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744年,盛唐的月亮和太阳相遇了,李白与杜甫在那年秋天相逢,又在745年一起漫游,随后他们相别。杜甫和李白都有济世之梦,李白的一生借酒借月借诗成就了半个盛唐。那杜甫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他到底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从而会被人称为诗圣呢?
杜甫的一生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这4个阶段代表了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而我们通过这四个阶段,便可以看到一个布衣少年是如何成为流传万世的诗圣的。
在公元712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这是杜甫的第1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与李白和其他正值青年的人们一样,读书漫游,这个阶段的杜甫是放荡的,轻狂的,是踌躇满志的。这个阶段的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同时他才华横溢,年少轻狂,思想成熟。他想实现他的济世之梦,所以他进入了长安,参加了科学考试,不幸的是他落榜了。但是对于此时的杜甫来说,一次落榜并不算什么,至于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感觉一样,杜甫此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他觉得后来的机会还多,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所以他站在泰山之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的他志向高远,信心十足,这是他青春的模样。
那他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是受到了家世的影响,杜甫在年少的时期有两个精神偶像,第1个是杜预,杜玉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他配享文庙和武庙两庙,可以说在那时期是鼎鼎有名的。第2个精神偶像就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同样也是在那个时期非常有才华的人,而这也就表明了,杜甫生活在一个文武兼备,家境不错的家庭中,他从小就能受到很好的教育,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杜甫会说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诗。第2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世风,杜甫出生在的时代是盛唐,就是那个中国封建时期的顶峰,在那个时期的人们,生命都是打开的,敞开的都是胸怀壮志的,那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所以杜甫也与盛唐的那些人们一样,少年轻狂,朝气蓬勃。同时,还有第3个原因就是他的个人禀赋,个人的天赋在此时显现的非常明显,他从小就才高八斗,“结交皆老苍”,“有着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精神状态。
那么此时的杜甫又会走向何方?他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公元747年,“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心怀壮志的他到了长安,参加了科学考试却落榜,可他并没有放弃,他在35~44岁的时候还是在长安,可与其说是留在长安,还不如说是困居长安。这个时期的他是落魄的,他有着远大的济世梦想,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想做帝王师。这个时期的杜甫经历了两次科考,可是不幸的是,第1次李林甫野无遗贤,第二次,他在翰林院等了13年,才做了一个八品小官。此时的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他“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实现他政治理想的机会,所以他到处潜悲辛过得那么辛苦,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他做帝王师的政治理想,反而更加坚定。在这个时期,盛唐依旧是那个盛唐,只是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武皇开边意未已”。也因此他写下了兵车行的诗歌,他的政治理想也在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想让皇帝成为圣君,成为道德高尚的君王,成为关心百姓以百姓为上的皇帝,但是,此时的事实是唐玄宗只想着要唐王朝开拓疆土,已显现出唐王朝的雄伟的气象,或者说皇帝的政治理想就是开疆拓土,有了这样政治理想的皇帝,是不会去关注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只会去关心自己的天下。而这也就体现了杜甫与其的矛盾,对于杜甫的政治理想来说,他是忧国忧民众百姓,关心百姓,觉得百姓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会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这是他与皇帝的矛盾,而这样的矛盾也使他离自己的政治理想实现的机会越来越远。也使长安不是实现他政治理想的舞台,长安是别人的长安,而他只是长安的过客。
