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分析(大雾)

对于求职这事,如果不是过来人可能很难感同身受,而且不同的人的体验可能也差别很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无论是应聘者还是招聘者,都是在“人才”这个市场中进行着博弈。

在这个市场里面最昂贵的是学术,其次是技术,然后才是学历和证书等。这也是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准则的。不过学术这东西,我个人觉得对于大部分的参与者来说都是没有意义。再说,就算是千里马也未必能遇到伯乐吧。至于技术,就比较直观,毕竟企业希望你过去是能创造价值的,而学历和证书无非是拍门砖,你到底有没有料很难光靠这个看出来,但是如果你是能证明自己有这个技术的,那就不一样了,这落到简历上就是你的经验和作品。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应届生,那么我猜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拿的出手的作品,更别提学术了。所以只好看学历还有证书。

在这个市场里,学历的价值按照学力来看,研究生 > 本科 > 专科 > 高中,这也是人才市场细分的开始。

然后再就是专业,其实这个远比我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所想的重要,除非你有技术(拿的出手那种),否则跨领域是很难的,比如一个学经济学的(fintech除外)揣着自己的gayhub(一颗星都没有的那种)去找IT企业,不出意外会这样:

在招聘软件里你如果看到,“感谢”,“人才库”等词汇,就是凉了~ 不过让人最绝望的大概就是“被查看”和“不合适”的时间是一样的……估计是看了下照片或者专业就pass了 :(

如果大家都是软件工程的本科生,大连东软软件学院的和大连理工软件学院的,他们去微软面试就会不一样(我猜的),这就是学校的作用,知名度和在行业内的声誉。

对于学历,专业和学校的知名度都接近的人,hr会怎么选择呢?其实这里面的情况很多,但是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证书。比如你如果要去应聘会计,那么你最低的配置就是四级+初会,然后如果你有CPA的话优势应该会大很多。

那作为“人才”这个市场的卖方,我们当然不能只想着让买方开心,哪怕他们才是上帝,对不对?

试想,在商品市场中,企业是怎么思考的?我们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才市场分析(大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