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课程怎么变成洗脑传销课模式了

品牌营销课程怎么变成洗脑传销课模式了

文/王子轩

在成为报人以前,笔者曾在企业做过中高层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其中有一项重要的福利,就是接受管理培训和继续学习。这其中就包括品牌营销培训,因当年在企业做高管时,做的就是品牌推广、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工作,这类课程倒是听得不少,包括像叶茂中这样的策划大师级的课程也听过。

离开企业管理岗位一晃也有一二十年了,今天以一个报人的身份参加了一次挂着“品牌营销”的“羊头”,卖着洗脑忽悠”狗肉”的所谓“品牌营销”课程,那真是大开眼界了。主讲号称是“中国品牌营销大师”。出场仪式搞的那个阵式,那是相当的擂人:一左一右两名身着制服的安保人员护卫下,后面跟着两列着职业装的美女,伸手向前,眼眸中满满都是尊崇,作“请”字手势一直从大门入口处跟随护送至台前。

如此阵势,想必课程也该讲得够权威够深刻,干货多多吧!像我等这类听过许多大师讲过课的“老油条”,却难免一阵阵替这位台上的“陈大师”脸上发烧。首先上来一位男主持一番忽悠,称这位“陈大师”是叶茂中的“最佳拍档”,随即推出惠州地区总负责人,在介绍这位总负责人的业绩时有这么一句“台词”:“她曾经一天拜访了十几位客户,一天磨破了三四双鞋”。我的个乖乖!一天拜访十几位客户就能磨破三四双鞋啊?那是以时速200公里的速度在飞奔着拜访客户吗?这个牛吹得有点大了吧!这是主持人层面的水准。我们再来看看后台的工作团队是如何“专业”地配合到令人喷饭的地步:当主讲人在台上演讲时,台下一侧三名工作人员竟然多次将PPT课件播放得与大师的讲课内容文不对题,最严重的一次是大师不得不停止演讲,由三名工作人员在下面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好几分钟,终究还是没能找到他讲到的那张图片,会场一时间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停顿。

再说说这位大师的讲课内容,无非就是小儿科般说说什么是品牌?再举一举麦当劳、耐克、LV、爱马仕等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百年品牌的例子,放一放从某权威电视台《大国品牌》节目中截取的片段,包括他们公司自已的品牌故事,不知是自已赖得讲,还是根本就讲不清楚,居然把这个品牌故事用PPT的文字形式分两次播放。我的个肾,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品牌营销大师的做派?

说到案例,大师讲了一个据说是他亲自策划的品牌推广案例,说的是他们的策划团队是如何把风油精这个品牌在中国做大并做到非洲去的。其中有一个细节说的是他们与报纸合作,先期用报纸的“空窗”位置投放风油精广告,并从一家报纸扩大到多家报纸,继而拓展到广播、电视台广告投放,且一分钱不赚,任由报纸、电视媒体各自留下自己电话,靠卖风油精赚广告费。且不说报纸是否真有这样的“空窗期”,即便是有,谁又能保证媒体卖风油精这种严重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的违法行为,不会招来工商管理部门登门查处呢?

如果说前面还是铺垫的话,后面的“精彩”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尽管该大师前面的课讲得狗扯羊腿,不能自圆其说,但重点却落在最后几十分钟,在这几十分钟里,他着重推介了自己一本号称花费了两年半时间写作的书籍,这本书600多页,在他和主持人台上台下的忽悠下,鼓动场内听课人员以“定价”990元的天价认购这本书籍(换算下来每页高达130元)。其购买书籍的“优惠”条件有五条,其中一条就是有与大师共进午餐的“荣耀”,另一条是有单独进入小房间接受咨询,并每人可提“三个问题”,由大师当面解答。当然,尽管大师巧舌如簧,真正肯付990元买本书的人还是很少的。笔者数了一下最后买下了书的人数,一共只有15人,这与全场两三百人的总人数相比,的确数量悬殊。

整场演讲基本是用的洗脑式传销心理暗示法,其中用的最多的几个习惯用语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以这种二者选其一的诘问方式暗示并逼迫参与者作出“同意”、“认同”、“对”等肯定式回答。同时,他们的会场设计以十几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插了他们的“托”,以启到带动鼓掌,随声应和,大声赞同,把控会场气氛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牌营销课程怎么变成洗脑传销课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