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桂花香

提到桂花香,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版本。而且不约而同,滔滔不绝,尤其是对气味的描述,有虚无缥缈的,有言之凿凿的…

为啥这么说呢?


这两天在乌镇和杭州的旅行当中,在乌镇的东栅和西栅旅游点入口处,以及在杭州西湖边都有桂花的香气萦绕在空气中。


几乎每一个被桂花香气包裹下的人,都有或多或少或清晰或模糊的关于桂花香的回忆。


在乌镇我没有拍图片,这一张是在西湖边拍的。


被桂花香包裹住的人们情不自禁的谈论起,声明我没有偷偷听啊,是周围人都可以听见,也或许后来我注意听了一些哈哈。有人说这个桂花香是香甜的,有人说是糯的,有人说太齁甜了…


关于气味的描述可能大多数是模糊的,它并不像我们吃下去的东西或者视觉看到的东西,它是方的,是圆的,是三角形,是红色的,是蓝色的,是咸的,辣的,苦的…是可以描述出来的,可见每个人对嗅觉的描述都是那么模糊的,暧昧的,又说不清的…


可是人们并没有被条件所局限,他们停留在回忆当中,有人说小时候在上学的途中会闻到了桂花香,每天必定路过的路上有桂花香…还有吃到的桂花的什么的食物。


还有人们普遍的一个动作,去走到桂花树的前面,会用鼻尖会凑近花去闻嗅。


这就是普鲁斯特描写过通过气味,开启联想到过去那些难忘的记忆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具体是这样描述“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时,唯有空气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这个现象就叫做普鲁斯特效应。书中还有一段描述:


那点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贡布雷时某一个星期天早晨吃过的“小玛德莱娜”的滋味(因为那天我在做弥撒前没有出门),我到莱奥妮姨妈的房内请安,她把一块“小玛德莱娜”放到不知是茶叶泡的还是椴花泡的茶水中去浸过之后给我吃,见到那种点心,我还想不起这件往事,等我尝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头。

因为一块小点心,唤醒他童年的很多回忆,这种奇特的心理现象成了心理学上著名的普鲁斯特效应。开始称之为“本能的回忆”。


后来心理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这个心理现象,通过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和普鲁斯特说的一样,气味唤醒的记忆比文字唤醒的要更加生动形象,有代入感。也就是说,人只要闻到曾经闻过的气味,就会开启当时的记忆。


2004年的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更有力的探明了嗅觉的真谛,这是科学界对于芳香因子能够影响和作用于人体的调整原理的证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用绘图来说明这个部分,就不展开详细述说。画的不好,大家将就着看,我也是尽力了哈哈。


在乌镇青石板路古街上,三五步就有一个叫“三白酒”的店,店铺里会有一些花果酒,其中有一款就是桂花酒,我们小伙伴们路过,店铺老板娘甜甜的招呼着客人,于是我们就一堆人也围着店铺,向店铺的老板询问以及品尝,对于我这种对酒精过敏的人来说,第一要素就是怯怯地想了解度数,老板告诉我说桂花酒是里面度数高一些的是12度,桃花酒,乌梅酒,那些酒是6度到8度。


到了杭州,在西湖边一个酒楼里吃饭,酒楼里也有泡好的桂花酒的深色坛子,我问桂花酒是多少度,店家回答说是40多度。


乌镇三白酒铺里的桂花酒是12度,老板娘说着不那么流利的普通话,那时我们感受是他们是商业化之后职业性的笑容,对比起西湖边的这个店铺里有40度桂花酒的职业性笑容,就有对比了。


乌镇的桂花酒是12度,乌镇人的热情和他们半职业化半温情的表达是30多度,加在一起是40多度。西湖边的40度桂花酒和全职业性笑容展现的温度也是40多度。全职业化笑容零度。感受不到温度。


最后再说说我路过杭州西湖边的一个杭州土特产商店,我进去商店之后,我看到商店里有一个工作人员,趴在收银台前看手机,放的是综艺节目的声音,她抬头看看我,说你随便看看。也许她们的服务是现代化的,虽然店里也有桂花蜜,桂花干,可是我想马上离开这个店。因为店里没有温度,没有气味,没有让我有产生普鲁斯特效应的点…


你有回忆起哪些普鲁斯特效应时刻呢?关于桂花的?关于其他的?


气味是逝去年华中最后也是最好的残存,当我们泪水都哭干时,她能让我们再度泫然欲泣。---普鲁斯特。

你可能感兴趣的:(1000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