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图片发自App
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到十九世纪末,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各样的理论层出不穷,一时间百花争鸣,大师辈出。这些理论有些相辅相成,有些各有侧重,有些甚至相互矛盾。但不可否定的是这些理论的出现都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近现代管理学科的发展与繁荣。所有这些对于管理的呼吁根本上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管理的完善。


1776年,当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看不见的手’’时,在那个看似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上,人们对于经济管理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逐渐形成。古典管理理论便在此应运而生。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的美欧,它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和吉尔布雷斯夫妇等,他们的中心观点一般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应该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实行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科学管理理论中的提高效率,减少多余浪费,压缩成本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当代一些企业的发展,被一些企业家们所推崇。


组织管理理论则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约尔和韦伯等。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辩证的否定过程。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他认为管理活动有5种要素组成,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为此他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他强调组织的结构是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组织中的成员应有固定的职责并行使职权,强调了人与工作的关系和人员升迁问题。他认为这种高度结构化、正式化、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组织管理理论中的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观点奠定了当代企业组织的成立模型,成为了影响深远的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 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和赫弗鲁姆的期望论。他们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行为管理理论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改变了人与机器不差别的观点。


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数量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


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要点主要有: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组成。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戴明和朱兰。他们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应该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发展和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这一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关注顾客,注重持续改善,关注流程,精确测量,授权于员工。全面质量管理在一定程度催发了一代日本企业的崛起,这一点值得中国当代企业深究。


图片发自App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管理理论也在趋于完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产生了一些体现时代特征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


管理的发展需要一代接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在近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中,由于战乱的影响,中国在这一方面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基本为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管深化,随着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势必将推动管理这一学科在中国的繁荣与向前。随着以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企业不断走向世界,中国式的管理思想与理论也必将融入世界管理理论的大家庭中,而现在的落后我们则不必沮丧但也不能熟视无睹。起家靠产品,壮大靠制度和理论。中国企业家要想真正成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那么首先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一项比技术升级,管理创新乃至种种超前的经营理念更为关键的工作是塑造中国企业家的职业精神和重建中国企业的道德秩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家争鸣——论西方现代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