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忘记第一次站在它面前时那激动起伏的心情,那时的我是以一位游客的身份站在它的面前,在南半球初春温润的气息中,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期盼已久的它是那么的轻盈灵动、那么独特夺目地矗立在眼前,让我忍不住惊叹人类的创作力和建造力,阳光下海面上连绵不断的粼粼波光完全无法遮住它静谧而又强烈散发出的炫目光芒。
啊,我终于来到了家中挂历上、影视屏幕上才能见到的悉尼歌剧院面前!我终于有机会近窥它藏在眩目外观下的真我。那种巨大的不真实感和幸福感紧紧的包裹着我让我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座20世纪地球上最伟大、最有特点的建筑现在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整个悉尼歌剧院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20米,最高点65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我首先看到的是悉尼歌剧院那像风帆一样的巨大壳形屋顶,三组巨大的壳形屋顶坐落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基座上就组成了悉尼歌剧院;最大的一组壳形屋顶由四个壳片排列而成,其中三个朝北、一个朝南、屋顶内部就是音乐厅,这也是整个歌剧院最大的厅可容纳2679人;第二组壳形屋顶与第一组大致平行且形式结构相同,只是尺寸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可容纳1507人;而第三组规模最小,由两个壳片组成,里面是澳大利亚最高级的一个餐厅;悉尼歌剧院的其他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附属设施都巧妙的安排在建筑底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坐落在悉尼海港的贝尼朗岬角上,三面临海,景观开阔。
站在悉尼歌剧院的入口处宽达百米、72级高的台阶上,我发现歌剧院的屋顶从颜色到材质都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当我真正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才发现它并没有照片或屏幕上看到的那么洁白,那是一种柔和的米白色而不是饱和的纯白,这颜色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弱的恰到好处;这是当年经过千挑万选出的一种瑞士产的陶瓷瓷砖,总共105万块米白色的瓷砖整齐的贴合覆盖在歌剧院的屋顶上,瓷砖与瓷砖的间隙形成波浪形的细纹,这些瓷砖既实现了歌剧院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希望让歌剧院屋顶在海港的衬托下看起来像天空中的白云的愿望,同时也因为瓷砖特殊的材质和纹理设计可以使得射在上面的光变得柔和有效防止光污染还能在下雨时让歌剧院拥有“自动清洁”功能,这对于整座建筑的日常使用和维护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看似不足道的细节之处不知当初是花费了设计者多少心思和心血。
旅行团的行程没能给我多少时间细细的打量它、欣赏它,我走马观花的被导游带着到此一游匆匆而过,那时的我对于这样的相遇已是满心欢喜的心满意足。
本以为我和悉尼歌剧院的这次一面之缘就如同人生中的很多次遇见----说过再见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回到中国后不久我就遭遇人生中巨大的挫折,为了远离伤心之地我动了背井离乡的心思,对于一个人到中年、上有双亲、下有稚子的女性来说这个决定下得很艰难。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美国和澳洲两个选择,我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澳洲,其原因只是因为我觉得澳洲是个孤悬于海洋上的独立大陆国家所以民风会更加淳朴、环境也更加自然野性。
带着一颗伤痛彷徨的心我再次站到了悉尼歌剧院面前,虽然仅是过了短短几年却恍若隔世,彼时海风依旧温柔、歌剧院依旧在碧海蓝天下摄魂夺目、熠熠生辉,那洁白、曼妙的身姿既像是正要乘风出海的风帆、又像是争先恐后向阳而立的一群贝壳依旧婀娜轻盈,然而我的心情却是那么沉重滞塞、忐忑无依:不知道我能否得到在这个国家长久生活下去的许可?不知道我能否在这个国家生活下去?
经过两年孤独窘迫、艰辛孑然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在这个国家永久居住的权力,那一刻我感觉生命好像又有了第二次机会,为了庆祝自己的重生我再次来到了悉尼歌剧院。
我莫名的喜欢悉尼歌剧院和它身旁的海湾、海港大桥,我觉得这一片区域就如同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一切都那么昂扬自得、那么独特包容又那么自由自在。
看着美丽的歌剧院和它周围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摩肩接踵衣香鬓影的人们,我在心里悄悄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也要像那些人一样可以随时到歌剧院里看歌剧、到海港大桥旁的餐厅用餐。我要真正的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扎根下来!我一定要把孩子尽快接到这个国家来生活。
一个年近四十、母语非英语的亚洲女性要在一个陌生的西方国家真正的扎下根来,除了要经受住职业上的挫折和妥协,更要扛住思念故土、牵挂亲人的精神折磨,在无数个孤独的日子、无数次泪流满面的深夜,能让我坚持下去的除了无法回头的决心,更多的是来自这个国家普通人对我日常点滴的善意、大家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还有纯净优美的自然环境。
由于个人情况的特殊性,孩子来澳团聚的永居签证仅3个月就获批了,这个国家用它的人性化和善良深深的打动了我。
和孩子相聚在澳洲后,悉尼歌剧院成了孩子认识这座城市的游览清单上的首发阵容。等不及悉尼歌剧院当年的免费开放日我购买了悉尼歌剧院一日游的票。