那究竟为什么才会塑造出这个时期的杜甫呢?此时的杜甫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已经和他的家世没有关系,更多的是世风与禀赋的关系,对于世风来说,在这个时期是安史之乱前期,武皇开边意未已,使风雨飘摇。但完全是时代的问题吗?其实并不是的,在不同的时代下,有人可以超越时代,有人可以改变时代。而对于禀赋来说,这个时期的杜甫已经不是那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天才了,而这难道是杜甫退步了吗?其实恰恰相反,这其实是杜甫的成长,是他面临着抉择和困难而塑造出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这个时期是安史之乱前期,而杜甫也很明显的预料到了此时唐王朝正要发生的危机,那大事终将发生,诗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公元757年,杜甫迎来了他的第3个阶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此时安史之乱爆发,以前那个盛唐时期的唐王朝灰飞烟灭,杜甫在陷贼和为官当中反复游荡,直至48岁,此时的他忧国忧民,同时在此时他心中做官记事的梦想还没有完全放弃。他写下了悲陈陶,对雪,春望,他写下了战争下的唐王朝,此时的唐王朝是四万义军同日死的唐,可他并没有对这样的唐王朝完全丧失希望,他还有日夜更望官军至的期待和对既是梦想实现的渴望。此时的杜甫先是在回家探亲的过程当中被叛军抓捕,被宽松的看守在长安,随后因为他听见肃宗称帝,于是他逃出长安,来到肃宗身边,此时宿松身边的丞相房管推荐了他,他做了八品谏官,虽说八品的关闭不大,但是这样的一个关使他可以成为皇帝身边的进程,这是他实现他政治理想最佳的机会。可杜甫的一生都在遭遇着不幸,很快房管被贬杜甫也没有很好的官场上为人处事的才华,所以在肃宗的一怒之下,杜甫被贬,作了一个地方小官,百般无奈,于是他回家探亲,就在路上,他写下了三吏三别。看到“有吏夜捉人”,看到老妇挺身而出,“急应河阳役”的举动。听到了一个人在参军之前,有着“人生无家别”的呐喊与感叹,这又何尝不是杜甫的呐喊,他说“何以为蒸黎?”一个人在离别之前居然连家都没有,连一个与他告别的亲人都没有,这怎么能算是一个百姓呢?可是此时的呐喊没有对象,他也没有像武皇开边意未已那样的反对战争,因为这是民族矛盾,此时的战争是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于是他们只能对天呐喊。此时的杜甫,他的忧还是在忧百姓,忧国忧民,但是他的济世梦想,在忧的过程当中消失殆尽。
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个时期的杜甫呢?从世风这个角度,这确实是一个很乱的时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是狼烟四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每个人可以做不同的选择,而杜甫选择了“穷年忧黎元”忧国忧民,他将他的禀赋一步一步地融入到自己忧国忧民的文字当中,这是他的选择,也是这样的选择时,杜甫成为了那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
在公元760年,杜甫进入了他西南漂泊的时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段时间是杜甫这一生中获得较好的生活了,他有了杜甫,草屋,过着较为安逸的日子,看似有固定的住处,可是,他的精神其实并不是像他物质上的那样。同时他也乘船顺江而下,飘飘何所似。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茅屋与秋风所破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状态了,同时也没有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济世梦,他此时有的只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但是,这与他第3个阶段的忧国忧民忧百姓不同了,他这次忧的是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他所忧虑的是没有一个具体对象的天下黎民苍生。随后他乘船顺江而下他,将他自己的忧和天下的忧融为一体,他将他自己对家的忧,对自己个体的忧,变成对国家对黎民苍生的忧。最后就在返乡的路上,他写下了临终歌,对于去世前的他来说,个人的忧与国家的忧已经无法再分开,对他来说忧才是他的真谛,是组成它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所讲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不仅仅是他物质上的顺江而下居无定所,同时,也是他的精神失去了舞台,此时他的忧国忧民也变得越来越坚定。而我们会发现,此时的他与李白就呈现出完全两个截然不同的模样,此时的杜甫是沉郁顿挫的。李白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杜甫眉头一皱,又添了一半乱世。李白咏出的是一个盛世王朝,杜甫笔下的是一个盛世王朝,由盛转衰。
那么到底是什么塑造了这时的他呢?这与家风没有关系,而对于世风来说那个时代很乱,但是杜甫是时代的代表,他在为那个时代代言,为那个时代呐喊,他是时代的一部分,而他的禀赋已经完全转化成了他忧国忧民忧天下苍生的心,杜甫的选择是最重要的,杜甫的一生取决于他自己的抉择,而所谓的家风世风和禀赋,只是脚下的土壤与大地。
在杜甫去世之后,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千丈在”,王安石曾说“世间好语言,已进被老杜道尽”。而苏轼曾说,“杜子美为首”,而朱熹曾说过,“……于唐得工部杜先生,堪当真君子……”。在朱熹这段话中,他例举了很多每个朝代的代表,有诸葛亮,有韩愈,有范仲淹,却只有杜甫一个人是一介布衣。
所以,我们为什么把他称之为诗圣?
杜甫可能并不是像孔孟阳明那样的圣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为国家建立了很大的功劳,开拓了很多疆土武将,更不是改变了一个朝代,一个重要的决策,开拓了一个盛世的名臣。他就是杜甫,他是“圣”,他“低到尘埃里,高到圣境中”, 他的一生从忧国忧民到忧黎元百姓和天下苍生,他每次的忧,和忧的对象都低到了尘埃里,但也正是这样的忧,使他高到圣经中。
也就是因此,杜甫,一介布衣,成为了传名千秋的“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