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咖啡品尝之路

中午和一90后的小美女聊天,她买了Manner的咖啡,味道很不错。

喝咖啡这件事,真真体会到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五六年以前,我还一直是喝雀巢速溶咖啡,有时买一些什么韩国的、印尼的三合一速溶咖啡,经常是再冲一包牛奶,缓和其中的甜度。

2016年,办公室来了一位喜欢喝咖啡的年轻同事,经常邀请大家一起喝星巴克、肯德基以及外送的连咖啡、瑞幸等现磨咖啡;当时参加一个专项工作组,组里的领导喜欢请大家喝星巴克,这是我第一次密集地喝现磨咖啡,品尝到了与速溶咖啡不一样的味道。

2017年,我带家人到澳大利亚旅游,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印象就是在墨尔本的时候,满街的小咖啡厅、小店,一杯非常非常好喝的拿铁只要3.5澳币,就是大约15元人民币,在那里待了三四天的时间,大大小小的咖啡喝了很多杯。导游说墨尔本人都喜欢咖啡,不过非常挑剔,如果味道做得不好的店是开不下去的,现在街面上能留下来的,都是大浪淘沙,品质非常好、有特色的店,值得品尝。

于是从此之后,开启了现磨咖啡之旅。速溶咖啡从此不再进入购物车。

最早能够外送到我们办公室的品牌是连咖啡,经常会在上午特别烦躁忙碌的时候来一杯,觉得超级解压;等到我们进入到了瑞幸的外送区域后,一直到现在,都是瑞幸的铁粉,无论是拿铁、丝绒拿铁、意式浓缩、还是焦糖玛奇朵、椰云拿铁等等,一出新品就会立刻去品尝,续命必不可少之物。

2019年,我们搬搬办公室了,超出了瑞幸的配送范围,只好继续寻找替代品,有一阵子是挂耳咖啡,驯鹿牌子好喝,我把牛奶带到办公室,挂耳冲好之后,再把用热水烫热的牛奶倒进去,寻找与现磨咖啡更接近的口感。

2021年以来,混沌课堂分别请三顿半和永璞咖啡的老师讲课,在这个课上,我才知道了三顿半用的是冻干咖啡粉,由于是制药企业的产能溢出,通过高温极速蒸干水分,大大大降低了成本;而永璞作为浓缩咖啡液的工艺,也是很有特色。听过课以后就果断剁手。

然而,我发现最好喝的还是瑞幸的冻干咖啡粉,只需要准备一杯牛奶就好。可惜之前家门口超市的临期食品店好特卖关门了,那里可以买到五折的瑞幸冻干咖啡。现在只能买原价的了。

现在的状况就是,周一到周五,上午一杯瑞幸,周六日,下午一杯。早上给孩子冲一包冻干加牛奶,元气满满。

今天在一家小店看到了一本北京咖啡店地图,打算找一本来看看,在北京各处寻访品尝有趣的咖啡店。即使还不太懂关于咖啡的知识和冲泡的方法,那也没关系呀,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满满地学习,多多品尝,生活的乐趣不就在这品尝和体验之中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咖啡品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