在清晨的海风中我拉着孩子的小手站在了悉尼歌剧院前,仰头看着它那直指天空的一排排屋顶我内心充满着激动还有一丝自豪,我终于实现了和孩子团聚澳洲的梦想,这一次我终于可以走进歌剧院的内部好好欣赏、聆听导游讲解歌剧院的前世今生、主创设计师和这座建筑的爱恨情仇、建筑建造结构的奇思妙想……
1956年一位在瑞典旅行的38岁丹麦建筑设计师从一份杂志上看到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遴选的竞赛消息,他从桌面上自己随手剥开的橘子上获得灵感,之后寄出了随意潦草的设计图纸。这个被评审团几度放弃的设计方案最终还是被评委们以直觉战胜实用而击败了其他入选的232个方案获得了竞赛最终胜利,这位名为约恩.乌松的小小建筑师赢得了5千英镑的竞赛奖金和悉尼歌剧院总建筑设计师的职位。
乌松最初是一名想当海军军官的水手,之后考取丹麦皇家建筑学院成为建筑师,他的悉尼歌剧院设计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所采取的立方体和长方体构型。由于这个设计的前卫大胆,很多问题只能边实践边解决,这导致建筑设计方案几度修改、工期不断延误、建造成本持续攀升。
这座20世纪世界建筑史、环境艺术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于1959年破土动工、1973年正式对公众开放,原预算7百万澳币、4年完工的项目,最后总共耗资1.02亿澳元、由120万人次用了14年时间将这个大胆超前、辉煌伟大的构想落地实现,其中的曲折艰辛与困难挫折可想而知而又超乎想象。
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分成3个阶段:
1959-1963:平台建造
1963-1967:屋顶建造
1967-1973:内部设计和装潢
总建筑设计师乌松在歌剧院建造的第二阶段因为与新一届州政府不和于1966年愤然辞职并离开澳洲,之后再也没有踏足这片土地。
1973年10月悉尼歌剧院正式对公众开放时,来给歌剧院揭幕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47岁、继位成为英国君主21年。在那个刮着大风的悉尼春日,总建筑设计师乌松没有接到悉尼歌剧院开幕的邀请,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被提及。
被堙末的前尘往事迟早会被时间的手揭开一角,再多当年无法吞咽的委屈和满腔的怒气都会随着流逝的岁月被看淡和抚平,毕竟在走向死神的归途中,睿智的人早已明白除了爱和美好的回忆值得铭记其他一切都应该由它散去。
1999年应悉尼歌剧院信托基金会的邀请,81岁的乌松受邀担任歌剧院未来发展设计顾问和监督,他在家乡丹麦的马略卡岛为悉尼歌剧院提供了改善悉尼歌剧院大厅等工程的新设计。
2003年,在悉尼歌剧院建成30周年后乌松终于获得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它自身就足以成为人类创造史上一个无可争辩的杰作,不仅在20世纪,而且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这是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时获得的文字评论。它从落成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仅34年,是极少数20世纪落成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建筑物。
2008年12月在乌松去世几天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通过了特别动议举办悼念活动来缅怀这位给悉尼带来无数荣耀的建筑师。2009年在悉尼歌剧院再次为这位曾经被澳大利亚指责的建筑师举行了一次国家纪念与和解活动。
公正迟早会来临,穿越翻云覆雨的权柄和岁月的迷雾,属于乌松的尊重和荣誉终于归还给他。
站在壳形屋顶内,抬头看着这些水泥原色、弯曲如巨兽龙骨的混凝土预制件整齐划一、以一定角度被钢缆拉紧而立,我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些挥洒着热血和汗水的建筑师、建筑工人们劳碌的身影,耳边回响着他们劳作时大声吆喝的号子,这座建筑不知凝固了多少人的梦想和追求?凝固了多少人的岁月和人生?
四十九年前女王在悉尼歌剧院开幕式上说道“人类精神有时必须插上翅膀或是扬起风帆,创造一些不仅仅式功利或平凡的东西。”
悉尼歌剧院拥有着诗意的美感和强烈的艺术气质,其华丽如雕塑的外观的确让内部的功能和使用性上有所局限。
在这座当年充满争议、数度濒临无法筹措资金而如今代表着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无与伦比的建筑上,我看到了澳大利亚政府敢于选用一个籍籍无名的外国建筑师的前卫之作、在极端受限的经费、落后的建筑建造技术、舆论压力笼罩下完成了这座跨时代、开创性的建筑,这正证明了这个国家敢于打破规则、追求创新,也显示出这个国家的开放、包容、勇敢和坚持。
有些人也许曾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就如同建造一座歌剧院,初始时雄心万丈,而后建造过程中遭遇种种困境和绝望,绝大部分人在不同的阶段或妥协于现实而忘却了初心,或干脆放弃、浑噩度日,只有极少数人坚持到了最后创造出不凡人生。
今天,在每年上百万购票进入歌剧院观看演出、乃至世界各地近千万前来观赏这座建筑奇迹的人们中,大部分都只是平凡的人拥有着平凡的小小梦想,就如同我,我的梦想就是和孩子团聚过着平凡的日子,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这片自由、淳朴、充满天然野性的土地,滋养了我曾经快要枯萎的心灵之树,如今它饱吸了生命的喜悦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每次来到歌剧院我的心情都如海风般轻盈翻飞、自由翱翔,歌剧院给我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力量,更给了我和这座城市这个国家产生连接的奇妙感觉。它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我爱上这座城市的莫名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