互联网练兵地品果科技从毕业做到高工,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在家乡,自己则在这边赚钱修炼;
F同学,因为技术圈认识,惺惺相惜,一起共事,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也是少见的对技术执着对思考深入的小伙伴,一直紧紧跟随技术的发展,后面去了蚂蚁金服,买上了大房子,开上了大车子,羡慕;
而我,则是相对更折腾的小伙伴。
感谢这几年房价的飙升,我们一面感叹房价高不可攀的同时,一面暗暗庆幸都在城南早早买好了房,所谓的身价百万,大家现在都房贷车贷又晋升为奶爸奶妈,其中滋味,真是酸爽。

房,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真不只是拿来住的,他甚至是我们的堡垒。
我见过当初我们咬紧牙关,四处借钱时,有小伙伴一脸不屑,说我们辜负大好青春,诚然,这不能说明什么,人家志不在此,可悲的是最后都会回到这里,重新面临这个问题;
我见过一线城市打拼回来,手里带着大把钞票,却迟迟不出手的老前辈,当初错过了一线城市的机会,回来还继续观望着,殊不知这一轮波涛,相似的寒意又湿透了他们的心;
也见到一波一波的毕业生,纷纷落户,烧香摇号的,或是眼见安家无望,转战其他城市的;

职业和手艺都是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核心竞争力是创造更大的价值

职业上和手艺(习惯将技术称为自己的手艺,自己则是手艺人)上,也从后端做到前端,从技术小工做到小庙的技术脊梁,几处腾挪,几经感受对比,又回到老东家,以某种尴尬的方式管着一支不大不小的技术团队。
论手艺,只能说多有缓慢跟随技术的发展步伐,学得越多,也无知得更多,敬畏得更多,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尽然觉得了科班的重要性(纯粹混了毕业的除外),也更是感受到学校的好坏对于职业发展的潜力竟然影响至深。中国高考这玩意儿,你不服还真不行。
一面匆匆买书买视频,想学天下武功,一面怀疑自身能力,感叹大神可望不可及,眼看着老技术尚未精通,新技术还未了解,又面临后续职业发展和进一步的规划:大龄程序员,何去何从?这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不知是年龄的增长,还是所谓职位的上升,确实督促着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着转变。开始认同着操蛋的管理规则,开始认可着金字塔原理,开始重视着技术与业务的结合甚至团队文化的建设,开始不那么玻璃心,甚至开始理解甲乙方的微妙关系(很遗憾,还在从事着行业鄙视的外包行业,不过逐渐的敢坦诚以对)。
同时随着踩过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的坑,从心底认识到 软件工程的重要,需求管理的重要,编码规范的重要,日志记录的重要和公司各部门,团队各岗位的协作流程与相互配合的重要,甚至现金流、门槛资质的重要。
看着自己从新人变成了老人,看着92年、94年的人纷纷入职或离职,感到他们的聪明能干,也看着第一批内训班的即将毕业,他们多是96-98的小伙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思维和活力,感慨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也不由赞叹年轻真是最美的东西。

感恩这几年艰辛的日子,切身实践着让自己有选择权、有利用价值、能成事的理论,也感恩职场中的贵人,能给予充分的信任,看着自己一步步跟随公司一点点的发展,若是有些遗憾,首先是思想转变前,浪费了挺多时间,其次是手艺活上,肯定比不得一直在一线的伙伴,没办法,我深知要在手艺上有所沉淀所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

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大环境的大趋势,都逃不过公司的价值体系和岗位职级,小工做好自己的外围本职工作,小组长做好自己的模块功能,项目经理面对着客户、公司、同事的三重压力,商务不停的围绕客户合同和回款,老板还在张罗着新的业务和每时每刻的支出。在哪个公司哪个位置,你只能去尽量承担更多,创造更多价值,这才是核心。

越战越怕,但也越挫越勇,时光有去无回,只能奋力往前

关于“焦虑”,我想是逃不掉的,
经常午夜梦回,断定自己在这个行业干不到45甚至35,时常思索是不是急流勇退的滚回老家,可惜家无半两积蓄,也不再年轻冲动说走就走,另外回到小地方我们这手艺还真是不能吃饭;
另外当了爸爸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老实说成都的教育支出真心贵,特别是现在的幼儿园,但是又真的不忍心让孩子回到老家瞎混荡,特别是我已经看到城里人家孩子能享受的资源和努力;
只能不断给自己打鸡血,缩减开支,开拓眼界,修身养性,也在默默的积蓄着,我期待有更大的话语权,有更强的把控力,能有点自己的小事业。
我想每个年代的人都是有趣又无奈的人,不止我们85后,谁不是呢?

生命奇妙,感叹错过了有趣

早年多对技术有较大兴趣,社科人文等都不关注,现在竟看起了纪录片,通过镜头与文字想看遍人生百态,在这中感叹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早年多对动作大片漫威动画爱不释手,现在竟也看起了拉斯·冯·提尔、阿德里安·莱恩、邓肯·琼斯、黄建新、谢晋等,也重新听起了 《水浒》评书,感叹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早年多少有点崇洋媚外,现在则能更加理性和深沉的看待,也在积极看着央视的宣传片、纪录片,感受大国重器,体验大国崛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6年的程序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