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

是提醒你,到这个岁数,应该干点什么,心里该有点数了。

什么是立,立什么,靠什么立?

一、缘起

几位奔六的朋友(开亮、宙明、邵忠、建德等),在一起聊投资。其中有人说:投资就是投人生!如果我年轻的时候能理解“三十而立”的真意,我的人生就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坚持,人生就大有不同!你看成大事者,任正非、任志强、马云等,都是长期“本份守拙”,才成就一番事业。三十而立,立标准,立原则,立志向,立身份,懂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向立了一个筛子,不符合的过滤掉,符合的接住。坚持十年,才有“四十不惑”的可能。这就是“本份守拙”,是“随缘”的真意!

据此,有感而寻找“三十而立”的真意。

二、出处

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关于“立”。就《论语》本身来说,最直接的线索就是“立于礼”。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礼”既是方法也是标准。学礼知礼而行礼,便可“立”了。“三十而立”便是三十而立于礼。

简单来说就是《礼记正义》序言第一句所言:

“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

礼是一种本于天地而达于人情的总规律和规则,于国而言是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命的典章制度。于人而言是心中的道德信仰与外在的行为规范。而这正是孔子的全部。

孔子三十岁而系统掌握了周礼并切身奉行。但若言三十而立只是学问,就不妥了。那不仅仅是学问的完备或者确立而已。到三十应该是道德人格的“确有所立,不退不转”而言行能够“约之以礼”了。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他只把自己看作“明”礼者。但现实礼崩乐坏,他所推崇的“礼”的典章制度已不可直接恢复而达成王道。这一切都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但是,至少,我能把握自己。“我”是不是守“礼”,这是取决于我的。“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知道“道之不行”,之所以这样的坚守,不是为了现实中能起到什么效果,而是自然而然的必须这么做。“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所以,在礼制王道不由人的情况下,理想人格的追求与修养,便具有了更优先的意义。而这,是个人对于“礼”的尊奉与追求。

“三十而立”是承接着前面“十有五而志于学”来的,立的是志。“有志”和“立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就像很多人小时候说自己以后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这是“有志”;而从那之后,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行动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称之为“立志”,这个时候不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不存在说本来要当科学家的,结果跑去当银行家。总而言之,想要“立志”,行动的积累很关键。《论语·学而》里面有句话可以与之相印证: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的“孝”是什么意思呢?《礼记·中庸》有言: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指的是真正继承了父辈的志向、真正把那个志立住了(当然,“继志”和“立志”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这里主要是想强调“行动”在“立志”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这需要不断地朝着“有志”的那个方向去努力奋斗践行。只有真正把志立起来了,有了一个根本的目标、根本的判断标准,才知道如何去取舍、如何去裁断,之后才有“不惑”的可能。很多时候一个人浑浑噩噩、迷惘困惑,主要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而这种状态,正是“惑”。

三、见解

理学大家朱熹先生的《朱子语类》中: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

心学大家王阳明先生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中也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忨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三十而立的“立”,和“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一样。都是指人所达到的状态或者境界。所以“三十而立”只有“立”或“不立”的区分,以及“如何立”或“怎么才算立”的问题。把“三十而立”单独拿出来,从立什么的角度去讨论,有点偏离。本来是“人立”,现在变成了“人立XX”。 而人可立的东西太多,立德立功立言?还是立业?这就偏向了另一个问题。这就好像“我睡”的问题变成了“我睡谁”。如果一定要从“立什么”这个角度理解“三十而立”的话,那就是“立身”。

孔子所言“学”,并不只是指学习学问,而是指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与方法准则。十五志于学,志于道。到三十才能“立”。正如《朱子语类》所言:

“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时便立,须从十五志学渐渐化去,方到。”

“三十而立”是一种道德,人格与修养之立。是内有坚定的道德信仰,而外在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四、立身


三十而立,立于何处

▲ 立志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孔子所讲的“三十而立”拥有丰富的内涵。古时三十岁,已是人到中年,大多数人已有相当成就,不仅事业有成,地位乃至思想也已确立。

