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读书卡片-闲书-治愈003.jpg

哈佛出来的怪咖爷爷把一个严肃的命题,做成了欢乐脱口秀。

在看到书名《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时,当即下单购买。碰到这样欢乐兼拧巴的文字,我毫无抵抗力,非看不可。如果作者是老外就更妙了,老外作起妖来煞有介事丰富多彩,有趣的紧。这本书果然不负我的预期,照说“生命的意义”这么重大的题目,总得端着谈,本书倒也掉书袋子,抖包袱式地掉,充满喜感。作为书名的这一句,不算作者的创造,原文来自神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作者给了个批注“你怎么现在才说。”呃!

根据介绍,该署名丹尼尔•克莱恩的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专业,读完全书后,我基本信了这个介绍。书中知识肯定出自哲学专业且运用自如的资深人士之手,能把晦涩的哲学抖出一个个包袱,没有深厚的专业学养根本做不到啊。

老外就是喜欢思考无用的东西。我觉得“生命的意义”这码子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都被规定好了,小学时统一答案“实现共产主义”。到了中学后,光忙着考好大学,现在都想不起来那会儿还谈不谈此类话题。然后呢,上大学了就要考虑找工作,工作了要赚钱买房子,结婚生子,再然后就是怎么让孩子上好学校、找好工作、买房子等等。世俗的需求不断轮回,把生命塞得满满的,“生命的意义”这么虚无的事就算了吧。

老外好像不太操心好学校、置房产之类的,非要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丹尼尔在考大学前夕,还没有考虑清楚人生的目标,他不想当医生、律师、商人等等美国的热门行业,做了排除法后,选了哲学,指望通过专业世界观的修习,知道如何才能活出最好的人生。

看样子哲学也没有瞬间发挥指点迷津的作用,导致他不停地折腾,他自述在几个研究生院的哲学系进进出出,为了生存,他给电视游戏编写智力问答,出搞笑题,写喜剧段子和悬疑小说,呵呵,老外也是要为五斗米折腰的哈。

尽管作者没有炫一下自己的研究成就,可以肯定的是他忙忙碌碌赚钱养活自己的时候,一直没有忘了琢磨生命的意义。就这样,到七十多岁的时候,作者翻出青少年时代的笔记本,重温了下当年记下的格言警句,惊叹“当我站在生命的这一头思考时,所有的语录无疑都让我感到惊艳和赞叹。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仅仅用几个精心斟酌的词句,就能如此舌灿莲花、鼓舞人心,实在令我折服。”此时的他,已经完全与自己讲和了,他说“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人生的渺若尘埃与微不足道,因为生命虽若沧海一粟,却也芥子纳须弥,自成小宇宙。在这个小世界中,我们这些参与者都各有各的意义。”

哦,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具有千面女郎的属性吧,根本没有统一答案,也不是被规定得了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有各自的答案。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个段子,问“为什么要更好地活着?”答“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再问“寻找生活的意义为了什么?”再答“为了更好滴活着”。当年每看到这一段,就笑着评价一句“真傻。”之所以笑话剧中人傻,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有更正确的答案,即使不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么伟大的目标,至少也得是“为了对世界有更大的贡献”吧,然而这真的是你认为的生命的意义吗?还是被灌输却从没有过脑子的标准答案而已?

或许正如“人各有志”一样,不需要思考什么“生命的意义”也过得挺好,但是“比起仅仅随波逐流地生活,深思熟虑去选择并勇敢地担当起自己想要的人生意义,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盈”。

看看丹尼尔这老家伙,从十几岁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直到“站在耄耋之年的制高点回望这一生时,仍然会想要以最好的方式去安度自己的晚年。”他活的那么兴致盎然,得归功于从寻找生命的意义进阶到创造生命的意义,寻寻觅觅坚持以最好的方式度过一生。

人是文化的产物,总是要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于是乎"与政治信条和广告标语一样,人生哲学也会在文化中崛起和衰亡",所以"生命的意义"总是变个不停。那又何妨,尽情去追逐寻找创造,毕竟千面女郎的魅力,谁抵挡得了,你说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