而今天的三十岁,大体上相当于古时的二十几岁,可能只是刚刚成家立业。(随着时代进步,物质文明与医疗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相较于2000年前,现代人的寿命已提高很多)

对照“三十而立”这面镜子,每个人既可以重新校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也可以引领和助推子女成长。

“心-道-德-事”,有怎样的心,就呈现怎样的道,就拥有怎样的德,就成就怎样的事。

根据心灵品质高低的不同,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贤人、能人、士人、庸人、小人”。

过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而错失很多进步机会,生命也因此不够圆满。

今天,圣贤给了我们透彻的思想教诲,遵循圣贤指引的道路,心上用功,每个人都能实现生命的跃升。对照小人、庸人这样逐级而上的台阶,明白“三十而立”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照所处的层面,找到生命成长乃至跃升的空间。

小人

三十而立于“小我之上”

于暗夜中,不择手段

小人,口是心非,心胸狭隘,不得不“忍受”小人的人生与事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小人会采取许多见不得人的手段。这时的“三十而立”就是立在了“小我”之上,站在悬崖边上。如此人生,难以幸福。偶尔会有短暂的快乐,但漫长的烦恼和痛苦会接踵而来。

庸人

三十而立于“小家之中”

小名小利,小富即安

庸人,得过且过,好逸恶劳,不得不“承受”庸人的人生与事业。庸人的人生总是马马虎虎。30岁而为庸人,大体上立于小家之中,会获得些小名小利,小富即安。

士人

三十而立于“小有成就”

确立十年敢愿

士人,脚踏实地,忠于职责,因而不仅小有成就,而且确立十年敢愿。

士人确立了自己十年之后要达成怎样的目标,虽未达到“志存高远”的境界,但对于人生有更高的期盼,自己也充满信心。

能人

三十而立于“追随圣贤”

人生重新起步

能人,德才兼备,志存高远,成就能人之人生与事业。真正的志存高远,定是在圣贤思想的引领之下,踏上人生正确的跑道,不仅是不输在起跑线,关键是跑对正确的跑道。

君子

三十而立于”时代潮头”

战胜并引领

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君子的三十而立,是立于时代潮头,战胜并引领行业竞争对手。君子的人生与事业,仍会遇到许多障碍和困难,乃至会遇到不好的人、事、物,但君子基本能战胜并引领它。君子的三十而立,已能成就一份恢弘的事业。

贤人

三十而立于”胸怀天下”

无远弗届

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成就贤人的人生与事业。贤人的“三十而立”,必定是“胸怀天下,无远弗届”。

圣人

三十而立于”化育人心”

依道而行

圣人,无我利他,化育天下,成就圣人的人生与事业。如孔子这样的圣人“三十而立”,立于“化育人心”,且依道而行。

五、实用

三十重新而立

不管是功成名就,或者是不尽如意,每个人都有机会让自己的生命实现跃升,在三五年的时间跃升一个台阶,乃至于在更短的时间跃升一个台阶。

无论是自己还是儿女,虽然要立于更高的理想、更高远的目标,但是也不能忽视“成家立业”的“三十而立”,这是人生的基础,尤其是家庭,家和万事兴。

在“三十而立”的关键时期,作为家庭的一员,该如何做?

作为丈夫,要重新确认自己的跑道,千万不能跑偏,要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作为妻子,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万万不能抱怨。相夫教子,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让自己成为家人的温暖港湾。

作为父母,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责任,务必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是为人父母的三十而立。

作为儿女,要重新构建家族的链接,重塑家风家训。儿女在家庭中担当重要角色,也寄托着子女以至家庭的未来,要重新构建家人的这份链接,乃至重塑家风家训。

三十而立,不论是作为丈夫、妻子、父母抑或儿女,以三十为坐标原点,检视过往的生命,重新校准人生方向。

“三十重新而立”,不管过去处于怎样的位置,都有机会让自己的生命在三五年内上升一个台阶。以士人为例,以自己尊崇的一位能人之心为心,通过明心净心,三五年内,即可拥有一颗能人之心,同时拥有能人的人生与事业。

写在“耳顺”之前,恰逢热播《三十而已》,演绎三十左右人生的变化。部分来源知乎,如不可转载请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